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肛欲期有什么表现
宝宝肛欲期有什么表现
宝宝原来已经学会了自己脱裤子上卫生间。有的宝宝在肛欲期是出现憋小便的现象。宝宝每次憋尿的时候,都很紧张的样子,脸发红,夹紧腿,说想尿尿。家长带宝宝上卫生间后,他又尿不出来,转眼又尿在裤子里了。肛欲期时,有的宝宝会出现憋大便的现象。宝宝憋大便的时候,总是蹲在家长不能看见的角落,满头大汗、一动不动地呆着。这时家长如果走过去,叫宝宝上卫生间,宝宝会拒绝家长靠近。可是过一会儿,宝宝就把大便解在裤子上。
还有的宝宝,在肛欲期会出现尿频的现象,有时候一个小时的时间要去近10次卫生间,白天玩的时候,去卫生间的次数也比平时要多。这时家长带去医院检查,宝宝身体健康,没有什么问题,那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宝宝在反复体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所以,当宝宝出现尿频的现象时,如果排除了疾病的因素,可以归为是肛欲期的表现。
宝宝本来已经学会自己解大小便的本领,为什么又会倒退,出现尿湿裤子、将大便解在裤子里、尿频的现象呢。家长这时一般都会非常生气,认为是宝宝不听话、贪玩,故意不愿意上厕所引起的,甚至责骂宝宝。但是家长的教育和责骂,会让宝宝更紧张,更加频繁地尿湿裤子、把大便解在裤子里。
肛欲期的具体表现
孩子在学会自己脱裤子解大小便后,反复出现憋大便或憋小便,并将大便或小便解在裤裆里的现象,这就是孩子肛欲期到来的表现。
在肛欲期,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性的体验。所以,有的孩子从憋尿中获得性快感,有的孩子从憋大便中获得性快感,但是,并非每个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肛欲期表现。
幼儿性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近年来,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教育学家对婴幼儿的性意识作了深入研究。目前,把孩子从摇篮到儿童、少年期的性心理发展普遍分为口欲期、肛欲期、阴茎崇拜期和性沉寂期(潜伏期)四个阶段。
口欲期:婴儿的嘴唇和口腔是其强烈愉悦的部位,嘴唇的感觉极端的敏锐,当其和母亲的乳头发生接触之际,婴儿会感觉极度的愉快。现代医学通过各种仪器测试,可以看到胎儿在子宫内吸吮手指,婴儿在吸吮时表露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很明显的。当孩子发现嘴能给他们带来愉快时,他就将手指和能拿到的东西等等都往嘴里放,即使不能吃,也会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感觉。这种愉快感觉不应被剥夺。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放进嘴里的东西一定要清洁、安全。
肛欲期:孩子在一岁半左右便进入这一阶段。这一时期,身体的排泄活动成了孩子愉悦的主要方面。据观察,一岁左右的女孩在小便时经常自己发笑,也许是由于排尿引起阴户的快感所至,男孩子则更注意小便时的实际动作所造成的快感。这时父母就要耐心地、愉快地训练他们、粗鲁急躁的方法会使孩子感到他的身体和其他所有的功能都是可怕,可鄙的,以致对成人后的性欲也会认为罪恶,形成畸形的性压抑的心理。这一时期的挫折,会导致固执强制和僵化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表现为不整洁,无条理甚至破坏性。
阴茎崇拜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大约三岁以后,孩子会发现身体感觉最好受之处是生殖器官,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第二个激烈变化的时期,是幼儿好奇心旺盛期,是孩子试图独立的阶段,然而也是几乎总要受到父母压抑,禁止或惩罚的阶段,当孩子玩弄自己的耳朵、脚趾时,妈妈会笑着告诉爸爸说:“你看他那小傻样!”但当孩子抚摸自己的性器官时,很多家长会板起面孔训斥说:“不准这样!”父母这种大惊小怪,截然相反的态度,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兴趣。可能使孩子从小养成对性器官的罪恶感。然而,经大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家长把自己童年时代所受的这种教育又原封原包地传授给下一代,事实上,孩子这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的引导。家长要容忍和尊重孩子的性好奇心,不必羞于谈性器官的名称和解释有关性的问题,像讲其他器官一样以平和的态度告诉他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使他懂得这都是自己身体必不可少的有用部位。当孩子抚摸性器官时告诉他,手上有细菌,应像不吮手指,不揉眼睛那样不去抚摸它,再用讲故事,和他做游戏等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孩子对性器官的抚摸是会逐渐减少的。
当然,在性教育中,没有必要把性知识全倒出来,不可以超越他们的发育阶段则告诉他们太多的东西。
性沉寂期(潜伏期):孩子长到学龄期,随着他们社交和社会知识的扩展,儿童的兴趣向外扩展到对其他奥妙和知识的兴趣上来。这时的孩子由于羞怯,往往不会主动提问那些担心被人指责和嘲笑的问题,然而他们的性好奇心是一定要设法满足的,父母的责任是多与孩子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适当地引导他们看一些知识性的书,因势利导地告诫孩子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这是向青春期的过渡和准备。心平气和的态度既可以约束孩子的性实验,也不伤害孩子将来对性的认识与兴趣。
什么是夹腿综合症
夹腿综合症(又称“擦腿综合征”、“儿童情感性交叉搓腿” 、“习惯性阴部摩擦”)是一种异常的心理行为,是小儿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一种以夹腿为主要特征、并不断摩擦会阴部的习惯性的不良动作,发病时间最小的年龄2个月大,最大可7-8岁,其中以1-3岁幼儿多见,且女孩多于男孩。一般几天发作一次,少数幼儿可一天发作几次。
根据儿童性欲学说,1-3岁时幼儿的需要已从口腔(口欲期)转向肛门区域(肛欲期),继之又转向生殖器区域。可见2-3岁开始出现的夹腿习惯正是与幼儿性欲的生理发展相适应的。
发现幼儿有夹腿习惯后,爸妈不必过分紧张,儿时的“夹腿”需要和成人后的两性感觉不完全是一回事,儿童可以接受来自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却不能在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意识它。若对幼儿的夹腿行为严加责骂和强行禁止,只能进一步强化这一习惯。
“夹腿”属于一种生理行为,是对外生殖器的一种泛化的压迫,但与青春期后通常比较局限于外生殖器及阴道部位的手淫不同,幼儿越小其“夹腿”越泛化,而且夹腿习惯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消失或者以手淫行为替代。
孩子肛欲期发育特点
肛欲期1、肛欲期的特点及其表现:①大致在1岁半至3岁左右出现肛欲期的表现;②幼儿在已经学会自己脱裤子解大小便后,反复出现憋大便或小便,并将大便或小便解在裤裆里,这是肛欲期的典型表现。有的幼儿会在憋大便或小便的时候躲进自己的房间、窗帘后面、房间门的后面;③憋大小便的时候会出现面红、大汗、全身紧张状、双手握拳状、四肢关节屈曲状等,这是幼儿体验性欣快感的表现;④将大便或小便解在地板上,认真研究,特别关注自己的大小便,用手感觉小便,给大便命名等;⑤频繁地上洗手间小便,大小便的节律与以往不同了,有时候大便会2~3天一次,或者憋大便到更长的时间;这些就是儿童肛欲期到来的表现。在肛欲期,幼儿在练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这样的练习也给孩子带来性的体验。孩子的肛欲期如果进行得顺利,一般经历2个月左右就会结束,肛欲期的结束,标志着儿童的性心理向着下一个阶段——生殖器期迈进。并非每个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肛欲期表现。进入肛欲期后幼儿会继续吃手指、啃物品。⑥性别意识的发展:观察学习父母在家庭中的性别角色,2岁以后男孩逐渐脱离对母亲的认同,转而认同父亲。学习认同和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儿童在3岁左右认同并理解自己的性别。2、肛欲期父母应对的原则:①当孩子进入肛欲期后,父母或者看护人面对孩子尿裤子或者大便解在裤裆里的情况,要从内心接纳孩子,平静地为孩子换洗干净,不要告诫孩子“下次记住去洗手间”,因为孩子在之前已经知道大便小便要去洗手间了,总之,不要给孩子任何心理压力。②如果成人对孩子大小便的训练太严厉,孩子就会感觉紧张,心理压力大,孩子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的次数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时间也就越长。有的孩子几个月甚至1~2年多都不结束肛欲期,孩子的性发展就出现了停滞状态。③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可以缺位。
婴幼儿腹泻的危害
⊙引发臀部及肛门周边发炎红肿
宝宝腹泻很容易引起肛门周边和小屁屁发红并红肿,这是最常见的影响。由于腹泻导致大便次数增加,自然对肛门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各位妈妈们尤其需要注意腹泻后小屁屁以及肛门周边有无红肿现象。
⊙引发肠炎,腹泻更严重
宝宝腹泻有多种原因造成,如果腹泻较为严重的话,很有可能引发肠炎。如果肠道发炎,那么腹泻现象会更加严重,如此循环,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造成宝宝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
腹泻引起脱水是很必然的结果。宝宝腹泻同样会引起脱水,如果脱水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这样就会引起身体肠胃系统的紊乱。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宝宝腹泻的同时也会引起食欲不振,自然也就会引起体重的下降。如果不及时控制治疗的话,对宝宝的身体一定会有影响。
宝宝肛欲期怎么办
1、平静且不动声色地将宝宝的裤子换下,不打乱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
家长要明白,肛欲期是宝宝的性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宝宝练习自主掌控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阶段,要从内心接纳和尊重宝宝的发展。当孩子出现肛欲期的表现时,家长最明智的做法是平和地告诉宝宝这不是什么问题,给宝宝换上干净的裤子就可以了。
宝宝肛欲期,出现尿湿裤子、解大便在裤子上,或者尿频的现象时,家长不要责备、耻笑宝宝,不要将宝宝尿湿裤子作为家人的谈资,也不要说“记得下次去卫生间”之类的话。因为,宝宝已经知道大小便要去卫生间,现在他是在练习自己控制的时候。家长的责备,或者只是提醒,都会加重宝宝的心理压力,让宝宝更加紧张,使结束肛欲期的时间延长。
2、不要打断宝宝正在进行的憋尿或者憋大便,不要打搅宝宝对排泄物的研究。
家长发现宝宝正在有意识地憋大便、憋尿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断这一过程。因为,这时宝宝正在体验粪脍摩擦直肠肛门粘膜带来的快感,还有对粪便的排出与控制。当宝宝对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的时候,家长不要训斥宝宝不讲卫生,而是温和地告诉宝宝,不要将大小便到处涂抹,大小便里面有细菌,如果不洗干净手上的大小便,就会得病。不过,家长要记得协助宝宝把手洗干净。
3、家长要与老师积极沟通,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3岁的孩子,正值幼儿园时期,如果宝宝在幼儿园尿湿裤子或将大便解在裤子里,就可能会受到老师的责罚和羞辱。家长要和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配合下,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老师要理解宝宝“肛欲期”的现象,允许宝宝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上洗手间,如果宝宝弄脏裤子了,平静地给他换上干净的裤子即可。
强迫症与一定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吗
强迫症患者伴随的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内心紧张不安,屈从于令人不快的思想和意向或进行对抗而呈现出来的继发现象。其病态并非自我强迫本身,而是患者感到必须对它加以抵抗,从而产生出一种十分紧张不安的痛苦体验。
强迫症与一定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强迫性人格的特征可概括为:不完善感、不安全感、不确立感,以其中的一个表现最为突出,也就是所谓的强迫人格。弗洛伊德以退化概念解释强迫症,即心理退化到“肛欲期”的活动水平。患者除了使用退化之外,还使用反向、反做、隔离或转移等心理防御机制,其病理基础是在强烈的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及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了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过度疲劳、感染、中毒、罹患疾病后可使强迫症状加重,而在情绪极度紧张激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强迫症状可暂时减轻甚至消失。
强迫症的临床相可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动作等,可使患者极度痛苦,却又无法摆脱。
青少年性心理发育障碍
一是生殖器前期,包括口欲期和肛欲期。在此阶段,婴幼儿的吸吮活动、大便的排泄和滞留均可使其获得快感。
二是自恋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对自己的生殖器发生兴趣,手淫成了获得快感的主要行为。
三是乱伦期。男孩的性爱对象选择母亲。而女孩子则多偏爱父亲,关对同性的尊亲产生忌妒或仇恨。
四是同性恋期。这一段的儿童迷恋同性的小伙伴,不喜欢与异性交往。
心理发育障碍
一是生殖器前期,包括口欲期和肛欲期。在此阶段,婴幼儿的吸吮活动、大便的排泄和滞留均可使其获得快感。
二是自恋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对自己的生殖器发生兴趣,手淫成了获得快感的主要行为。
三是乱伦期。男孩的性爱对象选择母亲。而女孩子则多偏爱父亲,关对同性的尊亲产生忌妒或仇恨。
四是同性恋期。这一段的儿童迷恋同性的小伙伴,不喜欢与异性交往。
最后是异性恋期,也称为生殖期,这时期的青少年把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寻求与异性的结合成为主要的性行为。此时,个体的性心理发育便趋向成熟。在上述心理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可能引起性心理发育障碍,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性变态行为。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虽然包含有不少主观臆断的成分,尤其是他的泛性论已受到不少批评,但他观察到的许多现象,很大程度上符合人类性心理发育的基本事实。
大量的临床症例证实,几乎所有成年性心理障碍者,都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便显露出某些偏离正常的趋向。性心理发育障碍可以有其生物学基础。如某种程度的性激素紊乱或水平异常。但大多数情况下,性心理发育障碍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心理行为异常。因此,从早年开始的性健康教育是预防性心理发育障碍的主要方法。大量资料表明,家庭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孩子窥视双亲的性生活、家长与年龄较大的异性孩子过分亲昵、不适当的性讨论过
滥用开塞露导致便秘孩子肛后裂!宝宝便秘怎么办 心理问题
因为,排便太疼,所以有了大便后尽量憋着,这样反而会使肠道里的粪便变得更加干燥,排便时更加的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对策:发现孩子因排便痛苦而憋便的时候,家长可以用一些外用手段帮忙。例如,可以准备一盆热水,温度适宜,抱住孩子的双腿,使其臀后部浸泡水中,持续2分钟后抱出,休息一分钟后再浸入,如此反复,坐浴30分钟后,再鼓励孩子排便。
对策:接纳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现。肛欲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发展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1~3岁的孩子会通过憋便获得肛门区的性快感。这样的情况至少会持续1~2年的时间,所以实际上到孩子大概4岁前后,他都会有这样类似憋便的问题。
作为家长,最好从内心尊重孩子的发展,对待孩子肛欲期表现的态度要一致,最好不要作为家人的谈资,更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这个阶段的延长。
注意:如果孩子长期便秘,家长用了很多办法也得不到解决的话,注意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些相应的检查,排除一些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果只是功能性的便秘,我们请医生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孩子排便,以减少孩子的痛苦。对于长期便秘的孩子,我们用药的时间尽量维持得长一些,即使是他大便很规律了,能够不费力气地排出来,我们也要维持一段时间。
家长要注意,但凡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能私自给孩子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