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膏肓穴补虚损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膏肓穴补虚损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拔罐功效:补虚损,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盗汗,咯血,健忘,遗精,羸瘦,虚痨。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大杼穴清热散风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大椎下第1个椎体即是第1胸椎,沿肩胛骨内侧端与后正中线的中点做垂线与第1胸椎水平的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清热散风,强健筋骨,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

拔罐减肥有效吗

背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脾俞穴(图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三焦俞穴(图示中下面的一个)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腹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下肢穴位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图示中上面的那个)功效:减肥,清血利湿。足三里穴(图示中下面的那个)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拔罐作用编辑由于拔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拔罐减肥的具体方法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拔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罐同时施行。与传统拔火罐不同的是,采用真空拔罐疗法。真空是通过真空负压的作用,对人体的吸拔,刺激穴位,排瘀疏松,打通经络、畅通气血,增强细胞活性,改善内循环,使体内堆积的脂肪加速消耗、分解。除了可减去体表脂肪,对深层脂肪也有一定的作用。

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1、肩胛骨缝是膏肓穴

人体的肩背部有一个重要穴位——膏肓穴。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这个穴位比较隐蔽,刮痧渗透不进去,手也无法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艾灸和自我锻炼。

2、艾灸膏肓穴的作用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着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奕奕,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孙思邈养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操作方法:用艾条悬灸此穴10-15分钟,或用艾灸仪在膏肓穴处施灸30-50分钟,每周3-5次,长期坚持会有很好的效果。

3、三个开合膏肓的方法

3.1、双肩旋转法

两手自然下垂,中指贴住大腿两侧,以肩为轴,双肩一起往前转动10次,这就是在“开膏肓”;然后,仍以肩为轴,两肩往后转动10次,这就是在“合膏肓”。

这个动作可以把膏肓活动开,充分放松肩背部,长期练习,能有效解决肩背痛的问题;而反复的前后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扩张,这也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3.2、反拳捶脊法

“反拳捶脊”也是一个开膏肓的好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把手放在背部,反拳沿着脊柱敲打。这样做可以把膏肓振开,又叫振髓法。久坐办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经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缓解肩背痛,疏通血脉。

3.3、像扇子一样开合

这个动作很简单,坐在椅子上,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把后背像扇子一样向前打开,停一会儿,再慢慢挺胸,收紧后背,往后挤压脊柱。如此反复几遍。

这个动作可打开和挤压膏肓,做完几次后,人会感觉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显减轻。

4、肩胛骨缝按压法

体位:俯卧位。

操作;将被按摩者的一侧手臂背至后腰部:以按摩者靠近床尾的—侧腿屈膝抬至床上,抵住后背臂的肘部:双手拇指按压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的间隙。取正中点,两拇指合压,取两侧点,分压;再取两侧点,再次分压。

要领:被按摩者一臂后背时,其肩胛骨上移,其内侧缘与脊柱的间隙非常容易寻摸,按三力度要适中。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心俞穴调气血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大椎向下第5个椎体,或找到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再向下数2个椎体。沿肩胛骨内侧端与后正中线的中点做垂线与第5胸椎水平的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调气血,通心络,宁心神。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梦遗,咳嗽,吐血,盗汗。

如何拔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膏肓、肺俞、风市、脾俞穴。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穴位上,至皮肤充血发红为度,每日2-3次。治法二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膏肓穴。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穴位上,至皮肤充血发红为度。隔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治法二取穴:中府、天突、膻中、气海、足三里、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穴。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先取仰卧位,在身体前侧的穴位上拔罐,留罐15分钟,起罐后,患者改俯卧位,在背部穴位上拔罐,留罐15分钟;也可以采用针罐法......

背部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大抒穴

位置:背部当第一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向下一椎骨,旁开两横指处是大抒穴。

功效:清热散风、强筋壮骨、宣肺定喘,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腰腿疼痛以及肩胛酸痛、手臂痛等症。

膏肓是什么意思 膏肓的功效与作用

1.膏肓穴可以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健忘、遗精、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等。

2.现代医学还将膏肓穴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

3.膏肓穴亦有散热排脂、补虚益损、调理肺气的功效。

相关推荐

中医怎么拔罐治疗小儿哮喘

适应证 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咳嗽、气急症状者,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均可运用该法。 禁忌证 一、高热抽搐,急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者; 二、有局部皮肤破溃、皮疹、高度过敏、皮肤传染病者; 三、形体消瘦,皮肤失去弹性而松弛者; 四、病情严重,重度水肿、心衰、呼衰、肾衰者; 五、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紫癜、白血病等患者; 六、在体表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 技术操作方法 儿童治疗时用闪火法,走罐与定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取穴 背部自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

拔火罐去火的好处有什么

背部拔罐的好处与坏处: 1、脊椎是背部的主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在其两旁散射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 2、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3、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

背部拔火罐有哪些益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

瘦身攻略:拔罐减肥穴位与方法

1.拨罐减肥学习要点一:背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示中下面的一个)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2.拨罐减肥学习要点二:腹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3.拨罐减肥学习要点三:

拔罐减肥的位置36个 拔罐的方法有哪些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的疾病或压痛点。可按病中耽穴变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髑穴拔罐等。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数十个部位。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瘀血时,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附几个罐子进行拔罐治疗。 罐子吸上后,立即取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病例。 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

拔罐减肥的位置 拔罐减肥腰背部穴位

位置: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1.5寸。 减肥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位置:背部第11胸推棘突下1.5寸。 减肥功效:健脾开胃,益气血,发散脾胃湿热之气送入膀眺经,再排出体外。

膏肓的准确位置 膏肓穴养生妙法

用刮痧板由上而下刮拭膏肓穴,每次5-10分钟,每天坚持刮拭,能疏通肩背血脉,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远离气喘,胸膜炎。

拔火罐减肥方法

1、背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2、腹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3、下肢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钟。每周

膏肓的准确位置 膏肓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简易取穴:侧卧位,先在背部找到第7颈椎,再向下数4个突起脊椎骨,为第3胸椎,在其棘突下旁开3横指处即是该穴。

鼻子不通气按摩哪里

鼻子不通气可按摩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方法:以右手中指按在大椎穴上,左手中指按于右手中指之上,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揉大椎穴各30次。 鼻子不通气可按摩风池穴 位置: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以左右手食指,分别按风池穴30次。 鼻子不通气可按摩膏肓穴 位置: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膏肓穴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