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什么地方可以入睡 按揉足三里

按摩什么地方可以入睡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人体下肢(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经常按揉足三里可以扶正培元,疏离脾胃,强身健体,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帮助睡眠。

按揉该穴位时,患者可正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自然伸直双侧下肢,用双手拇指在足三里处按压,其余手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拇指指端用渗透的力度点按30秒,稍稍休息后再继续点按,共点按3分钟即可。

出虚汗揉什么穴位

1、出虚汗揉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按揉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钟。

2、出虚汗揉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婴儿腹胀按摩常用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按摩方法:推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按摩功效:推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运内八卦以宽胸利膈,理气化湿,消食导滞;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中理气。

小孩腹泻怎么按摩 风寒致腹泻按摩

如果宝宝是由于感受风寒导致的腹泻,家长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 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按摩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足三里按摩方法 和胃止呕按摩法

用手或按摩槌经常按揉足三里,以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度,每次5-10分钟,搭配手三里一起按摩,可以对脾胃起到调理作用。

足三里有止吐的作用,是因为胃经气血在足三里这个位置形成了较大的气血场,按摩可以发生胃气。而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按摩手三里可以消除腹胀,吐泻等肠胃不适。

痛风按摩哪里比较好 痛风自我按摩方法

按揉肺俞,胃俞,揉擦肾俞,按摩中脘,揉气海,按揉手三里,拿合谷,拿按内关,外关,按揉足三里,三阴交,以上穴位按顺序按摩,每穴按摩20-30次,早,晚各按摩一遍为宜,每遍30分钟左右。

足三里按摩方法 促进食欲按摩法

足三里有消食导滞的作用,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脾胃出了问题可以按揉足三里,搭配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阴陵泉一起按摩,可以很好的降肝火,健脾益气,从而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按摩手法:在腿部膝盖附近找到足三里和阴陵泉穴,用大拇指 按揉足三里和阴陵泉,时间约5分钟。

宝宝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体虚型便秘按摩

如果孩子的便秘是体虚所致,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按揉膊阳池,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按揉足三里,揉脐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帮助补益脾肺肾,增强体质,补益气血,清大肠,按揉膊阳池,摩腹,揉脐帮助排便。

儿童消化不良怎么按摩

揉按中脘

定位: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轻柔匀速地回旋按揉中脘穴。

揉按天枢

定位:天枢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天枢穴2-3分钟。

揉按合谷

定位:合谷位于手背的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按摩: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摩两手的合谷穴,至潮红发热为度。

揉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按摩:用拇指指腹依次按揉足三里,以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揉按上巨虚

定位: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处。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虚,以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相关推荐

腹胀的方法

方法一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水分穴1分钟。 (3)足三里穴2分钟。 方法二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胃胀气怎么快速排气 治疗胃胀气

取穴部位:该穴位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压太白穴,坚持2-4分钟,当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该穴位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胃胀气。 取穴部位: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操作手法:用拇指足三里的同时,向上方使劲儿,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能调节脾胃功能,该穴位能缓解胃胀气的症状。

小宝宝消化不良推拿方法有哪些

宝宝消化不良应该多以下穴位 中脘 定位: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用拇指指腹轻柔匀速地回旋中脘穴。 天枢 定位:天枢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天枢穴2-3分钟。 合谷 定位:合谷位于手背的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两手的合谷穴,至潮红发热为度。 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用拇指指腹依次足三里,以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上巨虚 定位: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

怎么治失眠最有效 推胫骨

胫骨能起到调和脾胃,宁心安神之功效。 的时候患者取坐位,两手虎口分别卡在双膝下,拇指,食指压阳陵泉和阴陵泉,然后用力向下推动,在过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时加力压,一直推到踝部,反复操作10-20次,或足三里,三阴交穴各50次。

急性肠胃炎吃什么缓解疼痛 推拿缓解

适用:1—6岁的儿童。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适用:6岁—成人。 对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痛,可以梁丘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进行缓解。 位置:梁丘穴位于膝盖外侧端直上约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足三里位于胫骨外侧,在膝盖下方约4横指宽处。;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方法: (1)压梁丘穴是用拇指之间在穴位上,朝大腿方向用力加压,稍微

疏肝解郁的穴位有哪些

一、脸色发黄,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肝火旺,想发怒,赶紧太冲穴 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附图 足三里100~150次

足三里是保健大穴,足三里有利于帮助宝宝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消食导滞。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湿热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清大肠,清小肠,天枢,龟尾,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以清中焦湿热;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清大肠,天枢以清利湿热积滞;龟尾,足三里以调中理肠止泻。 辨证加减:热重者加清天河水。

痛风治疗方法图解 足三里调节尿酸

足三里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是治疗痛风很好的穴位。 痛风的发生是嘌呤代谢发生了异常,也就是内分泌出了问题导致不能很好的调节尿酸,足三里可以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再者患有痛风的人群脾胃不能正常运化,需要健壮脾胃,足三里能调整脾胃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尿酸的作用。 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足三里一次。时用拇指指面着力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压,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

经常失眠患者如何

患者仰卧位,者坐于患者头部上方,以右手食、中二指点睛明穴3-5次后,以一指或双拇指推法,自印堂穴向两侧沿眉弓、前额推至两太阳穴处,5-10分钟。然后双手拇指分别抵于两侧太阳穴,换用余下四指推擦脑后部风池穴至颈部两侧,重复两遍,再以双拇指指尖点百会穴。 患者坐位,者站于患者右侧,用右手五指置于患者头部,自前发际推向后发际5-7次,然后者站在患者之后,沿两侧之胸锁乳突肌拿捏,拿肩井穴3-5次。 患者俯卧位,者在其背部用滚法,操作3-5分钟。心脾亏损者,可多肾俞(腰部两侧),关元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