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守岁的由来和寓意 守岁的由来

守岁的由来和寓意 守岁的由来

元皇大帝的女儿下界当了“灶王奶奶”,她深知百姓的疾苦,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她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物品,直到除夕才收集齐,连夜赶回人间,与凡间百姓共度佳节。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回归凡间。

据说有一头名为“年”的怪兽,每到年根的除夕之夜就会跑出来伤人。于是人们为了避开它的伤害,到了除夕之夜,便熬眼守夜,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守岁的由来和寓意 守岁要守到几点

传统的守岁是要通宵不睡,一直守到第二天天亮。现在一般的守岁,一般时间过来12点就可以睡觉了。守岁作为一种传统的习俗,能表达对旧年的不舍以及来年的美好祝愿,但是守岁要守到几点的话,还是建议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定。

如果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白天比较劳累的话,则建议还是要早点休息。

守岁守到几点 大年三十没守岁会怎样

守岁是传统文化,守岁是继承传统文化,不守岁也不会怎么样。

守岁是中华民族在大年三十会进行的一项传统习俗,以前守岁是为了祈求财富和健康,随着科学文明的深入人心,现代人的守岁更多的是在传承一种传统文化,守岁是传统和弘扬传统习俗,没守岁的话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 贴春联、守岁

大年三十,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北方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的门两旁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给节日带来喜庆之气。北方人有守岁的习俗,就是一家人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然后一家人吃年夜饭,有辞旧迎新之意。

守岁要守到几点 守岁的寓意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守岁历史记载

史书有记载

《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的描写。白居易《客中守岁》诗:“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到了宋朝,守岁之见遍于城乡。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了守岁的情景。《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有趣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国等,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就连欧美和非洲,也有类似的习俗。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席振起在《守岁》一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就是一例。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难道不可以借鉴吗!如果“三十六旬都浪过”,尚不“偏从此夜惜年华”,那么,“守岁”也就失其意义了。

诗词记载

同样,苏轼的一首《守岁》也写出了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留恋之情。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 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什么是守岁

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在传统习俗中,人们会在除夕夜晚上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除夕晚上为什么要守岁 大年三十没守岁会怎样

守岁是传统文化,守岁是继承传统文化,不守岁也不会怎么样。

守岁是中华民族在大年三十会进行的一项传统习俗,以前守岁是为了祈求财富和健康,随着科学文明的深入人心,现代人的守岁更多的是在传承一种传统文化,没守岁的话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青团的由来和寓意

清朝时期,一年清明节一个名叫李秀成的秀才被清兵追捕,一位农民帮他躲避了清兵的追捕,清兵添兵设岗,防止李秀成吃食物,那位农民于是采艾草回家做成团子,混在青草里,躲过了哨兵,李秀成也吃到了团子,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这样青团就流传了。

清明节吃青团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节日一样,具有一定的寓意,清明节吃青团主要是祭祀,纪念先人;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守岁来源的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汉族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5]

春节指的是哪一天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各地都有拜年的习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会打扮的干净漂亮,走访亲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熬年守岁是一种活动,在守岁的时候也有小孩压岁钱的习俗,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压岁钱寓意着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既有驱鬼活动,那必然就少不了祭祀神灵,迎接神灵的活动,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祭神活动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抚慰。比如每年的正月除五都是接财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像财神表示欢迎,依礼祭拜,愿新的一年能财源滚滚。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会通过燃放爆竹来创造节日的喜悦气氛,是一种很常见迎新娱乐活动,不过现在由于燃放鞭炮会对空气带来一定的影响,这鞭炮还是要少放。

守岁什么意思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守岁要守到几点 小年夜需要守岁吗

不需要。

守岁是除夕夜的传统,小年夜是不需要守岁的。小年有其自己的传统,小年是用来祭拜灶王爷的节日,在过小年这一天人们往往会有除尘、祭灶、吃饴糖、剪窗花等习俗。

相关推荐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端午节的由来

1,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 2,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3,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守岁什么意思 熬年夜

在我国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春节的习俗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会通过燃放爆竹来创造节日的喜悦气氛,是一种很常见迎新娱乐活动,不过现在由于燃放鞭炮会对空气带来一定的影响,这鞭炮还是要少放。 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各地都有拜年的习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会打扮的干净漂亮,走访亲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人们为了能过一个祥和的年,会进行一系列求富驱鬼的活动,传说中春节时间各神灵会回天庭,而妖魔鬼怪则会出来作祟,因此春节就有了一系列驱鬼辟邪活动。常见的驱鬼活动就是贴文武门神,挂桃符,贴

守岁时要注意什么

1.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请务必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 2.大门上的“福”字,千万不要倒着贴。 3.家中破损的家居要处理:该扔的扔、该修理的修理。千万不要届时坐在摇晃的椅子上。 4.晚上所有的灯要打开,一直开它三天三夜。 5.晚上八点之前要烧香拜佛。 6.要穿红衣裳、挂红灯,放鞭炮。以图吉利。 7.大年三十这一天千万不要骂小孩,更不能争吵,否则来年不利。 8.自己单独过年的朋友,大师建议你将你的电视机全天全夜开放,以增加自己的“气场”。

春节晚上要干些什么 守岁

春节晚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岁了,守岁一般是守到凌晨,有些座谈聊天的会一直聊到天亮,小睡一会儿后就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守岁的意义主要是守护家人,希望新的一年,家人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过年有什么风俗 守岁

除夕的晚上有守岁的传统,并且在守岁时要为家中房子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且要让“岁火”不熄灭,一直到新年的到来。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过年的习俗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发压岁钱 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压岁钱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 贴年红 贴春联、福字、门神、窗花等都被叫做是贴年红,因为这些都是红色喜庆元素,所以被统称为“贴年红”。这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同时还增添

大年三十为什么要守岁 过年守岁的时间

从年夜饭开始。 守岁是从除夕夜的晚上那一顿年夜饭开始,而且灯火通宵不灭,要将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现存文献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守岁的注意事项

娱乐适度 春节电影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大年三十,亲友欢聚守岁,玩牌打麻将其乐融融,这往往打破老年人平时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对身体健康不利,若通宵达旦的娱乐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血压升高,建议老年人还是以不打破生物钟规律,按时睡眠休息为好。 情绪稳定 春节喜事多,如久别亲友相聚守岁,电视节目的逗笑,极易使人兴奋激动,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上升,导致脑溢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饮酒适量 亲友相聚,饮酒守岁时,适当饮点葡萄酒、

守岁的两重意义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 1.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 2.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