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沙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晶珠本草》:“活肺病、喉病益血”。
《如意宝树》:“沙棘果治消化不良,肝病。”
1、《四部医典》:与芫荽子、藏木香、余甘子等同用。可用于脾气虚弱或脾胃气阴两伤,食少纳差,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体倦乏力者。
2、《青海省用药标准》五味沙棘散:可配伍余甘子、白葡萄、甘草等配伍能止咳祛痰。
丁香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丁香的医学记载
《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2、丁香的附方
2.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2.2、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2.3、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2.4、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2.5、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2.6、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2.7、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2.8、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龙眼肉医书记载
1、《纲目》: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严用和《济生方》治思虑劳伤心脾有归脾汤,取甘味归脾,能益人智之义。
2、《药品化义》:龙眼,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补肝血。
3、《本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
4、《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
5、《得配本草》: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
6、《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
白胡椒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东医宝鉴》、《纲目》。
1.1、别名:昧履支(《百阳杂俎》),浮椒(《东医宝鉴》),玉椒(《通雅》)。
1.2、药材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
1.3、生境分布: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1.4、性味归经:性味:辛,温。 归经:入胃经、大肠经。 1.5、采收和储藏:秋末至次春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搽去果肉,晒干。
1.6、化学成分: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挥发油含向日葵素,二氢葛缕醇、氧化石竹烯、隐品酮。
1.7、功能主治: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1.8、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贴之。
2、《唐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3、《海药本草》: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
4、《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肉、鳖、草毒。
5、《本草蒙筌》:疗产后血气刺疼,治跌扑血滞肿痛。
6、《纲目》: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
八角的副作用有哪些
孕妇慎服。
八角金盘具有一定毒性:八角金盘的茎部有毒,不可食用。
中毒症状:误食八角金盘茎部,可引起免疫系统中毒和精神性中毒,器官损伤性中毒等。曾有一病例为服后造成一级伤残,常年卧病在床,肚子胀,非常痛苦。
八角金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风痹药酒:铁筅帚1两,八角金盘根1两,白毛藤苏木1两,落石藤1两。功能主治:跌打,疯肿。用法用量:酒浸10日用。摘录:《纲目拾遗》卷五。
2、八角金盘汤: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董汉良方。
3、止痛药: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白芷、羌活、独活、杜仲、续断各一两,肉桂、八角茴香、乳香、没药各五钱,木香、丁香皮、沉香、血竭各二钱半。用法用量:老酒调下。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沙棘的经济价值
1沙棘果的营养价值
沙棘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盐类和维生素,并且含量丰富。
2沙棘的药用价值
沙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药大字典》记载,沙棘具有活血散淤、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清热止泻之效,同时对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沙棘的饲料价值
通过沙棘与其它常规饲料营养价值的对比,综合国内有关单位对甘肃渭源、镇原、宁夏彭阳,山西岢岚、吉县,四川小金等地的研究资料,得到了沙棘叶片、种子、果渣营养成分的平均值,并选用了常见的15种青绿饲草、叶粉、粟类、豆类等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沙棘种子粗蛋白含量仅次于大豆、蚕豆,叶片含量也仅次于3种豆类。沙棘叶片、种子、果渣粗纤维含量较高。沙棘果渣、叶片赖氨酸含量较高,比3种豆类及槐叶粉低,但高于其它对比材料。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以大豆含量最高,沙棘种子低于蚕豆而位居第3,但沙棘果渣的含量很低,与胡萝卜相同,位居倒数第1。钙以槐叶粉含量最高,苜蓿干草次之,沙棘叶片位居第3。磷以大豆含量最高,蚕豆次之,而沙棘种子、豌豆并列第3。
沙棘的相关故事
拉丁学名由来
沙棘在海外早享盛名。古希腊时代,各城邦之间战争不断。有一次,斯巴达人打了胜仗,但是有60多匹战马在战争中受了重伤。斯巴达人不忍杀死自己的战马,又不想看到自己心爱的战马死去,于是将它们放到一片树林中。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濒临死亡的战马非但没有死去,而且一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鲜亮,浑身仿佛闪闪发光。斯巴达人感到非常奇怪,最终发现这群马是被放到了一片沙棘林中,这些马饿了就吃沙棘叶,渴了就吃沙棘果,依靠沙棘为生。聪明的古希腊人从此知道了沙棘营养和治病的价值,而且还赋予沙棘一个浪漫的拉丁文名字“Hippohgae rhamnoides L”,意思是“使马闪闪发光的树”,这就是沙棘拉丁学名的由来。
神果助蜀威
据史书有记载,在一次远征途中,三国时期的蜀军,因长时间在崎岖的山路上艰苦跋涉,而人困马乏,体力不支。有些士兵就在荒山野岭中采摘“棘果”充饥解渴。吃了“棘果”后,士兵们的疲劳马上神奇地消除了,体力得到很快恢复。诸葛亮发现后,号召全军人人服用,终于渡过难关。他们服用的“棘果”正是当今的沙棘。
助成吉思汗远征
800多年前,成吉思汗便发现了沙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将沙棘称为“圣果”。传说在公元1200年,成吉思汗率兵远征赤峰,由于气候等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很多士兵都疾病缠身,食欲不振,没有战斗力。战马也因过度奔驰而疲软而吃不下粮草体力欠缺,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成吉思汗对此毫无办法。下令将这批战马弃于沙棘林中,待他们凯旋归来的再次进过那片沙棘林的时候,发现被遗弃的战马不但没有死,反而都恢复了往日的神威。将士们惊讶小小的沙棘竟有如此的神奇功效。便立刻向成吉思汗禀报此事。成吉思汗得知后下令全军将士采摘大量的沙棘果随军携带。并用沙棘的果、叶喂马。不久,士兵们的疾病霍然痊愈,个个食欲大增,身体越来越强壮。而战马更是把粮草吃的干干净净,能跑善弛。此后,道家宗师丘处机根据当地丰富的沙棘资源以及唐朝医书《月王药珍》中记载的,沙棘能增强体力,开胃舒肠,饮食爽口,促进消化的功能,为成吉思汗调制出了一种以沙棘为主的药方。成吉思汗便视沙棘为“长生天”赐给的灵丹妙药,将其命名为“开胃健脾长寿果”和“圣果”。
从此以后,成吉思汗便让御医用沙棘调制成强身健体的药丸。每次征战便随身携带,以抵御疾病,强身健体。成吉思汗年过六旬仍能弯弓射雕,与长期食用沙棘是分不开的。蒙古大军远征欧亚,横扫千军,累立战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沙棘也是有一份功劳的。
从成吉思汗开始,沙棘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需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草原恶劣的气候环境中生存。沙棘因其特殊的抵御疾病、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在蒙古民族中代代相传,成为成吉思汗子孙们常用的食品和保健品。
助清军显神威
著名的乌布通战役之后,连续作战的清兵都感到疲惫不堪。随军亲征的康熙皇帝命令随行军医尽快想办法调理兵士们的身体。在药材匮乏的情况下,军医们对此一筹莫展。一位本地的军医想到了当地的沙棘。当地人平时都经常食用这种浆果来增强体力和抵御寒冷。情急之下,众军医冒险试验,他们把沙棘果挤出的汁放入兵士们的饮用水中,供士兵们饮用。数日后,清兵的精力和体力悉数恢复,那位本地的军医也受到了康熙的嘉奖。
佛教传到中国后,渐渐被当权者所利用。到了清代,佛教更被尊为国教,而清代的历代皇帝与藏传佛教来往甚密。清高宗乾隆年间,国家经过了康乾盛世,物富民丰,国力强大,四海皆顺。乾隆皇帝更是七下江南,一路体恤民情,考察官员,励精图治,不敢懈怠。时日一久,身体则渐感吃力,经常疲倦,龙体欠安,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各方人士纷纷献计献策,其中一位是藏传佛教大师章嘉·若沛多杰。他看到乾隆皇帝为国事越来越憔悴,就传授了一套密宗灌顶秘诀和养身之道给乾隆,还用藏传秘方制成丹丸,让皇帝每天服用。丹丸中有一味主药称为“圣果”,是从西藏冰川之地取得。皇帝服用了此药,果然神清气爽,迅速恢复了精力和体力。这种“圣果”就是青藏高原上的植物浆果——沙棘。乾隆惊讶于此味丹药的神奇效果,将藏传佛教大师章嘉·若沛多杰尊为密宗上师和国师。
助解放军进军西藏
四十多年前,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由于缺氧,严重的高原反应威胁着十几万进藏大军的生命安全。危急之际,藏族向导采来一些名叫“达日布”的神果,让患病的战士食用。几天之后,病情居然得到了迅速缓解,而这种野生的神果就是沙棘。
俄罗斯是世界上食用和开发沙棘最早的国家之一。1981年3月,前苏联的宇航员费拉基米尔·柯伐来诺克和皮克托尔·卡茨诺哈从飞船轨道上发回消息:服用沙棘制剂后,大大增强了他们适应失重状态的能力。所以沙棘又被誉为宇航食品
在中国吕梁山区,有一种国家二级野生动物褐马鸡。它披着一身蓝褐相间的羽毛,一派华贵风姿。然而,人工饲养的褐马鸡却出现了尾羽脱落、毛色暗淡无光的现象。
这一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几年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褐马鸡在野生状态下,主要栖息地是沙棘林。于是,科研人员给人工饲养的褐马鸡喂食沙棘叶和沙棘果。几个月后,这种珍禽又重新变得漂亮起来。
沙棘果的功效与作用
沙棘在过去是一种不被人们注意的野生灌木,如今已被生态学、营养学、医药学、经济学家们纷纷列为科研课题,进行培育、开发和利用。它广泛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区。人类对沙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古希腊,人们就发现那些被他们丢弃的病马、瘦马,在随处可见的一种灌木丛中游荡一段时间之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变得膘肥体壮,毛皮也闪闪发光。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沙棘的叶子和果实滋养了这些病瘦的马匹,于是他们就给这种灌木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闪闪发光的马。
在古代,沙棘除了可作水果食用外,它还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很好的药物。藏医《四部医典》中,就记载了沙棘的神奇妙用,说它有祛痰利肺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协调肝、胃、肾、心的功能平衡,对创伤有止痛、促进愈合的再生功能等。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耐旱,可抗风沙,被用于水土保持。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沙棘果实可以入药,能够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等。医学研究表明,沙棘在降低胆固醇,缓解心 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沙棘果实酸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做果子露、果酱、果羹、果冻等。沙棘中的酚类化合物能够抗氧化,可以使许多生物活性物质保持其活性。沙棘叶和果中含有香豆素,能够增强毛细血管功能,可以解痉、抗白 癜 风、麻醉、解热和利胆等。
沙棘黄酮及其它活性物质具有降低高血压、软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对缺血性脑 血 管病有防治和缓解作用,具有改善大脑供血供氧等作用。沙棘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对于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人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另外,沙棘中的多种生物营养成份对护理皮肤,防皱抗衰也有很好的作用。沙棘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白花青素、苦木素、香豆素、5-羟色胺等可以抗肿瘤,可以直接抑制癌细胞作用以及阻断致癌因素的作用。沙棘油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沙棘果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沙棘果是日常生活中非常珍贵的一种水果,也是值得大家食用的水果,因为它被称为是天然维生素的宝库,能给人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因此大家不妨多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