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的形态特征
桑白皮的形态特征
桑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 叶柄长1--2.5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柔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1--2cn,被毛,总花梗长5--10毫米;雄花序长1--2.5厘米,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枚。雄蕊4枚,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枚,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1--2.5厘米,初时绿色,成熟后变为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份,果期5--6月份。[1]
白鱼的形态特征
白鱼(White Fish)属鲤科鱼类,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体形长,甚侧扁,头背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很厚,上翘,口裂与体长轴几乎成垂直。眼大,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部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各鳍灰黑色,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中凶猛性鱼类。它可以在1~32度水体环境中生活,长年捕食生长。雌性3龄,雄性2龄成熟,6~7月产卵,幼鱼喜栖湖泊进岸水域或河道、港湾水流较缓沿岸生活。自然分布甚广,是我国南北水域常见的淡水鱼类。
白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其肉质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佳肴。原为野生品种,近些年养殖工作者有效地解决了白鱼的人工繁殖,苗种的培育与白鱼用颗粒饲料问题,已能进行大面积人工饲养。学名翘咀红白鱼,是一种凶猛鱼类,也属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与“太湖三宝”合称“太湖四珍”。少刺多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茭白的形态特征
茭白以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誉为“水中参”, 其质地鲜嫩,味甘实,被视为蔬菜中的佳品。茭白味甘、微寒;具有祛热、生津、止渴、利尿、除湿、通利的功效;还有补虚健体以及美容减肥的功效。
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
茭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为禾本科植物菰的嫩茎杆被菰黑粉菌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部分。
茭白食用部分是其花茎基部膨大而成的地下嫩茎。原产我国,生于湖沼水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于秋季上市。
茭白外披绿色叶鞘,内呈三节圆柱状,色黄白或青黄,肉质肥嫩,纤维少,蛋白质含量高。茭白是我国的特产蔬菜,是“江南三大名菜”之一。
其质地鲜嫩,味甘实,被视为蔬菜中的佳品。
桑柏皮的形态特征
桑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1--2.5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厘米,宽4--10厘米,
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
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柔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1--2cn,被毛,总花梗长5--10毫米;雄花序长1--2.5厘米,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枚。雄蕊4枚,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枚,基部合生,柱头2裂。
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1--2.5厘米,初时绿色,成熟后变为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份,果期5--6月份。
生桑皮汁提取的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
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
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蜜桑白皮的形态特征
桑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1--2.5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柔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1--2cn,被毛,总花梗长5--10毫米;雄花序长1--2.5厘米,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枚。雄蕊4枚,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枚,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1--2.5厘米,初时绿色,成熟后变为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份,果期5--6月份。
白菜的形态特征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长30-60厘米,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1] ;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有粉霜。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
。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2] 白菜,十字花科芸薹属,它原产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传统蔬菜。白菜最早称做菘,但是菘菜并不完全是白菜,现代的白菜一般分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而小白菜则称作“油菜”。
桑皮汁的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
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
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桂皮的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20厘米;树皮灰褐色,有芳香气。枝条圆柱形,茶褐色,无毛,幼枝炙少具棱角,初时略被灰白微柔毛,后毛被渐脱落。叶互生或在幼枝上部者有时近对生,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7.5-15厘米,宽(2-5)3-5.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锐尖或宽楔形,薄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绿白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侧脉自叶基5-10毫米处生出,斜向上弧曲,在叶端之下消失,与侧脉在上面稍凸起,下面却十分凸起,横脉波状,细脉网状,均在两面多少明显;叶柄长0.5-1.3厘米,腹面略具沟槽,无毛。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5-10厘米,多花,分枝,分枝末端为3-5花的聚伞花序,总梗长1-4厘米,与各级序轴疏被灰白细小微柔毛。花白绿色,长达6毫米;花梗长4-6毫米,纤细,被灰白细小微柔毛。
花被外面疏被内面密被灰白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短小,长不及2毫米,花被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能育雄蕊9,花丝被灰白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3.8毫米,花药卵状长圆形,长1.3毫米,药室4,内向,花丝细长,长达2.5毫米,无腺体,第三轮雄蕊长4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5毫米,药室4,外向,花丝长约2.5毫米,下部1/3处有一对具细柄的卵状心形的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被柔毛,长1.7毫米,先端三角状箭头形,具长柄。子房卵球形,长1.2毫米,被柔毛,花柱细长,长3.6毫米,柱头小,不明显。成熟果未见。花期4-5月左右。[
桑叶的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黄色或黄褐色,浅纵裂,幼枝有毛。叶互生,卵形至阔卵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绿色,脉上有疏毛,脉腋间有毛;叶柄长1~2.5cm。雌雄异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长1~2cm,花柱不明显或无,柱头2。
完整叶片呈卵形、宽卵形、心形等,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黄绿色。嫩叶较薄,暗绿色。质脆易碎,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聚花果(桑椹)熟时紫黑色、红色或乳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上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色较浅,叶脉突起,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白豆的形态特征
眉豆是一年生缠绕草本,高20~40厘米。3出复叶,顶生小叶
眉豆
卵状菱形,两侧小叶斜卵形,先端短尖,边全缘或近全缘。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柄;花间通常有垫状腺体;萼钟形,浅绿色,萼齿披针形,上面2萼齿常合生;花瓣大大地伸出萼外;雄蕊2束。荚果长7~15厘米,种子颜色不一。花期7~8月。果熟期9月。[1]
种子
眉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品种。眉豆和黄豆大小相似,外表有一条眉毛一样的线,所以叫眉豆。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约6—10厘米,宽约4.5—10.5厘米,顶
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
花
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尊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髯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厘米;种子3—5颗,扁,长圆形,白色或紫黑色。
果
眉豆荚果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种子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