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水湿浸渍型:

水肿明显,面色苍白,神倦,怕冷,腰酸伴胸闷、腹胀,小便不利,脉沉弦,苔薄舌胖等。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胆固醇升高,符合慢性肾炎肾病型。

治疗应宣肺健脾行水。采用下列药物:麻黄9克,桑白皮3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2克,云苓皮30克,大腹皮15克,水煎服。

脾肾亏虚型:

水肿较轻,尿量不少,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腰痛,进食减少,腹泻,舌淡苔薄,脉沉细,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

治疗应温肾利水,益气健脾。可采用下方:紫苏30克,黄芪30克,苍白术各9克,防已15克,云苓皮30克,陈皮12克,赤小豆30克,熟附子9克,紫皮大蒜5枚,水煎服。

上盛下虚型:

头晕头痛,耳鸣目眩,水肿不著。腰酸,苔薄黄或薄白,脉细弦或弦数,血压高持续为24.0—21.3/14.7—-12.0千帕。尿蛋白不多,有少量红细跑,符合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桥本病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方法有哪些?

1、消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香附10克,山药15克,白芥子6克,丹参30克,黄芩 1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日1剂。疏肝健脾,豁痰消瘿。用于肝郁脾虚,症见精神抑郁,吞咽不利,神疲乏力,大便溏稀,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者。

2、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6克,生地30克,山药30克,太子参30克,萸肉10克,麦冬15克,生牡蛎30克,五味子6克,玄参10克,香附10克,丹皮6克。水煎服,日1剂。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

3、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加减:

黄芪30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5克生牡蛎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用于气阴两虚,症见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

以上专家总结了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四中机制,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四种机制也是西医治疗所遵循的原则,此外专家还从中医的角度阐述了将其安康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让我们知道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哪个器官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但是主要目的都是促进我们身体的康复。

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方法有哪些?专家表示,桥本氏病的治疗一定要根据病情确定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并且在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上也要注意调剂,注意体育锻炼来增强抵抗力,要抱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谨遵医嘱。通过以上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体质。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

1.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左金丸(《丹溪心法》)加减;药物:柴胡、枳壳、(炒)白芍、牡丹皮、(焦)栀子、香附、旋覆花、赭石、黄连、吴茱萸、甘草。

2.胆热犯胃证

【治法】清化胆热,降气和胃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合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药物:龙胆草、柴胡、(焦)栀子、黄芩、当归、旋覆花、赭石、半夏、竹茹、枳壳、陈皮、甘草。

3.中虚气逆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四逆散(《伤寒论》)合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药物:柴胡、(炒)白芍、枳壳、党参、(炒)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甘草。

4.气郁痰阻证

【治法】开郁化痰,降气和胃

【方药】旋覆代赭汤(《伤寒论》)合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药物:旋覆花、赭石、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枳壳、香附、太子参、生姜、大枣、甘草。

5.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桔梗、延胡索、柴胡、枳壳、半夏、陈皮。

心血管病中医治疗方法

补阳还五汤

〖出处〗《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一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近代广泛用于治疗脑血管意义、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管疾病等,尤其具有气虚血瘀证者。

〖药理研究〗

1·黄芪同宅中汤之药理研究。

2·川芎同血府逐瘀汤之药理研究。

其实,心血管堵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疏通血管中堵塞的垃圾。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幅汤药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血管出现堵塞的朋友。希望血管堵塞不再成为困扰大家的心头难题。专家提醒年轻的朋友们,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肾病综合征到底能治好吗

1、激素疗法

常用泼尼松,根据疾病的类型、患儿对泼尼松的反应等,分别采用8周短疗程、4-6个月的中疗程及9~12个月长疗程。短疗程用于初治的单纯性肾病,中、长疗程用于复治的、多复发的单纯性肾病或肾炎性肾病。

2、免疫抑制剂

能够治愈肾病综合征的方法,人们知道技术治疗肾病也是一种常规的手段。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太大的病例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的有长春新碱、雷公藤多甙、环磷酸胺、硫唑瞟吟;环饱霉素A等。

3、利尿药

一般对激素治疗敏感的病例,用药7~10天后可出现利尿,不必使用利尿剂。严重水肿时可选用利尿药,通常选用呋塞米(速尿)静脉给药,最好先输低分子右旋糖酐,常可产生良好的利尿效果。

4、中医治疗

中医药、西医各有所长,但西医治疗多种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尿毒症等肾病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西医激素类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有限、副作用较大,但不甚理想而费用不低,病情反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长期会产生诸多并发症;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肾衰等病症,长期导致肾脏等脏器会逐渐萎缩、衰竭;最终要移植肾脏,而存活期也是有限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紫癜性肾炎的

其实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看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其原理也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是有效果的。不吃激素能治肾病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的是,找中医治疗也要到正规的医院去。

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文献中对皮肤出现紫色斑点等,一般归属于“斑疹”门中,由于过敏性紫癜在病初常有外感,因过敏引起,故其病因多与风、湿、热、毒邪有关。本病中医一般归于“斑疹”、“瘀斑”类进行辨证。

具体的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方法下面会有详细的解释:紫癜性肾炎其病机可以认为是患者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风之品,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如灼伤血络,以致迫血妄行,外溢肌朕,内迫胃肠,甚则及肾,不吃激素能治肾病故有下肢皮肤紫痈、腹痛频作,甚则便血、尿血。如属虫咬后,局部红肿水泡,为虫毒浸淫所致,湿毒化热,阻于络脉,气血循行不畅,迫血妄行,故亦可出现紫癜,甚则尿血。如寒邪外侵,内滞于血络,亦可发为紫癜,气不摄血或虚火灼络,均可出现尿血。

驼背佝偻病中医治疗

肺脾气虚证

表现:形体虚胖,肌肉松软,面色少华,纳呆,大便不调,多汗,睡眠不宁,囟门开大,头发稀疏易落,可见枕秃,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指纹淡,脉细软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味。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天门冬、黄芪、炙甘草等。

加减:汗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固涩止汗,夜惊、睡眠不宁、烦躁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大便不实者加苍术、山药、白扁豆。

脾虚肝旺证

表现:烦躁夜啼,惊惕不安,面色少华或面色萎黄,头部多汗,发稀枕秃,囟门迟闭,出牙延迟,纳呆食少,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甚则抽搐,舌淡、苔薄,指纹淡青,脉细弦。

治法:健脾柔肝,平肝息风。

方药:益脾镇惊散加减。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朱砂、钩藤、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灯心草。

加减:多汗者加五味子、瘪桃干,睡中惊惕者加远志、珍珠母、僵蚕,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夜啼不宁者加蝉蜕、竹叶。

心脏病中医治疗

1、利湿化瘀汤

【辨证】湿阻血瘀。

【治法】利湿除痰,活血化瘀。

【组成】制半夏、枳实、茯苓、丹参、川芎、赤芍、沙参、麦冬、五味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30剂为1疗程。

2、益气活血养心汤

【辨证】心气不足,血脉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组成】炙黄芪、淮小麦、毛冬青、丹参、益母草、全当归、川芎、桃仁、桂枝、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相关推荐

得了肾病综合症要怎么治疗

中医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最佳选择,与西医治标不治本不同,但西药可以很快有效地控制时间,避免恶化。 中医认为,在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但对其他重要器官密切相关。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必须进行整体调节,和机械不能单独对肾脏把锁,病变部位,采取“头痛医头,成为“治标不治本的治疗中医用阴阳,五行理论的整体调节,支持,和症状。 具有丰富的品种组合腹泻等治疗原则,采用多种渗透到中医的活性成分进入肾脏途径,激活肾单位,肾小球萎缩硬化和正常生理功能,使肾脏恢复,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医治疗肾脏疾病,使用的药物是纯自然生长,避免

子宫腺肌病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原则,根据不同病因兼而治之,或理气行滞,或温经散寒,或祛湿化痰,同时要注意消癥散结。口服汤药为主,可适当配合针灸,中药外敷,灌肠等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病的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癥为主,结合辨证分型兼而治之。如气滞血瘀则疏肝理气;寒凝血瘀则温经散寒;痰凝血瘀则祛湿化痰。在治疗时还要结合病程长短及体质强弱决定祛邪扶正之先后。如病程短,体质较强,则属实证,以祛邪为主;如病程较长,体质较弱,多为虚实夹杂证,可扶正祛邪并用,或先扶正后祛邪,如病情较急则应"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如经期腹痛,

中医治疗糖尿病要注意什么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一:饮食的控制 饮食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也是糖尿病中医治疗的要点之一。糖尿病是一直富贵病,所以糖尿病患者朋友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哦。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二:需对症下药 研究证明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合中医治疗。1型糖尿病就不适于中医治疗,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中药能代替胰岛素。这也是糖尿病中医治疗的要点。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三:轻松柔和的运动 适当的进行运动,也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

中医治疗肾病水肿的效果明显

说到肾病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了解,很多肾病患者通常都会出现水肿的状况,而且有的肾病患者在出现水肿后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样的状况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临床表明 中医治疗肾病水肿的效果明显。 很多肾病患者都想知道,在出现水肿后该怎么进行治疗,其实现在能选择的治疗方式h还是有很多的,而中医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大多数肾病的患者常常以水 肿为首发症状,但是水肿的轻重程度和肾病的轻重程度不成正比,水肿特别重不一定是肾病特别重,水肿特别轻也不一定是肾病特别轻。所以说水肿并不是诊断肾

肾病综合症中医治疗

1.丹参治肾病综合症 [配方]丹参、黄芪、石苇、益母草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治肾病综合症。 2.芡实治肾病综合症 [配方]芡实30克,菟丝子、黄芪各20克,白术、茯苓、山药、金樱子、黄精、百合各15克,党参、枇杷叶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治肾病综合症。 3.熟附子治肾病综合症 [配方]熟附子、黄芪、茯苓、泽泻、益母草各30克,生姜大腹皮各20克,白术、猪苓、白芍各15克,肉桂3克。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治肾病综合症。 4.玉米须治肾病

中医治疗肾脏病怎么做

一、中医对急性肾炎的认识 急性肾炎起病急骤,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风水”、“溺血”范围,其病因是感受风、湿、毒等外邪,伤及内脏,以致肺失肃降,脾不转输,肾难开合,以致三焦水道不通,汗、尿排泄障碍而发病,治宜发汗利水,疏通三焦水道气机。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效果颇佳,尤其是疾病恢复期长期不消的镜下血尿,用益气养阴、凉血止血法治疗,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二、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认识 慢性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以不同程度的浮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蛋白尿和血尿等为主要表现。有浮

中医治疗肾湿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使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经尿路排出体外,以达到调节机体内酸碱平衡、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目的。从肾集合管到尿道外口,任何部位发生梗阻都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从而引起肾积水。 临床因尿路结石、尿道炎症以及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引起的肾积水,中药治疗,以补肾健脾、渗湿利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大法, 基础方如下:生(或熟)地黄30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10克(包煎),牛膝10克,益母草30克, 白茅根30克,赤芍10克,生甘草6克。炎症明显者,可

颈椎病中医治疗法有哪些

体针 (一)取穴主穴:分2组。1、夹脊颈4~7;2、哑1~4、风池、天柱、大椎。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胛缝、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 哑1~4位置:哑1与哑2、哑4均位于督脉上,哑1为第2、3颈椎棘突间(哑门下1寸)、哑2为第3、4颈椎棘突间,哑4为第6、7颈椎棘突间(大椎上1寸)。哑3在哑2旁开05.寸(双侧)。胛缝穴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 (二)治法主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法 鱼际穴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位置:鱼际属手太阴肺经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操作:直刺0.5~0.8寸。缓解烦渴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掐鱼际可清肺热、利咽喉。

糖尿病中医治疗方法 然谷穴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 位置: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前下方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每晚洗完脚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