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广泛焦虑障碍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广泛焦虑障碍

(1)抗抑郁药:这种药可减轻或缓解焦虑抑郁症状。这种药还可用于治疗其它行为问题。

(2)抗焦虑药:这种药可减轻焦虑,同时帮助患者感到镇静和放松。

遵嘱服药:如果觉得所服用的药物无效或有副作用请联系医生。如果患者对任何药物过敏请告知医生。保留患者所使用过的西药、维生素、草药的药物清单。包括剂量,以及什么时候、为什么服用这些药物。就诊时把药物清单或药瓶带来。万一去看急诊请随身携带这张药物清单。

广泛性焦虑障碍日常护理

一、护理

保健

当患者陷入低潮,懒得动弹,以下有些释放紧张、增强活力的方法可以试试。这十种精心设计好的运动,可让全身舒展,加快血液循环,不论何时何地,五分钟内都可做完。如果是在家里,你也可以用音乐来配合。大部份的音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你可以找大约三分钟长的低调子歌曲,其中多含上升拍,然后调整速度随音乐旋律运动。请记住:务必深呼吸、面带微笑,动作尽量流畅优雅,做完之后,保证全身痛快:

转头:两脚轻轻伸开站立,距离比肩稍宽,头前倾,然后往左转,归位后再往右转。心中慢慢默数一、二、三、四。左右方向各转两回。耸肩:把肩膀耸至耳部,然后轻轻放回去,左右肩各做五次。

伸腰:举起两侧的手臂,与肩平高。然后从左边开始,尽可能弯腰,这时,右臂超过头顶,看着自己的手心,默数四下,然后归正。接下来再以同样方式,弯右边的腰,数到四后归位。每边流利各做五次,不要间断。

内侧大腿伸展:双脚张开站立,双手置于臀部上,开始向右倾斜,右腿弯左腿直,伸展时,双手举过头部,双腕在头上交叉,然后归位,继续把双手置于臀部。每一边各做五次。

风车:前弯腰,手指轻触地面,然后开始把上半身朝右旋转,身子抬起来,朝左边转下,像“风车”般转一圈,用腰出力旋转,头一直置于双臂中上让上半身伸展,每一边各做五次,慢慢做,免得头晕。

拉腿:做完“风车”后,继续保持弯腰状态,膝部稍弯,双掌平按地上,置于双脚稍前,抬头看正前方。现在头低下来,双腿伸直,如果无法完全伸直也没关系。(柔软性需要时间训练──运动多寡的时间!)做十下后,膝盖轻轻弯曲蹲站起来,回复原先的站立姿势。

伸手势:现在,请再把脚张开,身体转向左边,左脚指向左方,右脚与左绑跟垂直,然后朝前方伸出双臂,好象要接收别人礼物状,轻轻迎前,然后收势,左腿曲,右腿直。每一方向各做十次。

爵士步:做完伸手势后,双脚收拢,然后弯腰低头,尽量朝膝盖靠去。抓住自己的足踝或小腿,慢慢把头贴向膝盖。不要勉强用力猛压或弹回去。深呼吸时放松,默数四下,然后慢慢仰起,回复原先站立姿势,一次伸直脊骨。

广泛焦虑障碍的患者能饮酒吗

应限制或避免饮酒。咨询医生酒精是否安全。如果患者在服用某种抗焦虑或抑郁的药物时不能饮酒。酒精也能增加抑郁。女性每天限饮一杯。男性每天限饮两杯。一杯即 340 mL 啤酒、140 mL 红酒或 40 mL 白酒。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饮食

焦虑使人思维混乱,精神虚散,缺乏信心,产生烦躁、不安、恐惧情绪,直至心理变态、扭曲,严重危及健康,加速人的心理和生理衰老。所以一旦意识到,除了在心理上自我调节外,还可以通过食物来缓解。

第一要推荐的是芝麻菜及菠菜等绿叶蔬菜。它们富含维生素B族,有利于身体产生多巴胺及有益好心情的激素。一项新研究发现,维生素B6缺乏会导致紧张、易怒。巧克力也有保持心情的功效,但是不要选择白巧克力。

第二个要推荐的是薄荷茶。薄荷气味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研究发现,薄荷可提高司机警觉度,减少焦虑。与此相反的是,吃过多的糖果和甜点则会让你昏昏欲睡。

第三个要推荐的是高蛋白沙拉。调味酱中的油脂有助于减缓沙拉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稳定血糖,保持旺盛精力。沙拉中可加入莴苣、菠菜、鸡肉和一个白煮鸡蛋。

第四个要推荐的是低脂肪的鱼肉。鲑鱼或鲭鱼。此类肥鱼中欧米伽3脂肪酸有益大脑组织,增强思维能力。鲑鱼还富含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化学物。

第五个推荐的是奶酪、坚果。斯洛伐克科学家发现奶酪中的赖氨酸和坚果中的精氨酸可以使人们的焦虑情绪减轻一半。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广泛性焦虑障碍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症状标准: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排除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高发人群

1 有自卑倾向的人:

有些人深信自己的容貌、身体特征、口才、学业成绩、体能状况等处处不如人。由于一向坚信不疑以致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每当跟别人在一起时这种想法就无法阻止地涌入脑海中,使其无法放松跟人交谈或交往,总觉得自己与别人有很大差距。过分在意自己的缺点也是成为焦虑症的病因之一。

2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

过度追求十全十美的人要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完美无缺,因此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所追求的事物上,往往有很强的占有欲、控制欲。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在一件事情尚完成时,会产生相当强烈的焦虑感,觉得浑身不对劲,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得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可,一旦碰到什么事没法马上做完时就会紧张万分。倘若跟别人一起做事时,如果别人不能达到他的满意标准的话,他也会觉得如坐针毡,一定要亲手做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很多主要导致焦虑症的病因。

3 过度关心自己的人:

有些人把那些用在顾虑外界事物上的精神转向自己身上,最常表现出来的就是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他衷心渴求自己身体的完全健康与舒适感,因此当他发现到自己有任何的身体症状时就会非常紧张而马上采取各种医疗行为。

强迫症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一、焦虑强迫障碍焦虑的特点是精神性焦虑为主,躯体性焦虑评分并不高,缺乏突出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慌、心跳、手脚出汗)和运动性不安。强迫障碍可以合并多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患者合并社交恐惧症较多见,而单纯恐惧症、广泛焦虑障碍、惊恐发作相对较少。二、抽动障碍强迫障碍与合并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强迫障碍及抽动障碍之间的现象学联系已有许多报道。研究发现8.8%的强迫障碍合并有慢性抽动。三、人格障碍在对强迫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28%合并人格障碍,但从临床实践方面的观察来看,有人格方面问题的患者还会更多一些。此类患者以合并强迫性人格障碍为多,占18.9%,其次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占12.2%。四、精神病性症状有研究者发现强迫障碍患者在慢性的病程中有13.3%出现了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这些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视、非评论性幻听、牵连观念、被害妄想、现实解体,但没有一例符合其他任何功能性精神病的诊断。

盘点治疗早泄的几种药物

治疗早泄药物一:抗焦虑药

已知许多用于治疗广泛焦虑和焦虑发作的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对部分男性有抑制射精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强化了GABA(g-氨基丁酸)。这些药物包括利眠宁,劳拉西泮,阿普唑仑。但是它们对射精的影响不如其它药物(如SSRIs)那样普遍和明显,对照的研究表明服用这类药物的男性只有不足10%的人射精较前延迟了。

丁螺旋酮,是不完全的5-HT激动剂,可以提高广泛焦虑病人的性功能。

治疗早泄药物二:多巴胺拮抗剂

这类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也称作精神抑制药)能阻滞中枢的多巴胺受体。通过观察阿朴吗啡(多巴胺激动剂)的性兴奋作用能被氟哌啶醇(中枢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所拮抗,也可被非典型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硫苯酰胺所拮抗,但不被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多潘立酮所拮抗的事实说明了药物对延迟射精是有影响的。

多巴胺拮抗剂对人或动物显示出明确的抑制射精的作用,包括匹莫齐特(抗精神病药),甲氧氯普胺(镇吐药),硫苯酰胺,氟哌啶醇,和催产素拮抗剂,管催产素。其它能延迟射精的抗精神病药包括氯丙嗪和硫利达嗪,这两种药也能阻断肾上腺素能的受体。

强迫症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一、焦虑

强迫障碍焦虑的特点是精神性焦虑为主,躯体性焦虑评分并不高,缺乏突出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慌、心跳、手脚出汗)和运动性不安。强迫障碍可以合并多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患者合并社交恐惧症较多见,而单纯恐惧症、广泛焦虑障碍、惊恐发作相对较少。

二、抽动障碍

强迫障碍与合并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强迫障碍及抽动障碍之间的现象学联系已有许多报道。研究发现8.8%的强迫障碍合并有慢性抽动。

三、人格障碍

在对强迫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28%合并人格障碍,但从临床实践方面的观察来看,有人格方面问题的患者还会更多一些。此类患者以合并强迫性人格障碍为多,占18.9%,其次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占12.2%。

四、精神病性症状

有研究者发现强迫障碍患者在慢性的病程中有13.3%出现了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这些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视、非评论性幻听、牵连观念、被害妄想、现实解体,但没有一例符合其他任何功能性精神病的诊断。

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情绪行为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分离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选择性缄默等。

发育障碍

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言语、认知、运动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上述任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语音障碍,口吃等。

睡眠和进食障碍

儿童青少年易于出现睡眠及饮食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夜惊,梦魇,睡行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

个性发展问题

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果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容易形成个性发展的异常,如:自信心不足、自私、缺乏合作能力等。

其他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也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对患儿的社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广泛焦虑症的发病机制

易患因素

在焦虑障碍中,遗传是一个重要的易患因素。据研究,在单卵双生子(MZ)中所有焦虑障碍的发病一致性较双卵双生子(DZ)高。但大多数的研究没有发现遗传在各个焦虑障碍的发病有差别,因此在广泛焦虑症中遗传的具体作用并不清楚。

通常被认为是广泛焦虑症的易患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焦虑是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然而大多数的焦虑儿童能长成健康人,而焦虑的成人也并非都来自于焦虑的儿童。

焦虑性人格与焦虑障碍相关,但其他的人格特征也可妨碍其对应激事件的有效应对。

促发因素

广泛焦虑症的发生常和生活应激事件相关,特别是有威胁性的事件如人际关系问题、躯体疾病以及工作问题。

持续因素

生活应激事件的持续存在可导致广泛焦虑症的慢性化;同时思维方式也可使症状顽固化,如害怕他人注意到自身的焦虑,或者担心焦虑会影响其工作表现。类似的担心会产生恶性循环,使症状严重而顽固。

神经生物学研究

正常受验者的功能影像研究提示焦虑主要是脑血流和代谢的增加,但在过度换气和血管紧张性升高导致血管收缩时,则为脑血流量下降诱发焦虑。因此,焦虑状态下的脑血流变化并非是直线样的而是呈“U”形曲线型变化。多数脑电图研究发现在正常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患者中存在α波活动的降低、α波频率的增加,以及β波活动的增加。另外,在焦虑状态中还观察到δ、θ和慢α形式的慢波活动。

森田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效果

森田疗法是一种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为治疗原则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神经质症的症状。如初次在众人面前露面,会感到紧张;听说别人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后总觉得自家煤气阀口没关好,不反复检查就放心不下等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是生活中正常表现,也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事过之后就会消失。但是,某些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会把这些正常反应视为病态,拼命想消除,结果反而使这种不安感被病态地固定下来,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形成神经质症。

采用森田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时,首先要帮助患者认清广泛性焦虑障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其症状是怎样发生的。搞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本质对治疗有极重要的作用。有些患者在弄清了症状的本质后,病情就很快就好转了。森田疗法不使用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殊设施,主张在实际生活中象正常人一样生活从根本上说就是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挥“生的欲望”的动力作用,通过躯体的非言语性体验而产生治疗结果。患者应把自己的紧张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来加以积极面对、充分接受、反复体验、不断纠正,从而减轻乃至打破病态的恶性循环,最终达到了康复。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病症,那就是焦虑症了,我们知道焦虑症的出现容易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病症,我们可以采用森田疗法来治疗焦虑症,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森田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效果。

广泛性焦虑症有哪些精神障碍表现

广泛性焦虑症是焦虑症最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形式,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焦虑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表现为精神焦虑、躯体焦虑、精神觉醒度提高等主要症状,及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人格解体等症状。

精神上过度担心是广泛性焦虑症焦虑症状的核心,患者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情经常过分担心。患者总是感觉提心吊胆,惶惶不安,但又不知道自己担心什么,不能明确指出担心的对象或内容。有些患者担心的内容可能就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的程度与现实情况极不相称,患者常出现惶恐的预感,整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立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许多患者还会出现多种躯体症状,表现为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来回走动,肢体震颤等。还有些患者感觉心前区压迫感、胸闷、憋气、心悸、头痛、头晕、肌肉酸痛等。

患者具有精神症状的同时,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心动过速、皮肤潮红、口感、腹泻、出汗等症状。患者精神觉醒度提高,表现为过分的警觉,对外界刺激过分敏感,反应过度,易受到干扰,入睡难,易惊醒。

除了上诉主要症状,广泛性焦虑症还可伴有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人格解体等症状。

引起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1.环境因素

在老年人中所遇到的生活事件均较多,如患有严重疾病、丧偶、退休、收入明显减少等,使得老年人要重新适应这些环境变化的困难也变得越多,有人认为老年期遇到的社会心理问题犹如人生初期遇到的多种问题一样,也要花尽精力才能适应。而老年人的应变能力却明显降低,这为焦虑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2.人格因素

有人认为人在进入老年期后,生命的动力开始衰退,意志及进取心也逐渐减弱,灵活性也下降,整个人格特征失去柔韧性。不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有人提出老年人性格变化的“环境脱离假说”,认为进入老年期后,社会活动改变、人际交往减少,与家人的情感交流也相应发生变化,对周围环境渐渐失去兴趣,必然引起本人的个性发生改变,变得保守、顽固、缺乏人情味、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强、易激惹、不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等。

3.躯体和脑部的老化

进入老年期后,躯体各方面都开始发生老化,表现为学习能力及记忆力方面的明显下降,心理上对周围人的包容量变小,更易引起适应障碍。老年人的脑部觉醒程度明显下降,易产生焦虑,因焦虑情绪而导致脑功能的抑制相对加强。同时,老年人中伴发脑部和躯体疾病的机会也较多,造成脑的活动能力下降,也容易出现焦虑。而躯体方面存在的症状往往使焦虑症状加剧,也可伴有大量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4.遗传

Crowe(1983)等、Harris(1983)等、Crow(1983)等分别发现惊恐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本病的发病风险率分别为24.7%、20%、17.3%,而正常对照组一级亲属发病风险率分别为2.3%、4.8%、1.8%。Noyes等1987年报告广泛焦虑障碍患者的亲属中本病的患病风险率为19.5%,而正常对照组的亲属广泛焦虑障碍患病风险率为3.5%。显示本病有家族聚集性,一些研究表明广泛焦虑障碍的遗传倾向不如惊恐障碍显著。

5生化

(1)乳酸盐:Cohen White(1950)首次报告,类似焦虑症的“神经循环衰弱”患者在进行中等程度运动时血中乳酸盐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itts和McClure(1967)认为血中乳酸盐含量的升高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于是在双盲条件下给14名焦虑症患者和16名正常人静脉滴注0.5M乳酸钠,发现13名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惊恐发作,而正常对照组仅2名出现类似症状。其后,给焦虑症患者用0.5mol乳酸钠l0 ml/kg,在20分钟内滴注完毕。

(2)神经递质:近代有关焦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着重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和γ-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特别是蓝斑核,起警戒作用,可引起对危险的警惕期待心情。

(3)受体:惊恐发作时患者出现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都是β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一些研究发现,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减轻惊恐发作和焦虑的作用,但这类药物并不能阻止自发的和乳酸钠诱发的惊恐发作。

治疗焦虑症药物的剂量问题

焦虑,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情绪。但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很多焦虑症患者都会选择用药治疗。但是,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或焦虑障碍的剂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剂量也不一样,个体间有差异。

治疗抑郁症,药物大多要加到治疗剂量范畴,才有效,个别患者可能要用到超大剂量才有效。

但抑郁症中,有一个亚型,即抑郁性神经症,或心境恶劣障碍,其治疗原则与上述抑郁症不同,反而跟焦虑症差不多。

焦虑或焦虑相关疾病,有很多种,如强迫症、焦虑症(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衰弱、慢性失眠、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躯体形式慢性疼痛等。在这些焦虑或焦虑相关疾病中,强迫症通常要用到治疗剂量、甚至更大剂量。

剩下的其它焦虑或焦虑相关疾病,很多时候都用大剂量的药,要将这些药减下来,却不容易,患者会很辛苦,甚至会比治疗前更辛苦。所以,我通常会尽可能用小剂量的药物去治疗这类焦虑或焦虑相关疾病,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或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这样病治好后,要成功减药就容易很多,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临床痊愈。

虽然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剂量通常要大一些,但是,心理治疗和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也同样是很重要的。

单用药物治疗的远期效果大多不好。焦虑障碍的形成和维持,多与患者的性格特征、潜意识内心冲突、童年早期的心理创伤、生活及工作中各种应激和压力等因素有关,药物很难影响到这些因素,即使是用大剂量药物治疗,也常常只是压住症状而已,用久了,仍然会失效。

相关推荐

什么是焦虑症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

广泛性焦虑症怎么办?

病例一: 病情描述 : 广泛性焦虑症有什么症状?广泛性焦虑症有什么症状?能治疗吗?需要吃药吗? 问题回答 : 焦虑症中广泛性焦虑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广泛性焦虑症虽然症状比急性焦虑症轻,但症状比较持久,给患者的伤害也很大。那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下面为您简单介绍。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1.焦虑既无确定对象又无具体内容的面向未来的恐惧。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经常会预感到大祸临头或者常常担心发生最坏的事情,因此紧张不安和恐惧,但又不知道“大祸”的内容。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2.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经

中年人谨防焦虑症

焦虑症常见的类型有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类型。惊恐发作又称间歇发作性焦虑,它的特征是严重惊恐的反复发作,每次发作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景和环境。发作焦虑、惊恐可能在开车时、也可能在办公室,症状因人而异,可能是心跳过快、胸口疼痛、头昏,也可能感到恐惧,觉得要死了、要发疯,甚至失去控制,在几分钟到半小时后,常不治而愈。两次发作之间虽然正常,但因频繁发作,常不敢去公共场所。还有一类病人,总怕自己或家人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每天上班忧心忡忡。患者总感到紧张、肌肉发抖、出汗、头晕、胃部不舒服等,但医生对他进行的躯体检

植物神经紊乱究竟要如何诊断呢

1。广泛性焦虑 在广泛性焦虑中,害怕和焦虑性预期等心理因素在植物神经兴奋中起主导作用其它症状存在前后一致的躯体定位,可据此鉴别。感知形式障碍中可有植物神经症状,但与许多其它感觉和感受相比。既不突出也不持续,且症状并不总是归于某一特定器官或系统。 2。疑病性神经症 基本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先占观念,认为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进行性的躯体障碍。病人的注意更多地指向潜在进行性的严重疾病过程及其后果,患者趋向于要求检查明确其潜在疾病,害怕用药及其副作用,常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证。

儿童焦虑症诊断

焦虑症可根据临床特点、起病形式、病程和患儿的情绪体验作出诊断。 惊恐发作的DSM-Ⅳ诊断标准 一段时间的极度害怕或不舒服,有以下4种以上症状突然发生,并在10min内达到顶峰。(1)心悸、心慌或心率加快;(2)出汗;(3)颤抖;(4)觉得气短或胸闷;(5)窒息感;(6)胸痛或不舒服;(7)恶心或腹部不适;(8)感到头晕、站不稳、头重脚轻或晕到;(9)环境解体(非现实感)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10)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11)害怕即将死亡;(12)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13)寒颤或潮热。

恐怖性焦虑症的危害和预防

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不会引起焦虑。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 4.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内容很广泛,包括 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 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广泛性焦虑: 在广泛性焦虑中,害怕和焦虑性预期等心理因素在植物神经兴奋中起主导作用其它症状存在前后一致的躯体定位,可据此鉴别。感知形式障碍中可有植物神经症状,但与许多其它感觉和感受相比.既不突出也不持续,且症状并不总是归于某一特定器官或系统。 2.疑病性神经症: 基本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先占观念,认为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进行性的躯体障碍。病人的注意更多地指向潜在进行性的严重疾病过程及其后果,患者趋向于要求检查明确其潜在疾病,害怕用药及其副作用,常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证。

焦虑症的诊断方法

焦虑症的诊断: 1、广泛性焦虑症:过分的焦虑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并伴有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和过分警惕等躯体症状至少4项;且焦虑并非器质性疾病引起。 2、惊恐发作:一个月内至少有惊恐发作3次,每次发作不超过2小时,且明显影响日常活动;这种发作并非由躯体疾病所致,也不伴有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或其他神经症性疾病。 焦虑症的鉴别诊断 1、需要注意鉴别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兴奋药物过量,镇静药物或苯二氮卓类的撤药反应等。 2、要区分抑郁症及焦虑症: 抑郁症:悲伤或抑郁情绪只是一个症状,抑郁症常常以躯体症

广泛焦虑障碍的患者,出现巴比妥类药物滥用了怎么办

(1)对家庭和亲密的朋友坦诚相告,寻求帮助; (2)对于生活,保持活力; (3)加入一个病友会,参加小组会议; (4)远离那些使用或滥用巴比妥类的人; (5)如果在使用巴比妥类药物,不要喝酒,否则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焦虑症中医治疗

广泛性焦虑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常见类型,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不良现象。可见,广泛性焦虑症对于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那么如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呢?主要有焦虑症中医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等多种方式。其中中医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下面详细的介绍下广泛性焦虑症中医治疗的方法: 1、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焦虑症中医疗法强调人体要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肌体神经细胞因消耗大量能量而引发的内功能紊乱,以此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从而达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