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情况必须禁止母乳喂养
七种情况必须禁止母乳喂养
1、服药期间
妈妈患病(如感冒、发烧等)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应停止母乳喂养,待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分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2、患传染病时
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母乳喂养,以防传染给宝宝。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病时,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3、患有消耗性疾病时
如患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母乳喂养。一般情况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
4、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5、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时
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哺乳,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挤出喂哺宝宝。
6、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
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7、运动后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滞留于血液中会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现象。故肩负哺乳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儿再喂奶。
妈妈注意有时候必须人工喂养
什么情况下必须人工喂养?
妈妈的疾病原因
乳头疾病
当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或者乳腺炎等乳腺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一定要把母乳挤出,等痊愈后再喂养。如母亲的乳头或乳晕附近有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也应暂停哺乳。
母婴传播性疾病
母亲患有活动性结核、肝炎、艾滋病,或被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播引起宝宝感染,应禁止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
严重感染性疾病
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母亲,如肺炎、严重感冒等,往往需要使用多量抗生素药,建议暂停哺乳几天,同时定时挤奶,待感冒痊愈再恢复母乳喂养。
新生儿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出现持续黄疸(皮肤发黄),并经医生诊断排除其他各种原因。考虑母乳性黄疸时应减少母乳喂哺量,加喂一定量配方奶粉。待黄疸基本消退后再恢复纯母乳喂养。
代谢性疾病
新生儿有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或苯丙酮尿症,母乳喂养会加重疾病。
每个妈妈都想给予宝宝最好的,虽然人工喂养不及母乳喂养方便、有营养,但是当自身患有疾病或宝宝不适宜进行母乳喂养时,建议妈妈多咨询医生,选择最佳喂养方式。
母乳性黄疸什么时候需要停奶
当宝宝黄疸中测出的血清胆红素> 256.6μmol/L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4天,改用人工喂养。当总胆红素≥340μmol/ L时,应进行光疗。
备注
如果胆红素值不超过220.5μmol/ L,应继续母乳喂养,并配合以下的方法结合治疗,家长万万不可轻易停掉母乳喂养。
让产后新妈妈变靓靓的食谱
第一、产后不要急着吃老母鸡等发物。
中国传统产妇生完孩子就要吃老母鸡补养,所以多数产妇在生完孩子后第一口喝的就是鸡汤。不是说不能吃,而是最好晚几天吃。因为母鸡等发物,吃后容易致胖。一个月子最多吃两只鸡,最好和家人一起吃。因此,曾女士是“产前胖,产后瘦”;
第二、母乳喂养。生完孩子,开始母乳喂养。
喂了10个月,身材一天天变得匀称。在产前,曾女士的身材有些不匀称,上细下粗,属于梨形体型。可后来,身材越来越匀称。原来略显肥粗的下半部分逐渐变细。通过实践,才知道原来母乳喂养真能让身材、尤其是臀部以下变瘦。回头想想,当时腿部在最后哺乳期间已经明显纤细许多。如果当时再坚持喂几个月,一定会有更大改善;
第三、停止母乳喂养后注意均衡饮食。
由于在母乳喂养期间,宝宝的营养基本都从母乳中来,所以在哺乳期间,母亲的营养一定要跟上,可以适当多吃些有营养的荤素食。但是停止母乳喂养后,很多妈妈暂时还调不过胃口,仍然大吃大喝。原来超过自身需要的营养都通过奶水供应给宝宝,而现在多余部分则只能转到母亲身上,稍不小心,就可能成为赘肉。因此一旦停止母乳喂养,尤其是产前有肥胖史的妈妈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不要因单纯饮食问题而在短时间内致胖;
第四、晚餐注意适量控制。
晚餐是瘦身最重要的一餐。常有人为减肥,早上不吃饭,中午吃一点点,到晚上饱餐一顿。殊不知:早餐不吃容易患胆结石,中餐吃不好容易营养不良,而晚餐大吃大喝脂肪则在夜间疯狂增长;第五、冬季注意控制体重。冬季严寒,吃得多,运动相对少,赘肉容易“应运而生”。
母乳性黄疸值一般多高 母乳性黄疸值多少需要停母乳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255μmol/L(15mg/dl)时,需暂停母乳。
由于宝宝生后第一个星期的黄疸,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足所导致脱水,或者是由于母乳内的某一成分导致黄疸消退延迟,所以一般不用终止母乳喂食。但如果黄疸程度明显,可以暂时停止母乳喂养72小时,用婴儿奶粉辅助。如果在72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胆红素可能会稍微回升2~4 mg/dL,对宝宝不会有影响。
乙肝大三阳能不能哺乳
如果乙肝大三阳的母亲已经达到停用抗病毒药物的指征,并且在产后停止服用抗病毒药物,那么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后,鼓励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期间出现乙肝的活动,那么和一般的慢乙肝患者一样,开始抗病毒治疗,同时停止母乳喂养。为了预防母婴传播而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分娩后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如果母亲正在服用抗病毒药,暂时不建议母乳喂养。
哺乳期痛经能吃药吗
其实能够影响母亲哺乳的药物并不多,除了抗癌药物、放射性治疗和治疗精神病药物外,大多数药物并不会通过母亲乳汁对宝宝产生影响。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母亲并不需要因为用药而停止母乳喂养。其实新手妈妈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停止母乳喂养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损失,母乳可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还可以提供免疫性抗体,保护孩子远离疾病,停止母乳喂养等于让婴儿少了一层保护。所以只要不是特殊药物,都是可以吃的。
新生儿黄疸能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暂停几天,其他类型的黄疸则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有20%左右会出现母乳性黄疸,轻度的多晒晒太阳,适当饮水可以加速胆红素排泄,不必停止母乳喂养。
病情较严重的需要暂停母乳喂养,待胆红素回复到正常水平时再喝母乳。其他类型的黄疸则可以不必停止母乳喂养。
胖大海哺乳期可以喝吗 哺乳期喝了胖大海怎么办
1、停止喝胖大海。如果哺乳期女性少量喝胖大海,且无明显不适的话,停止服用胖大海,就可以了。
2、停止母乳喂养。若已经出现不适,建议先停止母乳喂养,待身体完全康复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即可。
3、送医就诊。若哺乳期女性喝胖大海之后已经出现明显不适,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详细检查自身以及婴儿的身体情况。
生理性黄疸高的治疗方法
喝白开水
每天早上和晚上必须给孩子喂的白水30ml,在白天,喝适量的水,让孩子自己尽快排出黄疸的身体。如果是一个很好的母乳喂养,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补充水分。
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晒太阳
每天早上十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停止母乳
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效,则停止母乳喂养2至三天,因为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亲的乳汁,因此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指数将下降。
母乳性黄疸停奶两天可以吗 母乳性黄疸什么时候需要停奶
当宝宝黄疸中测出的血清胆红素> 256.6μmol/L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4天,改用人工喂养。当总胆红素≥340μmol/ L时,应进行光疗。
如果胆红素值不超过220.5μmol/ L,应继续母乳喂养,并配合以下的方法结合治疗,家长万万不可轻易停掉母乳喂养。
必须停止母乳喂养七种情况
1、母亲患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哺乳可能使婴儿发生感染时。当母亲患有流感、细菌痢疾、开放性结核、梅毒、艾滋病等,如果哺乳有可能会直接感染婴幼儿,故应停止哺乳。母亲患有乙肝则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有“大三阳”时,传染性很强,需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只是患过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乙肝健康携带者的母亲,可以正常给宝宝喂奶,对新生儿采取被动免疫及主动免疫。
2、母亲患有严重的疾病,哺乳可能使母亲疾病恶化时。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白血病、恶性肿瘤以及神经病等,都应禁止给婴儿喂奶,以免哺乳而导致母亲病情恶化或影响母亲病情的康复。
3、哺乳母亲的乳房有乳汁淤积、胀痛、触摸有硬结时应该停止哺乳。因此时积滞的奶汁已变质,不利于婴儿健康,待乳腺炎治好后再喂奶。但要用吸奶器定时将乳汁排空,有利于乳腺炎的康复。
4、母亲长期服用异烟肼、甲硝唑、各种抗癌药物、免疫制剂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停止哺乳。
5、婴儿本身患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枫糖血症、半乳糖血症的婴儿不宜母乳喂养及其它乳类喂养,否则会诱发疾病、加重病情和脑损伤。喂养时只能选用特殊的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