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奇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奇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剂
对于糖尿病,中医认为属于三消汤的治疗范围,与消渴和三消都有症状上的重叠。三消根据成因与病机的差别可以分为内伤三消、外感三消、精虚三消以及积热三消。而糖尿病就类似于积热三消——因多食膏粱厚味,积湿成热所致。“热熏于肺为上消,证见烦渴引饮,治宜清肺养阴。热积于胃为中消,证见烦热多食,食下则饥,口臭,治宜清胃养阴。热流于下为下消,证见小便频数,如膏如油,足心常热。热在膀胱者,治宜清热祛湿。热在肾者,滋阴泻火。”
而现在一般将《验方新编》中的三消汤配方做为加减化裁的基础,指导临床治疗。
三消汤
具体处方:为党参、白术、当归、茯苓、生地黄各一钱,黄柏、知母、黄连、麦门冬、天花粉、黄芩各七分,甘草五分。治疗时每日煎服,待药汤温凉后饮用。
主治:三消。即口渴饮水不止,或饮水多而作泻,或多食而易饥。
糖尿病被我们称为富贵病,一般和不健康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在恢复的时候我也更加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两方面,以防影响治疗。
预防糖尿病从改善睡眠开始
由上文可知,想要预防糖尿病,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改善睡眠。实际上,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除睡眠时的声音、光线等睡眠环境因素外,酒精、尼古丁、咖啡因的摄取、药物的副作用等对生活习惯的影响也很大。
另外,压力也很容易造成失眠,除家人生病去世或家庭重组等明确的原因之外,职场中日益积累的不满和压力也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隐形杀手。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更应该放松自己,保证睡眠。适当改变作息时间,比如晚饭应当在睡前2~3小时结束,可以泡一个温水澡舒缓身心,临睡前放一些节奏单调、舒缓的音乐,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改善失眠症状,睡觉之前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很重要。有些人认为睡前喝点酒能够让自己睡得更好,但酒精的利尿效果可能让人半夜不断起夜,反而影响睡眠质量。如果发现睡眠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这时候应当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医,寻求医学干预。
中医可以根治糖尿病吗
在很早之前我国的中医就有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了,所以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也是较为深刻的。其优势在于整体调整,辨证论治。中医治病强调阴阳平衡,整体调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可眺对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有些中药既可以使高血糖降下来,又可使低血糖恢复正常,无造成低血糖的危险。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病症,甚至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季节气候,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因人而异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
现在有很多患者相信中医,愿意使用中药来治疗糖尿病。中药本身也有很多优势:①中药多为动植物有机体,成分接近人类的食物,较化学合成的西药毒副作用小,使用比较安全,一般不会严重损伤内脏,对肝肾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基本无禁忌(不是绝对的)。②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和方剂十分丰富,对新药开发和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较多的选择余地。③中药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扶正祛邪,巩固长期疗效。④许多中草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锌、铬等,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对控制血糖有确切的作用。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所以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中医进行糖尿病的治疗,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对于保护患者的身体机能,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偏方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一
木耳、扁豆各60克。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二
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三
灰兜巴 (又名闭口袋)是一种山蜘蛛寄生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峨眉山老茶树头部生长出来的菌科植物。 适用于T型E型糖尿病,当血糖下降到正常值时,应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使其控制血糖稳定,不需依赖药物治疗。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四
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五
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六
海小蚌取肉,捣烂炖熟,每日数次温服。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七
将半斤绿豆或豌豆等豆类煮八成熟,再加入1250克玉米面或荞麦面和两杯半生水,做成30个等大的窝头,蒸20分钟。每日分5次,共食4~5个。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八
冷毛巾包脚解除糖尿病口渴用冷毛巾包住整个脚板,约三五分钟即可解除口渴。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九
饭前饭后散步,每日三餐六次散步,120步、500步和1000步各占三分之一。
黄芪能治疗糖尿病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依据糖尿病属于中医“ 消渴病”范畴, 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古今中医治疗本病, 大多以黄芪为君药。有人对古今治疗糖尿病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黄芪的应用频率非常高。例如, 有专家统计黄芪治疗消渴的古方 200 个、现代方500 个, 发现 200 首古方中, 使用黄芪者 41 个, 占 20。5% ; 500 个现代 方 中 , 用 黄 芪 者 318 个 , 占63。8% 。在中成药处方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黄芪, 高达 76。9% 。这既与黄芪重在益气补虚生津的中医功用密切相关, 也和黄芪卓越的降血糖效果密不可分。这些是挖掘黄芪治疗糖尿病的宝贵线索, 因而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现代药理学依据
现代研究发现, 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单糖、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蛋白质、叶酸、核黄素、维生素 P 等。目前发现, 黄芪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增强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②增强细胞的生理代谢, 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成熟; ③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蛋白质更新, 起到强壮和抗衰老的作用; ④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的病理性损伤及利尿作用;⑤保护肝功能, 减轻肝的病理性损伤; ⑥有降压作用; ⑦可强心、改善心功能; ⑧有抗菌作用; ⑨有抗病毒作用; ⑩有镇痛、镇静作用; 且有双相调节血糖,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 黄芪可明显降低血糖, 促进胰岛素和C- 肽的分泌; 广泛作用于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这对病因复杂的糖尿病的治疗,尤其适宜。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好处
专家告诉我们,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中药活性物质可通过扩血管增加受损病变组织的有效血流灌注,来改善局部病损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从而阻断胰岛素抵抗状态。中药活性物质可通过抗炎症的功能来阻断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代谢紊乱。
中药活性物质可通过抗凝血,防血栓形成来阻断因纤溶活性降低导致的胰岛素受体后抵抗,通过纠正代谢紊乱来阻断受体与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可通过抑制肝细胞内促凝与促血液粘稠系列因子的释放来阻断控制受体后胰岛素抵抗。
中药活性物质可通过去除糖尿病病人血管内皮中的脂质包膜功能,来阻断脂质包膜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对靶细胞的脂毒性损伤,提高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阻断LDL,尤其是阻断OX-LDL对靶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性反应来防止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生。
中药活性物质可通过降糖,调脂,降血压等系列抗氧化功能来防止心,脑血管系列并发症发生。通过抑制糖毒性,脂毒性所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胰岛炎症性反应来阻断胰岛纤维化过程,增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代谢紊乱所带来的系列并发症。
患者要注意糖尿病的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所以为了使糖尿病这种疾病降低,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预防方法,祝您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奇方
糖尿病对于大家来说非常熟悉,生活中这样的患者非常多,现在的医学还不能够治愈此病,因此患者的饮食要特别注意,严重的患者甚至每天都需要打胰岛素。你知道吗,其实糖尿病可能还和睡眠有一定的联系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说糖尿病可能由睡眠障碍引起的以及治疗糖尿病的偏方有哪些。
睡眠不好的话,对我们第二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都深有感受吧,很多时候还会导致身体出现别的问题,其中现在比较引人注意的就是糖尿病和睡觉直接的关系。
糖尿病可能由睡眠障碍引起
慢性睡眠障碍由于对身体的影响潜移默化,和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蛛丝马迹的联系。因为一旦睡眠不足的状况进化为慢性睡眠障碍,体内自律神经与激素分泌等调节机制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一旦睡眠不足的情况超过一周,即使是健康人也会难以受到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的影响,导致血糖不断升高,而就算是健康人,熬夜一晚以后血压也会上升约10毫米汞柱。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剂
对于糖尿病,中医认为属于三消汤的治疗范围,与消渴和三消都有症状上的重叠。三消根据成因与病机的差别可以分为内伤三消、外感三消、精虚三消以及积热三消。而糖尿病就类似于积热三消——因多食膏粱厚味,积湿成热所致。“热熏于肺为上消,证见烦渴引饮,治宜清肺养阴。热积于胃为中消,证见烦热多食,食下则饥,口臭,治宜清胃养阴。热流于下为下消,证见小便频数,如膏如油,足心常热。热在膀胱者,治宜清热祛湿。热在肾者,滋阴泻火。”
蒲公英巧治慢性病
蒲公英对慢性病有奇效
对于女人来说,蒲公英也是她们的贵人。春天到夏天,多吃点鲜蒲公英。为什么?因为蒲公英通肝经,祛火,消炎。女性现在百分之八九十都有乳腺增生,主要原因就是肝郁。而如果吃上6个月凉拌蒲公英,到秋天,大多人的乳房就会柔软很多。如果坐月子得了乳腺炎,恰好能买着鲜蒲公英的话,捣碎了敷在上面,就很有效。
在加拿大,蒲公英是正式被注册为有利尿作用的草药。解释一下,蒲公英通淋、解毒作用不错,女人在夏天喝水少,最容易惹上尿道炎,赶快买上一两,煮水,喝上一大壶,很快就好了。
慢性肝炎的人,在中国占的比例相当大,转成肝癌的几率也不小。如果服用三年生以上的蒲公英茶,辅助治疗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据说,中医用蒲公英治疗糖尿病,效果也很好,无副作用。其实,所有苦、涩、寒的碱性食物,都是糖尿病的克星。而且,从能量角度来看,养肝补肾的法子,对糖尿病都是有治疗作用的。
修复胰岛功能该怎么做
1、目前,糖尿病前期通过胰岛素强化可以恢复部分胰岛功能,干细胞移植也有同样的作用,但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研究证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在适当的环境下,可以向各种细胞分化,它就像种子一样,在各种组织器官中生长,将一定数量的自体干细胞通过动脉导管迁移到胰腺组织中,种子就会在胰腺组织微环境的诱导下分化增值为胰岛样细胞,替代受损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2、中医治疗糖尿病,不会直接去“降”血糖,而在于“养”。众所周知的西药降糖效果立竿见影,长期服用副作用恐肝肾无法承受,即便是用胰岛素,也是无法阻止并发症的出现。而糖尿病一旦出现并发症,则生活质量开始下降,直至生命的结束。运用中医药的治疗即可避免以上的情况的发生。其原因就在于中医治疗糖尿病在于“养”而非“降”。
3、目前主张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好血糖,改善高糖对细胞的毒性而延缓及改善B细胞的功能,建议糖尿病患者配合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泵来治疗,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同时加服修复胰岛功能的胰岛 生丸,调节血糖。还要注意科学的饮食,运动,情志调理。
通过以上这些介绍,我们认识到了修复胰岛功能的方法。除了这些外,我们还是要多多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的护理工作。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治疗糖尿病的患者,这样才能真正让患者摆脱病痛!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和死亡率,使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始终保持着较低的水平。中医内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病以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为主。中医将此病分为湿毒内蕴,气阴不足;热毒壅盛,肉腐筋伤;气虚血瘀,脾肾不足三型,分别以养阴益气,清理湿毒;清热解毒,活血化腐;健脾益肾,生肌活血之法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手术清创、中药化腐清疮术、中药泡洗、中药清消敷贴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气阴两虚;第二阶段气虚血淤;第三阶段阴虚血淤;第四阶段是脉阻阴疡证。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特色是中医外治,对于出现溃疡的患者,要区分情况,分别处理。外用药物以祛腐为主,然后在根据整体治疗的情况,适时的清除创面。
糖尿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伴随终身的,但可以控制的疾病。采用的是控制饮食、调摄情志、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但由于人们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状况不太解,或许由于某些不实广告的误导,使部分患者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期望值太高,以致放弃正规治疗,去寻求仙方神药,影响了病情的控制,甚至危及生命。下面为您介绍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气机升降输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清阳之气输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血糖升高,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微物质紊乱,引起其它合并症。治疗以疏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以下单味中药具有生津止渴,恢复患者的胰岛功能及受体的亲和力,使血糖被充分吸收利用的作用。
1、仙鹤草:性味苦、涩、微温。效用:收敛、止血、降血糖、止咳等。取仙鹤草50克,沸水冲于杯中,加盖半小时,趁热服用,此方对糖尿病合并腹泻效果较好。
2、地骨皮:性味甘、淡、寒。效用:清热、凉血、泻肝火。取地骨皮10克,开水置于杯中,稍候服用。此方对于糖尿病人的多汗效果较好。
3、枸杞子:性味甘、平。效用:滋补肝肾。取枸杞子15克,开水冲于杯中,稍候服用。此方对于糖尿病病人的四肢无力、阳痿效用较好。
吃黄芪能降血糖吗
黄芪降血糖作用: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依据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古今中医治疗本病,大多以黄芪为君药。
有人对古今治疗糖尿病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黄芪的应用频率非常高。例如,有专家统计黄芪治疗消渴的古方200个、现代方500个,发现200首古方中,使用黄芪者41个,占20。5%;500个现代方中,用黄芪者318个,占63。8%。
在中成药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黄芪,高达76。9%。这既与黄芪重在益气补虚生津的中医功用密切相关,也和黄芪卓越的降血糖效果密不可分。这些是挖掘黄芪治疗糖尿病的宝贵线索,因而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中医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像淘气的孩子一样顽固,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数不胜数,那么哪种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好呢?中医同西药治疗不同,中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古代用草药熬制药物,来治疗各种疾病,现在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中医,看一下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小偏方
糖尿病小偏方1、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猪骨打碎,加水煎汤约2小时,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去渣。1日1剂,分2次服。
糖尿病小偏方2、木耳、扁豆各60克。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糖尿病小偏方3、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
糖尿病小偏方4、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肾阴亏虚症。
糖尿病小偏方5、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适用于糖尿病肺热津少症。
糖尿病小偏方6、糯稻杆10克。将其切碎炒煲,沸水泡,代茶饮。本方适用于糖尿病口渴。
糖尿病小偏方7、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l具。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l剂,3次分服。适用于糖尿病多饮、多食。
糖尿病小偏方8、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糖尿病小偏方9、 山药60克、猪胰1条、食盐少许。前两味洗净切片,共炖熟,食盐调味。1日1剂,饮汤食猪胰、山药。
糖尿病小偏方10、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水煎服。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症。
糖尿病小偏方11、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糖尿病小偏方12、生白茅根60-9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
糖尿病小偏方13、白术40-100克,枳壳15-20克,青半夏、三棱、莪术、葛根各20—30克,沉香15克,炙 车钱子2-3克。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 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女贞子、杞子、山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