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热怎么处理 乳胀发热
产后发热怎么处理 乳胀发热
产后3-4天,产妇开始分泌乳汁,由于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充盈,乳房膨胀,体温可略有升高,乳房过胀时,体温可接近39℃,但一般仅持续数小时就会下降。乳胀发热时,可让婴儿多吸吮,如果婴儿不能吸吮,则可先进行热敷,再将乳汁挤出,乳汁淤积解除后,产妇的体温自然会回降。
宝宝发烧反复是咋回事
宝宝反反复复的发热,首先考虑还是疾病炎症没有控制,从而导致反复的发热,一般来说发热的原因有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常见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上呼吸道感染,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给予退热处理,退热常用的就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同时要给予一些抗病毒的、清热解毒的药物,注意监测体温情况,必要的时候去医院查查血常规,看看医生的建议。
请问多少度算发烧了
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度之间
意见建议:只要腋下体温超过37度,就属于发热(烧)。37~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度以上为高热。通常低热不用特殊退热处理,主要治疗原发病,多喝水就行。中度发热才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并作退热治疗处理。
宝宝打完预防针发烧怎么办
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是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做退热处理即可自行缓解。也有宝宝打完预防针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应注意休息,并补充水分。可以温水擦浴、冷敷等物理方式降温。
防疫针是由细菌、病毒或其毒素制成,尽管对这些致病因素进行了灭活或减毒处理,但这都是一些异性蛋白或带有抗原性的物质,对人体有一定刺激作用。因此宝宝打预防针后,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反应。而且,随着年龄增大,预防接种次数的增多,发热也会更加强烈。
对大多数婴儿来说,低热更为常见,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2天后自行缓解。也有少数婴儿反应较为强烈,有时体温超过39℃,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这时应休息,注意水分的补充,可用温水擦浴,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儿退热片、美林、百服宁等退烧药。如果打预防针2—3天后仍有发热,可能继发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发热,一般情况下低于38.5℃,但也有个别的情况可能会超过这个温度。如接种疫苗引起的发热,可给予退热处置就可以,不需要口服感冒药。但也有接种疫苗后合并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那这个时候需要看是否伴有流涕、鼻塞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或咽部有无充血等,如有这些症状可以口服感冒药。
1岁多的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宝宝出现发热的情况下,首先监测体温有多高,如果体温达到38.5摄氏度以上,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使用退热药给予退热处理。其次就是要明确到底是感冒引起的,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最好还是要去医院查查血常规,让儿科大夫看看情况。再一个可以考虑口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制剂,如果考虑有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发热的处理原则
一、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由于热型和热程变化,可反映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诊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而发热不过高或不太持久又不至有多大的危害,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时,不必强行解热。解热本身不能导致疾病康复,且药效短暂,药效一过,体温又会上升。相反,疾病一经确诊而治疗奏效,则热自退。急于解热使热程被干扰,就失去参考价值,有弊无益。
二、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1.体温过高(如40℃以上)使患者明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
2.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
3.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发热加重心肌负荷)。
三、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
1.针对发热病因传染病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消除传染原和传染灶。当抗感染奏效时,随着传染灶(包括炎症灶)的消退,便出现退热。为促进退热,解热药可与抗感染疗法合并使用。
2.针对发热机制中心环节 根据发热机制及现有解热药的药理作用,可针对下列三个环节采取措施以达到解热:(1)干扰或阻止EP的合成和释放,包括制止或减少激活物的产生或发挥作用;(2)妨碍或对抗EP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3)阻断发热介质的合成。这些措施可导致上升的调定点下降而退热。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解热药包括化学解热药和类固醇解热药。前者以水杨酸盐为代表,对其解热原理有以下解释:①作用于POAH及附近,以某种方式使中枢神经元的机能复原;②阻断PGE的合成(通过抑制环加氧酶),但PGE作为发热介质仍有争议。以糖皮质激素(抗炎激素)为代表的类固醇解热剂的解热作用也有下列解释:①抑制产LP细胞合成和释放LP;②抑制免疫反应;③抑制炎症反应(包括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出和抗渗出等),使炎灶EP和激活物减少;④中枢效应:小量注入POAH有解热作用,但方式不清楚。
3.针剌解热疗法,有一定效果,机制未明。
四、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
1.注意水盐代谢,补足水分,预防脱水。
2.保证充足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包括维生素。
3.监护心血管功能,对心肌能劳损者,在退热期或用解热药致大量排汗时,要防止休克的发生。
新生儿高热的家庭护理方法
1、对新生儿发热处理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热药品。
2、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去除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3、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2小时给孩子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就可退热。
4、对新生儿高热,除采用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高热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治疗。
5、高烧后的新生儿易发生便秘,可用肥皂条沾水塞入肛门即可,不要给孩子服泻药。
产后发热怎么处理 感冒发热
产妇发热并伴有头痛、鼻塞、咳嗽、流涕等症状,是感冒引起的发热。这时可先喝些生姜红糖水祛寒,如果没有好转,则需要用感冒药治疗。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小孩发烧对大脑有影响吗 注意事项
对家长来说,是否需要马上看医生或作积极的退热处理,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发热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综合判定。如果孩子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精神状态尚好,没有咳嗽、气促和腹泻等症状,精神、食欲也没什么变化,一般无须立即处理;但若孩子呈痛苦、烦躁或激惹表现,就算体温没超过38.5摄氏度,也应积极治疗。
产后发热的原因及处理原则 产后蒸乳而发热
通常起于产后3-4天,产妇除发热外,主要表现为乳房膨胀,自诉疼痛、乳汁不畅、局部红肿,此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其发展为乳腺炎。以清除热痛、疏通乳脉为基本治疗原则。
1、丝瓜络茶:丝瓜络30克,用水煎,代茶饮。
2、鸽肉杏仁汤:甜杏仁10克,鸽肉100克,同煮,熟后食肉喝汤。
3、油菜粥:油菜、粳米各100克,煮粥食用。
宝宝感冒发烧是什么原因 宝宝感冒半夜发冷发抖怎么办
宝宝感冒半夜发冷发抖,这种情况下多半是发热的前兆,一般很多小孩都会发热之前出现畏冷、寒战、发抖,这种情况等宝宝肢体抖动停止以后一定监测体温,说不定体温马上会升到三十九度,甚至四十摄氏度以上。同时在畏冷发展时期,要适当盖被子,因为这个时候不给宝宝盖被子,他(她)会很难受的。但体温上来之后,如果体温达到三十九度以上,就要退热处理,可以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同时发热很严重的话要去医院就诊。
宝宝肚子胀发热可以刮痧吗
宝宝胀气是常见的现象,宝宝胀气肚子会鼓鼓的,有些宝宝因为肚子胀气难受,不舒服会哭闹不止,那导致宝宝肚子胀气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
1、吞食过多的空气。
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以及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2、消化不良。
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3、肠胃蠕动障碍。
分为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和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肠症”。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从慢性便秘和腹胀到严重呕吐观察,可以是暂时或终身的。
宝宝肚子胀气放屁怎么办?宝宝肚子胀气放屁是将肚子里的气体排出体外,宝宝感觉会舒服些,一般不用特别护理。爸妈也可以试着在宝宝吃奶的间隙拍嗝,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给宝宝按摩腹部,也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妈咪爱”或者“乳酶生”,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他消化。具体措施如下:
1、帮助宝宝打嗝。试着让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
2、给宝宝按摩腹部。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妈妈可以试着把宝宝平放,将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
3、简单的药物。宝宝腹胀、腹痛,也是因为他们太小,胃肠的消化能力太弱,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妈咪爱”或者“乳酶生”,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他消化。
宝宝一直不退烧怎么办
宝宝出现发热一直不退,首先一定要去医院查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热。其次要注意监测体温,如果体温持续在39℃或者以上,要给予退热处理,常用退热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等;一般考虑是一个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就是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还有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清热解毒的,最好还是要去医院,验个血,查查血常规,还要让医生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超过10天打狂犬疫苗还有效吗 狂犬疫苗有什么副作用
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肿胀、发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还有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全身性反应,一般不需处理,1-3天即可即自行缓解和消退。
少见的不良反应有中度以上的发热,可物理或药物降温对症处理。
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系统反应等,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