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便秘怎么办 按摩通便法
哺乳期便秘怎么办 按摩通便法
每天早上起床后,用手指按摩小腹部位,打圈按揉,按摩10分钟左右,之后就会有便意。
新生儿便秘怎么办
1、尽可能地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较少。如果发生便秘,可喂加糖的菜水或果汁等。
2、适当地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触及条索状物,轻轻地由上而下地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3、适当地按摩小儿肛门口:可用温水刺激一下肛门,或用手指轻轻按摩其肛门以通便,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宝宝排便。
4、坚持被动操:妈妈应坚持给宝宝做被动体操,以增加腹肌的力量,有利于排便。
5、多做翻身运动:很多家长让宝宝一天24小时都平躺在床上,不敢翻动宝宝。宝宝老处于平卧位,不利于肠道进行充分的蠕动,经常平卧没有任何体位变化的宝宝也容易便秘。对于这样的宝宝(特别是一些足月正常儿)建议家长每天最好三次翻翻身,练练抬头,也增加肠胃蠕动。
6、中药治疗: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需有医生的指导)。
7、给宝宝多喝水:平时注意让宝宝多喝水,促进肠蠕动,有一定的诱导宝宝排便的作用。
8、人工通便:用石蜡油、开塞露、小的肥皂条等通便,同时训练排便习惯(但这种人工通便的方法不能常用,以防宝宝产生依赖。仅限于宝宝便秘严重时使用)。通便的方法:
按摩通便法:右手四指并拢,在宝宝的脐击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开塞露通便法:将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以使药液充分发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达到最佳通便效果。但这种方法尽量少用。
甘油栓通便法:将手洗干净,然后将圆锥形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便秘按摩肚子图解法 阳虚型便秘按摩方法
症状: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惨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白。
按摩方法:
1.患者俯卧,腰背肌肉放松,按摩者坐其侧,用食指背屈或拇指掌侧揉患者腰部的命门穴2-5分钟,再以命门为中心,将一手掌心置其上,做旋转团摩1-2分钟。
2.患者仰卧,按摩者坐其侧,将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患者脐两侧肓俞穴处,自上向下逐步点按,经四满,大赫至横骨穴上,反复按压2-3分钟,注意点按时应着力,缓慢下移。
生完孩子便秘怎么调理好一点
1、白开水通便法:简单易行的通便方法,每天早晨起来喝几杯白开水,即可顺利通便。多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体内废物的作用。
2、按摩通便法:每天早上起床后,用手指按摩小腹部位,打圈按揉,按摩10分钟左右,之后就会有便意。
3、食疗法:每日进餐应适当配一定比例的杂粮,做到粗细粮搭配,力求主食多样化。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时,还要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蜂蜜等,以增强润肠通便之功。蔬菜以菠菜,芹菜,洋葱,苦瓜,空心菜,韭菜等,水果以香蕉,苹果,梨,杏等为好。
产后的便秘说可怕也不可怕。但是一旦发生了就那可就是严重的了,所以产后发生便秘的女性,一定要调理才更好的治疗这个症状。还有就是可以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按摩的方法,这样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总之孕妈妈们一定要没有发生便秘之前,更好的去预防产后的便秘。
便秘的人怎样按摩通便
通便可以按摩以下三个特效穴: 中脘本穴为胃经的募穴,是治疗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要穴,有和胃健脾,理气祛湿的功能,经常按摩中脘穴,能起到促进消化,通畅气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腧穴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5分钟,力度由轻到重,至发热为度。
大肠俞
大肠俞乃大肠之背俞穴,为大肠经气输注之处,具有调理肠胃气机,理气化滞的作用,是治疗肠道疾病的常用穴位。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支沟
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具有疏通三焦经脉及润肠,通腑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有效穴。
腧穴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3分钟,左右手交替按压。
大便不通畅如何按摩 便秘按摩通便常用方法
治则:和肠通便,调理气机。
操作方法:
1.以拇指按揉中脘,天枢,大横穴,每穴约1分钟。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脐与胸骨剑突连线中点。
天枢:在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大横:在中腹部,距脐中4寸。
2.用掌摩法以顺时针方向摩腹约5分钟。
3.用拇指沿脊柱按揉两侧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往返按摩,时间约5分钟。
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便秘的人怎样按摩通便 按摩通便特效穴位
本穴为胃经的募穴,是治疗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要穴,有和胃健脾,理气祛湿的功能,经常按摩中脘穴,能起到促进消化,通畅气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腧穴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5分钟,力度由轻到重,至发热为度。
大肠俞乃大肠之背俞穴,为大肠经气输注之处,具有调理肠胃气机,理气化滞的作用,是治疗肠道疾病的常用穴位。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具有疏通三焦经脉及润肠,通腑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有效穴。
腧穴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3分钟,左右手交替按压。
大人便秘按摩法
1. 治疗原则 增强肠动力,促进正常排便。
2.常用穴位及部位 大横、气海、关元、上腹、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支沟、足三里等。
3.常用手法 摩法、指揉法、按揉法、擦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其右侧,先在上腹部用轻快的指摩法,约1~2分钟后,逐渐向下腹过渡。
在下腹部气海、关元处用全掌或鱼际接揉,约2~3分钟。继而按结肠部位从右下腹起沿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的走向(图113)按步骤施以鱼际按揉法,约3~5分钟。再以左侧大横穴为重点作指揉法,1~2分钟;再按降结肠(左侧)的解剖位置作自上而下的鱼际接揉法多次反复,约2~3分钟。最后以手掌摩腹部结束腹部治疗。
患者继仰卧位,医生以双手指揉双侧支沟穴各1分钟,再按揉左右足三里穴各1分钟。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以双指揉法施于背俞穴,取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等穴为重点,每穴指揉l~2分钟。
接上势,用小鱼际擦法为主,作由上而下的擦法;擦法所施部位为督脉经腰骶段及两侧八髎穴。
(2)辨证治疗:食欲减少、胸腹痞满、暖气者,加强揉摩中脘,搓胁肋,按揉内关。
肛疾者,指揉长强l~2分钟,并加强八骰穴的指揉。
宝宝便秘怎么调理 按摩通便
使用按摩法也有一定的通便效果。每天清晨和睡前,家长用手轻轻地按在宝宝腹部,顺时针以肚脐为中心进行按摩50次,然后逆时针按摩50次,以促进肠道蠕动。
小孩便秘怎么按摩马上通便
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大肠的清理是十分重要的,只要大肠足够的顺畅,那么,便秘的问题也解决了一半了。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各位妈妈们注意了,在按摩的时候,要小心,别伤害到宝宝稚嫩的小手哦!
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对于便秘,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摩腹是治疗宝宝便秘最好的按摩方式之一。它的按摩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缓缓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顺应肠道走向,促进肠蠕动。
孕妇便秘怎么按摩 怀孕便秘按摩方法
孕妇取坐姿,右手手指放松后稍用力张开,找到左手的二间穴和三间穴,每个穴位按揉2分钟左右,换另一只手重复相同按摩,接着,孕妇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拇指依次对准手腕部的神门穴和支沟穴,其余四指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揉2分钟,然后换另一只手重复相同动作。饭后30分钟按摩,排便效果更佳。
便秘的人怎样按摩通便 便秘辩证加减按摩方法
1.按揉曲池,支沟,以酸胀为度。
曲池:屈肘呈90°,肘横纹外侧段和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支沟: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侧指尖,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2.从足三里向下推至下巨虚,5分钟。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向外一寸处,沿胫骨上摸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处,旁边1寸处。
下巨虚: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1.按揉章门,肺俞,膈俞,肝俞,均以酸胀为度。
章门:在人体侧腹部,当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横擦胸上部,以透热为度;斜擦两胁,以微热为度。
1.横擦胸上部,透热为度。
2.按揉足三里,脾俞穴各2分钟,可配合捏脊三遍。
祛痘通便按摩法
中医表示,青春痘的发生除了有脸部出油、清洁不够等原因,若发现青春痘持续长在同一个部位3星期以上,并呈红肿或化脓现象时,就可能是体内出了问题,往往与作息及饮食不正常有关。除了调整作息之外,也可针对问题进行穴位按摩法,方法是用大拇指或按摩棒,按住穴道后循顺时针方向,往下施力揉按,由轻到重,可反覆多次。各穴道每次最少揉按20圈、每天3回,即可帮助缓解。
●额头痘
集中额头,且呈现细密点点型的小痘痘,原因与运动量少,心肺功能不足等有关,可养成温和的运动习惯,避免烟酒。按摩穴道可增加免疫功能、清热润燥,并改善肌肤出油长痘。
曲池穴
手肘弯曲,位于肘关节外侧出现的横纹顶端,手指按压会有酸麻感。
鱼际穴
4指向内弯曲,大拇指根部有块肌肉明显突起,穴位在突起肌肉的中间。
●眉心痘
长在眉心的痘痘通常很大颗,与心脏活动力减弱有关,例如作息不规律、日夜颠倒、用脑过度、长期熬夜、心事烦躁等,最好晚上10点前就寝,12点前睡着,让肝脏获得休息;按摩穴道能调心气、改善心神不宁,也能帮助入眠。
少府穴
无名指与小指往下延伸线的交点,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后溪穴
手握拳,位于小指外侧,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尽头处。
●唇边痘
与消化机能不佳有关,导致代谢慢、容易疲劳,长期便秘或吃太多辛辣的油炸食物,也会使痘痘加剧。建议饮食尽量清淡,可做腹部按摩或补充植物纤维,改善宿便。
迎香穴
鼻翼往外水平延伸,与法令纹交点,两边各有一穴。
承浆穴
下唇下方的凹陷处。
●鼻翼痘
长在鼻子周围的痘痘,通常有心情郁闷、坐立不安现象,也反映了肝胆问题,如消化不良、便秘或是胃胀气。按穴能帮助排便与放松,也应避免吃生冷或辛辣的食物。
光明穴
足外踝骨往上约7指幅处。
蠡沟穴(蠡,音读离)
内踝往上约7指幅处。
●鼻头痘
这类型的人为脾经失常,通常也有面色苍白、泛黄或气色暗沉等现象,与体内消化酵素分泌不正常有关,也容易出现胃溃疡。按穴可调整荷尔蒙,增加气血循环。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骨往上约4指横幅处。
巨豂穴(豂,音读疗)
鼻孔往外水平延伸一线,与瞳孔往下垂直延伸线的交点,两边各有一穴。
穴位按摩减肥
肱中穴
位置:肱中在大臂内侧,腋窝下与手肘中间点。
按摩此穴,能加速代谢速度,排除平时堆积在大臂内侧的废物,促进脂肪消耗,使手臂变得纤瘦。
按摩方法:拇指圈状按摩。
穴位按摩手法
臂臑穴
位置: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
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
外关穴
位置: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
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
按摩方法:拇指按压。
天枢穴
位置: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按摩此穴对调节肠腹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按摩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轻松赶走堆积在腹部的肉肉。
按摩方法: 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曲池穴
位置:曲肘成90°,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按摩此穴,在收紧肌肉的同时,可美化臂部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使你的手臂光滑动人。
按摩方法:中指和食指圈状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