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孩止呕吐推拿 热吐推拿

小孩止呕吐推拿 热吐推拿

操作方法: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顺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1.清脾经:以左手拇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拇指根向拇指尖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其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掌根向拇指根推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住患儿左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桡侧面,由虎口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4.退六腑:以右手持患儿的左手,以左手拇指自肘尖推至大横纹尺侧头的阴池100-150次。

5.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6.横纹推向板门:用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指根,推100-300次。

7.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天柱骨100-300。

8.推下七节骨:患儿仰卧,以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第2腰椎棘突向尾骨尖推100-200次。

伤食呕吐小儿推拿 小儿伤食吐推拿方解

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胃和胃以助运化;揉板门,运内八卦,分腹阴阳以宽胸理气,消食导滞;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和胃,理气导滞。

推拿处方:清脾经,胃经,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下天柱骨,下七节骨,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揉总筋。

小孩止呕吐推拿 小孩呕吐临床表现

1.寒吐:饮食稍多即吐,吐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食物,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2.热吐: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池,苔腻,脉滑实,指纹色紫。

3.伤食吐:不发热或仅微热,恶心,不思乳食,呕吐物酸臭,呕吐频作,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舌苔厚逆。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证候分析

由于乳母喜嗜炙煿,辛辣食物,乳汁蕴热,儿食母乳,以致热积于胃,或较大儿童,过食辛辣,油腻食物,热积胃中,故食入即吐;热伤胃津,故身热烦躁,口渴喜饮,唇干面赤,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脉,舌,指纹亦为胃热之征象。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方解

清脾经,胃经,配下推天柱骨,赤凤摇头,揉总筋,可清中集积热,和胃降逆以止呕;推六腑,重在清肠胃之积热;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意在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清大肠,推下七节骨,功于泄热通便,使腑气得以通降下行,诸穴合用,而无呕吐之虞。

小儿伤食呕吐怎么按摩

伤食吐推拿处方

主证:呕吐酸馊频繁,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实。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降逆。

推拿处方:补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推天柱骨。

推拿方解: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胃和胃以助运化;揉板门,运内八卦,分腹阴阳以宽胸理气,消食导滞;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

小孩呕吐推拿哪个部位

小孩子在受到风寒的侵袭和感染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推拿小孩子的三关穴来帮助他们改善这个问题。首先将小孩的手臂拿起来,从小孩子大拇指侧的手腕处轻轻的朝着手臂的中心进行推动,当推到手臂中间的关节处,即可停止,回到手腕处重新进行推拿。 每一次应该推拿200次左右,而且对于小孩子的左右手都要进行推拿才可以。这种推三关的推拿手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有效的去除身体中的寒气,从而起到治疗风寒的功效。

首先要使用孩子自己的手指,在脚踝处的大头处上方四指的距离处,就是我们俗称的足三里了。在按摩足三里的时候最好采用轻轻的点压的按摩方式,因为小孩由于年幼,身体不是很受力,所以只有点压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减轻按摩所带来的压力。

在小孩出现呕吐的问题时、可以直接轻轻的揉搓小孩子们的肚子,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大约按八十次左右。在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揉搓,这种揉搓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缓和小孩子由于胃部的消化不良和肠胃蠕动过慢所导致的呕吐现象。但是要注意在进行腹部推拿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手掌的温度,否则可能会导致宝宝们出现腹部受凉的问题,导致腹泻的发生。

少儿呕吐怎么推拿 伤食吐推拿

操作方法: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摩揉肚脐,分腹阴阳,揉足三里。

1.补脾经:以左手食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使其拇指微屈,以右手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自患儿拇指尖向拇指根部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右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绕侧面,自掌根推向患儿拇指根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住患儿右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指,中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绕侧面,由虎口直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4.揉板门:用一手拇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揉50-100次。

5.横纹推向板门: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向指根,推100-300次。

6.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7.揉中脘:患儿仰卧,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揉中脘2-3分钟。

8.摩揉肚脐: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摩肚脐3-5分钟,继以在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9.分腹阴阳:患儿仰卧,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剑突下沿肋弓 向两旁分推50-100次。

10.揉足三里: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按揉足三里2-3分钟。

小儿推拿治呕吐

1、运内八卦

内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运揉50次。

2、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大拇指的大鱼际处,按摩此处具有升降之功,能够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呕吐泄泻。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办 小儿呕吐推拿处方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推拿处方: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以清中焦积热,配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退六腑以加强清热作用;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和胃止吐;推下七节骨以清热通便,使胃气下行。

宝宝呕吐推拿手法图 热吐推拿手法

主证:常有伤暑史或感寒邪郁而化热病史,食入即吐,吐势较剧烈,口渴饮冷,身热烦躁,面赤唇红,小便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泻火,降逆止呕。

推拿方法:清板门,清胃经,清脾土,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逆运内,外八卦,推四横纹,下推七节,清大肠,清小肠,揉涌泉。

推拿功效:板门,胃经,脾土均是治脾胃病之要穴,运用清法可清泻胃腑热邪,促进脾胃功能;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能大清脾胃热邪,达到清热泻火之功,下推七节能泻实火,降胃气,与其他手法操作仪器共凑清热泻火,降逆止呕之功。

肠胃感冒呕吐怎么办,肠胃感冒吐了怎么办

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理。

肠胃感冒呕吐推拿治疗

推拿部位:中脘穴在腹部,位居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操作手法:两手掌心相对,顺时针揉按该穴位,力度可大些,坚持五分钟作用,推拿进行时,可能会出现酸痛的情况,甚至打嗝的现象,那是正常的。

功效:推揉中脘穴,可健脾和胃,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可适用于脾胃虚寒、呕吐的肠胃感冒患者。

肠胃感冒呕吐饮食治疗

材料:生姜、蜂蜜适量。

做法:取一大块生姜(连皮),洗净,用纱布包裹之后捣烂,挤压出姜汁,加入热开水和蜂蜜,调味饮用。

功效:姜汁驱寒止呕,可减轻肠胃感冒恶心呕吐的症状,尤其是反胃的初饮用更为有效。

相关推荐

伤食小儿推拿 小儿伤食病因

小儿脾胃薄弱,凡饥饱节,伤乳伤食,或恣食生冷,或六淫之邪侵扰,以致乳食停滞不化,胃气受伤,失于和降,胃气上逆,而成

宝宝胃寒推拿 宝宝胃寒推拿手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从指尖推向指根,推100-5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食指,中指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推至大椎100-500次。 推三关:用拇指侧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腕推向肘,推50-100次。

小孩发烧推拿哪里 小孩积热发烧推拿

临床症状:《推拿广意》云:积热者,眼胞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恶闻饮食之气,,恶心,肚腹疼痛。指纹多深紫。 治则:清热解郁,消积导滞。 推拿处方:推三关,推五经,推脾土,推大肠,泻心火,推三焦,泻肾水,运内八卦,掐总筋,分阴阳,捞明月,退六腑,飞经走气,揉斗肘。 推拿方解:推三关,退六腑,飞经走气,捞明月,分阴阳乃治小孩发烧之常法;推脾土,运内八卦,乃健脾胃助消化之施;推五经,推大肠,泻肾水,泻心火,推三焦,清脏腑之积热,以解,恶心之候;掐揉总筋,斗肘,乃解痉除挛之施,以除肚腹疼痛之症

小儿推拿图解 小儿护理注意

1.小儿饮食注意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瓜果。 2.小孩时应保持坐起或侧卧只是,防物吸入器官。 3.频繁,小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应请医生症状,推拿可作为一种辅助疗法。

小儿推拿治疗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证加减 (1)、伤食型:频繁,口气臭秽,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 常用手法加: a、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b、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 c、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 (2)

小儿怎么推拿

伤食 主要症状:酸腐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秽,肚胀腹痛,大便酸臭,或秘或溏,苔厚腻。 治疗原则:消食导致,和中降逆。 按摩处方:揉板门,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按弦走搓摩。 按摩方法: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上揉100-300次。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桡侧缘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分腹阴阳:用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按弦走搓摩:用手掌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处50-100次。 胃寒呕

小儿推拿图解 小儿病因症状

病因:火热邪气入里犯胃IE,逼迫胃气上逆而致。 症状:食入即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红舌干,苔黄腻,指纹色紫。

小儿推拿治疗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证加减 (1)、伤食型:频繁,口气臭秽,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 常用手法加: a、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b、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 c、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 (2)、

宝宝怎么推拿

小儿应该分型进行推拿: 寒推拿 操作方法: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揉右端正,揉中脘。 补脾经:推拿者以右手食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拇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使其拇指微屈,以左手食指,中指二指夹持固定患儿腕部,用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子拇指尖向拇指根推200-300次。 2.横纹推向板门:推拿者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推100-300次。 3.揉外劳宫:一手持患儿手令手背向上,另一手中指指端揉外劳宫100-300次。 4.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

小孩胃热怎么办

推拿处方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呕。 推拿处方: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以清中焦积热,配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呕;退六腑以加强清热作用;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和胃;推下七节骨以清热通便,使胃气下行。 推拿手法 清脾经:脾经位置为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亦指螺纹面,不屈指推桡侧或拇指正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脾经。推300-500次。 清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推300-500次。 退六腑:六腑位置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