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的相关配伍
王不留行的相关配伍
1、误吞铁石,骨刺不下,危急者:王不留行、黄柏等分,为末,汤浸蒸饼,丸弹子大,青黛为衣,线穿挂风处。用一丸,冷水化灌之。(《百一选方》)
2、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掺,一夜篦去。(《圣惠方》)
3、痈疽诸疮:王不留行汤∶治痈疽妒乳,月蚀白秃,及面上久疮,去虫止痛:用王不留行、东南桃枝、东引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疾蒺子各三升,大麻子一升。以水二斗半,煮取一斗,频频洗之。(《千金方》)
产妇进补吃什么最好 鲫鱼王不留行
原料:王不留行15克,鲫鱼2条(约400克),冬瓜、冬笋、香菇、豌豆苗、姜片、葱段、米酒、盐、油各适量。
制法:
1、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后洗净,并在鱼身的两侧切3~4刀的纹。
2、将适量的油放入锅内,先把姜片炒香,然后加入米酒、王不留行、冬瓜、冬笋、香菇共煮沸约20分钟。
3、将鲫鱼放入沸汤内煮熟。鱼熟后往锅内加入豌豆苗、葱段及佐料,再将鱼汤煮开即可。
本方特色:鲫鱼是催乳、下乳常用的食品。因鲫鱼的脂肪含量不高,所以产妇服用后不会因其乳汁中的脂肪含量过高,而导致婴儿出现腹泻的现象。鲫鱼辅以王不留行可有活血通脉、下乳利水之功效。鲫鱼配以多种素菜,可以起到补而不腻、常吃不厌的作用。妇女若产后气血两虚而至乳汁稀少者,在此药膳中可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补血药。
王不留行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利小便,出竹木刺。
2、《本经》: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
3、《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乳,妇人难产。
舌苔厚白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舌苔厚白腻该怎么办
痰湿引起的舌苔厚白大便不成形应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然后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关重要的选择配伍为好。
寒湿困脾证的治疗,应以温中化湿为治则,再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通过具体症状来选择中药进行相关配伍。
针对脾虚夹积症,治则应以健脾助运,消补兼施为主,最好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通过具体症状来选择中药进行相关配伍。
催奶的中药 冬葵子
冬葵子甘,寒,既能利水通淋,又能下乳、润肠,主治小便不通、产后乳汁不下等。对于产后乳汁不下,乳房作胀者。常配伍砂仁、陈皮、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等,有催乳效果。
下奶的中药 漏芦
漏芦味苦,性寒,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等功效,主治乳痈肿痛,乳汁不通。一般与通草、王不留行等配伍,可用于乳汁不下。
催奶中药有哪些
1、催奶中药有通草
通草:淡渗清降,能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出,通气上达而行乳汁,故有清热利水、通气下乳的功能。适用于湿温尿赤、淋病、尿闭、水肿及乳汁不下等症。
2、催奶中药有路路通
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3、催奶中药有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本草纲目》称王不留行“通血脉,下乳汁之神品”。在催乳时,王不留行可以和穿山甲合用,增强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说:“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
催奶中药有哪些
很多妈妈由于产后不仅就奶水不足了,奶水不足宝宝就会娃娃大哭。一般奶水不足有的妈妈么会选择奶粉,但是现在的奶粉也存在安全食品问题,例如,曾经轰动全国的奶粉事件三鹿氰胺奶粉。为了孩子的安全说到底还是母乳比较安全。母乳不足只能通过催乳的方法。其中,在中医学认为缺乳主要有两种发病机理:气血虚弱、肝郁气滞。那么具体催奶中药有哪些呢?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桑寄生: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3、玉米: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4、通草: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5、王不留行: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被誉为妇科通乳良药。《本草纲目》载: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谚语,是民间常用的通乳要药之一。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
6、穿山甲: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7、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
奶水不足只能通过其它途径给宝宝不足奶水,其中奶粉成了不二的选择,可是有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喝到自己的母乳,纯天然,没任何添加素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的。但是现在白水不足了怎么办呢?听说,中药可以催奶,但是有过于担心中药带来其他后遗症以及副作用。那么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呢?我们说要都有三分毒,尽量不要长期过于依赖药物,不过中药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是很小的。而中药催奶副作用很小的。这不必过于担心。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3、玉米: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4、穿山甲: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5、王不留行: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
6、通草: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7、桑寄生: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王不留行的吃法
王不留行是一种中药,通常生长在田间、山坡,特别是麦田中生长最多。王不留行对于不少妇女通经下乳有特别的作用,主要用于妇科疾病的很多病症,同时王不留行还能活血消肿。王不留行要怎么吃才可以起到这些功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王不留行的吃法吧!
吃法一
材料:王不留行20克,当归15克,穿山甲、川芎、香附各12克。
做法:将上述的药材加水煎制后饮用,分3次服用,或者将上述药材磨成细末,一日3次,每次6克。此外,使用本方中成药下乳涌泉散也可以。
作用:产后乳少,乳汁较稠或无乳,兼见乳房胀痛。
吃法二
材料:王不留行25克,黄芪30克,漏芦、当归各15克、木通1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加入水煎煮,煮好代茶饮用,分3次服用。或将上述药方包起来炖猪蹄,猪蹄取1000至1500克,分2至4次喝汤,吃猪蹄。
作用:产后乳少,乳汁清稀或无乳,乳房无胀痛感。
吃法三
材料:王不留行2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川芎、郁金、香附各12克。
做法: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
作用:痛经。如在行经前一两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或伴胸肋乳房作胀,或经行不畅、月经量少;或闭经,月经数月不行,小腹胀痛,胸胁胀满,气血淤阻者等。
小贴士:产妇乳汁的有无和多少,与多种因素有关,而王不留行仅对气血阻滞经络引起的乳汁少有效。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缺乳,应选择别的药物。
通草和王不留行可以一起煮吗 吃通草和王不留行要注意哪些
通草和王不留行不宜长期吃,建议症状消失即停用,虽然两者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两者均有利尿的功效,长期服用会影响肾脏的健康。
通草和王不留行均有通利经络的功效,且王不留行对子宫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促使子宫收缩,孕妇服用通草和王不留行可能会导致胎儿流产,药物中的成分还有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寒气外侵,客于五脏,出现四肢无力,四肢冰凉,脐腹疼痛等中寒者不宜喝通草,因为通草药性偏寒,中寒者服用可能会加剧体内寒气,从而导致不适症状加重。
通草和王不留行均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气阴两虚者服用通草和王不留行会使气与津液耗伤更甚,从而可能会加重口渴、气短、胃脘痞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不适症状。
催奶中药有哪些
1、催奶中药有通草
通草:淡渗清降,能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出,通气上达而行乳汁,故有清热利水、通气下乳的功能。适用于湿温尿赤、淋病、尿闭、水肿及乳汁不下等症。催奶中药有哪些
2、催奶中药有路路通
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3、催奶中药有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本草纲目》称王不留行“通血脉,下乳汁之神品”。在催乳时,王不留行可以和穿山甲合用,增强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说:“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
4、催奶中药有冬葵子
冬葵子:甘寒滑利,具有利水通淋、润肠通便且可下乳的功能。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涩热痛、大便燥结、乳汁不下等症。《本草别录》称冬葵子“……妇人乳内闭、肿痛。”
王不留行和通草可以一起吃吗
可以一起吃。
王不留行和通草并没有配伍禁忌,而且根据各自的功效作用来看,放在一起使用还可以起到协同和辅助作用,使达到的功效更强,因此王不留行和通草是可以放在一起吃的。
但需注意的是,中药配伍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及病症、病情程度来进行搭配,因此王不留行和通草虽然可以放在一起吃,但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