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生长情况和主要价值
麻黄的生长情况和主要价值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定观赏性。
生长环境
耐寒、耐旱、碱性土亦能生长。
麻黄具有喜光、耐干旱、耐盐碱、抗严寒的特性。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干燥的沙漠、高山、低山、丘凌、平原等地均能生长。 麻黄主要生长于中国中温带、暖温带的干旱荒漠、草原及山地区域。从海拔150米的吐鲁番盆地至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均有生长。
分布情况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内蒙古、西藏。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常组成大片单纯群落。
产于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蒙古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
中药价值编辑
【炮制】 麻黄: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
蜜麻黄:取麻黄段,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每 100kg麻黄,用炼蜜20kg。
杏仁主要价值
1.杏仁含苦味氰甙:苦杏仁甙(amygdalin)约4%和野樱甙(prunasin);杏仁-形状脂肪油约50%,油中有8种脂肪酸,主要的是亚油酸(linoeic acid)占27%,油酸(oleic acid)占67%及棕榈酸(palmitic acid)占5.2%。还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即是5'-咖啡酰奎宁酸(5'-caffeoylquinic acid),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即是3'-咖啡酰奎宁酸(3'-caffeoylquinic acid),3'-阿魏酰奎宁酸(3'-feruloylquinic acid),5'-阿魏酰奎宁酸(5'-feruloylquinic acid),3'-对香豆酰奎宁酸(3'-Pcoumaroylquinic acid),肌醇(inosit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燕麦甾醇(△-aven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24-胆甾烯醇(△-chlestenol),雌性酮(estrone),17β-雌二醇(17β-estyadiol),甘油三油酸酯(triolein)。另含有抗炎和镇痛活性的2种蛋白质成分:KR-A和KR-B,其含量分别为4.44%和0.41%。又含与杏仁香味有关的挥发性成分:苯甲醛(benzaldehyde),芳樟醇(linalool),4-松油烯醇(4-terpin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
2.野杏 种仁含苦杏仁甙约4.84%,还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有:下已醛(n-hexanal)占4.81%,反式-2-已烯醛(2-hexenal)占11.57%下已醇(n-hexanol)占14.38%,反式-2-已烯-1-醇(2-hexen-1-ol)占8.28%,芳樟醇占12.61%,a-松油醇占5.69%。牻牛儿醇(geraniol)占2.78%和十四烷酸(teradecanoic acid)占3.6%。
地黄的主要价值
药用
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5]
炮制:(熟地黄)⑴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⑵取净生地黄,照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6]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生地黄:甘,寒。[5] 熟地黄:甘,微温。[6]
归经:归心、肝、肾经。[5-6] 功能主治: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7]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5]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6]
芝麻菜的主要价值
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及医药用。[2] 其种子含油量达30%。
每100克芝麻菜中的水分含量占比92%,蛋白质约有0.3克,脂肪占有0.1克,碳水化合物约有0.4克。芝麻菜有兴奋、利尿和健胃的功效,而且芝麻菜对久咳也有特效。
吃芝麻菜时,要去除根和纤维茎。因其生长于沙和土里,故应彻底清洗叶子。
为了保持芝麻菜鲜亮的外观,不要用水浸泡。
芝麻菜在食用搭配方面可以与肉汤、沙拉、马铃薯和面粉一起做成非常漂亮且颇具风味的菜,也可以与其他蔬菜蘸酱食用。此外,芝麻菜的种子还可以用来做成味道很浓的芥末。
黄麻的主要价值
种茎皮富含纤维,可作绳索及织制麻袋;经加工处理,可织制麻布及地毯等;嫩叶供食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黄麻图册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拔毒消肿。用于预防中暑,中暑发热,痢疾;外用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药理作用
①强心作用;
②对实验性心肌病变有影响;
③对血管及血压的影响:冠状窦血流量,初期轻度减少,然后明显增加,并能提高心肌耗氧量,如与茶碱合用,茶碱可取消它初期的冠状血流量减少现象,在增加冠状
血流量及心肌氧摄取方面,二者起协同作用。关于血压,小量仅短时间升压,大剂量则引起明显、稳定的升压作用;
④其它作用:对中枢有镇静作用,对健康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兔的利尿作用,因各种情况而变动,但总的趋向是尿量增加。
注意
孕妇忌服。
经济价值
1999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表明,用黄麻纤维制作的黄麻土工布,能有效地减少坡面泾流和土壤侵蚀;其自然纤维特性能调节改善土壤温、湿度条件,从而有效地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同时黄麻土工布的覆盖及降解,减少了土壤粘粒流失,具有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肥力的作用。因此黄麻土工布是一种良好生态效益的优良水土保持材料。
黄麻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一、生产纸浆和纸
用常用的化学制浆法,以麻杆为原料,可生产优质纸浆,用于生产优质书写纸和印刷纸。黄麻加工中的麻纤维下脚料可用于生产牛皮纸。
二、生产麻杆纸板
用5%的氧化钙腐蚀麻杆碎片,生成纸浆。纸浆冲洗打浆后,配上长纤维浆作面料,在手工制板上压榨5分钟(温度60℃),即可生产良好强度和韧性的麻杆纸板,可用于
生产各种类型的纸板箱。
三、生产人造树脂板
用固热树脂,如尿醛树脂和酪朊或天然树脂(如虫脂)作粘合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热处理麻杆碎片,即可制成人造树脂板。
四、生产木炭
将麻杆碎片压紧,高温碳化,可生产低成本的优质木炭。用氯化锌和磷酸作激活剂,麻杆还可以生产活性炭。
五、生产纤维素
以麻杆作为生产纤维素制剂的原料,用纤维素制剂可生产粘胶、三磷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
六、生产化学药品
用碱溶化或硝酸氧化法处理麻杆,可生产优质草酸。用硫酸处理麻杆,可生产糠醛。
七、用作装饰墙纸
把黄麻茎部剥下的韧皮纤维,经过无氧水浸处理,成为熟麻,使用熟麻编制加上现代化的附纸工艺成为黄麻墙纸。
八、黄麻纤维丝与铅油一起缠绕在供水管道螺纹,用来密封。
昆布主要价值
昆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每百克干昆布中含:粗蛋白8.2克,脂肪0昆布.1克,糖57克,粗纤维9.8克,无机盐12.9克,钙2.25克,铁0.15克,以及胡萝卜素0.57毫克,硫胺素(维生素B1)0.69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2)0.36毫克,尼克酸16毫克,能发出262干卡热量。与菠菜、油菜相比,除维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几十倍。昆布是一种含碘量很高的海藻。
养殖昆布一般含碘3~5%,多可达7~10%。从中提制得的碘和褐藻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多食昆布能防治此病,还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与脂的积聚。昆布中褐藻酸钠盐有预防白血病和骨痛病的作用;对动脉出血亦有止血作用,口服可减少放射性元素锶-90在肠道内的吸收。褐藻酸钠具有降压作用。昆布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还发现昆布的一种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昆布甘露醇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退、脑水肿、乙型脑炎、急性青光眼都有效。脾胃虚寒者少食用。
菊苣主要价值
菊苣主要价值
园林用途
可作野趣园材料或疏林杂植。
药用价值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还具有健胃等功效。
菊苣简介
菊苣 (学名:Cichorium intybus)是一种灌木丛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出蓝色或薰衣草色的小花。原生于欧洲,但现时已自然生长于北美等地而成为路边物种。经烘焙及磨碎后的根部广泛用作咖啡代用品起源于地中海,但现在在全球,特别是美国南部的新奥尔良地区、印度及东南亚也广受欢迎。与此同时,它也是制作红眼肉汁的主要材料。
麻黄的生长习性
分布习性
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等处,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
温度影响麻黄的地理分布。从麻黄的分布范围看。麻黄可在-31.6-42.6°C的
极端气温条件下生存。兼有耐热植物和耐寒植物的特性,在极端生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生存概率。但是,麻黄的正常生长发育仍要求有较高的气温。且在年平均气温6.0-7.0°C的温度气候区域内麻黄分布广、数量多,形成优势群丛;在年平均气温4.3-6.0°C的区域内,麻黄生长发育正常,并随着年平均气温降低麻黄数量减少。至-1.61-4.2°C的区域内鲜有麻黄分布。
麻黄分布在湿度低冰分较少的地区。麻黄的地理分布,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多而减少。如在降水量为300-340mm的区域内,湿润度在0.38以下,麻黄集中分布,是最适合的生长环境。而在降水量为400-500mm、年湿润度为0.6-0.8的区域内,几乎没有麻黄分布。当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大,草地植被形成低地草甸草原时,麻黄即完全消失。
适应环境
麻黄适宜在沙质性土壤中生长。土壤与麻黄的分布和生长关系密切,表土0-20cm的土壤基质层对麻黄水平根的分布发育尤其重要。在以风沙土为主的沙质灰铝土干草原区内,麻黄分布广泛,特别是上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时。pH在8左右,麻黄生长良好。而在以栗钙土为主的低山丘陵干草原区,麻黄只有零星分布。在以棕壤为主的山地草甸草原区几乎没有麻黄分布。此外,麻黄不宜在低洼地和排水不良、通透性差的新土中生长,这与其根蘖型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姜的主要价值
生姜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含有 姜油酮、 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 蛋白质、 多糖、维生素和多种 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生姜制品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尤其在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极为畅销,每年可为国家创大量外汇。
在中国,生姜的食用及药用的历史很长,生姜的开发利用也比较早,主要产品有姜片、甜姜、姜酱、姜汁等,产品档次低,销售量有限。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宝贵的鲜姜资源,通过开发与利用,不仅使其每部分都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获取高附加值产品,获得较高的增值效应。同时从生姜中提取以下四种产品:浓缩姜乳,透明原姜汁保健饮料,生姜淀粉,最后对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制成姜蓉辣酱。以上四种产品中的前两种为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
⒈调味姜乳
调味姜乳提取了生姜中的调味精华部分浓缩而成,外观如蛋黄色的 奶油,呈膏状。使用非常方便,调味作用极强,可用于高档餐厅中。作为调味品,在调料汤中放入极少一点即可,尤其适合于海鲜宴中蘸食。
⒉生姜原汁保健饮料
该饮料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其风味带有一丝焦香,入口后,非常舒适,特别适合于高温地区和野外作业人员饮用,在北方具有广泛市场。南方春、夏、秋季阴雨不断,人体内湿气过重,易生病,饮用该型饮料虽无驱寒必要,却有除湿功效,医学上讲究“冬吃萝卜夏吃姜”即此道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中医专家研究认为,饮用该饮料可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使毛孔充分张开,迅速解除疲劳,酒后饮用,具有轻松感,并可保持头脑清醒。生姜原汁饮料可以作为汽车司机的专用饮料。因此,姜原汁饮料未来前景将极为广阔。以前市场上曾出现过姜汁饮料,主要是以姜香精勾兑的具有姜风味的合成饮料,真正的不含化学合成物的原姜汁透明饮料目前在市场上仍为空白。
⒊生姜淀粉与姜蓉辣酱
生姜淀粉与姜蓉辣酱为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所得产品,不属高附加值产品,只为降低成本和杜绝三废污染而开发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发国际上盛行的植物 食用纤维,其前景更佳。
花生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花生果实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4-5] 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有促进人的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作用。[6]
营养成分
花生(炒)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
可食部71水分(克)4.1能量(千卡)589.0
能量(千焦)2464蛋白质(克)21.7脂肪(克)48.0
碳水化合物(克)23.8膳食纤维(克)6.3胆固醇(毫克)0.0
灰份(克)2.4维生素A(毫克)10胡萝卜素(毫克)60.0
维生素A(毫克)0硫胺素(微克)0.13核黄素(毫克)0.12
尼克酸(毫克)18.9维生素C(毫克)0维生素E(T)(毫克)12.94
a-E9.92(β-γ)-E2.38δ-E0.64
钙(毫克)47磷(毫克)326钾(毫克)563.0
钠(毫克)34.8镁(毫克)171铁(毫克)1.5
锌(毫克)2.03硒(微克)3.9铜(毫克)0.68
锰(毫克)1.44碘(毫克)0
橄榄主要价值
营养
橄榄橄榄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于女性、儿童食用。冬春季节,每日嚼食两三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赛人参”之誉。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橄榄果实中还含有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E)-3,3-二羟基-4,4-二甲氧基芪,没食子酸、逆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金丝桃苷和一些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
药用
中医认为,橄榄味甘酸,性平,人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痰血等。《日华子本草》言其“开胃、下气、止泻”。《本草纲目》言其“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蟹毒”。《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
经济
橄榄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核供雕刻,种仁可食,亦可榨油,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
蛋黄果的主要价值
食用
蛋黄果是热带水果,果肉含糖29.1-30.5%,淀粉5.6-8.1%,粗脂肪1-1.14%,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24.3mg。果实除生食外,可制果酱、冰奶油、饮料或果酒。海南蛋黄果美容功效:蛋黄果含有丰富的磷、铁、钙、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及人体必须的十七种氨基酸,具有帮助消化、化痰、补肾、提神醒脑、活血强身、镇静止痛、减压降脂等功效。[3]
经济
蛋黄果树姿美丽,适合作庭园栽培。蛋黄果适宜沙质地和其他土壤质地栽种的优良特性二代母本果树;该水果每公斤的市场价格在20至55元之间,是一种极富市场前景的果树种植品种,同时也是解决农村水果种植业品种老化、市场价格低迷,促进农村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