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长寿养生方法

长寿养生方法

长寿秘方一:呵护肝脏少喝酒

男人对肝脏的伤害,首当其冲就是酒精。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每天酒精量达160克以上者,10年内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为92%。

因此,护肝先从戒 酒开始,除少量红酒,白酒啤酒都不宜多饮。吃蔬菜。

三餐安排突出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地位,对延缓肝脏组织老化,肝细胞的修复、更新与解毒能力大有裨益。此类 食物包括蛋类、鱼、禽、豆制品、动物肝脏等。

长寿秘方二:保卫前列腺多吃葱蒜、喝红酒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大蒜或葱的摄入量超过10克的人,比摄入量少于2克的人患前列腺风险降低50%。

另外,每天喝一两杯红酒能帮助男性减少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和谐规律的夫妻生活则能疏通前列腺血管,因而起到前列腺保健的作用。

长寿秘方三:绕开肺癌首要条件是戒烟

有研究显示,30岁以前戒烟能使肺癌的风险降低90%,戒烟5年后,由于吸烟所致的口腔和食管肿瘤风险也会降低一半。

多吃坚果,坚果富含元素硒,尤其是开心果。开心果中的维E也可以保护肺部,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长寿秘方四:关照结肠少吃肉

威胁结肠健康的因素依次是:吃肉过多、缺少运动、膳食纤维摄入较少。

保证每天充足的蔬菜和谷物摄入很有必要。比如,可以在做米饭时添加一些粗 粮,争取占到总量的1/4。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芹菜、韭菜、白菜、萝卜、小米、大麦、燕麦等。

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防止食物在身体里逗留过长的时间。徒步方法很多,晨跑以及下班步行回家都是不错的方法。

长寿秘方五:强壮肾多喝水多吃蓝莓

英国研究发现,如果你每天至少喝两公升的水,那么你得肾病的几率就会降低80%。

蓝莓中则富含一种可以抑制细菌在膀胱组织附着的物质。按摩强肾。腰为肾之府,常做腰部按摩,可预防中老年人因肾亏所导致的腰酸背痛等症。

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后,分别放至腰部,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

中医长寿养生3方法5部位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

特区一: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

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二: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

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特区三: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

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

特区四:背部

[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保健方法]

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特区五:脊柱

[养生关键词]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

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健方法]

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拔火罐、轻轻拍打。

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

中医长寿养生之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休闲、养生、健康有着更高、更为迫切的需求。中医养生首先要做到“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规律,不吸烟、少喝酒,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若是“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时间长了,健康肯定会受到影响。

“精神乐观,积德行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提倡民众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因为乐观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人高兴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变得乐观、开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饮食有节、各取所需”。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的盲目主观规定不符合客观规律是不行的,当你想吃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是你的身体缺乏这种东西,就应该摄入这些食物。“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的养生观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应该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工作情况而决定饮食的次数和数量。

生命在于运动。 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讲都应当增加散步的时间,当散步后身体微微发热最为适当。科学的散步方法应是,保持一颗从容又清闲的心态,“左顾右盼,胜似闲庭散步”。此外,对于寒冷的冬天,应要适当地减少在户外的活动时间。

老中医长寿的养生方法

1、起居有序,顺其自然

老中医多随四时而起卧,春夏晚卧早起,以应阳气之生长;秋季早卧早起,免受肃杀之气的戕伐;冬季早卧晚起,不使身体的阳气受寒气干扰。他们的睡眠是“先睡心,后睡眼”。“睡前除杂念,调息入梦多”。它如睡前洗脚、睡前不语、睡前勿食等,都是有益的安眠之法。在衣着方面,宽舒合体勿紧束,以利于血液循环。春衣慢慢脱,秋衣迟迟冻(俗言“春捂秋冻”)。他们喜欢“安步当车”,多数老中医古稀之年仍坚持徒步上班,既散步,又散心。

2、饮食有节,以素为主

老中医认为,调节饮食以养脾胃,这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他们喜爱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的较少。虽有个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还有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等。有些老中医把清代袁枚的诗作为食养之鉴,即“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真是却病方。”

3、房事节制,勿禁勿纵

对于房事养生,老中医认为青年时不可纵欲,老年时亦不可绝对禁止。中年以后的房事节律,难以有一个定数。有位老中医提出“九九数调节法”,即45岁以后,按头位数4加1,即5×5=25,25天一次;55岁以后,按头位数5加1,即6×6=36,36天一次;65岁以后,按7×7=49,即49天一次。此法易记易行,基本符合中老年房事节制的原则。

男人长寿养生食物

【淡菜是减肥降压好帮手】

男性进入更年期之后,首先表现在体态方面,如全身肌肉不如年轻时那样强健有弹性,这是因为皮肤脂肪逐渐增多,再加上体重的明显增加,整个人看起 来不但臃肿,而且皮肤也变得格外松弛。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跟中年男性吃得多、动得少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机体新陈代谢紊乱造成的。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新陈代谢,而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合成。

因此,更年期的男性应多摄入一些富含碘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如淡菜、海带、紫菜等。常食不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还能有效降血压和降血脂。适合更年期男性的淡菜吃法也很多,如淡菜紫菜瘦肉汤、淡菜芹菜汤、淡菜炒韭菜、松花蛋蘸淡菜末等。

推荐理由:

淡菜有“海中鸡蛋”之称,其营养价值高于虾、蟹、海参、干贝等海产品,所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都大大超过黄鱼的含量。 淡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碘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甘碳四烯酸占16.6%,而甘碳四烯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是由食物中供给的必需脂肪酸的一种。必需脂肪酸对于维持正常机体的生理功能很重要,能促进发育,对皮肤有保护作用,还有降压降脂作用。

【羊肉是男人补肾固精的首选】

大多男人进入更年期后会出现体力不支,欲望不强的症状。原则上,中年男人房事不宜过度,否则会使身体衰老得过快,但也不能禁欲,不然会使精液的产生能力下降。只要正常化,既不感觉疲惫,也不感觉过少即可。

因此,应多吃一些能改善和增强性腺功能的食物。因为,性腺功能改善后,可以从根本上减轻更年期出现的各种症状。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羊肉、虾、羊肾、海参、鱼肚、泥鳅、麻雀、韭菜、核桃、芝麻等。

传统养生方法有哪些

传统养生方法:

1.神志养生法

传统医学中所称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神志养生法,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

2.情志养生法

传统医学所称的“情志”,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中医将其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养生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对外界客观环境或事物情绪反映的自我调节和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

以上是对传统养生方法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选择适合的传统养生方法可以帮助大家积极的恢复健康,实现身体健康,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长寿男人的养生方法

1、长寿男性——该哭就哭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哭泣真能够赶走抑郁,女性哭得多被认为是寿命较长的重要原因。某报道,情绪抑郁时会分泌一种肾上腺素,被称为痛苦激素,它会让人心情低落没精打采,减少寿命。还好,痛苦激素是可以通过汗水和泪水或尿液排出的。因此当心情郁闷时,可多做运动,让身体出汗或大哭一场,就能将痛苦激素排出体外。

2、长寿男性——不做单身汉

有研究发现,单身汉比起已婚男性来说更短命。美国《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杂志上发表的这项研究称,根据美国1989年~1997年的户口普查资料和死亡记录,抽样调查了6.7万名男女,结果发现,19~44岁的未婚男性在50岁后死亡的几率比已婚人士高出58%,寡居人士也比已婚人士早死,达40%。可见,未婚男性短命的几率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是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生活习惯上的差别:未婚男性总体来说吸烟、酗酒的习惯更严重,而且他们心理上有孤独感。

3、长寿男性——不娶美女当老婆

西班牙一项研究表明,与一位高不可攀的女性长时间独处,人体与心脏疾病有关的压力荷尔蒙可体松浓度就会升高。研究人员请84名男学生参与了实验。当女子离开,房内只剩下2名男子坐在一起时,自愿接受实验的男子,压力水平没有增加;而当受测者和女子两人独处一室时,他的可体松水平会上升。少量的可体松有提高警觉性、促进健康的正面影响。然而,长期偏高的可体松浓度,会让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阳痿等疾病恶化。

长寿养生七原则

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许多老年人不能安亨天年,除了人的机体老化和疾病夺走生命之外,与日常饮食不当也有关系。合理的饮食,是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国内外专家的课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美国老年病学专家们拟订了一份延缓衰老的食谱。供老年人参考使用:

1、每天要吃一种海产品;

2、每周要吃一次动物肝脏;

3、每周要吃一至两次鲜牛肉;

4、每周要有一到两次以扁豆、绿豆、大豆或蚕豆作为正餐或配菜。

5、每天至少要吃下列蔬菜中的一种:鲜笋、萝卜、洋葱、韭菜、菠菜、卷心菜、芹菜。

6、每天至少要喝一杯菜汁或果汁。

7、每天至少要喝四杯开水。

温馨提示:上面的长寿饮食原则个位都记住了么?其实想要保持长寿科学的饮食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这才是最重要的长寿秘诀!

药王的长寿养生秘籍

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用手疏头发,经后脑至回颈部。早晚各做数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疏头动作,可以明目,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第一个方法是合眼或闭眼均可,用眼珠转圈,先左、上、右、下顺时针方向转 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圈。重复3次。第二个方法是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在眼部。这两个方法可强化眼睛的功能,对眼疾及近视有调节的作用。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依次叩门齿、左侧臼齿、右侧臼齿,各30至50次。叩齿时,不用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叩。叩齿一面方面可锻炼自己的精神集中的能力,一方面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退化。

4、漱玉津。

口微微闭合,舌头从门齿中间开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士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转,不过,方向转反了也没有关系)转三圈 然后舌尖点依次点下鄂、上颚和门齿缝50次(过去讲72次)。点下颚时意念点到肚脐和命门连线的中间或靠后一点点,点上颚时要点到头顶百会。

点完之后,口里会有许多唾液,这是先用唾液漱漱(人安静之后的唾液清凉香甜,分三次下咽。第一次下咽是想着从身体中间直接送到命门 第二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左边(女士从右边)划个弧线到命门 第三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右边(女士从左边)划弧下到命门。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经常做这种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

两掌使劲把双耳掩上,用力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 重复做10下 二是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勾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要噗噗有声。这动作要在每天临睡前做,可起到增强记忆和听觉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鸣天鼓的方法。两掌根使劲把双耳掩上,手指捂在脑后相当于枕骨结节的地方,然后用二指、中指、思指来敲 先二(食指)指敲,再四指敲,最后用中指敲。这么敲1分钟左右,最后三个指头一块敲3下,然后以撤手,耳朵嗵一响。这么敲,脑子里面会很清凉,比较舒服,是聪明大脑的好方法。

6、面常洗。

一是双手互搓数十次后,用双手心上下敷面 二是两手搓热手后,双手同时向外摩面。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1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要做50下,能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和胃痛、腰痛。

9、腹常揉。

搓手36下,手热后双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就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要由小到大,做9-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10、摄谷道。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肛门)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下。相传这个动作是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11、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得由双脚做起。

12、常散步。

轻松地散步的时候,最好心无杂念。如果方便的话,我还是建议大家学练一下八卦走转。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散步确实是对健康长寿有很大益处的一种运动

13、脚常搓。

一是右手搓左脚,左手搓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搓回脚跟为一下,共做数十次 二是两手大拇指轮流搓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常做上述两个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由于脚底集中了全身所有器官的反射区,因此,经常搓脚可以强化身体各器官,对身体的全面健康十分有益。

长寿养生必备动作

1. 指腹轻柔耳廓

曾经有一个耳聋的孩子,一直期盼能像正常人一样听到声音,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痛苦着,可是当她能够听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原来你们的世界那么的好吵啊!”,是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那么多的杂音,可见我们的耳朵每天在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每天得有多么的忙碌,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注意到它们,现在开始用你的双手的指腹顺着你的耳廓,从前往后,然后再返回,最后再左右的按摩,注意一定要轻柔,最后再用双手轻轻的拍打耳朵,因为耳朵上布满了穴位,这些轻轻的按揉,时间久了有利于经络疏通,对于耳鸣、目眩、健忘等症状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听力的改善。

2. 如何缓解眼睛疲劳

有色的眼睛看人已经是一种很正常的“病态”,其实眼睛的颜色变多了本身就是一种病,这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正视别人,哪怕你再瞧不起某个人,但是你必须学会尊重,而我们的眼睛健康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现在到学校的教室走一圈,你几乎找不到几个孩子是不带眼睛的,虽然我们经常做一些眼保健操,但是我们很少有人能找准穴位,而且五分钟对于比较忙的人来说,也许也是一种奢侈,现在的眼保健操不需要双手参与了,把眼睛轻轻的闭两秒,然后睁开,左右缓慢的转动10次,然后在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着看,看完之后再向远方看30秒,然后轻轻的闭上眼睛在睁开,你可以重复的做几次,也可以每天坚持这样的动作,能运动眼肌,提神醒目,都有利于缓解眼睛的疲劳,预防眼部疾病。

老年人长寿养生的方法

1.按时喝水

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据调查研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明显减少于不常饮水的人。

而且,按时喝水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2.要有超前的健康理念

中医说:生命最宝贵,健康更重要,为了下一代,两者都做好。他认为有病早治是关键,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养成中医养生的习惯。

3.科学饮食

中医列举了芹菜、香蕉、海蜇等属于降压类食品,绞股蓝、山楂、决明子等可以降血脂。他还提出健康饮食要做到四高四低。

四高: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蛋白,高微量元素。

四低:低盐,低脂,低糖,低碳。

减肥期间可不可以吃盐

减肥期间可以吃盐,但不能吃多。

我国古代长寿养生之道提倡口味要清淡,口味清淡确实有益于人体健康。肥胖与盐亦有关系,当盐摄入过多时,生理上就要多喝水,当饮水过多,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引起浮肿性肥胖。因此,要求常食清淡食物,减少盐分摄入,一般每日5克为宜。

减肥期间可不可以吃盐

减肥期间可以吃盐,但不能吃多。

我国古代长寿养生之道提倡口味要清淡,口味清淡确实有益于人体健康。科学家们指出过多食盐,则易患高血压病。肥胖与盐亦有关系,当盐摄入过多时,生理上就要多喝水,当饮水过多,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引起浮肿性肥胖。因此,要求常食清淡食物,减少盐分摄入,一般每日5克为宜。

相关推荐

​时尚养生风老人要谨慎

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其生命体征、当时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相应改变。 如今养生保健在群众中成了热门话题,时尚养生已蔚然成风。尤其是中老年人养生“热潮”此起彼伏,随处可见,这对全国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也发现,有些人因缺乏相关知识,选择的养生手段或项目不科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健康受到损害。 盲目跟风易损健康 辛劳一生的赵女士退休后,儿女特叮嘱其加强养生保健。她不光常看养生保健书刊,还注意从广播、电视等传媒及朋友那里获取养生信息,

​揭开老年人长寿养生秘诀

长寿秘诀之一 容易满足 通过采访这一系列的百岁老人,从中似乎看不到任何独特的养生之道。他们跟当地的大多数老人一样,过着很普通、很平淡的生活,而且有的老人可以说是十分可怜的,比如王秀英和吴多娣,没有成群的子女围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只能满足基本的温饱条件,但为何他们也能如此长寿呢? 从他们身上,记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非常乐观,容易满足,比如吴多娣,在和她交谈中,她始终是面带笑容。也许正因为他们都比较知足常乐,才使得他们这么长寿。 长寿秘诀之二 饮食清淡 从这些老人的饮食来看,大多是以清淡为主的。老

长寿养生秘诀 饥与饱=3:7

几乎所有专家都建议,饭要吃到七八分饱。老人代谢能力下降,热量消耗减少,更要适当少吃。 对广西巴马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平均每天的热量摄入维持在1400~1900卡路里,远低于成人2400卡路里的平均水平。 通常认为,老人的早饭和午饭应该吃到大约八分饱;晚饭略少些,七分饱即可。 要做到科学饮食,还需要对一天早、中、晚饭的数量进行合理分配。 一般建议年轻人三顿饭的分配比例为4:4:2,强调晚饭少吃;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年轻人不同,他们晚上睡得较早,晚饭时间通常在六七点钟,这就使前一天晚饭到第二天

长寿养生秘诀 寒与暖=0:1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火力远不够壮,腰部、颈部、关节处大多怕冷,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更怕身体受凉导致的血管收缩。 因此,除了炎热夏季,在其他季节,老人都应以保暖为首要原则,“春捂秋冻”需要改为“春捂秋也捂”。 即冬春之交,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夏天最好不要让室温低于26摄氏度,午休也要盖点东西;夏秋交替,可以早些加衣;冬天更要做好保暖工作,保证头、颈、腰、膝不受凉。 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的老人,最好白天戴个腹带,晚上用热水袋暖暖腰腹部,有助于提高抗病能力。 抗寒锻炼有助增

6大养生方法让女人更长寿

1.乐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遇事不恼,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常说常笑,阎王不要。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人生最难得的是快乐,而笑是一切快乐的源泉。百岁笑昧昧,九十多来西,八十不稀奇,七十还是小弟弟,人生六十才开始。 2.宽容: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隐。忍得一时之气,省得百日之忧。比大地更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进一步波涛汹

老年人长寿养生三字秘诀

第一字诀“保”: 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第二字诀“转”: 即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 第三字诀“活”: 是指活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老年人长寿养生建议

1.保护DNA。 会随着人体衰老而缩短的端粒(染色体末端)越短,人就越容易生病。合理饮食和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一种加长。 2.做事认真。 一项为期80年的研究发现,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不仅注重细节有毅力,而且更善于保健,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3.结交朋友。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发现,交友有益长寿。与朋友较少的人相比,老年“交际花”10 年内死亡率更低。 4.选择朋友。 多项研究发现,肥胖具有社交传染性,如果朋友有人肥胖,那么你的肥胖几率会增加57%。所以,最好选择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做朋友。 5.彻底戒烟

长寿养生秘诀 动与静=2:1

动则养形,静则养神,老人锻炼应该动静结合,每天分配的时间约为2:1。动指每周5天,每天30~60分钟运动,推荐走路锻炼。 老人运动最重要是把握度,锻炼时感觉不吃力,微微出汗即可。锻炼后,老人应变得精神更好、食欲增加。 静指静养。静坐能放松神经,缓解压力,可以每天早晚进行,每天约10~30分钟,静坐时可放空心思,或听听轻音乐。 此外,看书看报、聊天下棋有健脑作用,也属于静养的一种。需要提醒的是,不论看书,还是下棋,都要控制坐着不动的时间,最好半小时就起来走动一下。

血瘀质养生方法有几种

血瘀体质的养生一定要选对方法,那么究竟血瘀质养生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养生专家根据实际操作总结的几种方法,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形成对比,看看血瘀体质怎么养生比较好。 血瘀质养生方法: 1、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2、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3、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植

阳虚体质的特点有哪些

阳虚体质的特点有哪些?认识这一问题,是为了寻找到正确的养生方法的,我们知道现在养生、健康、长寿等字眼是比较热门的词语,关注阳虚体质的特点,就为阳虚体质人群养生提供了依据。 阳虚体质的特点: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阳虚体质的养生原则。 祛阳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