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什么意思
腹泻是什么意思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1、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2、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是怎么回事
急性腹泻多为感染性,也可曲于急性中毒或全身疾病引起。慢性者除感染因素外多与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分泌以及药物、精神因素、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免疫疾病相关,所以腹泻的病因繁杂。
1.急性腹泻
①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或进食油腻过多等。
②食物中毒:如误食毒蕈、河豚鱼或食入沙门氏菌属类细菌、嗜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的食物。
③急性肠道感染:如霍乱、副霍乱、菌痢、阿米巴痢疾、肠道病毒感染、肠念球菌病等。
④肠变应性病:因摄食鱼、虾、蟹、牛奶、鸡蛋、菠萝或其他致敏原引起。
⑤药物与化学毒物:如服用泻药或有机磷农药、砷、汞等。
2.慢性腹泻
(1)消化系统疾病:
1)肠源性慢性腹泻: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肠道菌群失调、慢性阿米巴痢疾、肠鞭毛虫病、胃肠型黑热病、慢性血吸虫病、肠道蠕虫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放射性肠炎、结肠癌、肠恶性淋巴瘤、发酵性消化不良、糖裂解酶缺乏症。
2)胃源性慢性腹泻。
3)胰源性慢性腹泻。
4)肝、胆道疾病所致的慢性腹泻。
(2)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卓-艾综合征、类癌综合征、凡一莫(Verner-Morrison)综合征、水电解质平衡失常、尿毒症、糙皮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A重链病、硬皮病等。(3)功能性疾病:结肠激惹综合征、神经官能性腹泻。
便秘腹泻交替是什么意思 便秘能吃苹果吗
苹果味道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它不仅可以通便,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防癌的功效。这是因为,苹果中含有纤维素,能使大肠内的粪便变软;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另一方面苹果中含有果胶,又能抑制肠道不正常的蠕动,能有效调节胃肠的功能,促进排便。所以便秘的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苹果。
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不少成年人常有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有的是早晨一起床就先去厕所,吃完早饭又去厕所,便前腹痛急迫,便意难忍,便后腹痛消失,便意不尽感。一般早上和上午大便次数较多,常因吃凉食水果、腹部受凉、精神紧张、吃韭菜喝牛奶后,腹泻加重。许多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去医院检查一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也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医学将这种慢性腹泻称之为肠易激综合症,属胃肠功能性紊乱的疾病范畴。慢性腹泻患者很痛苦,怕出门,怕出去旅游,一出门首先做的事就是上厕所,因为一有便意,非上厕所不可。
中医认为是健康原动力不足导致脾胃虚弱、脾气不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是造成慢性腹泻的根本原因。
小儿腹泻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儿腹泻。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那么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宝宝发生腹泻呢?主要是由这3点造成的: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便秘腹泻交替是什么意思
粪便的干或稀与它的含水量是高度相关的。食物进入人体之后,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养分被机体吸收利用,剩余的残渣和废物在肠道中形成粪便。
在粪便形成的过程中,如果肠道蠕动快,粪便移动非常迅速的话,水分被小肠、大肠吸收得比较少,那么粪便就会比较稀薄,就会出现腹泻。相反,如果各种原因导致了这个肠道蠕动迟缓,粪便移动缓慢,那么粪便中的水分就被小肠、大肠吸收较多,粪便就会变得干硬,导致出现便秘。
像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些患者,出现肠道运动失常的情况下,肠道就会运动不规律,当肠道蠕动加快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腹泻,而这个肠道蠕动减慢的时候又可能出现便秘。总之,如果是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的话,多半就是指肠运动功能紊乱了,就会出现这种表现。
腹泻是如何引起的
一、急性腹泻病程多不超过3星期,肠道感染,包括食物中毒在内,是引起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可分为:
1、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包括痢疾杆菌、大肠埃希杆菌、沙门菌属、小肠弯曲菌、小肠结肠耶尔森菌、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状芽孢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霍乱弧菌等。
2、原虫与寄生虫感染:包括阿米巴、血吸虫、滴虫、梨形鞭毛虫等。
3、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毒感毒感染。
4、真菌感染:可导致腹泻的真菌有很多,如过期食物中的霉菌等。
5、食物中毒: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嗜盐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产气夹膜梭状芽胞杆菌或肉毒杆菌;毒蕈、河豚鱼、较大的鱼胆及毒鼠药、农药等其他有毒化学性毒物。
6、变态反应:如食物过敏(牛奶、鱼、虾、海鲜产品等)可引起腹痛、腹泻;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可伴有肠蠕动增快而发生腹泻。
7、药物:多种药物可导致腹泻,如红霉素、氢氧化化化镁、新霉素、林可霉素、硫酸镁、山梨醇、甘露醇、5-氟脲密啶、利舍平(利血平)、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这些药物导致腹泻的机制不尽相同;某些化学物质如磷、砷、汞及酒精中毒等均可导致急性腹泻。
二、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甚多,包括:
1、肠道感染:是引起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原虫和寄生虫感染、真菌。
2、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或非感染性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放射治疗引起的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3、吸收不良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分类十分复杂。吸收不良可因胃及小肠疾病而引起,也可因肝胆、胰腺疾病所致。
4、内分泌疾病:多种内分泌疾病都伴有腹泻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甲状腺髓样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胰性霍乱综合征、WDHA综合征、水泻-低钾-无胃酸综合征或血管活性肠肽瘤、胃泌素瘤。
5、肿瘤性疾病: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结肠癌、肠道腺瘤性息肉或息肉病。
6、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包括黏液性结肠炎、易激惹结肠或过敏性结肠炎。
7、其他因素:肠道菌群失调、尿毒症。
如何区别腹泻
【从腹泻症状之腹泻的量次 区别腹泻】
◆霍乱的腹泻是最严重的。如上所述,霍乱弧菌会黏附于小肠黏膜上迅速大量繁殖。人的小肠总长度约有6米。这么长的肠腔同时分泌肠液,产生腹泻,可有大量液体从肠道倾泻而出。病人每天大便排出量为4000~6000毫升,重型病人每天大便排出量可达18000毫升。
◆比起霍乱,其他细菌肠毒素引起的腹泻可就轻多了。因为其他细菌多是在食物上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人进食了含有细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后发病。但这些细菌很少像霍乱弧菌那样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同时产生毒素。
◆痢疾杆菌主要侵犯结肠,且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其病变的总长度不过50~70厘米。人的直肠壁内有胀满感觉感受器,该部位的炎症病变可对该感受器产生刺激,使人总有便意。有人形容痢疾的腹泻情况是:“十分钟一次,一次十分钟。”意思是痢疾腹泻的次数频繁,每次总有便不净、排不完的感觉而不愿结束排便,但每次排出的大便量并不多。医学上称这种感觉为“里急后重”。
【从腹泻症状之呕吐 区别腹泻】
上吐下泻是感染性腹泻最好的写照。无论是痢疾、食物中毒,还是霍乱,都有呕吐的表现,但呕吐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不完全一样。
◆食物中毒的呕吐比较明显,多在腹泻之前先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部绞痛和腹泻,吐泻过后可有症状好转的感觉。人们常说食物中毒是“先吐后泻”
◆霍乱的呕吐多因肠道内的大量液体来不及排出体外所致。因此一般先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出现呕吐,呕吐为喷射性的,恶心的症状不突出。人们常说霍乱是“先泻后吐”
◆由于痢疾的肠道病变部位较低,所以,痢疾的呕吐症状较轻。
【从腹泻症状之腹痛 区别腹泻】
腹痛是腹泻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别看霍乱的腹泻严重,但由于霍乱弧菌并不引起肠道病变,所以很少有腹痛的感觉,而痢疾和食物中毒都可伴有明显的腹痛。
【从腹泻症状之发热 区别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否伴有发热,要看致病菌及其毒素是否侵入血液。痢疾杆菌的内毒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均可侵入血流,因此感染后有发热的表现。霍乱菌及霍乱毒素均不侵入血流,因此霍乱早期不发热,只有一些严重病例可在恢复期出现发热。
腹泻是怎么回事
(一)急性腹泻 病程多不超过3星期,其最常见原因是感染
1.食物中毒
由于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产气夹膜梭状芽胞杆菌、肉毒杆菌等的毒素污染,多表现为非炎症性水泻。
2.肠道感染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肠腺病毒感染时,可发生小肠非炎症非腹泻。
(2)细菌感染
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杆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crocolitica)、侵入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难辨性梭状芽胞菌可致结肠炎,产生脓血腹泻。
(3)寄生虫感染
梨形鞭毛虫、隐孢子虫感染可致小肠非炎症性水泻。溶组织肠阿米巴侵犯结肠时引起炎症、溃疡和脓血腹泻。
(4)旅行者腹泻
是旅途中或旅行后发生的腹泻。多数为感染所致,病原体常为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梨形鞭毛虫、溶组织阿米巴等。
(5)药物引起的腹泻
泻药、高渗性药、拟胆碱能药、抗菌药和某些降压或抗心律失常药,在服药期内不致腹泻。
(二)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1. 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APU-Doma);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等。
4.小肠吸收不良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1)消化不良
①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瘘等;②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症等;③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肝外胆道梗阻,肝内胆汁瘀积,小肠细菌过长(盲袢综合征)等。
2)小肠吸收面减少
①小肠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②近段小肠-结肠吻合或瘘道等。
3)小肠浸润性疾病
Whipple病、重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5.运动性腹泻
肠蠕动紊乱(多数为加速)引起,如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部分性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肝、胆、胰腺疾病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3.胃肠道疾病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腹泻是病的吗
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BD)。炎症性肠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40岁人群,儿童或老年人也可发病,男女发病机会相差不大。
经常腹泻可能是这些因素作祟:
1、过敏性腹泻:因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面致腹泻。
2、饮食不当: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频繁地调换新食品,或吃了腐败变质有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等,都容易引起 小儿腹泻。。
3、不良剌激:受凉、过热、精神情绪不佳,或过分紧张或受惊吓,也会引起腹泻。
4、其他: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原性腹泻病等。
腹围是什么意思
腹围指的是腹部的围度尺寸,孕妇从第20周开始的每次产检都需要测量腹围,既可躺着也可站立,用软皮尺测量,以肚脐为准,水平绕腹一周,测得数值即为腹围。通过测量腹围,了解腹围的增长情况,再结合宫高绘制妊娠图曲线图,能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
腹哀的意思是什么
腹哀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别名:肠哀穴,肠屈穴。
1.腹哀:腹,腹部也,脾土也。哀,悲哀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脾土受水之害。本穴物质为大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之于地部,脾土受湿而无生气之力,因而悲哀,哀其子金气不生也,故名。
2.肠哀、肠屈:肠,大肠也,此指大肠所主的金气。哀,悲哀也。屈,亏缺也。肠哀、肠屈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虚少,脾土生发之气不足。理同腹哀名解。
3.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为满溢之状并散流脾经之外,表现出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