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醒儿童龋齿不可小觑
中医提醒儿童龋齿不可小觑
龋齿会引起全身性疾病
龋病会引起剧烈牙痛,引起牙列不齐等畸形,还会影响恒牙发育以及儿童语言能力。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缺牙数多,对食品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胃肠消化吸收减弱,必然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胃肠疾病。值得一提的是,龋齿会引起全身性疾病: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往往成为疾病的感染病灶,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身体抵挡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从3岁起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专家建议家长们,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出牙后的宝宝,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从3岁起可以让儿童养成早晚刷牙好习惯,以去除黏附在牙齿上的细菌堆积物。另外要在饮食上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要养成吃东西后漱口、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如果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产酸,再加上口腔因睡眠而缺少唾液,不能稀释中和细菌产的酸,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齿。
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
专家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儿童到医院检查一次口腔,以及时发现异常。因为当孩子牙上有小洞时,孩子不会感到疼痛,只有口腔医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治疗。否则,小洞会变成大洞,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出现疼痛、肿胀,这时再治疗就麻烦了。
还有杜绝其他不良习惯也是预防龋齿的方法之一,像有些儿童在出牙和换牙时出现吐舌、吮指、舔牙、咬铅笔、咬衣角、咬手指甲、咬嘴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孩子牙齿咬合的能力。
儿童餐营养过剩不可小觑
儿童套餐是专为儿童订制,自然应该符合儿童摄取营养的标准,营养成分不能过量,也不能过少,上海消保委比较试验19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提供的30份儿童餐中,有26份儿童餐的饱和脂肪酸的能量“超标”。这样营养过剩的营养餐,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伤害,不利于儿童成长,儿童经常吃这种营养过剩的营养餐,就容易出现肥胖,也可能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而大多数儿童消费者及其家长对此并不知情。
家长都注重孩子的成长,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商家瞅准商机,打出儿童消费牌,儿童服饰、儿童套餐、儿童主题餐厅、儿童主题乐园等,针对儿童消费群体的生意,往往也生意火爆。可是不少商家只想赚儿童的钱,却没有真正替儿童消费群体着想。像一些儿童套餐,打着儿童套餐的名义,却根本就没有参考相关的儿童膳食营养标准。
这么多家知名餐饮企业的儿童餐都存在问题,可见儿童营养餐营养过剩的问题普遍而严重。这其中原因,在于涉事餐饮企业与监管部门的责任缺失,监管者可能都并没有留意到儿童营养餐营养素含量是否不平衡的问题。
儿童营养餐营养素含量不平衡,这种问题具有普遍性,不止是这十几家知名餐饮企业存在问题,也很可能并不止存在于上海一地,食药监部门必须顺藤摸瓜,扩大检查范围,督促涉事企业立即改正问题,并追究涉事企业责任。监管部门还需做好事前监管,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各地也要引以为鉴,吸取教训,对当地餐饮企业的儿童套餐进行调查。
要让儿童套餐名副其实,不至于成了忽悠家长坑害儿童的“假把戏”,所以绝不能把儿童营养餐营养素含量不平衡当成小问题处理,唯有抓小抓早,才能严把食品安全关。赚孩子钱无可厚非,但万不可丢失了责任。
儿童龋齿
1.多吃
(1)高蛋白和脂肪:高蛋白能抑制龋病的发生及扩散,脂肪能有效保护牙齿。
(2)矿物元素氟:氟元素有抗酸的作用,作用于牙釉质能有效防龋。补充氟的食物有:鸡肉、蛋类、莴苣、麦粉、胡萝卜、牛奶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氟元素补充过量是有危害的,过多的氟会造成氟斑牙,伤害牙齿甚至关节健康。
(3)补钙:补钙能增强牙齿的钙化,有效抗龋。含钙丰富的食物也有不少,比如牡蛎、海带、紫菜、泥鳅、鱼类、花菜、油菜、玉米、核桃、山楂等。
(4)维生素D:许多家长都知道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骨骼发育。各种鱼类、奶制品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5)维生素B1:维生素B1能左右蛋白质的溶解。小米、黄豆和大米等常吃的主食和许多蔬菜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
(6)纤维性食物:此类食物能增强牙齿的自我清洁功能。芹菜、韭菜、竹笋等蔬菜和粗粮是常见的食物来源。
2.慎吃
(1)糖:糖能损坏牙齿组织,软化和松散牙齿的局部,最后导致龋洞的产生。
(2)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会减少牙釉质中的钙。
(3)过量的维生素C:过量的维生素C会腐蚀牙釉质。
(4)生冷和寒性食物:海鲜和桃子、山楂等生冷、寒性食物会携带较多的细菌,会对牙齿形成刺激,进而诱发龋齿。
(5)酸性食品:梅干、酸辣菜等酸性食品会加重病变区域的感染程度,易导致牙齿变脆,甚至掉牙。
(6)荠菜:荠菜质硬且粗糙,容易对牙齿造成损伤。
儿童营养过剩有哪些危害呢
营养过剩会对儿童造成四大危害
1、体重超标:血脂高的肥胖儿童更容易发生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医学研究表明,在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发生率可达31.4%,患脂肪性肝炎达7.8% 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肥胖病史越长,各种代谢障碍就越严重,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2、导致儿童龋齿率上升:一份全国中小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调查数据显示,城市7-9岁儿童患龋齿的比率为79.6%。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儿童进食的多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黏糊状食物,营养物质在乳牙边积累,变成了龋齿的温床。
3、导致儿童性早熟: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盲目进补、过量摄入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各种高能营养食品中一般都暗藏有促使儿童性早熟的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扰乱儿童自身的内分泌状态:在生理上,可能会导致儿童骨骺提前闭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最终身高;在行为上,由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性器官的过早发育和性意识的过早觉醒,将导致儿童不具备相应的自控能力,女孩可能会出现早恋、早婚、早孕,男孩则可能出现性攻击、性犯罪等。
4、给儿童带来心理问题:肥胖儿童经常是同伴嘲笑、捉弄的对象,因此与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容易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如孤独、自我封闭、逃避社交,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儿童龋齿的症状
好的牙齿对于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大。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当然希望孩子有一口好牙齿了,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非常重视的问题,一旦出现了关于儿童龋齿的症状,一定要仔细观察,必要的话,还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有效改善儿童龋齿的问题,让宝宝的牙齿健康。
当然对于父母朋友来说,除了要了解关于儿童龋齿的症状以外,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注意了解清楚为什么会发生儿童龋齿,然后及早的预防,原因儿童龋齿的问题。
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龋齿可分为浅、中、深龋。
浅龋。病变只在釉质内,牙齿的颜色本来应该是同个颜色,当表面开始有黑点或是脱钙的白点出现,或是某处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处牙齿的珐琅质已遭到破坏,患儿无不适感。
中龋。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此时小儿对冷、酸、热的刺激感觉明显,容易感到酸痛;或是食物一卡进牙缝,就觉得不舒服,但清掉后,不舒服就解除了。
深龋。病变已达牙髓腔,疼痛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如不进行治疗,细菌沿着牙根达到牙尖,会引起根尖眼炎,造成慢性病灶,引起牙槽骨、下颌骨炎质、骨髓炎及全身疾病。
患龋齿后应及时带小孩到医院看口腔医生,及时治疗,防止龋洞变深变大。不要等换恒牙,因为小儿龋齿容易并发严重疾病,并可能因患龋齿而影响孩子进餐,由于营养问题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所以父母了解了关于儿童龋齿的症状,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治疗,当然对于父母来说,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到医院去就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让孩子远离儿童龋齿的烦恼。
乳牙迟早要换坏牙需要及时治疗吗
儿童龋齿患病率越来越高,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6%,可仍然有很多家长都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坏了也没关系,不用治疗”。但事实并非如此,北京惠民中医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提醒各位家长,一但发现孩子长了龋齿,一定要及时处理,绝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龋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龋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影响孩子吃东西。乳牙龋坏容易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发育,因为龋齿会引起疼痛,孩子就只能只吃软的食物,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龋齿还会影响新牙的生长,造成牙齿不齐。
主任提醒说,龋齿还可能引起发烧,如果没有找对原因对症治疗,很难治好。另外,如果孩子龋齿严重,容易被小朋友嘲笑“烂牙”,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最好的口腔保健、牙齿护理、龋齿预防,理应从宝宝出生后开始!不要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就忽略了宝宝的口腔护理。在乳牙萌出前,妈妈应每天用纱布蘸清水或淡盐水轻擦宝宝牙床,长出乳牙后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宝宝的小牙,早晚各一次,亦可购买专门的指套刷,蘸清水或淡盐水为宝宝清理牙齿。在这期间,应避免宝宝含奶瓶睡觉,因为入睡时,奶瓶内的液体会成为口腔内致龋细菌的极佳培养基;另外,奶瓶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形成龋齿。当孩子可以进食米饭时,家长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养成把饭含在口中、边吃饭边玩的习惯。因为米饭中同样含有糖分,长时间滞留在口腔中也会产酸发酵,产生蛀牙。
专家建议,现在的牙科治疗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观,在儿童蛀牙的治疗过程中,首先基本能保证孩子没有疼痛的感觉,尤其是在专业的口腔医院、拥有儿童口腔医师资格和懂得幼儿心理的牙医那里,孩子的治牙过程会很顺利。
而如果蛀牙早期不积极治疗,而等到孩子牙齿基本全烂光了才来治,这时大多要进行较复杂的根管治疗(俗称抽牙神经治疗),更有的因无法保留而只能拔除,孩子的痛苦必然会增加。所以,口腔科的每一位专家都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口腔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每3~6个月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去定期检查,进行必要的预防,及早的龋病治疗。
儿童龋齿怎么治疗
1.可以用药物治疗龋齿,比如采取窝沟封闭的做法。窝沟封闭技术就是将高分子树脂材料填充在牙齿的龋坏窝沟处,让树脂渗入龋洞中,然后凝固封闭。这样就避免了细再次进入牙齿的窝沟腐蚀牙齿,使得龋齿更加严重,窝沟封闭一般来说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对于龋齿不是很严重的患者也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如果害怕孩子出现龋齿可以提前做好窝沟封闭,如果孩子龋齿不是很严重,建议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2.可以采取补牙的防止治疗龋齿,这种方法是去除龋坏组织,将玻璃离子或是树脂填充进清理好的龋洞内,光固化后修形抛光即可。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龋齿,对于儿童龋齿效果非常明显,
3.可以采取根管治疗治疗龋齿,也就是充填治疗龋齿。填充治疗是指去除龋坏的病变组织,制备成有一定固位力的洞形,然后用牙科材料充填,恢复牙齿原来的外形。这是一种治疗龋齿好的方法了,这种方法经过根管冲洗、消毒后再填充空间,使得龋齿获得痊愈,杜绝了细菌再次进入龋齿腐蚀牙齿,可以有效的治疗龋齿。
以上是治疗龋齿的三个方案,家长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治疗,儿童龋齿不用发愁,只要是选对了方法很快就能够痊愈,治疗起来非常简单哦!
儿童龋齿
儿童龋齿的症状,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龋齿可分为浅、中、深龋。
浅龋:病变只在釉质内,牙齿的颜色本来应该是同个颜色,当表面开始有黑点或是脱钙的白点出现,或是某处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处牙齿的珐琅质已遭到破坏,患儿无不适感。
中龋: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此时小儿对冷、酸、热的刺激感觉明显,容易感到酸痛,或是食物一卡进牙缝,就觉得不舒服,但清掉后,不舒服就解除了。
深龋:病变已达牙髓腔,疼痛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如不进行治疗,细菌沿着牙根达到牙尖,会引起根尖眼炎,造成慢性病灶,引起牙槽骨、下颌骨炎质、骨髓炎及全身疾病。
儿童牙病拖着或会致肾病
小儿龋齿可导致肾炎
“宝贝儿,笑一笑,笑一笑……”在山东省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诊疗室里,5岁左右的小姑娘莎莎(化名),无论医护人员怎么逗她,她都不愿意张开嘴,露出笑容。
“孩子以前挺活泼的,就是因为好几颗门牙是虫牙,随着年龄变大,孩子有了爱美之心,就不愿张嘴笑了。”莎莎的妈妈卢女士很是着急,因为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了,孩子说,有的小朋友还笑话她,所以都不愿和小朋友们玩了。
“儿童乳牙龋齿,确实能够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山东省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主任王志峰碰到过许多这样的患儿,“有不少患儿,因为门牙龋齿影响美观,产生了自卑心理,比如很多患儿不敢张口大笑、不愿意拍照等,对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王志峰说,现在很多家长以为,乳牙反正是要替换的,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观念。
“不要小看儿童龋齿,严重的时候,它可以造成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国内外都有相关的病例报道。”王志峰说,龋齿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牙髓坏死,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在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王志峰介绍,儿童龋齿还会造成很多危害。比如,乳牙龋坏后,牙冠的外形被破坏,导致牙齿的咀嚼功能降低、食物咀嚼不充分、胃肠负担过大,从而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造成机体营养不良,特别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影响更大。
孩子什么时候用牙膏最合适
现在的年轻父母都知道孩子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早早就训练孩子学会刷牙。但医生提醒,孩子刷牙固然重要,但是选择适合孩子的牙膏更为重要。年轻父母应慎为幼儿挑选牙膏,尤其是4岁以下的幼儿不建议使用含氟牙膏,不然容易造成健康隐患。
温医附属口腔医院洁牙中心负责人厉丽珍医师介绍,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清洁剂、磨擦剂,牙膏清洁的原理是通过磨擦剂来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起到抛光牙面、洁白牙齿等作用。而液体牙膏则少了磨擦剂,不能起到有效清洁的作用。同时,磨擦剂的质量是辨别牙膏质量的主要依据。
不同的磨擦剂在粗糙程度上有很大区别。建议家长给孩子选用磨擦剂细腻的优质牙膏。而儿童易患龋齿,使用含氟牙膏是防治龋齿的有效方法。今年2月份正式实施的牙膏新国标中,特别对儿童牙膏的氟含量提出要求:氟的含量在0.05%~0.11%之间。所以不含氟牙膏就起不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厉丽珍医师提醒,由于牙膏中还含有调味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如果孩子在刷牙时不彻底清除牙膏残液,或者误吞咽,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如果幼儿还不会正确刷牙,尤其是4岁以下的幼儿,吞咽功能还不完善,不会将牙膏泡沫完全吐出,部分泡沫会被吞入体内容易引起摄入过量的氟,造成氟中毒。
她建议对于1至2岁的幼儿,家长可用消毒或煮沸的纱布,蘸温开水擦拭孩子的牙齿,每次饭后、睡前各一次;4岁以下的儿童,在清洁牙齿时,家长可以选用一些淡盐水给孩子漱口,或者用温开水刷牙;4~6岁的儿童可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刺激性较小的儿童专用牙膏,且每次使用的牙膏量要适量;7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补钙有助于预防儿童龋齿
我国人群患龋率较高,尤其是孩子。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也达到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特级专家张峰指出, 预防龋齿的一种方法就是补充钙质。
宝宝牙齿生长分成四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妊娠6周的时候,胎儿的牙胚开始生长发育;婴儿出生6个月前后,乳牙开始萌出;2-3岁,20颗乳牙完全长出;6-13岁,开始换牙。宝宝的牙齿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发育了,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早。
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吃糖果等零食、喝碳酸饮料,这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已成为儿童患龋齿的重要“元凶”之一。很多家长认为,儿童乳牙有龋齿没关系,反正乳牙迟早都要换的,与其费钱又费事,倒不如等它自然脱落的好。殊不知,乳牙患龋齿对孩子的健康危害不浅。
龋齿严重破坏牙齿的结构,影响孩子的咀嚼和进食,可能有碍营养吸收和全身发育;其次,严重的龋齿还会影响相应恒牙的发育和萌出,以致恒牙发育缺陷或萌出异常,有碍口腔的美观和功能;更甚者可能引起感染,使孩子的心、肾等器官受损。
因此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同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吃对牙齿有益的粗纤维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少吃蔗糖类食物和饮料。
通俗地讲,龋病是长期驻留在牙齿表面的致龋细菌,专家指出, 预防龋齿的一种方法就是补充钙质,给孩子补充足够的钙质,既有助于骨骼发育,又能让牙釉质具备极好的防护功能,防止牙齿感染和龋齿的发生,帮助牙齿长得洁白又健康。
专家还提醒,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疗机构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儿童口腔疾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宝宝喝茶可防龋齿的发病
龋齿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蛀牙。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儿童龋齿问题相当严重,龋齿比例已经高达90%,平均每个孩子都有近5颗坏牙。很多父母都认为,宝宝在换牙之前出现蛀牙没啥大不了的,换牙的时候掉了再长出新的就好了,因而对宝宝的口腔保健几乎是完全轻视,造成了孩子龋齿非常普遍。
美国牙医学会在一项新研究报告指出,口味绝佳且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泡茶,是防止龋齿的最佳饮料。研究者将绿茶和红茶与橙汁进行了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的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茶叶的作用如白开水,对牙齿不产生腐蚀效应。茶叶中除了含有氟之外,其中的儿茶素还对致龋菌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牙菌斑牙周炎及龋齿的发生,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研究人员提醒:为了更好地保护牙齿,人们最好喝自制泡茶。冷茶热茶,关系不大。喝茶时,不要加入牛奶或糖等,否则会破坏茶叶中的自然营养,降低茶叶对牙齿的保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软饮料和果汁饮料中所含的糖和酸,会破坏牙齿珐琅质,加速龋齿的发生。
孕期维D少娃娃牙不好
加拿大一项研究首次发现,孕妇维生素D水平会影响婴儿的牙齿健康。怀孕期间维生素水平低的妇女生下的孩子,发生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及早期儿童龋齿的危险大大增加。
马尼托巴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206名怀孕中期妇女的维生素D水平,以及135名婴儿的牙齿状况,结果发现,与正常母亲相比,母亲怀孕期间维生素D水平明显较低的,其孩子出现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可能性较大;而母亲孕期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低的,儿童出现早期龋齿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尽管后者的差别并不明显,乳牙釉质发育缺陷更容易导致早期儿童龋齿,因此,同样不可小视。研究人员表示,女性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与喝牛奶的多少关系很大,所以,为了孩子的牙齿健康,建议孕妇可适当多喝点奶。必要时,可以额外补充维生素AD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