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足跟痛偏方

足跟痛偏方

材料:威灵仙,川芎,小米醋

做法:将威灵仙、川芎捣碎后与米醋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5~10分钟后,倒入盆内泡洗足部骨刺患处(水热度自己掌握,防止烫伤),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

威灵仙、川芎为中药(药店可买),有活血、化瘀、通络功效;小米醋有消肿、软化骨刺组织等作用。

治疗期间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一要减少足部的活动量;

二要穿软跟厚底鞋,垫个硅胶足跟鞋垫,同时还可在长骨刺的部位将鞋垫掏一个洞,以防行走时骨刺受压疼痛;

三是不要轻易做封闭治疗,以防滥打封闭而掩盖病症。

脚后跟疼的类型

跖筋膜炎。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跟垫痛。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

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可于足根内侧局部压痛点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注射后多数病人在二周内可以治愈。

治脚跟痛的方法是什么

足跟痛是一种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比如说突然走了很多路就有可能足跟痛。还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足跟破皮之后出现了感染而导致疼痛。足跟痛的时候还有可能红肿发热,让人行走非常不方便。如果事项想要治疗,一定要找出导致足跟痛的具体原因,这样治疗起来才更有针对性。

中医治疗足跟痛方面早有研究,现有西医中医之分,西医以内服药物和手术为主,西药是以化学成分而制药物,虽能治病但同时也含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脾胃肝都有一定的损害。手术治疗足跟痛上存在必然的风险性,复发率较高,而且有几率会存在有后遗症。所以建议采用中医治疗足跟痛,中医自古强调标本兼治,通过养护肝肾治本,祛除病痛去标的原理,使中医治疗足跟痛成为人们的首选。

现在的膏药琳琅满目而在众多膏药贴剂里面,真正的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的(“足跟痛侒康膏”)无可置疑,其独有的珍贵药草配方加独特秘制组方,直接敷贴于患处,通过药力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快速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作用,有效缓解足跟疼痛,坚持治疗使足跟痛不再复发。

需要注意,如果是足跟痛的问题没有康复,那么平时要避免穿太硬的鞋子,可以在足跟的地方垫上一个护垫,这样会减少足跟受到的压力。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泡一下脚,要用温水,这样可以缓解疼痛。如果是持续性疼痛,可以考虑用非甾体类的药物治疗,但用药之前必须征求医生的意见。

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1、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如果出现足跟痛的时候,则可以垫高足跟,从而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而减轻病痛。同时也可以进行药物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2、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脚后跟疼是骨刺吗

骨刺是老百姓熟悉的一个词,它也是自然老化的一个现象,也有一些报道说足跟痛是足跟长了骨刺,因此不少人来看病就会问医生:"我是不是脚跟上长了骨刺?"而事实上,在所有跟痛症的患者中,仅有5%的病人是长了骨刺,而更多的90%的病人则是跖筋膜炎,另有一部分病人是胫神经跟后支的问题。

足跟痛是由多种慢性疾病所致。跟痛症是指足跟部跖侧(即足底一侧)的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及跟骨骨刺、跟骨滑囊炎等。另外,腰臀部软组织劳损,膝关节 “髌下脂肪垫炎”、“踝管综合征””等一些疾病也可引起足跟部疼痛。只有找出足跟痛的原因,对症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足跟痛治疗偏方

偏方一:取杜仲、补骨脂、丹参、桂枝、川芎等中药,传统熬制而成,再用生姜擦拭皮肤,将膏药贴在肌肤上。每付贴3天,十贴1疗程。

偏方二: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也可吃些骨刺消痛液或骨仙片来治疗的。

偏方三: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偏方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老人脚后跟疼的治疗偏方

3.1、足跟痛熏洗方

材料:白醋50升,夏枯草60克。

做法:先将夏枯草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煎30分钟,然后去渣,将药汁倒入盆里,再加入白醋用法:趁热熏洗足跟患处20分钟,每天熏洗1次,坚持用7天。

3.2、足跟痛外敷方

材料:蜂蜜、白醋食疗,川芎30克。

做法:将川芎研成细末,与等份的蜂蜜、白醋调成膏即可。

用法:每天睡前用适量膏敷在足跟部位,次日清晨拿掉,连续用7天。

偏方一、二可以同时使用,先熏洗足跟再外敷。

3.3、红花活络酒

材料:白酒500毫升,紫草9克,赤芍和当归各9克,红花15克。

做法:将所有的药材放入白酒里浸泡,密封放7天,去渣剩药酒。

用法:用药酒按摩足跟部。

老人足跟痛治疗三偏方

一、足跟痛熏洗方

材料:白醋50升,夏枯草60克。

做法:先将夏枯草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煎30分钟,然后去渣,将药汁倒入盆里,再加入白醋

用法:趁热熏洗足跟患处20分钟,每天熏洗1次,坚持用7天。

二、足跟痛外敷方

材料:蜂蜜、白醋食疗,川芎30克。

做法:将川芎研成细末,与等份的蜂蜜、白醋调成膏即可。

用法:每天睡前用适量膏敷在足跟部位,次日清晨拿掉,连续用7天。

偏方一、二可以同时使用,先熏洗足跟再外敷。

三、红花活络酒

材料:白酒500毫升,紫草9克,赤芍和当归各9克,红花15克。

做法:将所有的药材放入白酒里浸泡,密封放7天,去渣剩药酒。

用法:用药酒按摩足跟部

老人足跟痛治疗三偏方

老人足跟痛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毛病比较多,这里会痛、那里也会痛,其中,足跟痛是常见的毛病,老人如果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就会感觉足跟底部会疼痛,久坐突然起立也会感到疼痛,严重的甚至脚跟都不敢着地,但是这种情况只要稍微活动就可以缓解。

老人足跟痛主要是身体器官退化、病变引起的,比如骨皮下脂肪纤维垫退化变薄、根骨结节滑囊炎、跟骨骨刺等。

下面为大家介绍老人足跟痛治疗偏方

一、足跟痛熏洗方

材料:白醋50升,夏枯草60克。

做法:先将夏枯草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煎30分钟,然后去渣,将药汁倒入盆里,再加入白醋

用法:趁热熏洗足跟患处20分钟,每天熏洗1次,坚持用7天。

二、足跟痛外敷方

材料:蜂蜜、白醋食疗,川芎30克。

做法:将川芎研成细末,与等份的蜂蜜、白醋调成膏即可。

用法:每天睡前用适量膏敷在足跟部位,次日清晨拿掉,连续用7天。

偏方一、二可以同时使用,先熏洗足跟再外敷。

三、红花活络酒

材料:白酒500毫升,紫草9克,赤芍和当归各9克,红花15克。

做法:将所有的药材放入白酒里浸泡,密封放7天,去渣剩药酒。

用法:用药酒按摩足跟部

老人足跟痛要注意下面几点

1、不要长时间的站立或走动,要避免足部过度活动造成劳损,另外,有晨练习惯的老人要适当的减少运动量。

2、避免穿硬低的鞋子。足跟疼痛再穿硬低鞋子的话会更加疼痛,老人要穿柔软一定的鞋子,可以用挖空的软鞋垫,减少痛点受压。

治疗足跟痛方集锦

1.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

2.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3.尿渍法治足跟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4.点穴按摩法治双足跟凉痛: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双足跟痛,可先后点压双手穴位。一般治疗5日后,病愈。注:(此法用于骨质增生型足跟痛效果不大)

5.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6.乌梅、醋法治足跟痛: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

7.川芎法治足跟痛: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l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8.鲜苍耳叶治足跟痛: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

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9.夏枯草治足跟痛法: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10.仙人掌治足跟痛:取仙人掌适量,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11.鲜川楝叶治疗足跟痛:取鲜川楝叶30-60克,加红糖适量,捣烂成膏状,外敷患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用药2-3次疼痛消失 。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脚跟疼痛的原因?通常,医学上把所有的脚后跟疼统称为足跟痛,引起足跟痛的因素很多,老年患者居多,女性比男性多见,临床上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跟腱周围炎、跟骨骨刺、跟骨皮下滑囊炎、足底滑膜炎等。

目前,医生经常建议患者使用口服止痛药、或者使用抗生素、打封闭针的方法来治疗足跟痛,但效果都不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彻底治愈,反而常常因为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而产生一定的肠胃不适、肝肾受伤害等结果,故而很多患者认为西医治疗方法有欠缺。

还有部分患者喜欢用一些偏方或者按摩、针灸等理疗方式进行治疗,之所以效果不会很好是因为,偏方是由民间搜集而来,欠缺科学性;而针灸、按摩则是辅助性的治疗方式,能够暂时缓解患者痛苦,并不能够彻底治愈病症。

什么原因会导致脚跟疼,警惕脚痛风!!!

中医认为,足跟部与肾经相关,人到中年,肾精始亏,肝血欠盈,肝肾精血不足,致筋骨失养,久而久之,易致足跟痛。针对其不同症状分为风邪侵袭型、湿邪重着型、湿热阻滞型、气血亏虚型四种类型的脚痛风。

治疗脚痛风引起的脚后跟痛效果极佳,能让患者减少病痛,经过短期治疗让患者在临床上有着显着疗效,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创、无痛、且能快速治疗。之后结合以上治疗方案配合中医理疗。中医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患者真正达到此疗法的治疗目的。最后再配合科学饮食搭配,让痛风患者杜绝复发,轻松告别痛风。

老年人脚跟痛到底是谁惹的祸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跖侧(即足底一侧)的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及跟骨骨刺、跟骨滑囊炎等。另外,一些全身疾病也可引起足跟部疼痛。只有找出足跟痛的原因,对症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许多人足跟都有骨刺,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现疼痛,它也不是引起跟痛症的常见原因。跟骨骨刺的形成是由于附着于跟骨下面的肌肉长期收缩刺激,引起局部骨质增生。

它常常是由于跖腱膜牵拉后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即使因为骨刺引起疼痛,其疼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也不成正比。切除骨刺后只有少数人足跟痛消失,大部分人仍遗留足跟痛。

老年人常见足跟痛,许多人都认为是因为足底长了骨刺,很是担心。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是由多种慢性疾病所致。

相关推荐

昆仑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昆仑的作用

昆仑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之经穴,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足跟痛最常见与久站,尤其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经常刺激昆仑穴,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请问得了足跟痛该怎么办

足跟痛的出现会导致行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但是不要盲目的贴膏药,必须要先确诊是哪些因素引起的足跟痛,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按照下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足跟部。 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三、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四、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四、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脚是我们行走的时候最重要的部位,脚后跟疼的话就会影响到日常行走了,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呢?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认为脚后跟疼是病,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者是按摩之后就会有所好转,不过有些时候脚后跟疼可能就是一种疾病了,而很多人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了解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一般情况的脚后跟疼可能只是需要休息,但如果反复发作,则可能是得了“跟痛症”。造成该疾病的原因很多,如外伤或退行性变后出现足跟脂肪垫萎缩、骨刺等。由于跟痛症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有些

脚后跟疼痛怎么回事

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所以需

产妇足跟疼痛该怎么办

陈专家表示,说起产后足跟痛要从怀孕说起,众所周知,孕妇的体重是随着胎儿月份的增大而增长的,一般来说,总的体重增长平均是26斤。因为怀孕需要的保护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要摔跤,摔跤也有可能造成流产,所以孕妇大多脱去过去喜爱的高跟鞋,换上平底鞋、软底鞋,认为这样比较安全。直到生了孩子之后,在家坐月子,基本穿拖鞋,又是平底鞋、软底鞋。 由于产妇需要哺乳,增加诸多营养,结果常常是体重继续增长,甚至增加40-60斤。而很多新妈妈在怀孕前爱穿高跟鞋,足跟受的压力比较少,怀孕后和产后体重骤然增长了,又由高跟鞋改穿平底鞋了

站久了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足跟痛是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足跟痛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走路脚后跟疼怎么办

1、足跟痛的常发人群是老年人,常由于足部根骨骨刺而出现足跟痛,但骨刺并不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而是骨刺鼓起后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站立行走,或进行爬山、远游等长时间的足部运动而导致足部肌腱、筋膜等部位拉伤或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如足底跖腱膜炎、跟腱炎等病症。另外还会因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因素引起体质下降,各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足力虚弱,韧带松弛,导致足弓的降低, 因此,年老体衰是发生脚跟疼的根本原因。最后,包括一部分风湿性的足跟痛患者,此

脚后跟疼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 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可于足根内侧局部压痛点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注射后多数病人在二周内可以治愈。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哪些

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 。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可于足根内侧局部压痛点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注射后多数病人在二周内可以治愈。 跟

足跟痛饮食宜忌

一、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维生素B6 多分布在肉,蛋,奶类和蔬菜中多食用对足跟痛的治疗很有帮助。 二、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C 具有抗火功效,对胶原蛋白质结缔组织有利。维生素 C 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动物的肝脏中也有一定的含量,但烹调时要避免久煮和接触铜和碱。 三、多食含钙的食物,钙主要分布于水产品,奶类,蛋类及豆类中多食用对足跟痛的治疗很有帮助.。 四、多食含镁的食物,如蔬菜,谷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 五、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以防止机体恢复过程中发生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