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酒怎么做
糯米酒怎么做
糯米酒做法很简单:
取糯米500克,酒曲10-20克。
1.先将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浸泡一昼夜,见米粒呈肉色,提之成粉状时捞出沥干,倒入笼屉内,用旺火蒸20分钟出锅。
2.把蒸好的饭,倒入干净的容器中,用冷开水冲淋降温。
3.将米饭摊开,撒上酒曲拌和均匀,边拌边加0.5-1公斤温开水,用手轻轻压实,当中挖一小凹坑,用保鲜膜将容器口封好盖严,四周用棉絮包裹保暖。
4.如相对温度保持在20°c左右,经过4-5天后即可制成香醇可口的糯米酒;如气温较高,则相应缩短酿制时间。
黄酒和米酒的区别
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在会亲聚友的餐桌上,还是在厨房里做菜肴的时候,都少不了酒的出现,所以酒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食品。但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使用的酒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对酒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不同酒之间区别的了解。而像米酒和黄酒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你了解吗?
虽然说,黄酒和米酒都是可以用来食用的,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却很少有人清楚。为了帮助大家区分清楚黄酒和米酒,然后能够合理地使用,现在就带您去具体了解黄酒和米酒的联系和区别有些什么。
黄酒
黄酒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
黄酒的另一功能是调料。黄酒酒精含量适中,味香浓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人们都喜欢用黄酒作佐料,在烹制荤菜时,特别是羊肉、鲜鱼时加入少许,不仅可以去腥膻还能增加鲜美的风味。
米酒
糯米酒,又称江米酒、甜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药用糯米酒有“百药之长”的美称,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佐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常用糯米酒浸泡、烧煮、蒸灸某些中草药,或调制人参再造丸及各种药酒。糯米酒还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冷喝有消食化积和镇静作用,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等有疗效;烫热饮用能驱寒祛湿、活血化淤,对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等有益;如与鸡蛋、红糖同煮或冲服,则补中益气,强健筋骨,可防止神经衰弱,神思恍惚,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如分别与桂圆或荔枝、红枣、核桃、人参同煮,有助阳壮力、滋补气血之功效,对体质虚衰、元气降损、贫血等有疗效。米酒适合所有人食用。温中益气、补气养颜。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更加适合。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口服。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l-2次。阴虚火旺者忌服(引自《药酒汇编》)。糯米酒不宜久存,冬季注意保暖,3-4天后也可食用;夏天在酒中加少许水煮沸,可延长贮存时间。
黄酒和米酒的区别和联系:
1、料酒,就是专门用于烹饪调味的酒。料酒在一定程度上就叫黄酒,实际就是用30%~50%的黄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调味料做成。
2、米酒,又叫酒酿,甜酒。米酒是用大米作为原料,多用糯米,使用甜酒发酵曲保温发酵制作而成,酒精度低,味道偏甜。
3、加饭酒,是黄酒的一种专业叫法,就是酿造时需要增加糯米和麦麹的数量而成的一种黄酒,属半干型黄酒,与元红酒、善酿酒、香雪酒并称绍兴黄酒4大品种。
4、绍酒,即绍兴产黄酒,又叫绍兴老酒。
5、花雕,是黄酒的的一种俗称,其实就是经过长期贮藏的绍酒,因其酒坛外面绘有五彩雕塑装饰而得名。
6、南酒,广义上讲,就是南方产的黄酒,以区别北方的白酒,俗称“南黄北白”。如果不嫌浪费,除了米酒外,加饭酒、绍酒、花雕都可以当做料酒做菜。由于料酒的主要功能在于去腥、增鲜,适用于肉、鱼、虾、蟹等荤菜的烹调,制作蔬菜时则没有必要放入料酒。
其实,黄酒与米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您对酒文化一窍不通的话,通常会将黄酒和米酒混淆在一起。那么,在使用这两种酒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差错。而对黄酒与米酒区别的具体了解之后,日后在合理食用的情况下,您就可以清楚了。
糯米酒的做法
糯米酒的做法
1、制作糯米酒要先准备好原材料,糯米最好选用晚季糯米,因为早糯米渗杂的粳米比较多,米质不好,酿的酒口感较差,用簸箕簸去米屑,用清水反复淘洗后置于缸中,加山泉水浸泡,夏季两小时,冬季四小时。并将所有用具及容器进行杀菌消毒。
2、从缸中捞起糯米,并将糯米中包含的水分沥干,慢慢的放入饭甑中,加上锅盖,蒸上几分钟后,打开用竹子插出十几个上汽孔,用猛火蒸至八分熟,(以能闻到糯饭香气,用两个手指搓捏,饭粒能整个捏扁,不留生心为准),起锅,在铁锅上放上木架,将饭甑置于架上,均匀洒上几勺凉开水降温,不让米饭继续变熟变烂。温度掌握在用手放于甑底承接,滴下的水不太烫手为宜。
这时候滴下来的水,也可以叫做淋酒水,对皮肤十分有好处,可以很好的滋润肌肤,可以收集来洗澡,建议淋饭时用干净容器承接,酿完酒后趁水还是热的,赶紧来个痛快的热水浴。洗完后你一定会觉得皮肤特别的润滑哦。
3、预先将酒曲加少许凉开水化开,然后一边往拌酒缸中倒入米饭,一边往其中撒入酒曲,加以拌合。这个细节非常关键,米饭温度太凉,酒曲不会发酵,太高则会把酒曲中的酵母菌烫死,失去发酵的作用,最终以败北收场。
4、拌合的速度要快,不能让米饭太凉,在此过程中如果感觉饭太烫手,则将其分散,待稍凉后再拌。拌好酒曲后,在缸中间挖一小孔,孔呈圆形,上宽下窄,这个孔是用来观察糯米饭的发酵情况的。
5、将发酵缸盖上能透气的竹簸箕,(注意不能密封),用棉被或稻草包好保温,放于相对较为封闭的房间,门窗关好,包装物视当时气温而定,冬天应包裹严实,夏天不另外加温,春秋两季则可以给它稍微穿些薄薄的“衣服”。这和女孩子穿衣服差不多。大热天的穿件毛衣就焖坏了,大冬天的若是穿件夏裙就得感冒打喷嚏了。
6、24小时后,进入房间,倘能闻到一股香醇的酒香,打开缸盖,能看到观察洞底部有略显浑浊的酒液出现,以耳朵贴近缸口,能听见轻微的哔啵声,似乎无数精灵在欢歌,那么第一阶段就基本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
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应该密切注意气温的变化情况,同时可以隔几个小时用手探入缸外壁查看,温度以手掌略感温热为宜。太冰则给它多穿一点,太热则帮它脱掉一件,总之要像对待刚出生的小宝宝一样呵护。
如果24小时内(俗称对时)没有出现酒娘,发酵缸内也听不到有轻微的哔哔啵啵的声音,那这坛酒的前途就有点不妙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外界温度太低,应该及时給它多穿些衣服。如果两至三天后,还是无动于衷,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这坛酒牺牲了。
月子米酒水的做法大全
月子米酒的材料:
精装糯米10斤,陶制坛子一个,酒曲适量,大桶一个,高度白酒2斤,一次性手套。
1、购回陶制坛子后,用清水浸泡2天,之后倒出水晒干坛子;
2、糙糯米倒到大桶中,加入清水浸泡一晚备用。
月子米酒的做法:
1、将浸泡好的糙糯米沥干水倒入高压锅或电饭锅中煮熟(因为米已提前浸泡加水的时候只要能没过米就可以,否则煮出的米饭会很烂);
2、将煮好的糯米饭倒入大的簸箕中摊开,可在旁边放一个电风扇吹风,以利于米饭快速冷却下来;
3、将酒曲用手在碗中压成粉未状,待米饭彻底冷却后撒在米饭上面,双手穿上一次性手套将米饭充分拌均匀。
4、将与酒曲充分拌均匀的米饭放入坛子中,压实后在中间开一个井口,以方便24小时后观察出酒情况,之后在坛口盖上一块干净的毛巾,将坛子在放一张毛毯中包裹起来;
5、以现在的气温一般24小时后会出酒水,届时可以打开毛巾用耳朵在坛口听里面的声音,一般会有发酵时的“吱吱”声响;
6、确认出酒后,仍要盖上毛巾静置2天,后倒入高度白酒浸泡(作用是可以让米酒保持长期不坏,越存越香)。
7、最后一步,便是让酒坛子密封保存,如果需要用到酒酿时,一定要用干净无水无油的勺子将酒酿取出,之后继续密封,一般保存2-3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温馨提示:上面讲了月子米酒的制作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呀?赶快动手尝试尝试吧!
月子米酒水的实用做法:
1、用烧开的米酒代替水分(买商店里的瓶装米酒)。做法是将数瓶米酒倒入锅内,不加盖,大火煮沸后持续15分钟以上。再将煮好的米酒水装入热水瓶备用。
2、产后半个月内严禁喝水、饮料及汤类,牛奶也不可以喝。因为会喝成大水桶,会变胖,将来容易得风湿病或神经痛。
糯米怎么酿米酒 乌鸡糯米酒
材料:雄乌骨鸡1只,糯米酒1500毫升。
做法: 1.将乌骨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上锅加调料炒熟。
2.将炒熟的鸡肉放入酒坛内,倒入糯米酒,加盖密封浸泡。
3.浸泡期间经常晃动酒坛,密封5-7天即可服用。
4.服用时取上清酒液,鸡肉可食用。
用法:每日3次,不局量随饮,鸡肉佐餐食用。
好处:养阴补虚,适宜于女性产后虚劳羸瘦,脾虚滑泻调理。
当归糯米酒怎么做
传统的当归糯米酒喝起来没有刺鼻的味道,反而是香甜甘醇,神清气爽。当归糯米酒作为药酒的一种,对滋养身体,改变面色憔悴,眩晕的身体症状有着很好的效果。当归本来就是一种中药的药材,把它和糯米搭配起来,药效更是显著,当归糯米酒怎么做并不是一个难题。让我们来看一下传统的做法吧。
制作方法
1.选米淘洗:选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甑蒸熟:将米捞入箩筐冲清白浆,沥干后投入甑内进行蒸饭。在蒸饭时火力要猛,至上齐大汽后5分钟,揭盖向米层酒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可下甑。
3.拌曲装坛:米饭出甑后,倒在竹席上摊开冷却,待温度降至36~38℃不烫手心时,即可撒第一次红曲,再翻动一次,撒第二次红曲,并拌和均匀,用曲量为米量的6~7%。温度控制在21~22℃左右,即可入坛。按每100千克原料加净水160~170千克的比例,同拌曲后的米饭装入酒坛内搅匀后加盖,静置室内让其自然糖化。
4.发酵压榨:装坛后,由于内部发酵,米饭及红曲会涌上水面。因此每隔2~3天,要用木棒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并把坛盖加盖麻布等,使其下沉而更好地发酵。经20~25天发酵,坛内会发出浓厚的酒香,酒精逐渐下沉,酒液开始澄清,说明发酵基本结束。此时可以开坛提料,装入酒箩内进行压榨,让酒糟分离。
5.澄清陈酿:压榨出来的酒通过沉淀后,装入口小肚大的酒坛内,用竹叶包扎坛口,再盖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然后集中在酒房内,用谷皮堆满酒坛四周,烧火熏酒,使色泽由红逐渐变为褐红色。再经30天左右,即可开坛提酒。储存时间越久,酒色就由褐红色逐渐变为金黄色,成为酿美酒。每100千克糯米可酿造米酒200千克。
当归糯米酒的做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是专门的酒酿师傅,还真不明白其中的发酵原理。按照上面的步骤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当归糯米酒了。逢年过节喝一些自己酿制的当归糯米酒再好不过了。
醪糟怎么吃
最简单的吃法是吃生醪糟。南方人习惯上把未经加工的醪糟叫做“生酒酿”或“生米酒”或“生醪糟”。吃生醪糟就是直接吃了。其中,以湖北孝感的“孝感米酒”(湖北多称为“伏汁酒”)为例,当地人以生吃或稍加白水吃为主,“孝感米酒”因此成为湖北人的最爱。不过,这种酒酿的制作(20张)吃法也有讲究,刚刚发好酵的醪糟有些微温,口感发酸,要等凉透了才好吃。后来有了冰箱,连盆带醪糟一起放进去就行了,既可吃到凉透的醪糟,又可防止因过度发酵而导致醪糟变酸。
生醪糟的吃法简单,对醪糟的要求就很高。有人为了追求醪糟的甜度,加的“引酒水”比较少,出来的醪糟就“发柴”,口感干涩,加上齁甜,吃起来并不舒服。“引酒水”加多了醪糟比较嫩,口感舒适,可酒味和甜度又不够了,南方人把这叫做“清汤寡酒”。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超市的醪糟不好吃了。
在川贵黔一带,除了吃以外,生醪糟还有着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生醪糟取代白酒做腌菜的“酵母”。像四川用醪糟腌的牛皮菜,酸辣之余带着绵甜,实在爽口。而贵州独山的“独山盐酸”则尤为闻名遐迩:于碧绿的青菜和红红的辣椒之间,点缀着雪白的醪糟粒,生脆的菜帮子巨辣无比,缠绵的甜味又使人欲罢不能。
南方的一些饭馆至今仍袭用醪糟做发面的“酵头”,所制作的面点松软可口香甜生津,非酵母或酵肥可比。生醪糟还是做菜的上等调料,像醪糟鱼、醪糟茄子等,都是很受欢迎的西南地区的家常菜。
至于“熟醪糟”的吃法就太多了,可做成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等饮食。
糯米酒有什么功效 糯米酒可以怎么做菜
材料:鸡半只,鸡杂一副,木耳10克,花生60克,红枣6枚,鸡蛋2个,生姜适量。糯米酒3-4杯,水3杯,食盐适量。
做法: 1.鸡洗净切块,鸡杂用食盐擦洗干净切片,木耳浸软后切丝,鸡蛋打散煎熟切丝。
2.姜片下油锅爆香,将鸡块,鸡杂,木耳,花生,红枣,糯米酒及水一同放入锅中,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40分钟。
3.下食盐天威,加入鸡蛋 丝煮滚即可。
材料:糯米酒30毫升,鸡蛋1枚。
做法:将糯米酒倒入铁锅内,加清水适量,加热煮沸后,撒入打散的鸡蛋,稍煮沸,即成蛋花汤。
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糯米
糯米性温味甘,经常食用能够健脾止泻,补中益气。糯米日常食用,可以煮饭熬粥、酿酒做汤等等。但要注意,将糯米制成糕点的时候较难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过多食用。
糯米酒怎么做 糯米酒里可以加什么
材料:桑叶250克,糯米1500克,酒曲适量。
做法:
1.取桑叶(春桑农历四月采集,冬桑叶农历十月采集各半),洗净,切碎,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
2.将煎好是桑叶汁泡糯米蒸熟,加入酒曲,搅拌均匀。
3.放于温暖处发酵20日,榨取酒液,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材料:菊花20克,糯米酒500克。
做法:
1.将菊花洗净,撕碎。
2.撕碎的菊花与糯米酒同放入砂锅中,边加热边搅匀。
3.待煮沸后取酒汁,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饮服2次,每次30-50毫升。
糯米怎么酿米酒 天冬糯米酒
材料:天冬,神曲各15克,糯米500克。
做法:
1.将天冬去芯捣碎,加入水共同煎煮后,过滤汁液,
2.将糯米淘洗干净,入锅蒸熟。
3.将天冬汁,糯米,神曲共同置于干净的容器类,搅拌均匀,将容器口密封牢固。
4.待酒熟后,过滤其汁液,即可服用。
用法:每日1-3次,每次30毫升。
好处:调和五脏,滋补六腑,适宜于脏腑虚衰者,症见有耳聋,头晕,咳嗽和多痰等症。
黄酒和米酒的区别
黄酒和米酒的区别和联系:
1、料酒,就是专门用于烹饪调味的酒。料酒在一定程度上就叫黄酒,实际就是用30%~50%的黄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调味料做成。
2、米酒,又叫酒酿,甜酒。米酒是用大米作为原料,多用糯米,使用甜酒发酵曲保温发酵制作而成,酒精度低,味道偏甜。
3、加饭酒,是黄酒的一种专业叫法,就是酿造时需要增加糯米和麦麹的数量而成的一种黄酒,属半干型黄酒,与元红酒、善酿酒、香雪酒并称绍兴黄酒4大品种。
4、绍酒,即绍兴产黄酒,又叫绍兴老酒。
5、花雕,是黄酒的的一种俗称,其实就是经过长期贮藏的绍酒,因其酒坛外面绘有五彩雕塑装饰而得名。
6、南酒,广义上讲,就是南方产的黄酒,以区别北方的白酒,俗称“南黄北白”。如果不嫌浪费,除了米酒外,加饭酒、绍酒、花雕都可以当做料酒做菜。由于料酒的主要功能在于去腥、增鲜,适用于肉、鱼、虾、蟹等荤菜的烹调,制作蔬菜时则没有必要放入料酒。
其实,黄酒与米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您对酒文化一窍不通的话,通常会将黄酒和米酒混淆在一起。那么,在使用这两种酒的时候,就会容易出现差错。而对黄酒与米酒区别的具体了解之后,日后在合理食用的情况下,您就可以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