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中西医认识
乳腺癌的中西医认识
中医辨证论治
本病属于中医“乳岩”“乳疳”范畴。早、中期多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毒热蕴结之实象,而晚期多为气血亏虚之虚象。
(一)肝郁气滞 主症:乳房结块,皮色如常,质地坚硬,精神抑郁,胸闷不适,舌苔薄白,脉弦缓或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青皮,陈皮,当归,赤芍,香附,金铃子,甘草,夏枯草,山慈菇,瓜蒌等。
(二)痰瘀互结主症:乳房结块,皮色青紫,形体多肥,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或淡暗,有瘀斑,苔厚而白,脉弦而滑
治法:化痰散瘀,消肿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抵挡丸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穿山甲,桃仁,乳香,没药,水蛭,丹参,白花蛇舌草,全蝎,山慈菇等。
(三)冲任不调主症:乳房结块坚硬,不红不热,伴有月经不调,婚后未生育或有多次流产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软坚散结
方药:二至丸合二仙汤加减:女贞子,旱莲草,仙茅,仙灵脾,当归,菟丝子,黄柏,知母,生地,甘草,鹿角胶,夏枯草,山慈菇等。
(四)热毒蕴结主症:岩肿溃烂,血水淋漓,臭秽不堪,色紫剧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化岩汤加减:金银花,蒲公英,地丁,当归,生黄芪,当归,红花,白术,猪苓,茯苓,陈皮,生甘草,夏枯草,蜂房等。
(五)气血两虚主症:晚期乳岩,破溃外翻如菜花,不断渗流血水,疼痛难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生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木香,远志,酸枣仁,白芍,夏枯草,仙鹤草,生甘草等。
西医治疗
(一)手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保乳术、单纯乳房切除术,而随着乳腺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未来手术将不断趋向保守。
(二)放疗:单纯根治性放疗:早期乳腺癌的根治放疗可达到与根治性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少数有手术禁忌证或拒绝手术的病人可采用此治疗。预防性放疗:主要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及瘤床、区域淋巴引流区的照射,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照射 缩瘤放疗:通过照射晚期不能手术的乳腺癌,肿块缩小达到手术切除的目的,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姑息性放疗或减证放疗:主要用于晚期乳腺癌伴多发远处转移,减轻患者症状,或年龄≥70岁,一般状况差不能承受手术、化疗者,姑息治疗控制病情,达到镇痛、减压、缩瘤目的。
(三)内科治疗:1.化疗:类型包括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常用方案:单药化疗-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类、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化疗:含蒽环类和杉醇类化疗方案、含铂类、含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等化疗方案。2.内分泌治疗:类型包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抗雌激素类-他莫昔芬(三苯氧胺),芳香化酶抑制剂-常用第三代: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3.生物靶向治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曲妥珠单抗、 拉帕替尼;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新生:贝伐单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针对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中医能治好晚期乳腺癌吗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的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乳岩”、“乳石痈”等范畴。医学认为乳腺癌是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所致。
癌症的概念是西方医学提出来的,癌症的定义是西方医学经过漫长的实际总结得到的,癌症的治疗方法是西医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得到的。目前,西医对癌症还没有完全攻克下来,只是延缓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中医是一种以经验为主的医学,它没有西医那么系统的理论学说,传统中医也没有癌症这个概念,所以,中医治癌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乳腺癌早期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过去早期乳腺癌的治疗西医以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为主。随着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不断研究发展,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临床资料指出: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显着降低乳腺癌死亡率。但是单纯只依靠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病例尚不存在。
中西医双管齐下治肾癌
中医有中医的精华,西医有西医的精粹,虽说中西医在很多治疗上差别很大,但是这并不代表中西医就是“阳关道”与“独木桥”的处境,相反,有些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就如治疗肾癌。
相信大家都能够了解,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虽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的身体都有很大的副作用。而通过中医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不过在用抗癌中药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不过相比放疗等方法来说,副作用就不值一提了。
中医治疗肾癌除了无毒副作用,其针对性很强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一般情况,可根据患者肿瘤的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以及患者体质的不同,在方法上会选用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抗癌中药来进行疾病治疗,这样也就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
1、手术治疗是肾癌患者的首选,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肾癌术后患者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肾癌术后如果不及时联合中医巩固疗效,很容易复发和转移。
2、放化疗是肾癌中晚期主要的治疗方法,而且肾癌细胞对放化疗较为敏感,但是放化疗副作用很大,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度治疗,如果在肾癌放化疗期间联合中医治疗,则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保证肾癌中晚期治疗的顺利进行。
3、对于肾癌晚期西医治疗无效的患者,或是无法耐受西医治疗的患者,通过中医保守治疗,也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临床推荐用于肾癌治疗的中药。
以上就是关于中西医治疗肾癌的介绍,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劣势,还望大家正确对待,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毕竟方法很重要。最后,祝身体健康。
乳腺癌诊断鉴别
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乳腺钼靶片,最准确是病理诊断,一般先行影像检查,如有怀疑再进行病理检查,随着西医的病理结果与中医证型密切关系的深入研究,乳腺的中医诊断也不可轻视,诊断的最终目的是治疗,中西医联合诊断会对合理的中西医综合治疗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乳腺癌的诊断方法-西医影像检查
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影像检查占重要地位。
①超声检查: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边缘&ldquo毛刺&rdquo征,纵横比大于 1 ,癌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半定量法和彩色扑获技术观察癌肿血流峰值流速,彩色像素平均密度,血管平均密度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很大帮助,穿入型血管和MVD对诊断乳癌有较高敏感性。
②MRI检查 :采用顺磁对比剂强化再行MIP重建对乳癌的显示率为 1 0 0 %,MRS强烈提示乳癌组织内胆碱水平增高,水 /脂肪比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织,是诊断乳癌重要标准。
③CT检查:薄层扫描能发现直径 0 .2cm癌灶,乳癌增高的相关参数和MVD密切相关,较好显示转移淋巴结情况。
④X线检查:对乳癌钙化灶的检出最具优势,X线数字摄影有助CAD,MWA和CMRP技术能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
⑤红外热像图:通过数字化定量系统对乳癌热区温度量化分析,标定病变中心与周围组织温差,判断肿块良,恶性。
⑥微创影像:对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开展超声引导活检,3D CE PDU改善超声呈像CT引导下活检定性。
二、西医诊断乳腺癌方法的评价
综合评价针吸细胞学检查,癌细胞DNA 含量分析,癌胚抗原检测和乳腺钼靶片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作用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最高,为85.35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DNA 含量的假阳性率最高,为34.20 % 钼靶X 摄片的假阴性率最高,为44.54 % 而4项指标联合诊断使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2.35 %,假阳性率降至1.96 %,假阴性率降至5.93 %,4项指标联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正确诊断率,并有助于早期诊断。
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不仅对乳腺疾病诊断有重要适用价值,而且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分型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别对鉴别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有否癌变有重要指导意义,穿刺成功率高达100%,早期诊断率16.9%,总诊断准确率高达 98.6%,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结果准确等优点,各项技术指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方法,是目前任何方法无法取代的,有较高推广实用价值。
三、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
研究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点,探讨其病理基础,例肝郁痰凝型乳腺癌中,乳腺类型以致密型及混合型居多(占78%),异常血管征及透环征出现频率较高(占80%以上),腋淋巴结转移出现频率偏低(占12%)。
鉴别诊断
(一)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二)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对晚期或复发病例应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比女性乳腺癌为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双侧睾丸切除,有效率可达50%~60%,之所以如此高疗效率是由于近84%的肿瘤组织ER阳性,有效期平均持续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睾丸切除,或既切除后病情再发,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获得好效,类此添加性内分泌疗法在病人已显示睾丸切除术无效的情况下将产生佳效,这种二线内分泌疗法的显效率界于30%~50%之间,化疗仅在内分泌治疗,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败后方宜开始,其用药和给法相当于女性乳癌。
(三)炎性乳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本病的诊断要点为: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
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
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
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
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
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
炎性乳腺癌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为4~9个月,因而对炎性乳腺癌不主张用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作者对炎性乳腺癌均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即先用3~4疗程化疗后作放疗,放疗后再作化疗。
(四)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肿瘤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肿瘤不易早期发现,同时易于播散。
妊娠期乳腺癌的处理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似,但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决定于肿瘤的病期及妊娠的不同时期,早期妊娠时是否中止妊娠应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期较早时可不必中止妊娠,病期是Ⅱ,Ⅲ期或估计术后需要化疗及放疗者则宜先中止妊娠能提高生存率,相反常由于中止妊娠延迟了手术治疗,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首先应中止哺乳,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与一般乳腺癌相似,预防性去除卵巢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乳腺癌晚期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晚期的治疗方法
当乳腺癌发展到晚期,患者已经不可以接受手术切除治疗了,目前临床上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以及中西医综合治疗。
1、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也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通常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其效果比单纯放疗或者单纯化疗效果都好。但放疗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患者身体内的正常细胞,因此,身体机能差的乳腺癌患者应慎用该疗法。
2、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发展,但该疗法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以及化疗时间必须依据肿瘤、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相关毒性来确定。
3、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西医综合治疗能够弥补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的种种不足,既可以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可以消除放化疗期间的毒副作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与手术联合治疗能有效清除术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和感染率,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乳腺癌患者的身体素质也是制约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的一个重要条件,患者的身体素质好,抵抗癌肿的能力就强,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是极为重要。乳腺癌患者应加强饮食注意,多吃紫菜、海带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这样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可见,乳腺癌晚期的病人如果想要活得更长一些,与家人多相处一段时间,是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的,而且在生活和饮食上,也要坚持锻炼,营养搭配,及时接受正规医院的医生的专业治疗,因此,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也是因人而异的。
晚期乳腺癌治疗
1、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发展,但该疗法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以及化疗时间必须依据肿瘤、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相关毒性来确定。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也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通常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其效果比单纯放疗或者单纯化疗效果都好。但放疗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患者身体内的正常细胞,因此,身体机能差的乳腺癌患者应慎用该疗法。
3、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西医综合治疗能够弥补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的种种不足,既可以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可以消除放化疗期间的毒副作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与手术联合治疗能有效清除术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和感染率,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乳腺癌患者的身体素质也是制约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的一个重要条件,患者的身体素质好,抵抗癌肿的能力就强,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是极为重要。乳腺癌患者应加强饮食注意,多吃紫菜、海带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这样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能治好晚期乳腺癌吗
癌症的概念是西方医学提出来的,癌症的定义是西方医学经过漫长的实际总结得到的,癌症的治疗方法是西医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得到的。目前,西医对癌症还没有完全攻克下来,只是延缓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中医是一种以经验为主的医学,它没有西医那么系统的理论学说,传统中医也没有癌症这个概念,所以,中医治癌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乳腺癌早期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过去早期乳腺癌的治疗西医以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为主。随着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不断研究发展,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临床资料指出: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显着降低乳腺癌死亡率。但是单纯只依靠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病例尚不存在。
乳腺癌的表现之状和诊断之方
一、临床表现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癌的远处转移,至肺时,可出现胸痛、气促、胸水等;椎骨转移时,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肝转移时,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形式的乳癌(如炎性乳癌和乳头湿疹样癌),其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与一般乳癌有所不同。 二、以下是得了乳腺癌之后的一些症状,一定要详细了解:
1.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2.扩散及发展: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3.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4.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5.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三、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乳腺钼靶片,最准确是病理诊断。一般先行影像检查,如有怀疑再进行病理检查。随着西医的病理结果与中医证型密切关系的深入研究,乳腺的中医诊断也不可轻视,诊断的最终目的是治疗,中西医联合诊断会对合理的中西医综合治疗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中医证型与西医病理的相关性
研究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点,探讨其病理基础。例肝郁痰凝型乳腺癌中,乳腺类型以致密型及混合型居多(占78%)。异常血管征及透环征出现频率较高(占80%以上)。腋淋巴结转移出现频率偏低(占12%)。
(二)西医诊断乳腺癌方法的评价
综合评价针吸细胞学检查,癌细胞DNA 含量分析,癌胚抗原检测和乳腺钼靶片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作用;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最高,为85.35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DNA 含量的假阳性率最高,为34.20 % ;钼靶X 摄片的假阴性率最高,为44.54 % ;而4项指标联合诊断使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2.35 %,假阳性率降至1.96 %,假阴性率降至5.93 %。4项指标联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正确诊断率,并有助于早期诊断。
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不仅对乳腺疾病诊断有重要适用价值,而且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分型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别对鉴别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有否癌变有重要指导意义。穿刺成功率高达100%,早期诊断率16.9%,总诊断准确率高达 98.6%,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结果准确等优点,各项技术指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方法,是目前任何方法无法取代的,有较高推广实用价值。
(三)乳腺癌的诊断方法西医影像检查
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影像检查占重要地位。
①超声检查 :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大于 1 ,癌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半定量法和彩色扑获技术观察癌肿血流峰值流速、彩色像素平均密度、血管平均密度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很大帮助。穿入型血管和MVD对诊断乳癌有较高敏感性。
②MRI检查 :采用顺磁对比剂强化再行MIP重建对乳癌的显示率为 1 0 0 %。MRS强烈提示乳癌组织内胆碱水平增高 ,水 /脂肪比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织 ,是诊断乳癌重要标准。
③CT检查 :薄层扫描能发现直径 0 .2cm癌灶 ,乳癌增高的相关参数和MVD密切相关。较好显示转移淋巴结情况。
④X线检查 :对乳癌钙化灶的检出最具优势 ,X线数字摄影有助CAD。MWA和CMRP技术能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
⑤红外热像图 :通过数字化定量系统对乳癌热区温度量化分析 ,标定病变中心与周围组织温差 ,判断肿块良、恶性。
⑥微创影像 :对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开展超声引导活检、3D CE PDU改善超声呈像CT引导下活检定性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1、乳腺癌西医的病因
乳腺癌在目前临床中是更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妇女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居于首位.乳腺癌的病因有多种,机制不清.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一般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乳腺癌的家族史、月经初潮早、高龄初产、未经产、闭经晚、绝经后肥胖、高水平的电离辐射、良性乳腺疾病等,其发病的机制与病 毒(特别是B型RNA病 毒)及未生育或哺乳、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雌二醇和雌酮发生了异常增加及雌三醇缺乏有关.同时认为雌二醇又是致癌的物质,而雌三醇对机体具有保护、防癌的作用,所以在机体免疫监视的功能低下、脏腑的功能出现了障碍、在癌基因的作用下而导致乳腺细胞发生了损害,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出现了异常增生,更终导致癌变。从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发病的条件,一个是内分泌发生了失调,一个为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
2、乳腺癌中医病因的分析
中医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内分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预防患者发生癌变。中医认为乳腺癌相当于中医的"乳岩"、"乳石痈"、"乳痞"、"乳发"、"乳核"、"妒乳"等范畴,其发病的机理主要是正气不足、风寒内侵、七情内伤、所愿不遂、郁结伤肝、引起体内脏腑功能出现了紊乱、冲任失调,降低了患者机体对癌细胞的监视抵抗力,在癌基因作用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终致气滞血淤、邪毒蕴内,痰浊交凝,结滞乳部而成乳腺癌。
中医的病因分析为:乳腺癌在历代文献中被称为“乳岩”等,综合历代和现代医家的论述,本文提出“毒邪”则是贯穿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始终的病因和病理的产物,“六淫伏毒”和“七情郁毒”是乳腺癌发生的两大主要的病因,“癌毒内生”是乳腺癌发生的核心变化,“痰毒瘀结”是乳腺癌发展的核心病机,“余毒未清”是术后的主要病机,“余毒旁窜”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病机,“散结解毒”是术后抗复发转移治疗的重要治则。乳腺癌痰毒瘀结病机理论和散结解毒治则治法完善和发展了乳腺癌中医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3、乳腺癌中西医病因的关系
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涵之一,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部分,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的相当于中医正气的生理功能。乳腺癌患者IgA, Igm均显著升高,说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功能活跃抗体生成释放增多。阳气虚和阴血虚型患者IgA,IgG有下降趋势,这与国内绝大多数对虚证体液免疫功能的报道一致,说明正气比较虚弱,机体各脏器功能无论是蛋自质的合成,还是免疫系统的反应性都会有所下降。
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有关乳岩病因病机的论述历代医家颇多,《疮疡经验全书》则曰“阴极阳衰,血无阳安能散,致血渗入心经而生乳岩。”认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月经不正,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而发病。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则认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虑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指出情志内伤,忧思郁怒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医宗金鉴》则详细指出“乳腺癌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妇人大全良方》亦谓“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
中医药治疗适合于乳腺癌患者各个阶段,尤其是手术后,放疗、化疗之前后,通常认为中医药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增强放疗、化疗疗效,降低放化疗毒副反应,降低复发转移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中医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已渐被中西医业界重视。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法有内服也有外敷。
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法之内服验方
验方1:香附、浙贝母、当归、赤芍、陈皮、王不留行、山甲珠各9克,全瓜萎、虎杖、银花、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18克。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验方2:王不留行9克、蒲公英15克、瓜蒌仁12克、夏枯草9克,水煎服。
验方3:人参3克、白术3克、茯神3克、枣仁(炒)3克、远志2.3克去心泡,当归3克、丹皮2.5克、山栀2.5克、炙甘草2.3克、黄芪4.5克、桂圆5枚,水煎服。
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法之外敷验方
验方1:金雪球叶60克、米酒120克,炖一炷香服之,再将渣捣烂敷患处。
验方2:白鹅草15克、香芳根12克、地丁草30克、砂糖60克,谷酒60克。前三味煎水冲砂糖、谷酒,分两次服,药渣加砂糖、谷酒捶敷。
讲解一下乳腺癌的中期疗法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病了,所以大家要多重视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但是现在仍然有一些人对治疗乳腺癌中期的方法不太了解,那么,乳腺癌有哪些中期疗法?专家为您讲解相关内容。
内分泌治疗指通过药物或内分泌腺体的切除调整乳腺癌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使肿瘤的发展减慢,以达到治疗乳腺癌中期的目的。结合近年开展的雌激素受体测定方法,可以帮助选择应用此治疗的患者,并取得更好疗效,是比较好的治疗乳腺癌中期的方法。
过去放射治疗是作为手术后补充治疗或晚期、复发病例的姑息治疗。自80年代起开展了小手术范围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普遍应用,成为治疗乳腺癌中期的主要局部治疗方式之一,但在国内开展较少。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治疗乳腺癌中期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减轻化、放疗的反应,常作为手术、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及作为主要的治疗乳腺癌中期的方法,优点是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有关“乳腺癌有哪些中期疗法”的相关内容,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上述的内容就是乳腺癌中期疗法,提醒大家多加的注意,做好预防工作,若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就应该及时的跟医生交流,避免更加严重的疾病现象出现,危害到身体健康。
原发性乳腺癌怎么办
中医认为原发性乳腺癌的病因是情志不畅,抑郁成疾。其病机是肝气不舒,气机运行不畅,致使经络、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气滞血瘀,痰凝聚瘕,蕴毒成瘤。
通过临床辩证大体将原发性乳腺癌分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毒热蕴结、气血亏虚四个证型。分别给予疏肝解郁,健脾消核;健脾利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肝脾,补气养血的治疗方法。
与西医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结合,能够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目前大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