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初期的注意事项 第三补:碘
怀孕初期的注意事项 第三补:碘
它的主要作用是与酪氨酸合成甲状腺,从而参与孕妈和胎儿身体的新陈代谢。补充它的食物有:海带,紫菜,鱼,虾这些。
孕前调理必须注意的小细节
1、孕前仍然使用化妆品
很多女性有化妆的习惯,尤其是每天使用隔离霜或粉底,或使用美白祛斑霜等含铅的化妆品。
美白效果越好的化妆品含铅量越高,如果女性体内含铅量多,必然造成将来怀孕后宝宝患各种疾病,如多动、智力底下、贫血等。所以,从孕前开始,女性最好少用这些含铅化妆品。保持基本的皮肤清洁即可。
2、炒菜用加碘盐还缺碘
女性一旦怀孕,很容易缺碘,调查显示,轻度缺碘的孕妇有30%,5%重度缺碘,而重度缺碘就会导致流产。所以,补碘从怀孕前就要开始。
虽然大家炒菜都是用碘盐,以为可以补碘,但很多人时都习惯在炒菜过程中放碘盐。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碘挥发,看似补了碘,实则缺碘。正确的做法是:在菜炒熟后再放碘盐,这样碘不会挥发。平时也可多吃些海产品补碘。
怀孕早期是补碘的关键时期
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智力发育离不开碘的帮助,所以孕期一定要补碘。那么,什么时候补最好呢?这一点很重要,补碘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孕早期。
人的一生中所需的碘大约有5~7克,相当于一茶匙的量,这个总量须每天以微量的形式摄取,一次给足是不可能的,故碘的补充需按“逐日定量”原则进行。
人摄入碘酸钾的安全范围相对很大,从医学角度看,一个碘营养正常的人,每天摄入1000微克以下的碘酸钾都是安全的,因为机体对摄入碘的利用有一个特点,当甲状腺摄取自己所需的足够碘以后,多余的碘就会从尿中排出,故摄入的碘多时,几乎大部分排出体外。所以准妈妈不必担心补充过量的问题。
需求量:怀孕期间需要摄入量比平常多30%~100%,大概在175~200微克的碘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
补充时间:补碘的关键时间是在准备怀孕阶段和孕早期,如果怀孕5个月后再补碘,已经不能预防宝宝智力缺陷的发生。
怀孕早期准妈妈们就应该开始补碘了,如果晚了,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宝宝智力的发育了。而且,补碘无需多,定时定量最重要。
孕妈妈需要补碘的原因和方法
一孕妈妈缺碘的影响。
碘在全球各地的分布并不均匀,特别是一些内陆地区,缺碘比较严重,所以有些地区常常孙在地方戏甲状腺肿。而沿海地区孕妈妈缺碘,则很有可能是因为孕妈妈挑食,特别是不吃一些碘含量比较高的海产品,就容易造成缺碘。
孕妈妈如果缺碘,那么身体里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就满足不了胎宝宝的需求,还有孕妈妈本身的需求,这样就会是胎宝宝的内脏器官和骨骼发育缓慢,严重者还会影响到宝宝的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甚至是造成畸形。
二是孕妈妈如何补碘。
缺碘的孕妈妈补碘最关键的时期是在怀孕早期,也就是前三个月,而且要按照国际标准每天补充0.2毫克,过量也是会引起胎宝宝出现异常的,所以,孕妈妈要注意。
很多人说食用加碘的盐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补碘的方法,但是不能一些就吃得很咸,反而会引起高血压,要适当。也可以吃一些海鱼,比如海带、虾米、带鱼或者是干贝等等。而且加碘盐如果拆封后应该要用密闭容器装起来,不然就用夹子加紧了,炒菜用碘时要到菜快好了再加盐,这样才不会破坏了食物的重要营养,才能更好的发挥碘的作用。
在怀孕初期,孕妈妈对碘的需求量是会逐渐增大的,如果孕妈妈由此导致缺碘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看如果快速补充碘,一般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孕妈妈含碘的制剂。
孕前2个雷区不要碰
一、时刻都要美美哒?孕前对化妆品说NO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备孕女性,也希望自己怀孕后会是韵味十足的准妈妈,因此,很多女性在备孕期依然化妆品不离手。为了美哒哒,更是每天使用隔离霜或粉底,或使用美白祛斑霜等化妆品。
其实备孕的MM知道吗?美白效果越好的化妆品含铅量越高,如果女性体内含铅量多,必然造成将来怀孕后宝宝患各种疾病,如多动、智力底下、贫血等。所以,从孕前开始,女性最好少用这些含铅化妆品。保持基本的皮肤清洁即可。
自制护肤护肤品,备孕也能美哒哒
蜂蜜。滤去蜂蜜中的粗渣,搅涂少许在脸上及颈部。用手掌心轻拍使之均匀分布,约10-20分钟后,以温水洗净。蜂蜜对皮肤有滋润作用。
醋。皮肤粗糙者可将醋与甘油以1:5的比例混合涂抹皮肤,皮肤会逐渐恢复细嫩。每天用洗面奶洗完脸,再换一盆清水加一汤匙醋洗1次,然后再换一盆清水洗净。
黄瓜。把黄瓜切成两半往脸上搽,黄瓜汁干了以后,再用温水洗脸,这种方法可以防皱去皱。
鸡蛋。每月抽出一个星期来做,每天早上,用蛋白(适于油性肌肤)或蛋黄(适于干性肌肤))涂于脸上按摩,按摩后,让它在脸上干了,然后用温水洗净。如此持续一周,皮肤会显得娇嫩、润滑、有光泽。
西红柿。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把它压碎,滤取其汁,加入少许蜂蜜,涂于面部,西红柿汁干后,用温水洗脸可使皮肤白嫩。
西瓜皮。用西瓜皮近瓤的部分涂抹面部的皮肤。几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再涂上一点收敛皮肤的面脂,能使皮肤保持细嫩白净。
二、缺碘炒菜用加碘盐?备孕补碘全方位
很多女性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家炒菜时用的是加碘盐,可为什么还缺碘呢?其实你知道吗?女性一旦怀孕,很容易缺碘。有调查显示,轻度缺碘的孕妇有30%,5%重度缺碘,而重度缺碘就会导致流产。所以,补碘从怀孕前就要开始。
虽然大家炒菜都是用碘盐,以为可以补碘,但很多人时都习惯在炒菜过程中放碘盐。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碘挥发,看似补了碘,实则缺碘。正确的做法是:在菜炒熟后再放碘盐,这样碘不会挥发。平时也可多吃些海产品补碘。
补碘有哪些好处
碘是合成甲状腺的重要原料之一,是一种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孕期如果缺碘会影响母体和胎宝宝的新陈代谢,尤其是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如果孕期缺碘还会直接导致新生儿智力低下,聋哑,甚至发生运动和语言障碍等。所以小编建议孕前就要进行适量补碘,此时碘的每日摄取量为150毫克。
如何科学补碘
食补是最好的补充途径。含碘量最丰富的食品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淡菜、海参、干贝、龙虾、海鱼等。食用时应注意烹调方式,避免碘缺失,而碘盐的摄入是补碘的又一重要途径。 但要注意碘盐要随吃随买,贮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时不要用油炸盐,等菜熟了再放,或炖煮出锅时放。
备孕期间要注意什么 宜适量补碘
碘堪称"智力营养素”。孕前补碘比怀孕期补碘对胎宝宝脑发育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备孕女性可以通过检测尿碘水平来判断身体是否缺碘。孕期碘的摄入量应为每日100~200微克。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带、紫菜、海蜇等。
孕妇缺营养吃什么好
步骤/方法
1、补铁
铁是人体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孕期的缺铁性贫血,不但可以导致孕妇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还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发育迟缓,生后智力发育障碍,生后6个月之内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孕妇要为自己和胎儿在宫内及产后的造血做好充分的铁储备,因此,在孕期应特别注意补充铁剂。
铁准备摄入或补充:在怀孕早期,每天应至少摄入15~20毫克铁;怀孕晚期,每天应摄入35毫克铁。
铁的来源:富含铁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海带、绿色蔬菜(芹菜、油菜、苋菜等)、干杏、樱桃等。
2、补钙
怀孕前,若女性体内钙摄入不足,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状况,而且直接影响怀孕后孕妇的身体与胎儿的发育。由于怀孕前的钙补充不足而导致怀孕后孕妇体内的钙缺乏或怀孕后孕妇钙摄入不足,在孕期,孕妇体内的钙质就会转移到胎儿身上,既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影响胎儿乳牙、恒牙的钙化和骨骼的发育,出生后使孩子早早的出现佝偻症;也会导致孕妇出现小腿抽筋,疲乏、倦怠,产后出现骨软化和牙齿疏松或牙齿脱落等现象。
钙摄入量或准备补充量:正常女性在非怀孕期平均每天需要钙约800毫克,而在怀孕期间每天必须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
钙的来源:富含钙的食物有海带、黄豆、腐竹、奶制品类、黑木耳、鱼虾类等。尽管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钙,但人体对钙很难吸收。因此,计划怀孕的夫妇或已经怀孕的孕妇,必须额外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3、补碘
碘是人体各个时期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构成成分。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影响大脑皮质和交感神经的兴奋。如果机体内含碘不足,将直接限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孕期母体摄入碘不足,可造成胎儿甲状腺激素缺乏,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其结果是影响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发育。这种状况若在孩子出生后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对孩子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每对计划怀孕的夫妇应该了解碘的作用,准备在孕期适宜地补充碘,确保胎儿身体与智力的同步发育。
碘的来源:富含碘的食物为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
碘的摄入量:准备摄入或补充量:人体的碘80%-90%来源于食物。成人每天需要120-150微克,孕妇每天需要200微克,青少年需要120微克,儿童需要70-120微克,婴儿需要10-50微克。
目前我们国家的全面补碘,如:我们每天的食用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使得一般正常人不会出现碘缺乏。因此,若每位计划怀孕的女性或已经怀孕的孕妇,在补充碘时,如查尿碘含量低于100微克/升尿,则要加大碘盐摄入或服用碘丸,同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正确剂量进行补充,以防止摄碘过高。因为,碘过高同样会产生副作用。
4、补锌
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转运物质和交换能量的作用,故被誉为“生命的齿轮”。怀孕期间,孕妇对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增多,其中,对锌的需求也在增加;如不能摄入足够的锌,可导致胎儿脑细胞分化异常,脑细胞总数减少;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下,甚至出现发育畸形。同时,血锌水平还可影响到孕妇子宫的收缩。血锌水平正常,子宫收缩有力;反之,子宫收缩无力。因此,应注意锌的补充,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的顺利分娩。
锌摄入量或准备补充量:正常人每日需从饮食中补充12~16毫克的锌,孕妇每日需要补锌12-17毫克。
锌的来源:富含锌的食物有香蕉、植物的种子(麦胚、葵花子、各种坚果等)、卷心菜等。
准妈妈孕期缺碘会殃及胎儿
一些年轻女性怀孕前为保持身材,或因工作繁忙,常常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欠佳,为孕期缺碘埋下隐患。而孕期的呕吐反应、食欲低下,也会造成人体对碘元素的摄入少却丢得多。所以,这一特殊时期准妈妈对碘的需要量比不怀孕时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
专家表示,准妈妈缺碘除了会造成自身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机能减退外,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胎儿时期大脑及全身的生长发育,都与甲状腺素的影响息息相关。在胚胎时期如果缺乏甲状腺素,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出生以后成为一个呆傻、聋哑、身材矮小的克汀病患者。更有准妈妈缺碘严重时,胎儿会生长停滞或出现异常,发生死胎、畸形,引起流产。
对于妊娠期的准妈妈来说,专家推荐的补碘方法是多进食一些含碘的海藻类食品,如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等。但准妈妈切不可擅自补碘,高碘的危害一点不亚于缺碘。最佳办法是怀孕后的前3个月到医院检测体内的碘含量水平,如有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按需补碘。
孕期补碘碘到为止
1.妊娠期缺碘的危害
孕早期缺碘的影响
妊娠早期是胎儿大脑的快速发育期,此时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尚未建立,大脑发育所需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来自母体,因此此阶段母体甲状腺激素缺乏将对胎儿大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人体胚胎发育至16~17天出现甲状腺原基,11~12周有形成碘化甲状腺原氨酸的能力。而此时孕妈妈缺碘,就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导致脑蛋白合成障碍,使脑蛋白质含量减少,细胞体积缩小,脑重量减轻,直接影响到智力发育。还有可能导致流产、 胎儿发育停滞。
孕中晚期缺碘的影响
到妊娠中期,由于孕妈妈基础代谢率增加,导致甲状腺激素的消耗增加。同时由于肾小球排泄率的增加,使尿碘的排出增加,以及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对碘元素的需求增多,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足,此时期缺碘会造成胎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可导致新生儿甲低的发生,甚至会早产、胎死腹中。
2.碘的食物来源
碘的营养状况对孕妈妈至关重要,所以孕妈妈补碘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人类所需的碘,七八成来自于食物,其次为饮水与食盐。食物碘含量的高低取决于各地区的生物地质化学状况。
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蛤干、干贝、海参、海蜇、龙虾等,其中干海带含碘可达240毫克/千克,鲜海带含碘可达2000毫克/千克。陆地食品含碘量动物性食品高于植物性食品,蛋、奶含碘量相对稍高(40~90微克/千克),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量低于肉类。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
根据中国各地区的实地情况,再加上数据分析专家论证,国家下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但针对孕妈妈这个特殊群体,各地将提供碘含量为30毫克/千克左右的“孕妈妈专用盐”。孕妈妈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3.过犹不及,“碘”到为止
孕妈妈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适宜的碘摄入量对其维持自身及胎儿体内碘平衡有着决定性作用。但过量摄入碘对孕妈妈及胎儿也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有研究证明,妊娠早期孕妈妈碘过量可以导致母体血清 FT4(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显著降低,孕妈妈患亚甲减、甲减的几率有增加趋势。孕妈妈患甲减会导致流产、早产、先天畸形、胎儿神经、智力发育障碍等不良后果。对于胎儿,由于孕期碘摄入过量,碘经胎盘进入,极易使胎儿产生碘诱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肿。建议孕妈妈补碘,但不要过量,“碘”到为止!
4.孕期补碘多少合适?
有孕妈妈可能会说,碘缺了不行,多了也不行,一方面要补,一方面要防,具体怎么拿捏呢?建议孕妈妈定期做个尿碘化验。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的孕期碘适量范围150~200微克/升,尿碘低于150微克/升提示碘营养不良,尿碘高于200微克/升提示碘摄入过量,要适当调整。通过数据实践证明,这个范围是合理的、 安全的,避免了孕期母体甲减和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增加。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人碘推荐摄入量为150微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微克/天,孕妈妈比正常群体要增加50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