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吸虫病会传染吗

肝吸虫病会传染吗

一般感染肝吸虫病与居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及饮食嗜好有着密切关系,广东部分地区如顺德、南海、三水等地居民有吃鱼生和鱼生粥的习惯,很容易感染肝吸虫病,此外,生熟砧板无分开,盛生鱼的器皿盛食,食生葱、生芫茜,饮生水等也可受感染。

肝吸虫病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肝吸虫病不会进行人与人之间传染,人只是中间宿主。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的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然后再侵入淡水鱼或者小虾的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 肝吸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它不是37种法定传染病之内的。

肝吸虫病容易治好吗 肝吸虫病会传染给亲人吗

不会。

肝吸虫病主要是通过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加工鱼虾、捕鱼和饮用被肝吸虫污染的生水引起感染,并且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如猫、狗、猪等,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血吸虫病会传染吗

一、感染血吸虫病的症状:

血吸虫病是由寄生在血液中的血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的突出症状,病人绝大多数会肝脏肿大,伴有压痛。感染较重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死亡。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二、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哪些特点?

1、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无性繁殖阶段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完成。血吸虫的分布与钉螺的分布严格一致,凡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地方,必有钉螺孳生。没有钉螺的地方,虽然可以有患者(转入型患者)但不能在本地传开来。因此钉螺生态学研究对于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有重大的意义。

血吸虫病属于传染性疾病,为粪-口传播,但其传播必须有三个条件:1)是带虫卵的粪便进入水中;2)钉螺的存在(因为钉螺是血吸虫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即必需的中间环节);3)人接触了被感染的水,如因生产生活而接触疫水(捕鱼、种田、游泳、洗漱等)。

血吸虫病传染常见的感染方式有两大类:

1-1、血吸虫病传染生产性接触疫水:疫区群众常因生产活动接触疫水,如打湖草、捞猪草、防洪抢险、抢收庄稼、捕捞洪水鱼、打藜蒿等。有时清晨进湖草场,沾到草上的露水,也能感染到血吸虫病。

1-2、血吸虫病传染非生产性接触疫水:主要有青少年游玩、玩水。其次还有吃用疫水,如淘米、洗衣、洗菜等。

2、流行特征:

2-1、地方性:日本血吸虫病的地理分布与钉螺分布相吻合。因为钉螺的活动范围及扩散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钉螺的地理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血吸虫病流行取决于钉螺的分布特征。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2、人畜共患:迄今有人畜共患的流行区及只有动物感染的疫源地,而不存在仅有人群病例而无动物感染的地区,因而认为血吸虫原系动物寄生虫,随其进化而成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目前,我国江湖洲滩地区耕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起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

吃鱼生一定要小心肝吸虫病

感染科主任郭文介绍说,广东省肝吸虫的感染率5.36%,约有500万肝吸虫病人。近年来人们对肝吸虫病的危害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如何及时正确的治疗肝吸虫病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仅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接诊的肝吸虫病人来看约有46%没得到正确的治疗,不少因此耽误了病情。

医院自从上月底开展全省首个肝吸虫专科门诊后,来看肝吸虫病的人增加了许多。不少人都是单位体检抽血发现肝吸虫抗体阳性,但是偏偏验大便却找不到肝吸虫卵。郭文主任说,这些人大多有吃“鱼生”的经历,而且都会以为新鲜的鱼肉用酱料和醋拌过,肝吸虫就能被杀死。

他说,许多人喜欢吃“鱼生”,珠江三角洲的许多食肆也以“鱼生”鲜美招徕食客,更有人以讹传讹认为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不会感染肝吸虫病。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厚的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三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因此,吃“鱼生”,吃用酱料拌过的生的鱼片,或者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都可能染上肝吸虫病的。

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轻者可暂时无症状,随着寄生在胆管中的肝吸虫繁殖增多,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肝脏肿大,部分出现胆囊炎、胆道梗阻,少数人会发展到肝硬化。

郭主任说,曾经吃过“鱼生”的人应该到医院去检查,如果抽血查到肝吸虫抗体阳性,则应留大便反复寻找肝吸虫卵。由于虫卵不容易找,所以患者和检验师都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只有找到肝吸虫卵才可以确诊肝吸虫病。患上肝吸虫病不要自己买药治疗,应该到医院去找感染科医生,在医生的监控下用药。

为了预防肝吸虫病,我们一定要注意:

1、不吃“鱼生”,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2、家庭主妇处理过鱼虾后,要及时洗净手、刀、砧板。

3、厨房里的生、熟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

4、不要用生的鱼、虾去喂狗、猫。

肝吸虫病会传染吗 感染肝吸虫有什么症状

感染较轻者可无症状,当初次大量感染非流行区居民时,人体反应常特别显著,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且有压痛。

流行区居民慢性多次感染,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乏力、营养不良、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

少数长期反复严重感染者,最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当成虫迁移至总胆管时,可引起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

烧烤寄生虫 肝吸虫:生鱼中的数目最多

顺滑入口的生鱼片,是吃货一族的最爱。痛快了嘴,担心受累了肝。鱼类最容易被肝吸虫感染而传染给人,在日本、韩国、法国等27个沿海国家都曾有爆发肝吸虫病,仅日本就曾报告过3万多病例,而我国广东省是肝吸虫病的高发地。

肝吸虫虫体大小为5~10毫米,而人的肝脏约两个手掌大小,不及时排虫,肝脏就会挤满肝吸虫,多则数百条甚至上千条。他曾看过一个教学视频,肝吸虫患者的肝脏密密麻麻的都是蠕动的虫子,真是触目惊心。而且虫子在其中繁衍、死亡,死亡的虫子通过胆汁流到胆囊,会阻塞胆管,导致胆囊炎等胆道病变。而留在肝脏内的肝吸虫会影响肝脏正常工作,出现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严重了还会变成肝硬化。

建议:一般来说,淡水鱼中更易有肝吸虫卵,少吃淡水鱼的鱼生,而吃三文鱼等海鱼,也要选择切鱼时“一种鱼一个砧板”的饭店,因为可能厨师在切完淡水鱼后,刀和砧板沾上虫卵,再切三文鱼等海鱼,就把虫卵“人工移植”到海鱼上。

为什么会有肝吸虫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成虫寄生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再侵入淡水鱼或小虾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成虫寿命达15-25年,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共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此病分布。轻中度感染时肝内胆小管病变不明显,虫数多时肝内胆小管因机械性堵塞、胆汁淤积而扩张,胆管增厚。急性重度感染时可有细胞浸润及胆小管周围充血等炎症变化。慢性感染则以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增生为主,肝细胞可有脂肪变性萎缩,肝吸虫感染偶有引起胆汁性肝硬化,也可诱发肝胆管及胆囊内胆色素结石,本病与原发性胆管细胞癌间可有一定关系。

什么原因引起肝吸虫病

人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就会感染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有什么症状

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视感染轻重而异。感染较轻者可无症状,当初次大量感染非流行区居民时,人体反应常特别显著,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且有压痛。流行区居民慢性多次感染, 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乏力、营养不良、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少数长期反复严重感染者,最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当成虫迁移至总胆管时,可引起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

肝吸虫病会自愈吗 肝吸虫病不治疗有什么后果

肝吸虫病如果不进行治疗,体内的华支睾吸虫会越来越多,前期会出现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些会有头晕、消瘦、浮肿和贫血等症状,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华支睾吸虫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及粘膜下血管,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性反应,出现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

病理研究表明,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胆管呈腺瘤样病变。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由于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吃鱼注意事项 吃生鱼片得寄生虫病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日本饮食——生鱼片,觉得味道鲜嫩美味,却不知生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体通过生食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受到感染,症状为疲劳、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严重感染者造成肝腹水,甚至死亡。

相关推荐

肝吸虫病的饮食

不适宜食物:生的淡水鱼虾,处理食物时生熟不分,囊蚴通过砧板、菜刀、碗筷等污染的食物,鱼生、刺身、风味鱼生粥。纤维较多的食品以及产气多的食品,如芹菜、韭菜、黄豆芽、红薯、干豆类。酒精和一切辛辣及刺激性食品。 适宜食物:低脂食品,如杂粮粥、荞麦粉、芋头,含淀粉的菜肴,如蒸甘薯、甜玉米、马铃薯等,饮用含醋的饮料,如天地壹号等,低脂肪 、低胆固醇膳食,多吃含锌、镁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宜清淡、细软、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食疗:1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1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大米100克。将姜切成片,茯苓捣碎

3种容易长寄生虫的食物要少吃

1、生鱼片--肝吸虫病 鱼肉去骨,切成薄片,蘸芥末生吃,味道鲜美;外裹一层面粉油炸,既脆又嫩……享受此番美食之时,祸根也可能因此种进了肚子里,因为这些鱼体内往往寄生了肝吸虫等寄生虫。 广东、广西等地淡水鱼寄生虫平均感染率高达60%。肝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损坏人体肝脏,患者经常感到肝部疼痛、腹胀,并伴有腹部不适,检查时可查出肝功能异常。 2、小龙虾--肺吸虫病 小龙虾在南方的河流湖泊里随处可见,连水田、溪沟、脏水坑里也不乏其踪影。小龙虾的繁殖力极强,捕捉十分容易。近年来,香辣小龙虾红遍大江南北,

夏秋季节要预防腹泻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虽说“饭前便后要洗手”众所皆知,但很多人还是没法严格遵守。另外,家庭厨房里生熟食的砧板、刀等厨具一定要分开。曾有一病例,一位女士从未吃过“鱼生”,但却被诊断为肝吸虫病,其实只要经常接触淡水鱼,也感染肝吸虫。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多因进食了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受感染。而该患者虽未吃过鱼生,由于其使用的厨具并未分开,肝吸虫卵留在砧板上,继而感染到其他食物,而一旦人进食了受污染的食物,也是非常容易感染肝吸虫病的。所以,一定要在食物的加工过程养

肝吸虫病严重吗 肝吸虫病如何治疗

导致肝吸虫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因此首先应进行病因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由专业医生开对应症的驱虫药,遵医嘱进行服药,驱除体内的华支睾吸虫。 对重度感染并有较重营养不良或肝硬化者,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护肝脏,以改善全身状况,并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者,除驱虫外并加用抗菌药物。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梗阻时应予手术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除积极保护肝脏外,应在病情改善的基础上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肝吸虫病的偏方

瓜鲤鱼汤:鲜鲤鱼1条约500克,赤小豆100克,冬瓜200克。将鲜鲤鱼去鳞去内脏后同赤小豆一起煮到半熟时加入冬瓜200克,再煮至肉烂汤白,不放盐及其他调味品,熟后用沙布过滤去渣。每日2次,每次服250毫升左右,连服10~14天。能提高血浆蛋白,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 偏方6 大蒜蒸西瓜:大蒜60~90克,西瓜1个约1500~2000克。先用尖刀在西瓜皮上挖一个三角形的孔洞,大蒜去皮纳入西瓜内,再用挖去的瓜皮塞堵洞口,将其洞口向上隔水蒸熟。吃蒜和西瓜瓤,趁热服下,大蒜有抗菌和消炎作用,西瓜有消热解暑,有利水

肝吸虫病不治能好吗

肝吸虫病如果不治疗的话,是不自己好转的。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靠吸食宿主血液存活。当成虫产出虫卵后,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驱虫药治疗,寄生虫不自动灭亡,只越来越多。

肝吸虫病症状

肝吸虫病症状有哪些及如何诊断? 肝吸虫病症状名称为中华分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胆管内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或更长时间虫体摄取宿主的红细胞白细胞并不断排出代谢产物和分泌有毒物质损害宿主成虫不断排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肝吸虫卵是人体肠道寄生虫中最小的虫卵之一虫卵形态略似电灯泡虫卵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不断发育孵出幼虫幼虫遇到淡水螺类并被吞食后则在螺体内发育成第二期幼虫即尾蚴此时尾蚴从螺体内逸出不断地在水面上游动如果遇到淡水鱼虾尾蚴则即附着鱼体并侵入鱼虾组织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即囊蚴这

肝吸虫病有什么影响 引起胃肠道不适

肝吸虫病患者在前期有轻度胃肠道症状,比如食后胃部有压痛感、软便等;中期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胀痛等症状;到肝吸虫病重度期,则出现反复腹泻或便秘、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吃什么能防癌 饮食习惯

河北、潮汕、重庆等地喜欢吃滚烫的食物的人们易损伤食道,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广东、广西喜吃生鱼粥的人们易患上肝吸虫病,而长期慢性感染肝吸虫与胆管癌发生密切相关。

肝吸虫病的偏方

偏方1 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1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大米100克。将姜切成片,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后煎取药汁,共煎两次。将两次汤汁混合后,再同大米和芝麻煮为稀粥。 偏方2 百合粥:百合60克,大米100克,生姜3片。将百合洗净切碎,同大米煮粥。 偏方3 荷叶药仁鸭子汤:荷叶50克,鲜鸭肉500克,药仁100克。将鲜鸭肉洗净切碎成块,同药仁荷叶放在一起,加水煮至肉烂,不放盐和其他调味品,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左右,连服10~14天,有利尿、消肿之效,补血行水。 偏方4 香薷粥:香薷10克,粳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