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食管平滑肌瘤如何预防

食管平滑肌瘤如何预防

食管良性肿瘤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5~0.8。因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常不求医。或为临床医师所忽视。近年由于X线及其它检查技术进步,发现的病例才逐渐增多。其中90%为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以纵行肌为主。绝大部分在食管壁内。即粘膜外壁在型。个别凸入管腔内呈息肉状。有蒂与食管壁相连。有自口中呕出的报告。这类病人也可能在呕出时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肿瘤可发生于食管任何部位。国内报道以中段最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在颈段的极少。因颈段食管由随意肌构成。在腹段的也不多。不易区别来自食管或贲门肌层。肿瘤绝大部分为单发。多发的仅约2%~3%。自2个至10多个不等。文献上还提到有弥漫性食管肌瘤病。肿瘤大小不一。2~5cm的最多见。切除标本有小至0.5cm×0.4cm×0.4cm。大至17cm×10cm×6cm。以重量算最小的0.25g。最重的有5000g。

诊断平滑肌瘤时,必须考虑到食管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以予鉴别排除。食管镜检查时切忌行粘膜活检,以免造成损伤及粘膜与肿瘤发生粘连,有碍于以后的手术摘除。手术宜选用效果好、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粘膜外肿瘤摘除术,不应轻率行食管部分切除术。

[预防目标]

1、减轻焦虑;

2、加强营养;

3、减少或不发生术后并发症;

4、学会有效的进食方法。

[预防措施]

1、心理护理

病人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日益消瘦,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差,对治疗缺乏信心,同时对手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因此,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解释、安慰和鼓励,建立充分信赖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认识到手术是彻底的治疗方法,使其乐于接受手术。

2、加强营养

尚能进食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及热量。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应输血或血浆蛋白给予纠正。

3、胃肠道准备

①注意口腔卫生;

②术前安置胃管和十二指肠滴液管;

③术前禁食,有食物潴留者,术前晚用等渗盐水冲洗食管,有利于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术后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④拟行结肠代食管者,术前须按结肠手术准备护理,见大肠癌术前准备。

素食预防食管平滑肌瘤

俗话说,祸从口出,但对部分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来说,却是祸从口入。有的人餐桌上总也离不开各种肉食,吃起肉来大快朵颐,对素菜却不感兴趣,或者只夹几筷子,点到为止。其实,高脂肪饮食不仅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的危险因素,也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湖南省军区机关医院胃肠科专家说,食管平滑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是基因突变。不少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苯并芘等是溶于脂性溶酶的嗜脂物质,而高脂肪食物会使大量脂类物质在细胞及组织内沉积,这些“脏东西”使更多的致癌物质被吸收,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引发胃癌。而蔬菜、瓜果等素食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可促使细胞保持新鲜、年轻状态,抵御癌细胞的攻击,同时可调节细胞分化,防止胃黏膜变性、坏死。

因此,就餐时一定要让素食占绝对优势。饭菜中,素菜要占到2/3以上,吃一口荤菜要再吃几口素菜,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的老年患者来说,则更要注意。

另外,高盐饮食也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据流行*学调查,我国人均每日吃盐量在27克以上,北方地区相对南方较高。而国际规定健康饮食的进盐量为6克左右。大家不妨到药店购买专门的限盐勺(一勺可盛2克盐),把好限盐关。如果没有限盐勺,也可以用可乐、雪碧等饮料瓶的盖子来衡量,一盖盐大概是5克。

专家说,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从皮肤上就能直观地表现出来,那些低脂、少盐,多食蔬菜、水果的人,皮肤一般比较润泽、紧致,说明体内细胞较年轻、有活力。而那些嗜好高脂饮食、口重的人则皮肤比较暗沉、易松弛,还容易过早出现老年斑,说明机体已老化,相对来说,抗癌的能力也有所下降。

在临床医学上得了食道平滑肌瘤的患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1.吞咽困难 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展缓慢,呈间歇性,多不严重,完全有别于食管恶性肿瘤引起的进行性吞咽困难。病人从无吞咽困难至出现吞咽困难的间隔时间一般都很长。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必然联系,主要取决于肿瘤环绕食管腔的程度。

2.疼痛或不适 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部隐痛和饱胀感,疼痛可向后背部或肩部放散,与饮食无关。病人常有的主诉为上腹部饱胀、压迫感或者上腹部疼痛。

3. 其他消化道症状 包括食欲不振、反胃、嗳气、恶心及呕吐等。这些症状均属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也是食管平滑肌瘤病人的第二种常见症状。有的病人有胃灼热感,可能与合并食管裂孔疝有关。据Gray等(1961年)报道,约1/2的病人有消瘦及体重减轻现象。极个别的食管平滑肌瘤蔓延到胃壁及其黏膜下,可在局部胃黏膜表面形成溃疡并引起出血,病人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呕血。

4.呼吸道症状 有的食管平滑肌瘤病人偶有咳嗽、呼吸困难或哮喘等呼吸道症状,可能因误吸、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或巨大平滑肌瘤压迫肺组织所致。

由于食管平滑肌瘤生长缓慢,上述各种症状可以长达数年。

5.其他罕见的临床表现 1972年和1980年,Ullal及Kaymakcalan等各报道1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伴有肥大性骨关节病的表现(即:Marie-Bamberger综合征)。手术切除肿瘤之后,肥大性骨关节病的表现很快消退。

食道良性肿瘤的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肿瘤科 肿瘤外科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治疗周期:1-2个月治愈率:90%常用药品:消癌平片 阿魏化痞膏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食管良性肿瘤西医治疗

食管平滑肌瘤临床上无症状,瘤体又很小的食管平滑肌瘤病例可定期随诊观察,不必急于施行手术治疗。

瘤体较大临床上呈现症状或虽无症状但发现肿瘤后引致病人心情忧虑不安者,均宜施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经右胸或左胸切口进胸,切开纵隔胸膜,显露食管后,纵向切开肌层即可在粘膜外分摘除平滑肌瘤,稀疏缝合肌层切口。术中如损破粘膜则需作间断内翻缝合,再缝合肌层并覆盖以纵隔胸膜。巨大平滑肌瘤包绕食管者则需作食管部分切除和食管胃吻合术。

食管良性肿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食道良性肿瘤的治疗措施

食管平滑肌瘤临床上无症状,瘤体又很小的食管平滑肌瘤病例可定期随诊观察,不必急于施行手术治疗。瘤体较大临床上呈现症状或虽无症状但发现肿瘤后引致病人心情忧虑不安者,均宜施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经右胸或左胸切口进胸,切开纵隔胸膜,显露食管后,纵向切开肌层即可在粘膜外分摘除平滑肌瘤,稀疏缝合肌层切口。术中如损破粘膜则需作间断内翻缝合,再缝合肌层并覆盖以纵隔胸膜。巨大平滑肌瘤包绕食管者则需作食管部分切除和食管胃吻合术。

食管平滑肌瘤可长期不呈现临床症状,而在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时被偶然发现,平滑肌瘤长大后一般超过5cm,可呈现胸骨后饱胀、疼痛压迫感和轻度吞咽梗阻感。食管钡餐造影X线检查可显示边缘光滑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其上下缘与正常食管壁交界处呈锐角,肿瘤区食管粘膜皱襞被肿瘤撑平而消失但无破坏,吞咽动作可能见到平滑肌瘤随食管上下移动。

食道平滑肌瘤的症状

食管平滑肌瘤可长期不呈现临床症状,而在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时被偶然发现,平滑肌瘤长大后一般超过5cm,可呈现胸骨后饱胀、疼痛压迫感和轻度吞咽梗阻感。食管钡餐造影X线检查可显示边缘光滑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其上下缘与正常食管壁交界处呈锐角,肿瘤区食管粘膜皱襞被肿瘤撑平而消失但无破坏,吞咽动作可能见到平滑肌瘤随食管上下移动。

临床常见的食道良性肿瘤按发生部位分为腔内型、黏膜下型和壁间型。腔内型包括良性息肉和乳头状瘤;黏膜下型包括血管瘤及颗粒细胞成肌细胞瘤;壁内型最常见为食道平滑肌瘤。食管良性肿瘤当肿块较大时可不同程度的堵塞食管腔,出现咽下困难、呕吐、消瘦、胸骨后压迫感或疼痛感等症状。

食道良性肿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解剖部位和体积大小。较大的肿瘤可以不同程度地堵塞食管腔,出现咽下困难、呕吐和消瘦等症状。很多病人有吸入性肺炎、胸骨后压迫感或疼痛感。血管瘤病人可发生出血。

瘤体又很小的食管平滑肌瘤病例可定期随诊观察,不必急于施行手术治疗。瘤体较大临床上呈现症状或虽无症状但发现肿瘤后引致病人心情忧虑不安者,均宜施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平滑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平滑肌瘤可由血管平滑肌、立毛肌及乳房或阴囊的平滑肌发生而来。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一、平滑肌瘤的主要类别及病因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

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1.性激素及其受体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肌瘤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失。研究认为雌孕激素协同促进肌瘤生长。主要机制可能是卵泡期雌激素上调了子宫平滑肌上的雌孕激素受体,随后孕激素在黄体期促进肌瘤的有丝分裂活动,从而刺激了肌瘤的生长。

2.遗传因素

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25%~50%的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包括12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片段互换,12号染色体重排及7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等。

3.细胞因子与细胞外介质

子宫肌瘤中有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升高,它们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形成过程中卵巢性激素上调的介质或效应器,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初级调节异常的可能。子宫肌瘤通常含有过多的细胞外介质,其中主要含有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胶原蛋白I型和III型等,肌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以及各种生长因子发生相互作用,为肌瘤形成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

(二)胃平滑肌瘤的病因

胃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平滑肌组织(多源自胃壁环肌或纵肌),少数起自黏膜肌层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胃底、胃体,小弯侧较大弯侧多见,后壁较前壁为多。

(三)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因

食管平滑肌瘤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生于食管固有肌层,也可来自食管壁内的血管肌层和迷走的胚胎肌组织,对食管微小平滑肌瘤的研究显示约74%平滑肌瘤起源于内环行肌,18%起源于黏膜下肌层,8%起源于外纵行肌,肿瘤呈膨胀性向腔内,外生长,97%肿瘤为壁内生长,2%向纵隔生长,1%肿瘤突入食管腔,带蒂如息肉,起源于内环行肌的平滑肌瘤多沿食管长径在肌肉内生长,因黏膜和黏膜下层阻力低而向腔内突出,起源于黏膜下肌层的平滑肌瘤则更易突入腔内,甚至呈息肉状,起源于外纵行肌的平滑肌瘤可向食管外生长,有时被误认为纵隔肿物。

二、平滑肌瘤的发病机制

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大都是长梭形或略显波纹状,常平行排列。胞核位于中央端钝,胞质丰富,含有纵向的原纤维。位于皮下组织内的平滑肌瘤常有包膜,位于真皮内者虽然界限清楚,但一般无包膜。血管平滑肌瘤常有完整包膜,瘤内含有很多较大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含弹力膜。

食管平滑肌瘤可诱发哪些症状

症状一、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食管平滑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其发展缓慢,呈间歇性,多不严重,完全有别于食管恶性肿瘤引起的进行性吞咽困难。病人从无吞咽困难至出现吞咽困难的间隔时间一般都很长,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必然联系,主要取决于肿瘤环绕食管腔的程度。

症状二、疼痛或不适:

食管平滑肌瘤的疼痛或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部隐痛和饱胀感,疼痛可向后背部或肩部放散,与饮食无关。病人常有的主诉为上腹部饱胀、压迫感或者上腹部疼痛。

症状三、消化道症状:

患有食管平滑肌瘤还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反胃、嗳气、恶心及呕吐等。有的病人有胃灼热感,可能与合并食管裂孔疝有关。极个别的食管平滑肌瘤蔓延到胃壁及其黏膜下,可在局部胃黏膜表面形成溃疡并引起出血,病人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呕血。

症状四、呼吸道症状:

有一些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偶尔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哮喘等呼吸道症状,可能因误吸、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或巨大平滑肌瘤压迫肺组织所导致。

食道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

1.纵隔肿瘤

体积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向壁外生长时可造成纵隔内软组织影,易被误认为纵隔肿瘤,因此对后下纵隔与食管关系密切的肿块,应警惕食管平滑肌瘤的存在。

2.食管癌

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累及的食管较长,病变区黏膜菲薄,并可伴充血等表现,故在食管造影时易误认为黏膜有破坏而诊断为食管癌。

3.纵隔淋巴结增大或炎性肿块

因食管平滑肌瘤的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有充盈缺损,食管镜检显示食管中段有光滑球形病灶,这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炎性包块的病例中也有类似表现。此时若在食管钡剂造影的同时拍摄侧位片或行CT扫描,则可能明确为外压性食管梗阻而明确诊断。

食管平滑肌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食管良性肿瘤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5~0.8。因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常不求医,或为临床医师所忽视。近年由于X线及其他检查技术进步,发现的病例才逐渐增多,其中90%为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以纵行肌为主,绝大部分在食管壁内,即粘膜外壁在型。个别凸入管腔内呈息肉状,有蒂与食管壁相连,有自口中呕出的报告,这类病人也可能在呕出时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肿瘤可发生于食管任何部位,国内报道以中段最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在颈段的极少,因颈段食管由随意肌构成,在腹段的也不多,不易区别来自食管或贲门肌层。肿瘤绝大部分为单发,多发的仅约2%~3%,自2个至10多个不等,文献上还提到有弥漫性食管肌瘤病。肿瘤大小不一,2~5cm的最多见,切除标本有小至0.5cm×0.4cm×0.4cm,大至17cm×10cm×6cm,以重量算最小的0.25g,最重的有5000g。

肿瘤呈圆形、椭圆形,也有不规则形状,如分叶型、螺旋形、生姜形、围绕食管生长呈马蹄形的。食管平滑肌瘤病有多个肿瘤的可致整个食管壁增厚,诊断有一定困难。肿瘤质坚韧,多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主要向腔外生长,生长缓慢,切面呈白色或带黄色。组织切片见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长梭形,边界清楚,瘤细胞呈束状或漩涡状排列,其中混有一定数量的纤维组织,偶尔也可见神经组织。食管平滑肌瘤变为肉瘤的很少,有的文献报告为10.8%,但有的学者认为,肉瘤为另一独立病,没有直接证据说明由平滑骨瘤恶性变所致。那么,食管平滑肌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食管平滑肌瘤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生于食管固有肌层,也可来自食管壁内的血管肌层和迷走的胚胎肌组织。对食管微小平滑肌瘤的研究显示约74%平滑肌瘤起源于内环行肌,18%起源于黏膜下肌层,8%起源于外纵行肌。肿瘤呈膨胀性向腔内、外生长,97%肿瘤为壁内生长,2%向纵隔生长,1%肿瘤突入食管腔,带蒂如息肉。起源于内环行肌的平滑肌瘤多沿食管长径在肌肉内生长,因黏膜和黏膜下层阻力低而向腔内突出。起源于黏膜下肌层的平滑肌瘤则更易突入腔内,甚至呈息肉状。起源于外纵行肌的平滑肌瘤可向食管外生长,有时被误认为纵隔肿物。

(二)发病机制

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以纵行肌为主,绝大部分在食管壁内,即粘膜外壁在型。个别凸入管腔内呈息肉状,有蒂与食管壁相连,有自口中呕出的报告,这类病人也可能在呕出时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食管平滑肌瘤发病部位国外文献报告以食管下段多见,中段次之,上段少见。国内报告以食管中段多见,下段次之,上段少见。肿瘤数目绝大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多发的数目不定,二至十几个不等。由于病程长短不同,大小差别很大,有人报告最大直径28cm,最小直径1cm,但85%肿瘤直径<4cm。重量最小0.25g,文献报告最重者达5000g。

肿瘤大体形状不一,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者,约占全部病例的60%,不规则(生姜形)(图1)占10%,马蹄形占8%,其他不规则形如螺旋形、哑铃形、条索形、结节状或分叶状,或环绕食管(图2)。

肿瘤表面光滑,有完整纤维包膜,质地坚韧,易与食管黏膜分离。食管平滑肌瘤切面可见纵横交错的肌束,血管稀少,呈灰白色(图3),或带黄色,切面有时可见灶性出血、液化或钙化等。镜下可见束状、编织状或漩涡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束,细胞呈长梭形,分化良好,胞浆丰富,嗜酸性,边界清楚。胞核呈梭形,无异型核分裂象(图4)。部分纤维呈黏液样或玻璃样变性,少数可见钙质沉积。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的平滑肌瘤不同,食管平滑肌瘤恶变的很少,有报告恶变率约为0.24%~3.3%。

中医如何治疗食道良性肿瘤

冬凌草片(市售),本为呼吸道抗感染新药,可是,河南医学院应用于治疗食管癌取得较好疗效。用法:5片/每次。每日3次口服。共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6例,显效2例,有效11例,失访6例,有效率为36.1%。

①藤梨根30g、百屈菜10g、半枝莲10g加水熬至深红,去渣浓缩制成糖浆,每日2次,每次10ml口服。

②螟蚣4g、全蝎2g、蛴螬4g烘干共研细末,将药粉与两个鸡蛋调匀,文火蒸热后,1次服完,每日1次。

对平滑肌瘤病例作食管镜检查时,禁忌进行活组织检查以免损伤食管粘膜给以后肿瘤摘除术造成困难。

食管平滑肌瘤的检查方式主要通过食管镜检查:可见到粘膜下肿块突入食管腔但粘膜正常。食管良性肿瘤很少见,在食管肿瘤中仅占1%。发病年龄较食管癌小,症状进展缓慢,病期长。在食管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平滑肌瘤,约占90%,此外尚有起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息肉、脂肪瘤、纤维脂肪瘤、乳头状瘤等。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中年男性。平滑肌瘤多位于食管下段和中段,绝大多数为单发性。

“素食”预防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是基因突变。不少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苯并芘等是溶于脂性溶酶的嗜脂物质,而高脂肪食物会使大量脂类物质在细胞及组织内沉积,这些“脏东西”使更多的致癌物质被吸收,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引发胃癌。而蔬菜、瓜果等素食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可促使细胞保持新鲜、年轻状态,抵御癌细胞的攻击,同时可调节细胞分化,防止胃黏膜变性、坏死。

因此,就餐时一定要让素食占绝对优势。饭菜中,素菜要占到2/3以上,吃一口荤菜要再吃几口素菜,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的老年患者来说,则更要注意。

另外,高盐饮食也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据调查,我国人均每日吃盐量在27克以上,北方地区相对南方较高。而国际规定健康饮食的进盐量为6克左右。大家不妨到药店购买专门的限盐勺(一勺可盛2克盐),把好限盐关。如果没有限盐勺,也可以用可乐、雪碧等饮料瓶的盖子来衡量,一盖盐大概是5克。

专家说,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从皮肤上就能直观地表现出来,那些低脂、少盐,多食蔬菜、水果的人,皮肤一般比较润泽、紧致,说明体内细胞较年轻、有活力。而那些嗜好高脂饮食、口重的人则皮肤比较暗沉、易松弛,还容易过早出现老年斑,说明机体已老化,相对来说,抗癌的能力也有所下降。

得了食道平滑肌瘤的患者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纵隔肿瘤 体积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向壁外生长时可造成纵隔内软组织影,易被误认为纵隔肿瘤,因此对后下纵隔与食管关系密切的肿块,不要满足于纵隔肿瘤的诊断,应警惕食管平滑肌瘤的存在 。

2、食管癌 多发性平滑肌瘤或不规则形的肿块环抱食管,致管腔凹凸不平,黏膜显示不清而与食管癌难以鉴别。食管癌可见管壁僵硬,充盈缺损不规则、黏膜破坏及龛影等黏膜肿瘤的特征。有的腔内型食管癌或癌肉瘤可以与平滑肌瘤相似,但仔细观察可见黏膜不整,而且腔外无软组织块影。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累及的食管较长,病变区粘膜菲薄,并可伴有充血等表现,故在食管造影时易误认为粘膜有破坏而诊断为食管癌。

3、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炎性包块 因食管平滑肌瘤的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有充盈缺损,食管镜检显示食管中段有光滑球形病灶,这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炎性包块的病例中也有类似表现。此时若在食管钡剂造影的同时拍摄侧位片或行CT 扫描,则可能明确为外压性食管梗阻而明确诊断。

4、某些生理变异 例如右迷走锁骨下动脉或囊状动脉瘤的外压,左主支气管、主动脉弓产生的光滑压迹区另,也需与较少见的椎体附件压迫相鉴别。虽然食管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方法,但如与外压性病变难于鉴别时,CT 是极好的进一步检查手段,尤其是位于主动脉弓水平和气管隆突水平的病变,CT 检查显得更为重要。

5.其他疾病 有时结核性淋巴结炎可侵入部分食管壁产生与平滑肌瘤相似的改变。位于食管下段的肿瘤须与左心房压迹相区别。

平滑肌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皮肤平滑肌瘤不常见,分为单纯平滑肌瘤和血管平滑肌瘤。单纯平滑肌瘤无性别差异,多见于30~40岁中年人。单纯平滑肌瘤又可分为发生于皮肤及乳头(真皮)的平滑肌瘤和外生殖器平滑肌瘤,皮肤平滑肌瘤来自立毛肌,常发生于肢体伸侧或躯干,多发,直径小于2厘米,疼痛;乳头平滑肌瘤来自乳晕平滑肌;外生殖器平滑肌瘤来自肉膜或女阴,单发,无疼痛,包膜完好,直径可达15厘米,可位于皮下,瘤体内肌束收缩时可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单发皮肤平滑肌瘤不易于复发。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体征

大多数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有症状者与肌瘤位置、大小、有无变性等有关。

患者体征多样,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较大的肌瘤可在下腹部扪及实性包块。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性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单个实性包块与子宫相连。黏膜下肌瘤位于子宫腔内者子宫常均匀增大,如肌瘤已脱出于宫颈外口者,窥器检查可看到子宫颈扩张,宫颈口处突出粉红色实性肿物,表面光滑,宫颈四周边缘清楚。若伴感染时肿物可有坏死、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

二、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

1.吞咽困难

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展缓慢,呈间歇性,多不严重,完全有别于食管恶性肿瘤引起的进行性吞咽困难。

2.疼痛或不适

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部隐痛和饱胀感,疼痛可向后背部或肩部放散,与饮食无关,病人常有的主诉为上腹部饱胀,压迫感或者上腹部疼痛。

3.其他消化道症状

包括食欲不振,反胃,嗳气,恶心及呕吐等,这些症状均属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也是食管平滑肌瘤病人的第二种常见症状,有的病人有胃灼热感,可能与合并食管裂孔疝有关。

4.呼吸道症状

有的食管平滑肌瘤病人偶有咳嗽,呼吸困难或哮喘等呼吸道症状,可能因误吸,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或巨大平滑肌瘤压迫肺组织所致。

三、胃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

胃平滑肌瘤起源于平滑肌组织(多源自胃壁环肌或纵肌),少数起自黏膜肌层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胃底、胃体,小弯侧较大弯侧多见,后壁较前壁为多。直径<2厘米的平滑肌瘤无任何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常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并发症类型等有关,严重者主要表现为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其中出血为最常见的症状。

相关推荐

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虽然平滑肌瘤无症状并且生长缓慢,但以后可以发生症状,故除极小的肿瘤,直径在1~2cm以下者,无任何症状,或病人又老弱,心肺功能低下等身体条件不适手术者外,一经诊断均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复发罕见。手术方法与难易程度可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形状、黏膜固定、胃的累及程度及少数病例中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而定。手术主要为黏膜外肿瘤摘除术。 1.手术治疗 食管平滑肌瘤虽为良性,但有恶变倾向,且肿瘤长期生长可压迫周围脏器而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因此一旦确诊,特别是瘤体较大、症状明显者均应手术切除。手术切口选择取决于肿

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

约半数平滑肌瘤患者完全没有症状,是因其它疾病行胸部X线检查或胃肠道造影发现的。有症状的也多轻微,最常见的是轻度下咽不畅,很少影响正常饮食。病程可达数月至十多年,即使肿瘤已相当大,因其发展很慢,梗阻症状也不重,这点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与食管癌所致的短期内进行性吞咽困难不大相同。进食梗噎还可能是间歇性的,其严重程度与肿瘤大小和部位并不完全平行,主要取决于肿瘤环绕管腔生长的情况,与肿瘤表面粘膜水肿,糜烂及精神因素也有关。一小部分病人诉疼痛,部位不定,可为胸骨后、胸部、背部及上腹部隐痛,很少剧烈疼痛。可单独发

食管平滑肌瘤该做哪些检查

食管良性肿瘤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5~0.8。因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常不求医,或为临床医师所忽视。近年由于X线及其他检查技术进步,发现的病例才逐渐增多,其中90%为食管平滑肌瘤。那么,食管平滑肌瘤该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 向食管生长较大的平滑肌瘤顶出纵隔胸膜至肺野中,可以从胞部平片上见到软组织阴影,其可见率文献报道8%~18%,在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上要考虑到本病。个别平滑肌瘤平片上可见有钙化灶,有的报告达1.8%。 X线食管钡餐检查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往往可以一次造影确诊。钡餐

食道良性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食道良性肿瘤很少见,在食道肿瘤中仅占1%.发病年龄较食道癌小,症状进展缓慢,病期长.食道良性肿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在食道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平滑肌瘤,约占90%,此外尚有起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息肉、脂肪瘤、纤维脂肪瘤、乳头状瘤等。 食道平滑肌瘤多见于中年男性。 平滑肌瘤多位于食道下段和中段,绝大多数为单发性。 食道良性肿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解剖部位和体积大小。 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有完整的包膜,质坚韧,切面呈灰白色,有旋涡状结构瘤块,直径2~5cm,但有时间可达10cm上,包绕长段食管

平滑肌瘤的诊断检查与鉴别

临床出现单发或成簇的疼痛性丘疹或结节,若用一小块冰放在病变处数秒种,平滑肌即收缩,肌瘤表面可出现皱缩,应考虑平滑肌瘤的诊断。活检可确诊。 一、平滑肌瘤的检查 平滑肌瘤可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或略显波纹状常平行排列。 1.血管平滑肌瘤 起源于静脉壁肌肉,位于皮下,有完整包膜的瘤。组织内有许多静脉管壁、平滑肌细胞及胶原增生。管腔狭窄或压缩成星状,无内弹力膜和外膜,多见透明样变和黏液样变,平滑肌细胞与周围瘤组织无明显境界,成熟脂肪组织不典型性变,有丝分裂及坏死少见。 2.生殖器平滑

食道良性肿瘤病理报告

食管良性肿瘤:根据组织发生及病变部位分三类: (1)管腔内粘膜型:发生于粘膜层向腔内生长,如息肉和乳头状瘤 (2) 粘膜下型:发生于粘膜下层,如血管瘤 (3) 粘膜外壁内型:发生于食管壁内肌层,如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男性多见,均位于食管壁肌层内,不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层,多为单发,80%以上肿瘤位于主动脉可弓水平以下的胸段食管,极少数可发生恶变。 临床表现:半数以上病人无显著症状,部分患者有轻度吞咽梗噎感,进展缓慢或间歇出现,可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或胀满感,少数巨大肿瘤可引起气

食管平滑肌瘤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 鸭肉,鸡肉,小白菜,油菜心 忌吃食物 白酒,啤酒,花椒,洋葱,大葱 一、食疗方: 1、食管平滑肌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注意饮食保健,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类、蘑菇类食物,多吃汤类、煲类食物,可吃猪肉、鸭肉、鸽子肉。 2、食管平滑肌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要吃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虾、辣椒等辛辣食物,不要吃生冷的、油腻的、油炸的、腌制的、烟熏的食物等。

乳房肿瘤中有哪些是良性的

乳房平滑肌瘤:平滑肌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子宫,乳房内的平滑肌瘤极为少见。乳房平滑肌瘤按来源可分为:表浅平滑肌瘤和血管平滑肌瘤。 血管平滑肌瘤,来源于乳房皮肤,特别是乳晕区真皮内的平滑肌瘤。表现为乳晕区有略微隆起的小肿瘤,质坚,边界清,生长缓慢,无不适。 血管平滑肌瘤,来源于乳腺本身血管壁上的平滑肌。常在乳房较深部位扪及肿块,较表浅平滑肌瘤为大,生长缓慢,边界尚清,无不适。 乳房错构瘤:非常罕见。临床上几乎难有正确诊断。主要表现为乳房内有包裹性肿块,活动度不大,生长缓慢,无不适。多见于青中年以后的女性。手术

食管平滑肌瘤疾病诊断

主要靠胸部X线及食管镜检查诊断。 食管平滑肌瘤图册1、X线检查向食管生长较大的平滑肌瘤顶出纵隔胸膜至肺野中,可以从胞部平片上见到软组织阴影,其可见率文献报道8%~18%,在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上要考虑到本病。个别平滑肌瘤平片上可见有钙化灶,有的报告达1.8%。 X线食管钡餐检查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往往可以一次造影确诊。钡餐造曩所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形态和生长方式。腔内充盈缺损是主要表现,缺损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与正常食管分界清楚。充盈缺损上下端与正常食管交界角随肿瘤突入管腔多少而呈锐

食道良性肿瘤的症状

(1)管腔内粘膜型:发生于粘膜层向腔内生长,如息肉和乳头状瘤 (2) 粘膜下型:发生于粘膜下层,如血管瘤 (3) 粘膜外壁内型:发生于食管壁内肌层,如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男性多见,均位于食管壁肌层内,不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层,多为单发,80%以上肿瘤位于主动脉可弓水平以下的胸段食管,极少数可发生恶变。 临床表现:半数以上病人无显著症状,部分患者有轻度吞咽梗噎感,进展缓慢或间歇出现,可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或胀满感,少数巨大肿瘤可引起气道压迫而有呼吸道症状。 诊断:诊断主要依据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