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补脾胃的药酒有哪些 砂仁酒

补脾胃的药酒有哪些 砂仁酒

原料:砂仁60克,黄酒500毫升。

做法:将砂仁炒后研细,用纱布袋包扎好放入黄酒中,密封,浸泡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日饮服1次,每次20毫升,温热饮。

功效:消食和中,下气,适宜于心腹痛,食滞等症,注意阴虚有热者忌用,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作胀,不思进食者不宜饮用。

孕妇安胎食谱推荐

砂仁蒸卿鱼(《吉林中草药》)

原料:鲫鱼1条,甘草3克,砂仁6克。

制作:鲫鱼刮鳞去内脏,清水洗净,将砂仁末、甘草末纳人鱼腹中,用线缝好,放人盘中,另加油、盐、黄酒少许调味,上蒸锅,隔水蒸20~40分钟,待鱼熟后,去砂仁、甘草。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安胎解毒。可减轻妊娠恶阻,下肢水肿等症。

其中鲫鱼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全体或肉。又称为鲋、鲫瓜子,生活于江河湖泊中,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食部每l00克含蛋白质17.1克,脂肪2.7克,糖类3.8克,维生素Al7微克,维生素Dl7微克,维生素P2.5毫克,磷l93毫克,锌l.94毫克,硒l4.31微克。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湿之功效。

砂仁是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含挥发油1.3%。3%,气味芳香,可为调料,也可入药。味辛性温,善行三焦气滞,和胃醒脾,理气安胎。《证治准绳》中的缩砂散,即一味砂仁单用,适用于治妊娠呕逆不能食。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味甘性平,调和药性,能解百毒。

鸡子羹(《圣济总录》)

原料:鸡蛋1枚,阿胶l0克,黄酒食盐各适量。

制作:阿胶洗净,放入碗中,隔水蒸至阿胶融化,打入鸡蛋,加清水、食盐、黄酒搅拌均匀,继续蒸至羹成。每Etl次。

功效:滋阴,养血,安胎。

其中鸡子即鸡蛋,内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味甘性平,滋阴润燥,养血安胎,亦能补益脾胃。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成的胶块。味甘性平,滋阴补血,主女子下血,崩漏,胎动不安,虚劳赢瘦等精血不足之症,是安胎要药。

成分多由胶原物质及部分水解产物所组成,含氮16%,基本是蛋白质。动物实验表明,阿胶有生血作用。

鸡子与阿胶相配,滋阴养血而安胎,适用于有血虚胎动不安,胎漏倾向的孕妇食用。

鲈鱼羹(《食疗本草》)

原料:鲈鱼1条,大葱、生姜、黄酒各适量。

制作:将鲈鱼去鳞及内脏,冲洗干净,放于盘中。把鱼盘放在蒸锅内,蒸数分钟后取出,左手持尾,右手用筷子夹住,将鱼放于锅中,加入葱姜末、食盐、黄酒及清水,煮沸,用湿淀粉勾芡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补中,安胎。

鲈鱼又名花鲈、鲈子鱼,主要分布于江河及沿海一带,我国江苏、浙江出产较多,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l8.6%、脂肪3%。味甘性平,与脾胃之性相宜。《本草备要图说》记载它“益筋骨,和肠胃,补中益气,亦安胎。”脾胃虚弱,食少,水肿,胎动不安的孕妇食之有益。

喝酒人必须要知道的解酒方法

1、葛花解酒汤

组成:葛花30克,泽泻15克,猪苓10克 茯苓10克

木香8克,砂仁6克,陈皮6克,白蔻仁9克

上述八味药物置于冷水中浸泡半小时,用武火煮沸,而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后,芳香之气出现即可饮用。 酒精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是一种湿热之邪,而该方中的葛花气味芳,为解酒的常用药物之一,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葛花具有促进乙醇代谢,保护肝脏,减轻肝细胞损伤,抗纤维化的功效。其余药物皆可清理体内的湿热邪气,.且木香、砂仁入脾胃,有保护脾胃之功效。

2、蜂蜜柚子茶

组成:蜂蜜100毫升,新鲜柚子肉50克

将新鲜柚子肉置于杯中,加入热开水200毫升,浸泡约10分钟后,加入100毫升蜂蜜,搅匀后即可以饮用。中医理论认为蜂蜜具有补中、润燥之效,与柚子肉合用则润燥之力增强,对于缓和过量饮酒后的口干、烦热等症状就有良好作用。若在夏季,可以适当加入西瓜汁50毫升,则效果更佳。

补脾胃的药酒有哪些 草果山楂酒

原料:草果仁10克,山楂5克,白酒250毫升。

做法:将草果仁,山楂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0日后即可饮用。每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功效:温中燥湿,化积消食,通气理中,适用于消化不良,脘腹胀痛,反胃食积等症。

补脾胃的药酒有哪些 苓术酒

原料:白术500克,茯苓250克,黄酒2500毫升。

做法:将白术,茯苓放入黄酒重,密封,浸泡10翌日,去渣即可饮用,每日饮服3次,每次30毫升,空腹饮用。

功效:健脾和中,养胃燥湿,宁心安神,适宜于食少腹胀,消化不良,痰饮咳嗽,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胃出血患者的养胃食疗方法

1、清晨养胃汤

材料:红枣50克,带蚕蛹的蚕茧20个,适量白糖。

做法:将洗净的红枣,和蚕茧一起入锅,加800克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钟。滤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汤甜味美,养胃健脾,润肺生津。

2、早晚养胃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

做法: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3、清炖鲫鱼

原料:鲫鱼1条,橘皮10克,生姜50克,胡椒2克,吴茱萸2克,黄酒50克,盐、葱、味精适量。

制法:将鲫鱼去鳞及内脏,生姜切片后放鱼上几片,其余和橘皮、胡椒、吴茱萸一起纱布包填鱼腹内,加入黄酒、盐、葱、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时,取出药包加入味精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胃止痛,克辅治虚寒胃痛,对清水腹泻,腹痛也有效。

4、山药百合大枣粥

原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大米适量。

制法: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本粥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胃阴不足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5、砂仁羊肉汤

原料: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

制法:将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服食。每周3次。

功效: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温理气; 羊肉辛温补虚、养胃散寒。砂仁羊肉汤具健脾散寒、温胃止痛的作用,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

温馨提示:胃病患者应戒除烟酒,吸烟会破坏幽门括约肌功能,使其失调,促使胆汁反流入胃内,高浓度的胆盐对胃黏膜有非常强的损害作用,使溃疡不易愈合,因而戒烟十分重要。酒,特别是高度酒能溶解胃黏膜上的脂质,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不仅影响溃疡的愈合,而且是引起溃疡出血的主因。因而,溃疡病出院后一定要忌酒。

教你三道解酒方

六豆解酒汤

材料: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10、白豆蔻3克(后下),甘草5克。

制法:中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烧开,煎至200毫升当茶饮。

功效:豆蔻刺激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甘草协同解毒。

二香解酒汤

材料:丁香3克、沉香1(研粉,冲服)、红豆10、紫豆蔻3(后下)、砂仁3(后下)、陈皮5、生姜2片。

制法:中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烧开,文火煎至200毫升,当茶饮。

功效:丁香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沉香降气止呕,行气止痛。砂仁芳香健胃,促进消化液分泌。紫豆蔻促进胃肠蠕动,驱除肠内积气。专治酒不散、胸膈滞闷、呕吐酸水。

三仁解酒汤

材料:杏仁3克(打碎)、薏苡仁20、酸枣仁10、紫苏5、麦冬10、生姜2片,大枣3枚。

制法:中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500毫升,武火烧开,文火煎至200毫升当茶饮。

功效: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量不宜大;薏苡仁益肺健脾。酸枣仁养心安神。紫苏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肠道蠕动,刺激汗腺分泌。麦冬生津止渴,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秋季养生膳食 砂仁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条,砂仁10克,葱白3根,生姜、胡椒、食盐少许。

做法:将鲫鱼洗净、去磷去内脏,将装有砂仁的鲫鱼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再加入葱、姜、胡椒、盐调味。

功效:砂仁含有挥发油成分,可调节消化功能,葱白温中调理脾胃,鲫鱼健脾利湿,秋季吃砂仁鲫鱼汤可治疗脾胃虚弱、纳食量少。

补脾胃的药酒有哪些 吴茱萸香砂酒

原料:吴茱萸,炒砂仁各6克,木香,生姜各3克,豆豉30克,黄酒120毫升。

做法:所有药材和生姜,豆豉一起放入黄酒中,煮取60毫升,去渣,即可饮用,每日服1剂,分3次饮完,每次20毫升,温热饮。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宜于胃脘疼痛,恶心呕吐,恶寒肢冷等症。

胃下垂吃什么有效

1)取龙眼肉10余片,鸡蛋1只。鸡蛋打入碗内,不要搅散,蒸至蛋白凝固、蛋黄未熟时(2--3分钟),放入桂圆内,再蒸10分钟,食之。每日1次,以愈为度。

本方补益心脾。治疗胃下垂。

2)用猪肚1具,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砂仁5克,调料适量。将猪肚洗净,与黄芪、龙眼肉、砂仁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烂熟,用调料调味,吃肉喝汤。每2--3日,服用1剂。

本方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治胃下垂伴有眩晕、心悸、失眠健忘等。

1、鳝鱼大蒜汤:取黄鳝2条,洗屈,与蒜1头加水共煮。鱼将熟时加入黄酒100毫升,稍煮即成。可健胃行气。

2、猪脾粥:将党参15克、桔红6克洗屈,水煎取汁。再取粳米100克,洗净,猪脾1具,洗净切片后,共入药汁中,再加入生姜、葱白、清水各适量,煨炖至猪脾熟时即右。每日1次,空腹服食。用治胃下垂,症见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消瘦。

3、归升牛肝汤:炙黄芪、党参、茯苓各15克,白术、当归、半夏、柴胡、木香、升麻、陈皮各10克,炙甘草、砂仁各6克,大枣5枚,黄牛肝800克,葱姜佐料各适量。将上述中药加清煎煮取汁,黄牛肝刮净加盐醋反得揉洗净,氽后切成长条锅置旺火上加几块猪骨垫底,加牛肚条及鲜汤,开后撇去浮沫,加中药汁、姜、葱、大枣、花椒、绍酒,移至小火炖至熟透,加精盐、味精、花椒粉调味即成。食肚饮汤。益气养血,温补脾胃,适用于胃下垂症。

葛花的各家论述

1)《医方考》:葛花之寒,能解酒中之毒;茯苓、泽泻之淡,能利中酒之湿;砂仁、豆蔻、木香、青皮、陈皮之辛,能行酒食之滞;生姜所以开胃止呕,神曲所以消磨炙腻;而人参、白术之甘,所以益被伤之胃尔。

2)《杏苑》:用葛花解酒毒;以神曲、砂仁、白豆蔻等消宿食;茯苓、猪苓、泽泻等利小便,导湿热;人参、白术补中健脾;生姜、陈皮、青皮、木香等行郁气而除痞闷。

3)《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过饮无度,湿热之毒积于肠胃,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从肌肉而解,豆蔻、砂仁皆辛散解酒,故以为君,神曲解酒而化食,木香、干姜调气而温中,青皮、陈皮除痰而疏滞,二苓、泽泻能驱湿热从小便出,乃内外分消之剂,饮多则中气伤,故又加参、术以补其气也。

4)《冯氏锦囊·杂症》:曲糵之积,令人腹痛,盖中州受伤,气逆而湿郁也。豆蔻、砂仁推逆气有功,且兼辛散之力,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之毒从肌肉而解,故以三味为君,解上焦之酲也;茯苓、猪苓、泽泻令湿热之毒从小便而出,故以三味为臣,解下焦之酲也;参、术、木香、二皮、干姜,中气赖以调和,湿热捣其巢穴,解中焦之酲也。

老年人吃什么补品好

1、冬天要适当选择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进补,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动物性补品。

2、药酒进补,可供老人选用的药酒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苡仁酒、山药酒、参茸药酒、人参药酒、虫草补酒等。一般每日1-2次,每次半两左右。但老人应注意,药酒大都度数偏高,以及长期饮酒对肝脏的影响,因此药酒并非饮的越久越好。

3、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在专业的中医大夫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滋补,并坚持在整个冬天都进行。若本身原已有病,选用进补之物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不可盲目进补。

积壳的食用方法

枳壳用药禁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枳壳。

枳壳黄芪鲫鱼汤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益气

主治:胃下垂。症见腹胀痛,饭后加重,平卧减轻,可拌有恶心、呕吐、乏力、头晕、便秘或腹泻等。

材料:鲫鱼300克,黄芪30克,炒枳壳15克

做法:鲫鱼、黄芪、炒枳壳分别用清水洗净,同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鱼熟烂,调味供用。

瓜蒌枳壳汤

功效:主治痰郁症。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

组成: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肩木香调服。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牛肚枳壳砂仁汤

功效:补气健脾、消胀。适用于饮酒过量,灼伤胃络而致酒精性胃炎、不思饮食、食后脘腹胀满不舒,以及胃下垂而属脾胃气虚者。

材料:牛肚250克,炒枳壳12克,砂仁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牛肚刮洗干净,切成小块;砂仁捣碎,与炒枳壳一起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将药袋与牛肚片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炖至肚片熟烂,捞去药袋不用,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用法:口服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相关推荐

牛肚菌的功效与作用

牛肚菌的功效与作用哪些呢?主要降血糖、促消化、增强免疫力,抗病毒、健脾胃的功效。牛肚菌是一种食材,同时也是一种中药材,牛肚菌作为中药材的话,会根据不同的药方,其主治的功效也不一样。下面来看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药方的主治功效。 砂仁陈皮肚的做法 主治功效:健脾理气,降气除懑之功。 材料:砂仁,陈皮各3克,牛肚250克,生姜3片,食盐、味精少许。 做法:将牛肚洗净,砂仁、陈皮研末,生姜切碎,加水同炖至牛肚熟烂后,取出切片,放回汤中,调入食盐、味精,煮开后,即可服食,分三次饮服,每日一剂。 生姜炖牛肚菌 主治功

什么是葛花

什么是葛花 葛花,为豆科植物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花。解酒醒脾。用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mm,宽2~6mm,适宜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为豆科植物葛的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葛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7.5克~15克;或入丸、散。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莲花青皮(去穰)1.5克,木香2.5克,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7.5克,神曲(炒黄)、泽泻

砂仁的食用方法

(一)砂仁肘子 原料:猪肘子500克,葱、姜、盐、花椒、砂仁、料酒、香油适量。 做法: 1、肘子刮洗干净,沥尽水分,用竹签插满小眼,葱切段,姜切成片,砂仁研成细粉。把花椒、盐炒烫,倒出晾到不烫手时在猪肘上揉搓,放在陶瓷容器内(忌用金属容器)闷24小时,中间翻一次。 2、把闷好的肘子再刮洗一遍,沥去水分,在肘子上撒上砂仁粉。用净布卷成筒形,再用细绳捆紧,盛入容器内,放上葱、姜、料酒,置旺火上蒸半小时,取出晾到不烫手时解去绳布,再重新卷紧捆上。上笼蒸1小时,取出凉透,解去绳布,抹上香油以免干燥。适用时到开切成

六大食疗方远离胃病

1、羊肉糯枣温胃粥 将新鲜羊肉200克(煮烂细切),加入黄芪10克,糯米100克,加大枣10枚 (切细),高良姜5克煮烂,待粥煮熟后加入适量细盐、味精、胡椒粉。 此粥养脾胃,常服可温阳气健胃,适合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等伴体赢畏寒、四肢怯冷、胃痛时发作者。 2、桂枣山药汤 红枣12粒,山药约300克,桂圆肉两大匙,砂糖1/2杯。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待桂圆肉已煮至散开,即可关火盛出食用。 山药具脾和胃之功能;桂圆、红枣益气血、健

下面几款药膳对胃病患者防治的作用

下面几款药膳对胃病患者防治的作用。 山药百合大枣粥: 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药具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本粥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胃阴不足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砂仁羊肉汤: 将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温理气;羊肉辛温虚、养胃散

教你自制三种益肝肾汤

豆蔻砂仁荷叶饮 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半张。将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锅,加足水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钟,净纱布滤汁即成。上、下午分服。消食宽胀,行气和胃的功效。 玉米须大枣黑豆粥 玉米须60克,大枣30克,黑豆30克,胡萝卜90克。水煮玉米须半小时,去须,用其水煮大枣、黑豆、胡萝卜(洗净切块),豆烂即止。健脾益肾、利湿的功效。 山药内金鳝鱼汤 黄鳝250克,鸡内金10克,淮山药10克,生姜4片,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活杀黄鳝,洗净去内脏,切段,开水去血腥黏液。鸡内金,淮山

缓解玻璃体浑浊的三款佳肴

一、玻璃体混浊饮食注意须知 1.饮食治疗宜健脾胃除痰湿、消瘀滞以祛邪;肝肾、养精血以扶正。 2.为加强体质和促进瘀血吸收,宜多食富碘食品、富钙食品。 3.治疗饮食在口味上忌辣忌咸;在烹调方法上,忌油炸。 二、玻璃体混浊饮食治疗方案 1.寇仁厚朴煲鸡汤 寇仁厚朴煲鸡汤的做法是用厚朴5g,寇仁10g,老母鸡1000g,加葱、姜、料酒适量,入砂锅小火炖2~2.5h去除厚朴、寇仁、葱姜,调味后即可。竹叶饮的做法是用竹叶洗净后煎汤去渣饮用。苡仁粥的做法是用苡仁50g,粳米100g煮粥。 说明:寇仁厚朴煲鸡汤温中

党参泡酒配方 参苓白术酒

材料:党参45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灸甘草24克,山药45克,砂红24克,薏苡仁30克,黄酒2升。 做法:将所药材洗净,研成粗末,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浸入黄酒中,密封好酒坛,浸泡20天后去渣留酒液,每天饮用2次,每次10到30毫升,早晚饮用。 功效:益气健脾,和中养胃,适宜于调理脾胃虚弱,食不消化,腹胀便溏,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脉象虚弱等症。

党参泡酒方法 参芪白术酒

材料:党参,山药各45克,白术,茯苓,薏苡仁各30克,灸甘草,砂仁各24克,黄酒2000毫升。 做法:将所药材洗净,研磨成粉末,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进入酒中,密封20日之后取出饮用,每天早晚各喝一小杯。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阳萎,适宜于调理脾胃气虚,食不消化,大便不成形,溏稀,适量减少,四肢无力,脉象虚弱等症。

解酒药哪些

1、中药解酒的药方偏方 1.1、橘皮醒酒散: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健脾醒酒。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1.2、橘皮汤: 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1.3、石膏汤: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1.4、五豆汤: 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