泽漆的营养价值 预防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泽漆的营养价值 预防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泽漆膏(每克相当生药5克)与蓖麻油(10:1)组成之油膏有预防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的作用。其乳状汁液含刺激性树脂,接触局部可使皮肤发红甚至溃烂,能腐蚀疣。
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不分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容易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越大。
男女对血吸虫的易感性并没有差别,各地男女两种性别血吸虫感染率的差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生产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缘故。在湖沼和一些水网流行区,男性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如经常在疫水中捕鱼、捞虾、打草、砍樵、耕耘、收获和打粽叶等,接触疫水机会多。妇女较少参加生产,主要是料理家务,相比之下女性血吸虫感染率往往低于男性。但在山区和某些水乡小镇,男性多从事副业,女性则经常在疫水中洗衣,这类地区女性血吸虫感染率高于男性。
在一般的流行区,5岁以下的幼儿接触疫水的机会较少,因而感染率较低。5岁以上的儿童渐渐喜欢在湖边或河、沟边戏水、游泳,感染率迅速增加。 10岁以后因逐渐参加割草、放牧、捕鱼虾等生产劳动,同时,戏水、游泳者更多,所以血吸虫感染率上升更快。成年后因全部投入农业或渔业生产,经常与疫水接触,血吸虫感染率也就高。老年人因身体衰弱,体力减退,在田里或水中的劳动次数大大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就职业而言,渔民、船民、半农半渔和农民等职业人群因生产劳动,接触疫水的机会多,血吸虫感染率颇高。
由以上可以看出,人们是否感染血吸虫完全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中有无血吸虫尾蚴、尾蚴数量的多少和范围,以及接触疫水的频度有关。
肝吸虫病和血吸虫病有什么区别
肝吸虫病:1、潜伏期:5~40天,一般为30天。
2、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以上常伴有畏寒和寒战。热型不规则,发热时间长短不一。
3、腹痛腹泻:多数患者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症状似急性胆囊炎。
4、肝区疼痛和肝脏肿大:以肝左叶肿大为主,常伴有明显的触痛,主要与肝内胆管炎症有关。
5、过敏症状:最常见的有荨麻疹及外周血噬酸细胞增高,,重者甚至出现以噬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类白血病反应。
血吸虫病:(1)病史: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患者常因游泳、打湖草、捕鱼虾、防汛、嬉水等方式大面积接触疫水而感染。
(2)尾蚴性皮炎: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到48h内出现,为粟粒或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痒。常在数小时至2、3d内消失。此为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后引起的局部变态反应,发生于曾被感染过尾蚴的人;而首次接触则不出现,或反应轻微。
(3)潜伏期:从接触疫水到出现临床症状,可从14~88d不等,一般为35~42d,平均40d左右。其间可出现尾蚴性皮炎,及童虫在体内移行而致的损伤,患者可出现咳嗽等症状,但常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4)发热: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发热的高低、热型、持续时间及全身反应与感染度轻重及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5)胃肠道症状:患者食欲可有不同程度减退,少数有恶心呕吐。半数以上患者病程中有腹痛,腹泻,每日3~5次,严重者可达二三十次。常带粘液和血,重症者粪便呈果酱状。部分患者可有便秘。腹部偶有压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水,此可能由于肝、肠急性虫卵肉芽肿的广泛形成,导致肝内窦前高压和肠淋巴渗液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
(6)肝脾肿大:90%以上患者有肝脏肿大,伴不同程度压痛,左叶较右叶显著,可有自觉肝区痛。肝脏肿大一般在剑突下5cm内,亦有超过6cm者。约半数患者轻度脾肿大。质地软,无压痛。
南瓜子的主要作用
医用
南瓜子(3)
性平味甘,据《中国药植图鉴》纪录:炒后煎服,可治产背工足浮肿、糖尿病。
功效:防治前列腺疾病。南瓜子有很好的杀灭人体内寄生虫(如蛲虫、钩虫等)的作用。对血吸虫幼虫也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是血吸虫病的食疗佳品。[4]含有丰富的泛酸,可以缓解静止性心绞痛,并有降压的作用。南瓜子乙醇提取物有驱虫作用。
【防治前列腺】
前列腺炎为男性高发病,医生认为,每天吃上50克左右的南瓜子,生熟均可,可较有效地防治前列腺疾病。这是由于前列腺分泌激素功能靠脂肪酸,而南瓜子就富含脂肪酸,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美国研究人员曾经发表的科研论文也指出“每天坚持吃一把南瓜子就可治疗前列腺肥大,并使第二期症状恢复到初期,明显改善第三期病情,因为南瓜子之中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初期的肿胀,同时还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3]
驱虫
南瓜子(3)
1、蚯蚓实验法证明南瓜子乙醇提取物有驱虫作用。猫用南瓜子浓缩制剂100-300mg/kg一次灌胃,对绦虫、弓蛔虫等有明显驱虫作用。40%南瓜子粉煮液和30%瓜子提取物在体外对牛肉绦虫或猪肉绦虫的中段及后段都有麻痹作用,使之变薄变宽,节片中部凹陷(中段节片尤其明显),而对其头及未成熟节片则无此作用。曾用合成的dl-南瓜子氨酸饲喂犬及小鼠,对犬包囊带虫、豆状带虫及小鼠短膜壳绦虫皆有效;体外实验证明,1∶500溶液使犬绦虫明显兴奋,甚至挛缩,并与氢溴酸槟榔碱有协同作用。
2、抗日本血吸虫作用:南瓜子有遏制日本血吸虫在动物体内向肝脏移行的作用。在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拗的同时,给服南瓜子共28天,有预防作用;但对成虫无杀灭作用。接种血吸虫尾蚴的家猪,每天喂去壳去油南瓜子粉,预防效果与小鼠实验结果基本相仿。小鼠实验证明,口服南瓜子能抑制和杀灭体内日本血吸虫幼虫,对雌虫作用更强;但对血吸虫成虫无杀灭作用,只在服药1周后(每天3g),开始发生形态上的退行性变化。毛壳南瓜子Cucu-rtitamoschatavar.melonaefOrmis预防作用大于光壳南瓜子C.Moschatavar.Toonas。新鲜南瓜子与1年陈旧的南瓜子的预防效果相同。不同产地的南瓜子均能抑制血吸虫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作用强弱有所不同,徐州所产的功效较为显著。南瓜子浆粉与生南瓜子仁同样有抑制和杀灭血吸虫幼虫的作用。改用发酵法制作的浆粉也有同样预防效果。用酒精沉淀等四种方法可以分离南瓜子仁的有效成分,防治血吸虫的有效成分为一种水溶性物质,即南瓜子氨酸。南瓜子对幼虫的抑制作用主要在性发育期前;在宿主肝内能杀灭部分幼虫,表现为炎性反应及虫体的退化性变化。南瓜子氨酸不能杀灭成虫,但能使虫体萎缩,生殖器官退化,和子宫内虫卵减少。
江边采野菜当心血吸虫
近期气温升高转暖,去沿江洲滩踏青游玩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由于市场上野菜卖得比较贵,因此去江边踏青的市民往往喜欢顺便采点野菜。但是江滩的野菜不少是长在浅水洼里的,因此采摘野菜很容易接触到江水,而沿江地带水域从4月起是血吸虫病易感季节,此时接触江水极易感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的幼虫尾蚴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尾蚴平时寄生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而钉螺主要存在于沿江水草丰茂地带。一般来说,当平均气温达到15度以上时,钉螺的活动就十分活跃。此时钉螺体内的血吸虫尾蚴就会释放到水中,形成一片片易感水域。如果人体皮肤这时接触到易感水域,尾蚴就会在几秒内钻进人体。接触点皮肤随之会出现丘疹、瘙痒,数小时至两三天后会自行消退,随后就进入了血吸虫病的潜伏期。如果接触江水感染较为严重,还有可能引起急性感染,导致身体严重损害。
正因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因此一般采取消灭钉螺的办法来杀灭血吸虫。但由于钉螺具有随水漂移生长的特点,受长江洪水等因素的影响,沿江地带难以完全消灭钉螺。因此,不要到有钉螺的江滩钓鱼、放牧、挖野菜、打棕叶、戏水和游泳,以免接触疫水。确实到江边有事的,要做好血吸虫感染防护,如涂抹防护油膏、戴手套、穿胶靴等。皮肤接触到江水或江滩洼塘水者,要及时与当地的疾控部门联系,做好登记,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防患于未然。
肝吸虫的传染途径
能排出华支睾吸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保虫宿主为猫、狗和猪。另外,还有报道,鼠类、貂、狐狸、野猫、獾、水獭也是保虫宿主。
在实验室,豚鼠、家兔、大白鼠、海狸鼠、仓鼠等多种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有着广泛的保虫宿主,其感染率与感染度多比人体感染高,对人群具有潜在的威胁性。
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有赖于粪便中的虫卵有机会下水,而水中存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以及当地人群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
各种螺感染华支睾吸虫程度各地报道不相同,而且毛蚴感染率随季节变化。如四川安岳县的现场调查,华支睾吸虫毛蚴感染赤豆螺以5~10月为高,11~3月感染率几乎为零。
这可能与水温有密切关系,也与当地在3月份大量施放人粪有关。在螺体内,华支睾吸虫一般只发育至尾蚴阶段。但也有报道华支睾吸虫在螺体内能发育成为囊蚴,这可能是尾蚴成熟后因环境变迁。
在台湾省日月潭地区,上述两种小鱼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率甚至高达100%。1988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的麦穗鱼感染率也为100%。囊蚴可分布在鱼体的各部分,如肌肉、皮、头、鳃、鳍及鳞等,一般以鱼肌肉最多,尤其在鱼体中部的背部和尾部较多。也可因鱼的种属不同,囊蚴的分布亦不同。除淡水鱼外,淡水虾如细足米虾、巨掌沼虾等也可有囊蚴寄生。
肺吸虫病的虫卵多数在水中被寄生到人的身体上
血吸虫病患者的排泄物中含有可在水中孵化的寄生虫卵。这类排泄物污染了淡水就会造成传播。
人们如果接触受侵染的水,淡水螺中释放出的寄生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就会发生感染。
在人体内,尾蚴长为成虫。成虫寄生在血管中,雌虫在血管中产卵。一些虫卵随粪便或尿液排出体外,继续其寄生虫生命周期。其它虫卵则留在人体组织内,引起免疫反应,并逐渐损害人体器官。
肝硬化怎么引起的
1、代谢性肝硬化:见于血色病的铁代谢障碍与肝豆状核变性的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临床较少见。
2、在病毒性肝炎基础上(多在馒性活动性肝炎基础上)发生肝硬化。国内有人调查,慢性肝炎最后有3-5%发展成肝硬化。各种化学药物及工业毒物长期作用人体,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并能进一步引起肝硬化。
3、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我国南方在过去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后,随血液循环至口静脉,在们静脉系血管内生长发育,成熟产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在早期,肝内形成结节,纤维增生,在晚期,由于反复感染和严重的虫卵沉着于肝内,逐渐形成肝硬化。
4、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作用于肝神经因子,首先引起酒精性肝炎,进一步引起酒精性肝硬化。酒精致肝硬化的机理,除了慢性中毒引起代谢失常外,还有人认为是酒精加重营养缺乏造成的肝硬化。另外肝神经因子分泌胆汁,但由于肝内的胆汁流通渠道阻塞,或肝外的胆管阻塞,胆汁流出不畅,淤积于肝内,引起肝硬化。
肝吸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胆道华支睾吸虫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
2、主要保虫宿主为猫、狗和猪。另外,还有报道,鼠类、貂、狐狸、野猫、獾、水獭也是保虫宿主。在实验室,豚鼠、家兔、大白鼠、海狸鼠、仓鼠等多种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华支睾吸虫。
3、华支睾吸虫有着广泛的保虫宿主,其感染率与感染度多比人体感染高,对人群具有潜在的威胁性。
吸虫病的传播有赖于粪便中的虫卵有机会下水,有的人群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
4、各种螺感染华支睾吸虫程度各地报道不相同,而且毛蚴感染率随季节变化。如四川安岳县的现场调查,华支睾吸虫毛蚴感染赤豆螺以5~10月为高,11~3月感染率几乎为零。
这可能与水温有密切关系,也与当地在3月份大量施放人粪有关。在螺体内,华支睾吸虫一般只发育至尾蚴阶段
5、但也有报道华支睾吸虫在螺体内能发育成为囊蚴,这可能是尾蚴成熟后因环境变迁。
6、在台湾省日月潭地区,上述两种小鱼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率甚至高达100%。1988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的麦穗鱼感染率也为100%。
7、囊蚴可分布在鱼体的各部分,如肌肉、皮、头、鳃、鳍及鳞等,一般以鱼肌肉最多,尤其在鱼体中部的背部和尾部较多。
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血是什么
吸虫尾蚴、童虫和虫卵对宿主产生机械性损伤,并引起复 杂的免疫病理反应。尾蚴穿透皮肤时引起皮炎,皮炎仅发生于曾 感染过尾蚴的人群,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童虫在体 内移行时,对所经过的器官,主要是肺脏,引起血管炎,毛细血 管栓塞、破裂,出现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童虫移行时所致 损害与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成虫的代谢产物可形 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全身反应与局部血管损害及组织病变;寄居 于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轻度静脉内膜炎与静脉周围炎;死虫可随 血流入肝,在栓塞处引起周围组织炎。血吸虫感染可导致整体免 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加剧伴发疾病的发展或并发感染。
南瓜子的功效作用
南瓜子的功效
南瓜子也称白瓜子,生吃、熟吃都可以,有杀虫和治疗前列腺疾病的食疗作用。南瓜子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其中富含脂肪酸,可使列腺保持良好的功能,所含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炎初期的肿胀,同时还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营养学家还认为,南瓜子中所含的锌和磷元素对人体的生殖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南瓜子的作用
1、解毒
南瓜子内含有维生素和果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能起到解毒作用。
2、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
南瓜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胶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3、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
南瓜含有丰富的钴,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并参与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合成,是人体胰岛细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疗效。
4、消除致癌物质
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突变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帮助肝、肾功能的恢复,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5、促进生长发育
南瓜中含有丰富的锌,参与人体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为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
6、驱虫作用
蚯蚓实验法证明南瓜子乙醇提取物有驱虫作用。猫用南瓜子浓缩制剂100-300mg/kg一次灌胃,对绦虫、弓蛔虫等有明显驱虫作用。
7、抗血吸虫作用
南瓜子有遏制血吸虫在动物体内向肝脏移行的作用。在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拗的同时,给服南瓜子共28天,有预防作用,但对成虫无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