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柱的生态习性
龙骨柱的生态习性
龙骨柱不耐寒,但耐旱,喜干燥壤土,北方冬季应置于室内莳养,南方可露地栽植,也可用做篱笆,既是绿色屏障,又可美化庭院,夏季还能观赏到花香和果实。
龙骨柱有“万能砧木”之称,用龙骨柱做砧可与虎刺梅、蟹爪兰嫁接,奇花异木,多姿多彩。
龙骨对培养土要求不严,但需掺入一定量的河沙,上盆时若掺拌一些基肥,生长期间不施追肥也能生长良好,肥料以粒状复合肥为好。对于干旱有一定的忍耐能力,浇水要适量,长期处于湿润状态会引起烂根。在室内摆设时,应尽量放在靠近日光的窗边。在夏天要置于适度遮阴下培育,其他时间可让其多见阳光。
冬季最低可耐5℃的低温。龙骨的繁殖采用扦插法,于5月至9月间剪取母株顶端5厘米至6厘米作插穗,在阴凉处晾干一周,待切口充分干燥后再行扦插,容易生根。
海蟹的生态习性
(1)水温: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水温在~1.5℃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眼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时,开始产卵。
(2)盐度: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
(3)其他因子:pH值适应范围为7.5~8.;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化学耗氧量一般不超过12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2毫克/升;24小时内铜离子的半致死浓度为58毫克/升。
生活习性:梭子蟹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养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时在梭子蟹朋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5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估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摄食习性: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繁殖习性:三疣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其生物学最小型为头胸甲长5.1厘米,雄性最大的个体为头胸甲11厘米,宽22厘米,体重710克;雌性最大个体为头胸甲长10.5厘米,宽22厘米,体重730克。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黑松的生态习性
黑松为暖温带树种,比较耐寒,但抗寒能力有一定限度,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于北方不能落地越冬,黄河流域露地栽培会受冻死亡。喜充足的阳光,幼树比较耐阴。要求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在沿海生长特别良好,怕千风侵袭。
黑松的主根和侧根都非常发达,一年生的播种实生苗主根就能长出20多厘米,侧根主要分布在40厘米深的表土中,要想让它们长成大树,需有深厚的土层,要想用小型植株供室内陈设,则可栽入浅盆来控制它们生长。抗旱力强,也耐水湿,特耐瘠薄,在沙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并耐盐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比较强。
黑松原产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中国旅顺、大连、山东沿海地带和蒙山山区以及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引种栽培。山东蒙山东部的塔山用之造林已有60多年的历史,生长旺盛。浙江北部沿海用之造林,生长良好。
龙骨柱的养殖方法
龙骨柱培养时放阳光充足处,仍需控制水量,宁干一些也不能太湿。龙骨柱多种多样,有丛状形,三柱形,九柱形等。
九柱形植株生长到20厘米至30厘米时,用利刀将顶端削去,立即用草木灰封住,待植株生长出分枝后,只保留顶端的三个分枝,要求每角一个,其余抹去。第二层再长到25厘米至30厘米时,再将顶端削去,分枝生出后仍选三个分枝,每角3个,即1、3、9形的龙骨。
十二柱形选角方法同上,只是在9柱形生长到20厘米至30厘米时,削去顶端,再培养三个分枝,每角选1个或3个。其余小分枝,随长随抹去,保持树形一致。
丛柱形植株长到40厘米至50厘米时或30厘米至40厘米时削去顶端,让其自然生长,形成多头体的龙骨,但选留应有序,不可紊乱。
龙骨柱生长高度达2米至3米时,形成众多枝头,易造成头重脚轻不稳固,所以应及时绑支棍加以固定。龙骨柱需阳光充足,枝体呈蓝绿色,叶片似鱼鳞,在阳光照耀下会闪闪发光,众体林立,群峰利剑,很是壮观,是盆栽花卉的佳品。
龙骨柱不耐寒,但耐旱,喜干燥壤土,北方冬季应置于室内莳养,南方可露地栽植,也可用做篱笆,既是绿色屏障,又可美化庭院,夏季还能观赏到花香和果实。
龙骨柱有“万能砧木”之称,用龙骨柱做砧可与虎刺梅、蟹爪兰嫁接,奇花异木,多姿多彩。
龙骨柱虫害较少,室内通风不良,易遭红蜘蛛危害顶端,发现枝头顶端发红褐色,有网丝,可用1000倍至2000倍氧化乐果喷布,用量不可过大,以防头部溃烂。
繁殖多用扦插,龙骨为多浆植物,扦插时剪下会流出浆液,可用草木灰封闭,放凉处7天至10天,待植株萎缩后再扦插。一种是将龙骨切段扦插,上下切口均应用草木灰封闭,插穗长度应为20厘米至25厘米。另一种是从龙骨枝上拿下的分枝,晾晒后即可扦插,但太小幼嫩的不易生根,这种插穗只有生根处有小伤口,扦插生根快。
扦插龙骨基质需用蛭石、珍珠粉粒、纯河沙,不掺土。可单株扦插,也可多株集中扦插,插后浇水,只浇至插穗切口处,放阳光充足地方。生根期尽量少浇水,不干不浇,待30天至40天,即可生根生根后进行移栽,盆土要求1/2河沙和1/2壤土混均后栽入,用2%高锰酸钾水浇入,既做了土壤消毒,又浇了水,植株高的可用支棍绑缚固定。
对虾的生态习性
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渤海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渤海、辽宁旅顺、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
捕捞季节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9~10月份为秋汛。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
棕竹的生态习性
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
棕竹株形小,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十分严格。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
观赏期: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作用功效:镇痛,止血主治:用于各种外伤疼痛。用鼻衄、咯血、产后出血过多等性味归经:淡、平。入肝、肾二经。
若绿的生态习性
若绿景天科青锁龙属多肉植物,有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
喜欢日照、通风良好的环境,夏季高分时要适当减少浇水,春秋两季会疯狂生长,可以比较大量的给水,日照充足时顶部的叶片变红。若绿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怕低温和霜雪,忌强光暴晒,无明显休眠期。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泥炭土加粗沙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5℃。
春秋生长季节“见干见湿,干透浇透”,两次浇水之间适度干燥,冬季10°C 以下控制浇水,夏季高温休眠期停止浇水,保持盆土微干。每月3次水,每天2小时日照。缺少日照会变的松散难看,保持一定的日照和低温(10度左右)能够让植株固定形态。夏季高温减少浇水量,其他季节正常浇水即可,生长非常迅速。
肥鱼的生态习性
三峡肥鱼,一般生活在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出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为食肉型鱼类,喜夜晚捕食,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
三峡肥鱼是生长较为缓慢的亚冷水鱼,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水温为24℃-28℃,20℃以下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冬季进入冬眠期,鱼苗需要3年才能长到2斤左右。已知的最高年龄为22年,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