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加糖饮料会得糖尿病
常喝加糖饮料会得糖尿病
一、常喝饮料会得糖尿病吗?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吃糖的。这给很多人一种错觉:吃糖可以得糖尿病。实际上用严谨的话讲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吃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在谈到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时,也并没有把“吃糖”或“吃糖过多”作为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另一方面,少吃糖或不吃糖也不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卫生部2008年7月发布的《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中,也没有把“不吃糖”或“少吃糖”作为预防措施。但该文件有指出,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禁止含糖饮料”
二、饮料当水喝 小伙子糖尿病急性发作:
24岁的小王前几天在家中突然昏倒。医生检查发现,小王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之后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小王家人告诉医生,小王从小就爱吃甜食,糖和巧克力从不离口,基本没喝过白开水,渴了就喝含糖饮料,饿了就吃糕点等高热量食物。夏天天热,小王一天至少要喝六七罐饮料。发病前一天晚上,小王喝了三大罐饮料还不解渴,又吃了大半个西瓜。
小王长得比较胖,170厘米的个子,体重有75公斤多。市李惠利医院内分泌科张广吾副主任医师说,像小王这样的体形,这样的饮食结构,在发病前血糖多半偏高,只是没去检查自己不知道。最近连续一段时间猛喝含糖饮料,从而诱发了糖尿病。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多喝些饮料多吃点水果,就会得糖尿病。这些新发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都有血糖偏高、胰岛功能不全等糖尿病高危因素,不合理饮食是他们发病的诱因。
专家表示,糖尿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一旦得了就不可逆,要终身用药物控制。Ⅱ型糖尿病的症状有时不典型,会导致患者疏忽大意,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平常的饮食及运动,宜饮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无糖饮料,少饮含糖饮料,同时定期检测血糖。
医生提醒家长不要轻视孩子的饮食习惯,要教育孩子少喝碳酸饮料,少吃油腻油炸和甜味食品,并避免长时间上网,同时加强运动。如父母有一方患有糖尿病,尤应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加强锻炼,以避免发病。如果孩子出现多尿、口渴、体重下降、食欲增加,伴随虚弱无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三、预防糖尿病别喝果汁 要吃天然水果:
相关研究认为包括水果干在内的各种水果及果汁的摄取同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重大差异。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喝水果汁多的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大,但用未加工的果实取代果汁,则有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效果。
该倾向在西梅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将一周三次的果汁(多种水果的混合果汁)以未加工的西梅来代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将就降低18%。
加州西梅协会营养师加内特·希克斯表示:“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除此之外,果汁中还剔除了水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很多人都不知道将天然水果换成果汁并非单纯的替换,只是觉得果汁喝起来更方便,但这样却导致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增高。”
因此,在预防糖尿病时,相比喝果汁,吃同等量的天然水果或水果干都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还能补充更多的膳食纤维。
由此可见,日常的饮食习惯对预防糖尿病是很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少喝饮料了。
糖尿病是遗传的吗
糖尿病是一种现代的流行的疾病,而且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在逐渐上升。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这么高呢?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另外遗传也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很多人是因为遗传而发病的。那么对于是否遗传的问题,哪些是属于遗传的问题你是否了解呢?下面来看一下遗传与糖尿病的关系。
遗传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证实。欧美等国家白种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10%,而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印度及中国移民的患病率可达15%~20%。中国人可能属于易患糖尿病的种族。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母亲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概率约为20%。父亲有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约为15%,父母均有2型糖尿病,子女则约有25%患病。
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的后代就一定会得上糖尿病,只是一种易患倾向,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我们常说,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得糖尿病的内因和基础,而环境因素则是得糖尿病的外因和条件,是发病的诱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内因和基础,还不一定会得糖尿病,只有有内因又有外因的个体,才会得病。
以上介绍的就是糖尿病和遗传的关系,遗传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但是有家族史也并不一定就会得上糖尿病,只能说有家族史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所以只要积极的预防和锻炼身体,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
饮料怎么喝健康 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虽说糖尿病不是吃甜食而导致的,但是经常喝饮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为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过多喝饮料就会使人体糖耐受达到极限,此时身体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起到控制血糖时就会导致徐特升高,从而容易引发糖尿病。
是不是只有肥胖的孩子才会患糖尿病
有的家长认为“肥胖的孩子才会得糖尿病,我们家的孩子这么瘦,是不会得糖尿病的”。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肥胖的孩子会得糖尿病,但是瘦小的 孩子也会得糖尿病的。儿童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是与肥胖相关的,而1型糖尿病与肥胖无明显相关。所以,瘦小的孩子也会 得糖尿病,只是类型不同。
睡眠少易患糖尿病
除了家族遗传以外,糖尿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不健康饮食、缺少体育运动和肥胖。如果你有以下几种生活方式,要警惕血糖波动了!
1、吃得过饱
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简称SREBP-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另外长期吃过多饮食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岛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体内的胰岛素过量积存,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2、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瑞典的研究人员在对8000名没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踪长达10年后发现,这些人当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觉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轻微糖尿病,而且这些人患病的一个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3、喜食含糖饮料
项研究显示,常喝加糖饮料或加糖果汁饮料,都能增加Ⅱ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与每月饮用不超过1次加糖饮料者相比,每天饮2次或2次以上者,Ⅱ型糖尿病发生率增加24%,饮加糖果汁饮料者增加31%。医生提醒说,像有的小孩,平时几乎不喝开水,只喝饮料,这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4、抽烟、喝酒
诱发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抽烟、喝酒是一个明确的原因。临床调查发现,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大都有抽烟、喝酒史,而这些人的血糖往往也是比较难以控制的。”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吸烟大于20支者,与不吸烟者相比,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了70%!英国研究结果是,吸烟男性糖尿病发病风险,比不吸烟者要高74%!
喝饮料会得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不能进食甜食的,饮料中含糖分极高,更是糖尿病患者决不能碰的东西。加上不少有关糖尿病与糖的研究报告,所以不少人就有了这样的错觉:吃糖过多会得糖尿病,所以喝太多饮料会得糖尿病!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研究显示,高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饮食与糖尿病高发有关。但这并不是说喝饮料,这些高糖分的食物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即便是长期喝饮料的人也不会就得糖尿病。
只是说这些研究显示,长期高糖分饮食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关,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复杂的,跟遗传、饮食、肥胖等都有关,并不是一瓶小小的饮料引发的。
甘蔗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甘蔗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甘蔗吃多了不一定会得糖尿病。
甘蔗中含有12%-17%的糖类物质,是一种含糖量非常丰富的食物,长期大量食用甘蔗虽然不会得糖尿病,但糖吃多了确实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另外患糖尿病不单单只是因为吃糖,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还与遗传,环境,感染,肥胖等多重因素有关,而且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当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或者血糖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迹象时,就应该要注意了。
不过甘蔗是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糖尿病人食用后,会加重病症,不符合食用低糖食物的饮食原则,所以,糖尿病人不宜食用甘蔗。
甘蔗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甘蔗吃多了不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造成体内的血糖含量升高,而甘蔗中含糖量丰富,长期大量食用甘蔗虽然不会得糖尿病,但是会为糖尿病留下隐祸,当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或者血糖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迹象时,就应该要注意了。
喝饮料跟得糖尿病有关系吗 怀孕喝饮料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吗
怀孕喝饮料也不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跟体内夷导素抵抗有关。单是摄取过多含糖分较高的饮料,会增加胰岛素的负担,妊娠的时候就有生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所以过度的负荷,可能会出现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进而出现妊娠糖尿病,或者妊娠糖耐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