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儿肺炎
如何预防小儿肺炎
又到秋天了,咳嗽、发热、腹泻都是秋天宝宝最易发生的症状。其中,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经常的表现,而同时,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也会导致咳嗽。
秋高气爽的时节,一天中的温差变化较大,有些体质差的孩子由于穿脱衣服不及时或家长护理不当,着凉后出现了咳嗽不止的情况,尽管用很多抗生素及止咳药,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很是让家长揪心。下面我们将全面解析小儿咳嗽和咳嗽的治疗方法,以及对于肺炎的认识误区。
肺炎是指肺组织或肺实质发生的急性炎症,不少人误以为肺炎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其实不然,细菌仅是导致肺炎发生的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致病原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肺炎。由于在治疗上必须针对病因下药,故在分类上强调病因分类。引起肺炎的病因很多,不但有微生物性,还有物理性、化学性等诸多因素,仅微生物性病因就包括细菌性肺炎、立克次体性肺炎、霉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等。而在细菌性肺炎中,又可以依据细菌的不同种类进一步划分,如常见的有肺炎球菌性肺炎。
感冒与肺炎的区别
感冒时由于肺部没有受影响,因而呼吸是正常的,而当肺部受到感染时,由于炎症使肺的换气通气功能障碍,使患儿呼吸加快、急促。如果孩子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就不是简单的感冒而可能是肺炎了,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从症状上看,肺炎很难与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等区别。但一般来说,肺炎症状较重,宝宝常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呼吸增快或表浅表现。重症的肺炎患儿还可能出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及指甲发绀等症状。如发现宝宝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婴儿肺炎的主要症状
婴幼儿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憋喘。发热高低不等,部分患儿可不发热。咳嗽初为干咳,2~3天后咳嗽有痰,婴幼儿不会吐痰可听到喉中痰鸣音,之后开始发生憋喘。轻者呼吸急促、哭闹烦燥不安,重者可见鼻翼扇动、口周青紫、口唇紫绀,头随呼吸呈点头样呼吸,肺部听诊可有大中水泡音以及捻发音,X光透视可见肺门阴影模糊增大。此时病情未经治疗或未发现,还会向前蔓延,主要是心脏受损。幼儿可突然烦燥不安,呼吸困难更加严重,面色灰暗,口唇更加青紫,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心力衰竭、血循环不良症象。
支气管肺炎除发生心衰外,还会造成脓胸、肺脓肿、皮下及纵膈气肿、心肌炎及中毒性脑病并发症。大人切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疾病的预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患儿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护理工作呢?
(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病儿休息。工作中常见到在患儿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多吵闹,不利于患儿休息,同时人多,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在内,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肺炎的康复。因此,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穿堂风,有利于肺炎的恢复。
(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肺炎患儿常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因为肺炎患儿呼吸次数较多及发热,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故必需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对痰多的病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且要防止粘稠痰堵塞及奶汁、药物呛入引起窒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5)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由于小儿抗病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婴儿病情容易反复,当家长发现小儿呼吸快,呼吸困难,口唇四周发青,面色苍白或发绀时,说明患儿已缺氧,为病情加重的表现,必须及早抢救。
如何预防小儿肺炎
预防小儿肺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能力是关键。幼儿平时应加强体格锻炼,常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进行呼吸道冷空气刺激耐寒锻炼。多吃肉类及豆制品,多喝骨头汤,防止营养不良及缺钙,只要小儿身体健康,不受感冒袭击,就不容易患发肺炎。
(1)秋冬季节最好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干爽。父母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带口罩。
(2)加强营养。积极提倡母奶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幼儿膳食应搭配合理,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疏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注射小儿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肺炎。麻疹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注射,以减少继发肺炎的发生。
(4)积极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5)加强护理。小儿衣着不过厚或过薄,婴儿不要包裹过紧,加强早产儿及体弱儿(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保护和护理。
小儿肺炎会不会传染 小儿怎么预防肺炎传染
预防小儿被肺炎传染的最基本方法是将正常的小孩与病人隔离开,给患儿带口罩,这样能有效的减少传播,同时尽量减少与患儿亲密接触,降低被病菌感染的概率,而且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时,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去。
不断地增强小儿的抗病能力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家长要让小儿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如踢球、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
经常洗手能够防止病原菌传播。给宝宝准备专用的杯子和器具。定期清洗家里所有可能被病原菌污染的地方,比如电话、玩具、门把手、冰箱把手等。
对于身体比较健康的小儿可以不用接种该疫苗,但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可有效预防小儿肺炎,适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要连打4针才有效。
有效预防小儿肺炎的4大秘诀
秘诀一: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肺炎
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肺炎。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此外,还要防止胎内感染。如果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宝宝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另外,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宝宝,家庭人员接触宝宝应该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宝宝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宝宝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小儿肺炎的目的。
秘诀二: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的一种好办法
肺炎球菌性肺炎占所有重症肺炎的50%,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于肺炎球菌性疾病,预防还是胜于治疗。“对于身体比较健康的宝宝可以不用接种该疫苗,但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宝宝,可以考虑接种。”专家表示,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适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均为国外进口,尚无国产疫苗可以替代,接种该疫苗后可有效预防小儿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但是,接种该疫苗后并不等于就“百分百”不会患上肺炎,目前该疫苗只能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对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肺炎没有效果。
小儿肺炎疫苗要连打4针才有效。小儿肺炎疫苗适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
秘诀三:了解肺炎症状,才能更好地预防肺炎
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疾病而言也有一定的道理。要更好的预防肺炎,必须事先了解清楚肺炎的症状,将肺炎扼杀在源头上。由于肺炎缺乏典型症状,因此当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时,爸妈就要引起注意了,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就诊。
1、发热情况
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的效果不明显,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2、咳嗽和呼吸
判断孩子是否罹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好发于冬春季。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大。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可达60—10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
3、精神状态
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4、食欲
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小儿得了肺炎,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5、胸部
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儿童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同时仔细观察孩子有无胸凹陷(在吸气时,两侧肋骨边缘处内陷随呼吸起伏)。如果出现此情况,则需马上送孩子去医院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秘诀四:怀孕期间开始预防小儿肺炎
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如果在产前检查中,医生发现你有妊娠高血压、胎位不正、脐带缠绕、胎儿受压等情况,或者你是过期妊娠,那么他就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
预防小儿肺炎,妈妈们要预防和积极治疗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怀孕期间,准妈妈的一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能会经胎盘感染胎儿。比如,在少数情况下,准妈妈阴道内的细菌和支原体等可能会进入子宫,并经胎盘感染胎儿。要预防你的宝宝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非常重要的是保持你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加要注意个人卫生。
小儿肺炎是多发疾病,一旦出现会严重威胁宝宝健康,为了避免宝宝受到肺炎的侵扰,爸爸妈妈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呵护好宝宝健康地成长!
肺炎反复发作可能不仅是肺炎
肺炎反复发作可能不仅是肺炎
小明刚满三岁,可是他已是儿科的老病号了,因为从一岁到现在,他已经先后患过三次肺炎。每次打打针吃吃药大约一周左右就好转了,可是维持不了几月,就又开始咳嗽、咳痰,还常常会伴有发热。经咨询得知可能是小明免疫力低所致,慢慢长大点儿就好了。可最近一周,小明又开始咳嗽咳痰,继之发热,吃了点消炎药也不见好转。去医院一拍胸片果然不出所料,胸片报告上赫然写着“右侧肺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小明妈妈不以为然的说:“住什么院,这右侧肺炎我们又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就是打打针吃吃药的事,有这么大惊小怪吗?”小明妈妈的这席话使医生心中顿生狐疑:怎么可能总是右侧肺炎呢?一定得让小明住院查查原因。
小明住院期间还是像平常一样打针吃药,大约3天后他的体温正常了,继续治疗一周后咳嗽日渐好转,痰也少了不少。快出院了,小明妈妈心里老大不开心:我早知道不过如此,门诊一样治疗非要让我们住院,不知出于何目的?这时医生找到了小明妈妈,告诉他:目前小明肺部的炎症已经控制了,但出院前必须进一步做个胸部CT检查。小明年仅3岁,已经患过4次肺炎了,而且在同一部位,这不得不让医生想到:小明反复发作的肺部疾患难道仅仅是肺炎使然?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与劝说下,小明妈妈总算同意为小明做进一步的胸部CT检查寻找病因。结果令人震惊:CT检查提示小明右侧支气管内有异物。小明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拍了这么多次的胸片,不都说是肺炎吗,现在怎么突然又说有异物了?
[专家视点]
教授指出,小儿的咀嚼功能及喉反射功能不健全,而由于年龄特点又常喜欢将小的玩具或食物含于口中玩耍,故易导致异物误吸。吸入的异物可致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致肺气肿或肺不张,继发感染后即可致肺炎。由于气道结构的特点,异物误吸多发生于右侧。
专家指出,小明年仅3岁,又反复多次右侧肺炎发作,因此对疾病的诊断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肺炎表面,必须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深层次的原因。在发现气道异物后,小明接受了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结果发现异物是一枚瓜子仁,由于长期滞留于气道,已发生了包裹机化。异物取出后,小明的肺炎至此便彻底治愈了。小明的经历提醒我们:有肺炎治肺炎固然没错,可千万别把问题简单化了。不抓住肺炎背后的真正元凶,肺炎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治愈的。
预防小儿肺炎的重点在于平时加强体格锻炼,及时治疗和支气管炎,预防的方法是将正常的小孩子与病人隔离开。另外,还要给孩子必需和足够的营养,提高免疫力,一定要争取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以后,并合理地添加辅食。平时孩子要去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室内空气要新鲜、流通。
很多家长在孩子得肺炎后及时的接受治疗了,但病房经常住着几个肺炎患儿,很多家长都担心肺炎的交叉传染会导致宝宝的肺炎越来越严重。爸爸妈妈们其实不用担心,一般正规的新生儿科会定时对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一般每次消毒时间间隔为每1.5-2个小时消毒一次。同时小孩子的衣服、床单、包被、奶具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的,换掉的衣服不会重复使用。护士在接触每个宝宝的时候都会被要求要先消毒手部,同时也会按照病情的轻重把不同程度的小孩子分区管理的,得了非常严重的肺炎宝宝会被放在保温箱里进行隔离,一般传播的机会不大,医院也很注重防治交叉感染的力度,虽然不能百分百保证没有,但是几率很小,所以不要过分焦虑。
增强孩子的体质并不代表孩子不会被传染肺炎,只是宝宝有很强的免疫力被传染肺炎的几率会相对小一些,最有效地还是应该接种肺炎疫苗以达到预防被传染肺炎的目的。为了宝宝的健康,爸爸妈妈们千万不可大意!
如何预防小儿肺炎
秘诀一: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肺炎
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肺炎。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此外,还要防止胎内感染。如果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宝宝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另外,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宝宝,家庭人员接触宝宝应该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宝宝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宝宝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小儿肺炎的目的。
秘诀二: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的一种好办法
肺炎球菌性肺炎占所有重症肺炎的50%,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于肺炎球菌性疾病,预防还是胜于治疗。“对于身体比较健康的宝宝可以不用接种该疫苗,但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宝宝,可以考虑接种。”专家表示,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适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均为国外进口,尚无国产疫苗可以替代,接种该疫苗后可有效预防小儿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但是,接种该疫苗后并不等于就“百分百”不会患上肺炎,目前该疫苗只能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对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肺炎没有效果。
小儿肺炎疫苗要连打4针才有效。小儿肺炎疫苗适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
孩子常吹空调易得肺炎
幼儿久吹空调易得肺炎
高温令成年人蜗居空调房不愿外出活动,疼爱孩子的家长担心孩子难耐酷暑,多选择让孩子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幼儿久吹空调不仅会患上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更容易因室内外温差大、空调房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引发肺炎。
专家解释说,幼儿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温差,幼儿却能感受到。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幼儿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抵抗力减弱,加上空调室内各种细菌、霉菌生长繁殖,空气被污染,容易得肺炎。
专家提醒说,不要让幼儿长期生活在空调房里,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预防小儿肺炎 加强护理炼是关键
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是预防小儿肺炎的关键。婴儿时期应注意营养,按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防止小儿营养性贫血和佝偻病的发生。要从小锻炼体格,经常到户外活动,使身体的耐寒和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虚弱或患有贫血和佝偻病,就容易发生肺炎,而且这些孩子的治疗效果远不如体质好的儿童。
小儿肺炎会传染吗
小儿肺炎会传染吗?如何预防小儿肺炎?小儿肺炎其实传染性并不高,只有免疫力很低的孩子才容易让病毒入侵体内,感染肺炎。那么,家长应注意哪些事项,才能防止孩子感染小儿肺炎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儿肺炎会传染吗?小儿肺炎一般是不会传染的。宝宝肺炎会在咳嗽中的痰液中排除病原菌,但一般这个病原菌不会入侵人体内,只有免疫力很低的时候才会入侵,造成感染。治疗肺炎一般需要一周左右,因此建议家长最好给患儿带口罩,这样能有效的减少传播,对于抵抗力低的人也可以戴口罩,注意房间内空气的流通,一般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性强,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一些。
怎样预防小儿肺炎
1、远离病源
在秋冬季节宝宝好都在家里,远离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尽可能少的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家里有人患感冒则应减少与宝宝接触。
2、缓慢降热
不要把出汗的孩子放到风口处凉快,也不要让孩子快速喝冷饮等食品,这样会使孩子敞开的汗毛孔迅速闭合,造成体内调节失衡,引起呼吸道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已经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应该让孩子静下来,擦干汗水,等到孩子不再是汗流浃背时,脱掉一件衣服,再放孩子去玩。
3、常喝温开水
在肺炎高发期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白开水不但能预防感冒症状的发生,对宝宝的呼吸系统和肠道消化道都是有好处的。
4、及时增减衣物
小孩虽然没有大人耐寒,但他们多处于运动状态,即使睡着了也不会安静,所以和大人穿得差不多就好了。妈妈应根据温度变化而适当增减宝宝衣服,不要让宝宝在出汗的情况下突然到冷空气中。
5、经常运动
让宝宝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进行有氧运动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可有的父母在天气刚刚有些凉意的时候,就闭门闭窗,不让小宝宝到外面去,说是怕冻着孩子,其实这无异于剥夺了宝宝在大自然中锻炼的机会。
宝宝为何一出生就得肺炎
宝宝为何一出生就患肺炎?
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在出生后一段时间才会感染肺炎。专家指出,宝宝在产前、产中都有可能感染肺炎。宝宝一出生就得了肺炎,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肺炎,通常是在妈妈在分娩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因为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或者胎粪,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2. 宫内感染。产前母亲感染也可通过胎盘屏障传给宝宝,引起宫内感染性肺炎。
抵抗力差的宝宝更易得肺炎
营养不良、早产等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宝宝,或者天生抵抗力较差的宝宝,小儿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另外,肖昕主任表示,患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合并症以及先天免疫缺陷等特殊疾病的宝宝,感染肺炎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高。
如今,很多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愿意选择母乳喂养。而母乳喂养对于预防小儿肺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宝宝体抗力方面。
怎么预防小儿肺炎
常喝水
俗话说的好,白开水治百病,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多喝水对于疾病的预防还是很有效果的。
家长朋友们可以让孩子多喝温白开水,当然要适时适量,这样不但可以预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室内空气
空气往往是传播和制造疾病的最佳场所,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空气环境不洁净造成的。
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房间内不要太干燥,让孩子处于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中是预防肺炎的有效途径。
注意饮食
病从口入,尤其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身体的抵抗能力还不够强,如果饮食不合理或者食物不洁净很容易造成孩子生病,引发肺炎等各种疾病,想要预防肺炎,还要妥善的管理孩子的饮食。
远离病源
孩子抵抗力很弱,如果来到带有病菌的地方很容易被这些病毒入侵从而造成肺炎等各种疾病,因此做家长的应该尽可能避免孩子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应少带孩子串门,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则应减少与孩子接触。
增减衣物
孩子还处于懵懂时期,对于是否该添减衣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作为家长,应该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当孩子已经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不要让孩子在出汗的情况下突然到冷空气中,这些都是做家长的应该注意的。
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才是预防疾病的王道,不论是大人或者孩子,但是孩子仍然有区别于大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不同的锻炼方式,家长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每天适当的安排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如何预防小儿肺炎
1、餐具消毒
首选的消毒方法是蒸煮。蒸煮能使细菌体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大多数病原体经过15—30分钟的蒸煮均会死亡。消毒时间应从水沸后开始计算,煮沸时要注意所有器物须完全浸泡在水中。在高原地区因大气压力较低,则要延长蒸煮时间。
2、家具消毒
家庭中门窗、地板及大件家具的消毒,可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3、衣被消毒
衣服、被套、鞋袜、毛巾等,通常使用温水或清水机械地进行清洗,可消除吸附在物体表面的细菌、尘埃和污物;如果是病人的衣物用具,则需要根据情况加入适当的药物,以加强消毒效果。
4、患儿用具物消毒
体温表可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消毒。患儿的食具要固定专用,每次用后要煮沸30分钟。病人丢弃物如废纸、便纸、擦嘴纸、无用的书报、用具或准备丢弃的破旧衣物等,可采用焚烧消毒法。
什么原因导致新生儿肺炎的发生
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小儿肺炎便成为小儿最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疾病,即使是刚出生的宝宝也有可能得肺炎。宝宝患肺炎,常伴随着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具体的临床表现也可能因人而异。要预防小儿肺炎,家长们就要特别注意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症状不明显也可能是肺炎 别把小儿肺炎当感冒
有家长表示,孩子不发烧,只是有点流鼻涕,偶尔咳嗽,以为是受凉感冒了,结果去医院却被诊断为肺炎。其实,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都是小儿肺炎的症状,也有的孩子得了小儿肺炎却并没有伴随着发热的症状。小儿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小儿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两者部分症状有不少相似之处。“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的宝宝患小儿肺炎的可能性较大,但是症状不明显并不代表着一定不是肺炎。“宝宝是感冒还是小儿肺炎,单靠症状不能判定,具体还是应该在医生检查听诊或拍片后才能确定。一般情况下,宝宝得肺炎听诊时可发现细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时可发现肺部有阴影。
另外,有些宝宝抵抗力比较差,感冒了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几天就有可能会发展肺炎。
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在出生后一段时间才会感染肺炎。宝宝在产前、产中都有可能感染肺炎。宝宝一出生就得了肺炎,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肺炎,通常是在妈妈在分娩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因为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或者胎粪,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2、宫内感染。产前母亲感染也可通过胎盘屏障传给宝宝,引起宫内感染性肺炎。
抵抗力差的宝宝更易得肺炎 并且容易再发感染
营养不良、早产等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宝宝,或者天生抵抗力较差的宝宝,小儿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另外,肖昕主任表示,患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合并症以及先天免疫缺陷等特殊疾病的宝宝,感染肺炎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高。
急性肺炎传染吗
小儿急性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小儿肺炎有典型症状,也有不典型的,新生儿肺炎尤其不典型。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目前可通过疫苗预防小儿肺炎。常见有安尔宝(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7价的肺炎球菌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的病因主要有感染性、理化性(如放射线、毒气、毒物、药物等),以及免疫、变态反应性(如过敏、风湿病等),但临床上所见的急性肺炎绝大多数为各类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急性肺炎系肺实质的急性炎症,为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按解剖学分类,肺炎可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以轻型或不典型的肺炎为常见,而整叶实变的肺炎已不多见。
壹药网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急性肺炎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到了急性肺炎是不会传染的,如果担心自己的孩子或者大人会患上急性肺炎,就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肺炎的问题,可以在壹药网查阅更多相关资讯哦,也可以在线向医师了解,或者欢迎拨打400-007-0958向医师咨询。最后,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快乐生活!
小儿先心病首先应预防肺炎和心衰
要积极预防肺炎反复发作致小儿先心病病情恶化
实际上临床上有很多患儿肺炎反复,其病根在小儿先心病。如通常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等,导致患儿肺部充血,肺动脉压力升高,发生呼吸费力、呛咳、肺部淤血、水肿,在此基础上,稍微的上呼吸道传染就很轻易导致支气管炎或肺炎。而肺炎在临床上非常容易反复,护理稍有不当就可能加重病情。肺炎还会降低患儿的免疫能力,使得小儿先心病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大增,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平时要积极带孩子多做检查,以预防肺炎的发生,多打扫家里的环境,不让肺炎病菌有生长繁殖的空间,多给宝宝喝水和适当的运动,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积极预防小儿先心病的心衰问题
心力衰竭指心脏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液以应付生理的需要,于是运用一些代偿机制以弥补心功能的不足,若代偿功能不力,更使心功能衰竭,引发各种症状的发生,如心跳增快,呼吸急促,频繁咳嗽,喉鸣音或哮鸣音,肝脏增大,颈静脉怒张和水肿等。应对心力衰竭,预防小儿先心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疾病不要拖延,尽早治疗。同时对于小儿先心病的并发症要及时处理。在小儿先心病治疗的过程中,除了日常的饮食护理之外,定期的复查很重要,复查是及时预防心力衰竭和其他各类并发症的主要途径,希望家长们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