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糖尿病、脂肪肝……为什么开始招惹年轻人? 脂肪肝
痛风、糖尿病、脂肪肝……为什么开始招惹年轻人? 脂肪肝
过去的发病年龄:40~50岁
现在可能发病年龄:20~30岁
原因:
1. 长期酗酒;
2. 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3.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贫血等)、高脂血症等。
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肥胖程度相关,但与腰部脂肪堆积相关。
对策:消除脂肪肝的重点是戒酒、注意饮食、加强锻炼。
脂肪肝是脂肪堆积过多所致吗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肝是因为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肝病吗?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膳食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组成天然脂肪的脂肪酸种类很多,所以由不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对人体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脂肪肝病仅仅是肝内脂肪含量过多、脂肪细胞大量充盈于肝细胞内而引起的肝脏脂肪化。脂肪肝病绝不是肝炎,而只是甘油三酯堆积所致的代谢性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却不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而是肝内脂肪堆积所致,脂肪肝病自然亦无任何传染性可言。
身体发胖是由于脂肪太多,消耗小于储备,日积月累造成的,所以减肥就是要这些脂肪燃烧掉。人到中年以后,脂肪细胞就往身体中段集中,所以中老年人同样更容易得脂肪肝病。
脂肪肝病是肝细胞内积存过多的脂肪引起的肝病。
脂肪肝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病按轻重程度不同又分为轻度脂肪肝病、中度脂肪肝病和重度脂肪肝病。
轻度脂肪肝,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轻度脂肪肝是治疗脂肪肝病的最佳时期。轻度脂肪肝会传染吗?
一般来说,脂肪肝病主要有以下类型:肥胖性脂肪肝病、酒精性脂肪肝病、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病、糖尿病脂肪肝病、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病。
根据肝病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单纯性脂肪肝病、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
脂肪肝病多发于以下几种人:肥胖者、过量饮酒者、高脂饮食者、少动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内分泌患者。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长期饱食的危害 肥胖
现代的年轻人常吃一些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导致消化更困难,体内积累的营养过剩,长此下去就会导致肥胖症的出现。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等富贵病,并发症可能达到数百种,非常可怕。
可乐当水喝易患脂肪肝
整日坐在电脑旁边,畅快淋漓地喝着可乐,出门以车代步,很早就大腹便便,平时把啤酒当饮料喝,交际应酬时一大杯一大杯地往下灌,饮酒量过大,喜欢吃高脂肪的食品,营养失衡,时尚生活的误区带来的是疾病。脂肪肝发病率逐年提高,以嗜酒和营养过剩型脂肪肝的发病人群最多。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办公室工作人员、汽车司机、个体业主等人群发病率较高。
尽管如此,很多年轻人往往不重视脂肪肝。专家告诉记者,很多年轻人是在单位体检中才知道自己得了脂肪肝,还有很多年轻人则蒙在鼓里。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脂肪肝危害不仅限于肝脏,还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套餐疾病”。
专家指出,脂肪肝可防可治。合理搭配饮食、适量运动可有效预防脂肪肝。如果查出有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遵医嘱用药一般都可以痊愈。
轻度脂肪肝患者表现为疲乏、食欲旺盛、爱吃油腻,或症状不明显;
中、重度脂肪肝症状为疲倦乏力、食欲下降、恶心、中上腹或右上腹隐痛,尤其在饭后或运动时。(如果是肥胖、糖尿病患者,或体重一个月增加10斤或迅速下降,或转氨酶升高则要特别留意。)
从饮食方面预防。应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预防脂肪肝还要提倡运动,运动可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即使已经患了脂肪肝的人,也可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在减轻肥胖症状的同时,肝脏中的脂肪也会随之消退,而无需药物治疗。严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儿童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
1、脂肪肝导致肝硬化、肝癌。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较高。
2、脂肪肝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并且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3、脂肪肝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症。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约50%,可见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
4、脂肪肝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脂肪肝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肝脾肿大。脾脏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肿大会造成脾功能亢进,脾功能异常抑制了细胞免疫的功能,所以脂肪肝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差,更容易被感染。
脂肪肝的危害 脂肪肝的危害不仅仅在肝脏!
作为一种相对“年轻”的疾病,普通老百姓和部分临床医生和对脂肪肝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脂肪肝患者中同时合并有转氨酶升高、肝脏肿大的不到 10%~20%,大部分患者没有肝区症状和不舒服的感觉。临床医生在3年、5年甚至 10 年内没有发现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就觉得脂肪肝不是什么大病,不用治。
1.单纯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炎症加重和肝脏功能受损。
2.诱发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5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百分比高达5。2%,而正常人群只有1%。调查发现,脂肪肝会导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同时心血管疾病又是脂肪肝的首要死亡原因。
3.加重糖尿病。脂肪肝可加重全身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引起糖代谢紊乱。影响正常的糖代谢,脂肪肝严重时,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加重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其合并糖尿病发病的约占30%~40%。
4.诱发慢性肾病。脂肪肝患者中不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且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也较正常人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中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是正常人群的2~3倍,二者密切相关。
5、降低机体免疫能力。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降低。一方面,肝细胞对毒性物质代谢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脂肪肝导致肝脏内免疫细胞功能受损,对由门静脉来源的肠源性内毒素等降解功能障碍。
单纯性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炎漫长的病程中,患者的死亡率比普通人群死亡率提高2倍,而因为肝外并发症死亡率则提高了4~5倍,所以仅仅关注肝脏是不够的。
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和仁济医院茅益民教授在国内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临床医生和普通民众对脂肪肝指南的依从性只有30%~40%,对于脂肪肝危害的认识也远远不足。
脂肪肝的治疗还停留在30年前的水平,没有任何一种对脂肪肝有特效的药物。所以说,寻找它的遗传病因,寻找它代谢改变的规律,寻找它病理改变中可突破的因素及靶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随着人们对脂肪肝认识的提高,大家也意识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要贪吃、不要少动)对健康的好处,不仅仅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同时也是脂肪肝治疗必须的第一条治疗原则。
是什么原因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白领中有26.5%患肠胃、肝脏等消化系统疾病。还有调查显示在城市白领一族所患肝脏疾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较五年前增加了50倍,而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饮料中的低廉果糖成分是脂肪肝“元凶”
导致白领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就是多坐少动、爱喝甜味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临床的病人中,这种低龄化的非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并不少见。
许多白领都喜欢喝可乐等甜饮料,尤其是夏天冰镇的饮料喝下去真的是很畅快。但欧美诸多国家研究显示,高果糖摄取已成为肝脏健康隐忧。饮料中的果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不受磷酸果糖激酶的控制,可以转化为更多合成脂肪需要的甘油。当果糖摄入量大时,果糖就成为合成脂肪的原料。
研究表明,果糖能降低人体内胰岛素的敏感度以及处理脂肪的能力,同时使肝脏的脂肪产生过氧化反应,引发细胞衰亡、肝纤维化等病变。
果糖因其生产成本低而甜度高,被广泛应用于饮料产品中。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因此,过度摄入甜饮料就很容易地成为了年轻人脂肪肝元凶。
脂肪肝有多少种类型
1、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适量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
2、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治疗要从限制酒精摄入开始,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酒4~6周,转氨酶就有可能降低到正常水平。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它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光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从已知的研究来看一般通过纯节食减肥或药物减肥一个月体重下降1/10或以上者得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一旦停止体重反弹也会非常快。目前许多年轻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就是盲目减肥引起的。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
5、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积极采取病因治疗,另一方面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热卡及高蛋白饮食,病人脂肪热卡占总热卡的25%以下为宜。
6、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7、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脂肪肝属于一种病理现象,不需要单独作为一种病来治疗,也绝非无药可医。当你发现有脂肪肝时,应及早到医院认真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绝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这种肝病让人短寿4年
上海的脂肪肝患病率逐年增加,,而且越来越年轻化。教授指出,5年前,脂肪肝患病率估计在18%左右,而现在几乎3个人中就有1个,已经和欧美国家旗鼓相当。特别是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整日大鱼大肉,喝酒应酬,晚上熬夜、吃夜宵,很容易患上脂肪肝。而在刚刚结束的一份儿童脂肪肝专项检查中发现,小学生的脂肪肝患病率也从5年前的1.5%上升至3%。
同时,由于没有症状,很多人并不重视脂肪肝。指出:“脂肪肝如果不及时防治,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可能会接踵而至。脂肪肝是代谢综合疾病的第一步,患者不好好控制,几年后就会逐渐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脑梗塞、脑溢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哪些人会有脂肪肝
过量饮酒:一般认为平均每天饮酒不超过30g乙醇量 (女性不超过20g) 时属于安全范围,乙醇量计算:酒精饮料(mL,1两为50mL)X 酒的度数 ¸ 100 X 0.8;
肥胖:22.5%-52.8%肥胖儿童以及57.5%-74%肥胖成年人会发生脂肪肝
1)体重超过标准体重最高值20%:标准体重最高值(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乘以25;
2)腰围/臀围比值: 男大于0.94;女大于0.9;
3)腹壁皮下脂肪厚度>3cm,腹部肥胖者(即“啤酒肚”、“将军肚”)
糖尿病:1)约40%的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脂肪肝,接受胰岛素治疗者脂肪性肝炎发生率增加;2)约60%脂肪肝患者合并糖尿病,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率比无糖尿病者高2-3倍
血脂升高:1)无肥胖或糖尿病者,高胆固醇血症对脂肪肝影响不明显;2)20%-92%非酒精引起的脂肪性肝炎有高脂血症;4)一半的高脂血症病人有脂肪肝,主要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尤其是甘油三酯高
惹上脂肪肝将面临6大危害
1、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中脂滴增多,使肝细胞脂肪变性,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据调查,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的约50%,脂肪肝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为30%~40%。
3、妊娠脂肪肝。妊娠脂肪肝多发生于妊娠后期(36~40周),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80%。
4、诱发肝癌。脂肪肝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虽无直接关系,但是脂肪肝的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作用及有毒物质损害等,可诱发肝癌。因此,脂肪肝也可增加肝癌的发病几率。
5、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的病情进展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死。
6、脑病脂肪肝综合征。一些发生脂肪肝的肥胖者常常表现为恶性肥胖,这类病人极易并发致命性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