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洗澡最好

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洗澡最好

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都有发烧的症状,如果要给患儿洗澡,可以采取温水擦浴的方式,因为温水擦浴既可以清洁患儿皮肤,又能够帮助降温。

对于,缓解疱疹性咽峡炎发烧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但表现不完全相同,仅咽喉部分有疱就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脚也有疱是手足口病。

这类病毒传播极快,人体出现的反应强烈,首先是高热,接着咽部出现红点、小泡。病毒一来就会高烧,烧到39℃、40℃,有的家长会发现孩子上午状态还很好,下午便开始无精打采,突然就发起高烧,直到发热停止后,小泡出现破溃。

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吗

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完全诊断为手足口病,它只有当口腔疱疹,同时伴有手足、臀部一些部位有疱疹的时候,才可以诊断为手足口病,如果单纯是咽峡部疱疹,就诊断为一个疱疹性咽峡炎,这种情况一般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跟手足口病是兄弟关系。治疗也是发热的时候要退热,同时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中成药,以及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一些药物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 出现咽峡部疱疹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咽部会红肿疼痛,并且口腔咽峡部可见灰白色的小疱疹和溃疡,口腔其他地方也可能出现疱疹,但主要集中在咽峡部。这也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鉴别点,手足口病发作时,除了口腔内,口腔周围、手、足和臀部甚至全身都可能出现疱疹或者丘疹。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引起感染的病毒种类不同

虽然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虽然都是肠道病毒,这些病毒的种类有很多相似的,但是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并不一定都能导致手足口病,同理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也不一定都能导致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不一定就是手足口病。

根据下图你会发现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两种病症中可由同一种病毒引发,因此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并不一定都可以导致手足口病,而手足口病不一定都有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在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看护好儿童,避免儿童去人多的地方,以免被传染疾病。

生活中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不吃冷食、生食,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婴儿奶嘴、奶瓶煮沸消毒20分钟后使用,儿童玩具定期清洗;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目前已经有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了,可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可以减少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很多人容易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混淆,那么手足口病能洗澡吗?其实手足口病是否可以洗澡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只有手、足、口、腿、臀部起有疱疹,并且只有轻微的低度发热,可以考虑洗澡,如果采取温水擦浴的方式,还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手足口病患者持续高烧,并伴有严重的腹泻、呕吐、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严重症状,则暂时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消耗患儿的体力,加重症状。

手足口病患者是否可以洗澡,除了观察病情轻重,还要看皮肤是否出现破溃的现象,如果疱疹暂时没有破溃,则可以考虑洗澡,但需要注意的是,洗澡时不要过度擦拭疱疹部位,避免导致破溃,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区别在于,手足口病的疱疹会发展到手、躯干等部位,如果这些部位的疱疹出现破溃,则不建议洗澡,避免引起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两种病症中可由同一种病毒引发,因此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并不一定都可以导致手足口病,而手足口病不一定都有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并非新型病毒引起

近期,一则关于“新型病毒”的传言在微信群中转发。记者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了解到,疱疹性咽炎实际应为疱疹性咽峡炎,并非由什么“新型病毒”引致,而是手足口病的一种情况,每年在广州的3~9月都会流行,大部分都是轻症,重症率较低,家长无须恐慌。

部分手足口病

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有的家长以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两种病。实际上,2011年卫生部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里就已指出,手足口病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还有一种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市妇儿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说。记者查阅发现,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指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发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由什么新型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与典型症状的手足口病是一样的,都是经粪-口传播,“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就是单纯的口腔黏膜疱疹,由于疼痛,孩子会不想吃东西、流口水。大部分病例都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轻症为多,年龄段以学龄前为多。在广州,每年 3~9月是流行季节。”

患病影响进食

果汁青菜泥利于吸收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三天至五天慢慢恢复,由于针对其病原没有特殊用药,家长不要认为一用药就能立竿见影,可以在口腔局部用喷雾剂消除疼痛、缓解症状。维生素B、维生素C对黏膜恢复有一定作用。

因为口腔疼痛,所以患儿的进食会受到影响,不愿意吃饭。徐翼说,这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进食、多喝水,以防发烧时脱水。饮食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为原则,如果汁、青菜泥等,利于孩子摄入及吸收。喂养方式上,由于孩子喝奶时一做出吮吸动作会导致疼痛,因此可以改为勺子喂。进食后注意喝点清水,用干净棉签清理口腔,保持口腔黏膜的卫生。患了疱疹性咽峡炎应隔离至少两周,上街最好戴个口罩,避免传染其他小朋友。

尽管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大部分是轻症,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孩子仍需要观察,如果孩子有高热、烦躁不安、进食不好、脱水、惊跳、抖动等,应及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临床特点 疱疹性咽峡炎手上会起泡吗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来说只是咽峡部的疱疹,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手、足有疱的,如果一旦出现手上有疱疹了,我们就要考虑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可以表现为口腔、咽峡部疱疹,手足、肛门周围出现疱疹。所以说单纯性疱疹性咽峡炎不会出现手上起泡。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用药一样吗 哪种病毒会引起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可能因为感染B组科萨奇病毒2、5型引起,所以如果患儿感染了B组科萨奇病毒2、5型,那么可能出现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严重时会变成手足口病吗

可能从临床理论上来讲,疱疹性咽峡炎是不会变成手足口病的,但为什么部分患者会从疱疹性咽峡炎变成手足口病呢?

但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时都可能出现口腔起水疱,破溃的症状。所以很多情况下,容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如果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则可以基本诊断为手足口病,因此让许多患者误以为是疱疹性咽峡炎变成了手足口病。

如果患儿同时感染了多种肠道病毒,则可能在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同时合并感染了手足口病,所以当疱疹性咽峡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合并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

相关推荐

你知道单纯病毒感染可以痊愈吗

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与手足口属于不同病毒亚型。患儿初期会表现出发热等,与感冒症状相似,另外,患儿口腔咽峡会出现疱疹,部分患儿也会合并出现细菌感染,往往需要抗生素治疗。单纯的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会致死,经过及时治疗,患儿在5-7天后基本都能够痊愈,愈后情况都比较理想。 如果患儿口腔出现疱疹,家长也应注意观察手脚、屁股、膝盖等部位,如果这些部位出现疱疹,也要警惕出现手足口病的可能。因为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初期的症状表现有相似之处,如发烧等。不同之处在于,手足口患儿在手脚、屁股、膝盖等部位也有

疱疹性咽峡炎易和手足口混淆

见到孩子嘴里有泡,就以为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因此恐慌不已……昨天,记者从新华医院儿科等了解到,近期患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儿童有所增多,其中尤以疱疹性咽峡炎多见。目前,该院每天总能接到几十名这样的患儿,以3至5岁幼儿多见。针对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新华医院儿内科主任鲍一笑教授提醒家长,对于这种常见儿童病,虽然表面上看,容易和手足口病混淆,但其实质还是大有不同。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平时还应注意预防。 家长一见泡就误为手足口病 一周前,家住杨浦区的3岁小琳开始发烧不退。起初父母以为是感冒,在家自行服药。可吃了几天药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毒一样吗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用药一样吗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两者的用药原理是一样的。 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更加严重,病情更重,并发症更严重,所以两种疾病在对症用药方面会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任何疾病的药物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疱疹性咽峡炎身上会起红点吗 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只出现在口腔内,但手足口病的疱疹不仅发生在口腔内,还会发展到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相对较轻,感染性较弱,一般不会出现重症;但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发展到手足口怎么回事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并都是由于小孩的胃肠道受到病毒的感染而引发的,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毒主要是柯萨奇A组病毒,如果患儿的免疫力低下,就很有可能会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会从疱疹性咽峡炎发展为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吗 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预后良好,极少出现重症,而手足口病有一定几率会转成重症。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一般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很少出现重症。 病情严重的手足口病患儿则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能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先从哪里长泡

一般先从口腔开始长泡。 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肠道病毒,喜欢在人体潮湿、皮肤粘膜薄的地方生长,因此当人体感染手足口病发作时,首先出现病症的部位就是口腔黏膜有分散状的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然后开始患儿可能会接着出现发烧或不发烧的现象,最后患儿的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也会出现口里长泡的现象,如果之后患儿仅仅只有口里长泡,而手、足、臀部没有长疱疹,说明不是手足口病,而是疱疹性咽峡炎。 另外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与儿童出疹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沙土皮疹、水痘、不典型麻疹

疱疹性咽峡炎身上会起红点吗 疱疹性咽峡炎起红点的特殊原因

如果疱疹性咽峡炎的小孩发病时没有起红疹,但在服药治疗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红疹,则可能是迟发性药物皮疹,即:我们常说的药物过敏。 这种过敏一般可以用糖皮质激素和葡萄糖酸钙来减轻过敏症状。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在口腔粘膜出现白色疱疹。如果是身上起红点,尤其是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并伴有水泡,则多考虑是手足口病。这可能是误诊的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儿童为易染对象

资料显示,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集中在夏秋比较闷热的季节发病。该病为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这种病毒为手足口病的 “近亲”,但危害性比手足口病低。在疱疹性咽峡炎发病2天内,可以看到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由于婴幼儿抵抗力较差,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小孩子常不注意个人卫生,因此疱疹性咽峡炎病菌容易经过口水污染的手、水杯、玩具、餐具、咳嗽喷嚏等传播,在预防上有一定难度。”周东梅表示,该病通过口或呼吸道传播,感染性较强,因此预防该病需要加强儿童的卫生管理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如何简单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虽然有诸多不同点,但临床上最为简单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只会发生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除了发生在口腔,还会在手脚心,臀部、甚至躯干、四肢 出现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