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右下肢脉管炎
什么是右下肢脉管炎
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炎临床上将下肢脉管的发展过程分三期(西医):
初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
中期(营养障碍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
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脉管炎的原因是什么呢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为脉管炎,是一种累及中、小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病变主要累积四肢远端的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至今人们对脉管炎的病因仍尚未明确,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吸烟。综合国内外资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吸烟者占60~95%。临床观察发现,戒烟能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病情缓解,再度吸烟又可使病情恶化。但吸烟者中发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毕竟还是少数,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亦无吸烟史。因此,吸烟可能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病因。
2、遗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1~5%有家族史。不少学者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某些特殊位点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
3、激素紊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80~90%),而且都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人认为,前列腺功能紊乱或前列腺液丢失过多,可使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前列腺素减少,并有可能使周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本病。
4、感染、营养不良。临床观察发现,许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有反复的霉菌感染史。人体对霉菌的免疫反应,诱发血液纤维蛋白原增高和高凝状态可能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
5、寒冷、潮湿、外伤。我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率以比较寒冷的北方为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80%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发病前有受寒和受潮史;部分患者有外伤史。可能这些因素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并导致血管炎症和血栓闭塞。
6、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近10余年,自身免疫因素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吸烟等因素可改变血管抗原性,产生自身抗动脉抗体。由此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患者的血管导致血管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
7、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植物神经系统对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的调节功能紊乱,可使血管容易处于痉挛状态。长期血管痉挛可使管壁受损、肥厚,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
对于脉管炎平时最好是做好预防工作,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不抽烟不喝酒,当身体发生某些感染的时候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平时还应该适当的进一些室外的运动,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并且在寒冷天气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怎么样治下肢脉管炎呢
1.阴寒型:此型多属早期或恢复阶段。是寒邪过盛、寒凝血瘀,经络阻塞而出现的阴寒阻塞征象。患肢喜暖怕冷,麻木疼痛,出现"早冻足",遇冷上症则甚,得暖则缓。局部皮肤苍白、潮红、紫红色、触之冰凉,属早期者无溃疡或坏疽;属晚期恢复阶段创口愈合,而寒凝征象仍存。舌质淡、苔薄白,时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选用"阳和汤"加减:
熟地20克 鹿角胶9克 干姜9克 肉桂9克 赤芍15克 白芥子9克 红花10克 丹参30克 当归30克 甘草6克
加减:上肢,加桂枝9克。下肢,加牛膝15克。水煎服
寒重,加熟附子9克,制川乌9克
气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或人参5克)
2.气滞血瘀型:此型多属第二期或恢复阶段的患者。主要是气滞血瘀症状,一般无炎症表现,患肢营养障碍,足部紫红、暗红或表紫色,活动后或小腿下垂时,则颜色变深加重,足趾端或足底有瘀血斑点,患肢持续性胀痛,活动时症状加剧,相应部位脉搏消失或明显减弱。舌质红降或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
治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选用当归活血汤加减:
当归30克,红花2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土元10克,牛膝14克,桃仁10克,乳香9克,没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偏热,加金银花60克,元参20克
偏寒,加肉桂10克,干姜10克,制附子9克
偏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
急性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1、脉管炎的症状足趾会出现感觉异常如发凉、怕冷、麻木,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急性脉管炎早期症状。
肢体营养障碍:主要表现为趾甲增厚、变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足趾端缺血性干枯发黑、坏死等。
2、急性脉管炎的症状典型的就是疼痛,疼痛时急性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①静息痛:动脉缺血严重时,患肢疼痛剧烈而持续,休息时疼痛仍不止,彻夜难眠。甚至足趾破溃合并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②间歇性跛行:脉管炎症状表现当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麻木、酸胀、疼痛、抽搐、无力等症状,如果继续行走则症状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过后,疼痛迅速缓解,可继续行走,但行走后上述症状又复现。这种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它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间歇性跛行是急性脉管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如果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血栓闭塞型脉管炎的早期症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发病原因尚未肯定,可能与长期吸烟有关。 脉管炎主要发生于四肢小动脉,多见于下肢血管。发病后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管腔变窄,腔内血栓形成,致使血管完全被阻塞。由于病变的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组织血氧供应不足。
脉管炎的早期症状为间隙性跛行,即病人步行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尤其是小腿肌肉发生痉挛性疼痛,被迫止步休息或站立数分钟后疼痛消失。如继续行走,疼痛又复出现,这是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后期可导致肢端坏疽或溃疡,甚至需要截趾(指)、截肢,使患者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因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病。
当病性继续发展时,肢体不运动也产生疼痛,尤其在夜间为重。晚期病人足趾或足部出现溃疡或干枯发黑坏死。 患脉管炎以后首先必须戒烟。疼痛剧烈时可适当服些止痛药。早期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时能得到较好疗效。
86岁的老人下肢动脉血栓堵塞可以治疗吗
你所说的这位老人有可能是下肢血栓性脉管炎或糖尿病足,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截肢。
中医辨证诊治下肢脉管炎
根据中医分型、证,在发病过种中不同阶段的矛盾特性,采取不同的治疗法则。因目前中医分开型方法较多,尚不完全统一,有分二型、四型、五型等方法。现根据197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学习班编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手册》将本病归纳五种类型辨证诊治。
1.阴寒型:此型多属早期或恢复阶段。是寒邪过盛、寒凝血瘀,经络阻塞而出现的阴寒阻塞征象。患肢喜暖怕冷,麻木疼痛,出现“早冻足”,遇冷上症则甚,得暖则缓。局部皮肤苍白、潮红、紫红色、触之冰凉,属早期者无溃疡或坏疽;属晚期恢复阶段创口愈合,而寒凝征象仍存。舌质淡、苔薄白,时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选用“阳和汤”加减:
熟地20克 鹿角胶9克 干姜9克 肉桂9克 赤芍15克 白芥子9克 红花10克 丹参30克 当归30克 甘草6克
加减:上肢,加桂枝9克。下肢,加牛膝15克。水煎服
寒重,加熟附子9克,制川乌9克
气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或人参5克)
2.气滞血瘀型:此型多属第二期或恢复阶段的患者。主要是气滞血瘀症状,一般无炎症表现,患肢营养障碍,足部紫红、暗红或表紫色,活动后或小腿下垂时,则颜色变深加重,足趾端或足底有瘀血斑点,患肢持续性胀痛,活动时症状加剧,相应部位脉搏消失或明显减弱。舌质红降或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
治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选用当归活血汤加减:
当归30克,红花2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土元10克,牛膝14克,桃仁10克,乳香9克,没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偏热,加金银花60克,元参20克
偏寒,加肉桂10克,干姜10克,制附子9克
偏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
3.湿热型:此型尚属早期或第三期轻度坏疽,溃疡继发感染者及部分恢复阶段病人,此型为气滞血瘀、寒湿郁久化热的初期阶段,呈湿热交结症状。患肢发凉和怕冷的程度较轻,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足部潮红或紫红肿胀,小腿和足部反复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表现红斑结节或索条状肿物,局部红肿热痛,压痛明显。此时若有溃疡和坏疽,疼痛则加重甚至彻夜不眼,不易步履、精神萎靡。舌质红,苔滑或黄腻。脉多弦数或滑数。
治法:以清热得湿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可选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或四妙勇安汤加减。
(1)茵陈赤小豆汤加减:
茵陈30克,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金银花60克,鸡血滕60克,防已10克,苍术10克,泽泻9克,丹参30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黄柏10克,
甘草6克,水煎服。
(2)四妙勇安汤加煎:
金银花60克,元参15克,当归60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连翘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元胡14克,牛膝12克,土元12克,红
花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偏热,加牛角片、生地、丹皮、生石膏
偏湿者,患处肿胀舌苔白腻,有齿痕,加薏米、赤小豆,土茯苓、冬瓜子、木通。
4.热毒型:此型是气滞血瘀、寒湿郁久化热而致的热毒炽盛阶段,系属第三期脉管炎患者。严重坏疽拌继发感染者,其主要表现是热毒症状,局部坏疽、溃烂、发红、灼热、肿胀、多脓、具有恶臭,患肢剧烈疼痛,昼轻夜重,甚至双手抱足,彻夜不眠,喜凉怕热,全身消瘦,可拌有恶寒、发热、出现寒热往来及不规则弛张高热等毒血症症状。精神烦躁或抑郁,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黄燥,或出现黑苔。脉滑数、洪大或弦数。
治法:以清热解毒,去邪扶正为主,佐以活血通络。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减:
金银花60克,元参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60克,当归30克,黄芪30克,丹皮30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红花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热重者,加板蓝根30克,菊花15克,地丁20克
湿热并重者,加大黄10克,黄柏10克,黄连9克,黄芩10克,穿心莲15克,土茯苓10克
感染严重,高热不退者,加犀角0.9克
疼痛严重者,加元胡15克,米壳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或地龙、蜈蚣、全蝎、白花蛇)
病情严重,体质虚弱,有明显贫血,可同时采用多次少量输血,以加强体质,改善全身情况。
5.气血两虚型:此多属恢复阶段或早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拌身体虚弱者,此型一般是病久气血耗伤,营卫不和或身体虚弱的患者。病人身体虚弱、消瘦无力、面容憔悴微黄,患肢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少,趾(指)甲干燥肥厚,变形且脆,生长缓慢或不见生长,创口经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红,脓液稀少。舌质淡,苔薄白,舌周有明显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以补气养血为主,佐以活血通脉,选用顾步汤加减,或人参养荣汤加减。
(1)顾步汤加减:
黄芪30克,当归30克,石斛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鸡血藤30克
丹参15克,牛膝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甘草10克
(2)人参养荣汤加减:
党参15克(或人参),黄芪30克,白术10克,抗芍10克,云苓10克,陈皮3克,当归10克
肉桂6克,熟地15克,远志6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脉管炎怎么做好保健工作
脉管炎怎么预防?脉管炎是一种容易出现的血管病变,经常发现在人体的下肢,如果不能很好的治疗下肢脉管炎,患者很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所以及早了解预防下肢脉管炎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那么脉管炎怎么预防呢?
一、防寒冻、潮湿
寒冷季节,在室外劳动,如兴修水利、坑道、矿井下作业等,应做到防寒保暖,并注意衣服,鞋袜的松软和防潮湿。做静止工作时,一定时间后,肢体做屈伸运动,以发送血液循环。“湿冷”比“干冷”影响更大,中医强调寒湿之邪是致病原因。据临床观察,脉管炎的发病和复发常与寒冻有关,因此,防止寒冻,避免潮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二、戒烟
吸烟对脉管炎病人是有害无益的。烟碱能使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有人认为烟碱是中毒是重要病因之一,并增加疾病的复发机会。因此,戒烟是预防和治疗脉管炎的一项重要措施,吸烟的患者,应以坚强的毅力严格禁烟。
三、避免精神刺激
祖国医学认为精神刺激可致情志内伤,肝肾不足易诱发脉管炎。西医认为,在精神因素刺激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从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失调和内分泌活动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痉挛,成为脉管炎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要树立革命的乐观主义,避免各种不良的精神刺激。患者要有治愈疾病的坚强信念,充分发挥内在的积极性,坚持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
四、避免外伤
在工作和劳动中,应加强劳动保护,严格遵守劳动操作规程,避免各种外伤。在修剪趾(指)甲时,要注意勿损伤皮肤,因为在血运不良的趾(指)端,即使轻微的外伤,也易引起溃疡和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