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妇中暑可以拔罐吗

孕妇中暑可以拔罐吗

孕妇中暑不可以拔罐。

普通人拔罐治疗中暑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但孕妇中暑却不可以拔罐,因为拔要在一些穴位上进行,可能会刺激到子宫,引起宫缩,造成孕妇流产或者早产。

孕妇中暑时应该先远离高温环境,然后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循环血量受到影响而导致休克,建议准妈妈及时就医比较好。

提醒:孕妇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拔罐,也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而且要注意腹部,液腕,腹股沟等处都不可以拔罐。

中暑拔罐怎么拔 中暑拔罐治疗操作方法

1.吸拔印堂穴:用小抽气罐吸拔印堂穴,不要吸拔过紧,以患者能耐受,不感觉难受为宜。

2.大椎穴,委中穴刺络拔罐:用酒精将手消毒后,再将穴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针点刺穴位后,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满罐口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钟,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3.合谷拔罐:选取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选好部位后,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

4.关元闪罐:选好部位后,用镊子夹住一个酒精棉球,点燃后再罐内绕两圈抽出,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然后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以皮肤潮红为度,

5.曲泽拔罐:先局部消毒,用梅花针在患处叩刺至皮肤微出血,然后马上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拔火罐也分个人体质

1、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

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皮肤上如果有溃破,就绝对不能在破损处进行拔火罐治疗,拔罐后也不能着急洗澡,避免皮肤破损、发炎,一般人每周拔罐一次是比较适合的频率,拔罐过程中,还要注意“火候”,时间不要太长。一旦出现起水泡、烧伤等意外情况,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孕妇、女性月经期

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月经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3、身体弱的人

拔火罐、刮痧消暑虽然见效快、无副作用,但有些人也不宜接受此种治疗。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结核病、骨质疏松、晚期癌症及各种传染病、体质弱、老年人等最好慎用此法。而更重要的是,拔火罐和刮痧时千万不能对着空调或风扇风口,以防风邪入侵。

4、酒足饭饱后

血液流向肝脏进行代谢工作,此时拔火罐,气血又被强行引导到拔罐部位,导致心脏不得不多跳几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现眩晕、恶心等各种不适。

5、同一位置反复拔

很多患者生病后,常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火罐,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比如红肿、破损。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另外,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淤青没有消失之前,不要在原处拔罐。

6、拔火罐后就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溃、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感冒。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小时~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三类人不适宜中医拔罐疗法

哪些人不适宜拔罐

1、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皮肤上如果有溃破,就绝对不能在破损处进行拔火罐治疗,拔罐后也不能着急洗澡,避免皮肤破损、发炎,一般人每周拔罐一次是比较适合的频率,拔罐过程中,还要注意“火候”,时间不要太长。一旦出现起水泡、烧伤等意外情况,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孕妇、女性月经期。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月经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3、身体弱的人。拔火罐、刮痧消暑虽然见效快、无副作用,但有些人也不宜接受此种治疗。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结核病、骨质疏松、晚期癌症及各种传染病、体质弱、老年人等最好慎用此法。而更重要的是,拔火罐和刮痧时千万不能对着空调或风扇风口,以防风邪入侵。

怀孕了中暑能不能刮痧

一、从理论上来说,孕妇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刮痧在中医上也称为“发痧”、“抓痧”,认为是因为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趁虚而入导致。而通过刮痧能够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等功效。此法在临床或是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不错,理论上也是使用与孕妇的。

二、但是,不建议孕妇中暑后采取刮痧法。

1、孕妇中暑了,首先刮痧绝对不是首选。中暑是因为过热导致机体调节温度障碍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神经系统受损所致,关键在于降温补充水电解质。孕妇中暑要特别注意补水电解质,防止循环血量受到影响而休克。最好还是及时就医比较好。

2、怀孕期间最好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药物摄入,防止影响胎儿,以及,对于刺激的治疗如刮痧、针灸、汗蒸都最好避免。刮痧可能会刺激到一些穴位,不太适合孕妇,孕妇刮痧可能不小心引起子宫收缩,有造成流产的可能。

中暑拔罐拔哪里 拔罐要注意哪些

1、起罐时,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罐体,右手拇指从罐口旁边按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否则容易导致皮肤拉伤或造成疼痛。

2、拔罐时,选择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避免拔罐时疼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皮肤;若留罐时间太长、吸力太大,皮肤会起水泡。小水泡不用处理,大水泡可用注射针抽搐液体,涂以龙胆紫或消毒纱布包裹。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孕妇腰腹部不宜拔罐。

5、刺络拔罐法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治疗。

6、每日或隔日一次,某些急性病症,每日可2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7、中暑拔罐疗法虽然有效,但是在拔罐前应该把患者抬至阴凉处,待患者中暑急症消退后再进行拔罐。

孕妇中暑发烧怎么办

一、孕妇中暑发烧怎么办:降温

孕妇中暑出现发烧症状时,应该先远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平躺休息,解开外衣,并采取一些降温措施。

降温方法:

1、用温毛巾或者40%的酒精擦拭孕妇的脸部、前额、四肢,进行物理降温。

2、多喝一些温开水,但要注意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法,可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并能使体温下降。

3、最好半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持续发热,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二、孕妇中暑发烧怎么办:谨慎吃药

中暑引起的孕妇发烧,在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后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降暑药,比如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服用剂量应该先咨询好医生。

注意:中暑导致的发烧,首选治疗方法是物理降温,或者服用降暑药,而不是服用退烧药。因为中暑导致的发烧和细菌、病毒引起的发烧用药机理不同,退烧药主要是通过让身体发汗来达到降温目的,而中暑是因为人体散热受阻,造成热量在体内积蓄,不能通过出汗

三、孕妇中暑发烧怎么办:就医

孕妇中暑发烧超过38.5℃,或者高烧持续不退,甚至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建议:1、去医院的过程中时,应该让孕妇侧卧、头向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畅通。2、同时尽可能在去医院的途中,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器官。

四、孕妇中暑发烧怎么办:饮食调理

孕妇中暑发烧饮食方面也可以做一些相对应的调整,能更快帮助身体恢复。

1、孕妇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扁豆、冬瓜等。

2、平时也可多喝一些汤,比如鸡丝汤、香菇汤等,既能开胃还能补充营养。

3、少吃生冷瓜果、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中暑拔罐位置图 中暑拔罐取穴方解

大椎属督脉经穴,印堂居于眉中,并与督脉相通,大椎位于脊柱直上,与诸阳经相通,二穴共取可通阳泄热;阳明主肌表,取阳明经原穴合谷疏泄阳明热邪,奏清热解暑,泻热止痉之功;内关为手原阴经的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功能清心除烦,宽胸理气,和胃止呕;曲泽为手阴经合穴,长于清营血之热而解暑。

中暑拔罐位置图 中暑拔罐治疗注意事项

1.中暑属急症,拔罐可辅助治疗,如果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综合治疗。

2.注意饮食清淡,禁食咸菜,尽量少食肥甘厚味。

3.保持心情愉快,不要发脾气,不要激动,因为心情和血压有直接的关系。

孕妇中暑可以拔罐吗 孕妇中暑该怎么办

当孕妇出现胸闷、头晕、身体发热等症状时,就应该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平躺休息。

来到通风透气的凉爽地方后,一定要把孕妇身上的外衣解开散热,同时压准备好淡盐水,待孕妇气息稳定后,服用上3勺,可以让孕妇在短时间内得到好转。

孕妇也可以服用降暑的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等,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孕妇如果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的症状,这就是严重中暑了,应该将孕妇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并且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在等待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中暑拔罐拔哪里 为什么拔罐能治疗中暑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处于动态平衡,不宜受日常的周围环境温度或体力活动的影响。

而中暑属于中医学“暑温”范畴,是夏暑党龄之时感受暑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畸形热病。暑邪致病,易夹湿为患,儿夏暑季节,地面湿气升腾,人处于湿气之中,容易感受暑热湿邪之气。如果采用拔罐的方式,能开通诸阳至会,解热泄暑,发汗解表,使暑热豁然而解,因此夏季中暑可以用拔罐治疗。

相关推荐

孕妇可以拔火罐吗

不可以。拔火罐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虽然拔火罐有好处但是孕妇最好不要拔火罐。 专家表示,孕妇最好不要拔火罐,孕妇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孕期拔火罐治疗,不仅会对孕妇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如果孕妇感到腰痛、劳累,轻微的您可以用热毛巾湿敷一下,或者到医院请医生开些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建议您定

大暑节气可以拔罐

大暑可以进行拔罐,至于要不要在大暑节气时拔罐,主要看个人体质。 大暑位于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此时有冬病夏治的传统,拔火罐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基础方式,其基本原理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大盛,人体毛孔大开,气血通畅,此时治疗疾病可以直通经络与脏腑。 所以,大暑节气时可以进行拔罐,如果有需要且体质适合拔罐的话,可以在大暑节气时进行拔罐

三类人不适宜中医拔罐疗法

拔火罐,是一种中医的拔罐疗法,通过负压对于皮肤的吸着,从而使得身体里的湿气祛除的一种方法,现在跟是流行用语减肥瘦身等各个方面,可是拔火罐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 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2、 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3、 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

孕妇可以拔罐

孕妇最好不要拔火罐。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通过拔罐能够使得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都活络起来,从而起到祛除固疾的作用。 但是孕妇是不宜拔火罐的。孕妇拔火罐会引起先兆流产。尤其是腹部、腹股沟的位置,不能拔火罐。 孕妇拔火罐不仅对孕妇自身会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发育。如果是有特殊情况,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孕妈妈们在怀孕期间身体有头痛、疲劳等不适症,可以通过一些按摩方法来进行缓解,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 拔罐后发现怀孕怎么办 一些准妈妈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在不知道怀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拔罐

1.月经期的女性如果拔罐,尤其是在小腹或者是腰骶部拔罐,会引起月经过多。 2.一般来说不建议孕妇拔罐,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尤其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 3.由于拔罐需要使用明火,且具有很大的温热作用,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拔罐会加剧发热、抽搐和痉挛症状,存在很大的危险。 4.拔罐对皮肤的负压会导致局部皮肤隆起或破损,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拔罐可能会因为皮肤负压而出现大出血并难以止血。

孕妇可以拔火罐吗

孕妇要慎拔火罐。 拔火罐可促进活血,促进血液的运行,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腹部,液腕,腹股沟等处不可以拔火罐,建议非必要情况最好不要进行拔火罐,特殊情况需拔火罐时,也需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不同情况,拔火罐相应的穴位也有所改变。 孕妇在孕期一定要慎用拔罐疗法。千万不可擅自在家操作此疗法,以免伤害到腹中胎儿。

孕妇中暑有什么症状

孕妇中暑的症状是什么? 夏季是很多人最不喜欢的,高温的天气让很多人都受不了,很容易就会出现中暑的情况,孕妇也更是担心这点,要知道。酷热的天气,加上怀孕带来的种种心理变化,准妈妈的心理负荷增大,情绪也很容易出现波动。夏季预防中暑是很必要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孕妇中暑的症状,希望能够有帮助。 孕妇中暑的症状是什么 身体中暑 轻则头晕、胸闷、多汗、恶心,重则高热、昏迷、抽搐。一旦不慎出现中暑先兆,准妈妈要立即转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松开衣物,多喝水,同时积极寻求他人帮助。 情绪中暑 情绪烦躁,准妈妈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

孕妇中暑注意事项 孕妇中暑症状

孕妇中暑严重,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及时让其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通畅。

怀孕之后的女性可以拔火罐吗

拔火罐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虽然拔火罐有好处但是孕妇最好不要拔火罐。 专家表示,孕妇最好不要拔火罐,孕妇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孕期拔罐治疗,不仅会对孕妇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如果孕妇感到腰痛、劳累,轻微的您可以用热毛巾湿敷一下,或者到医院请医生开些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建议您定期产检,如

中暑能不能拔罐

1、中暑可以拔罐,拔火罐是可以治疗中暑的,但要注意穴位的选择,一般可以拔大椎、肺俞、肩井、曲池、丰隆等穴位,每次拔10分钟左右。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2、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除病人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