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的功能主治
莱菔子的功能主治
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①《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②《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③《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④《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⑤《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⑥《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⑦《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泽泻可以治疗脂肪肝
【功能主治】主治脂肪肝。【偏方组成】生山楂、泽泻各20~30克,丹参、生何首乌、草决明、黄精、虎杖各15~20克,白芍、醋柴胡各10~15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1个月为1疗程。【加减】若恶心者,加法半夏10克;若腹胀者,加炒莱菔子15克;若吐酸水者,减山楂剂量,加乌贼骨20克。【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脂肪肝患者40例,经用药1~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2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
消食化积的药有哪些 莱菔子消食除胀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5-12g,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注意事项: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辅助治疗肝硬化的3款粥膳
粥几乎是家家都会吃到的餐食,粥作为药膳食疗佳品的发展历程也十分悠久,据统计,文字记载的药粥方已逾千种。肝硬化患者也可多食美味粥膳,也缓解肝脏不适。
茵陈红枣五味粥
材料:茵陈10克,红枣10个,五味子5克。
做法:茵陈10克用纱布包好入炖杯,加水80毫升,煎25分钟,去茵陈,留汁液。大米100克、茵陈药液、红枣10个(去核)、五味子5克同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后改文火炖40分钟。
功能:滋养肝肾,益气生津。主治肝硬化。
香佛莱眼粥
做法:香椽、佛手各9克,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香椽、佛手水煎,滤汁去渣,入炒莱菔子(研末)。粳米及适量水,共煮粥。每天可做晚餐服用。
功能:主治肝硬化,表现为气臌者。
三仁粥
材料:郁李仁、薏苡仁各30克,冬瓜仁20克。
做法:以上食材一起加适量水煎30分钟,去渣取汁,入粳米100克同煮粥,米烂粥成。
功能:利水消肿,润肠通便。主治老年肝硬化,症见腹大胀满,脘腹痞胀,水肿。
莱菔子能不能泡水喝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莱菔子是什么东西,其实莱菔子是植物萝卜的种子,一般来说,莱菔子的作用是作为中药的配方使用。有些人对于这个莱菔子会有些许的疑问,就是这个莱菔子能不能泡水喝,其实是可以的。因为这个莱菔子是可以帮助人们治疗一些消化不良的肠胃疾病,很有效果的。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应酬,或者到了节假日的时候都会出现大鱼大肉的情况,很多人都会在这样的情况吃的太饱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莱菔子来泡水服用,可以去除胃气的。
莱菔子,又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可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该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莱菔子种子类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2至4毫米,宽2至3毫米。种皮薄,表面红棕色、黄棕色或深灰棕色,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密网纹,种子一侧有数条纵沟,一端有黑色种脐。子叶2片,乳黄色,肥厚,有纵密褶,气微,味略辛。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药用价值
性味:性平,味辛、甘。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
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然而,该品并非仅仅是消食除胀,对虚证用之,获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气味又不峻,无偏胜之弊,不可囿于“冲墙倒壁”之说,有破气之嫌(实则是平气之有余),而弃之不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以上就是向大家解释了关于莱菔子能不能泡水喝的一些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个莱菔子的认识会更多,我们要懂得生活中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物质,这样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如果有朋友胃气过多的话可以尝试一下的。
治疗咳嗽的药
1、冬白梅片
成分:天冬麻黄(蜜制)乌梅防风五味子黄芩白果仁平贝母
功能主治: 健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气管炎咳黄白相兼,肺寒化热,寒热错杂者。
2、羚竺散
成分:羚羊角粉、水牛角浓缩粉、琥珀、冰片、桔梗、僵蚕、全蝎(去钩)、天竺黄、平贝母、桑白皮(制)、苦杏仁(炒)、莱菔子(炒)、黄连、前胡、甘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通宣理肺,化痰镇惊。用于热毒壅肺引起的肺炎,支气管炎等。
3、咳特灵胶囊
成分:每粒含小叶榕干浸膏.、马来酸氯苯那敏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禁忌症: 孕妇禁用。
4、玄麦甘桔颗粒
成分:玄参、麦冬、桔梗、甘草。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5、川贝枇杷糖浆
成分: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辅料为蔗糖、杏仁香精。
功能主治: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请遵医嘱。
中医治疗脂肪肝偏方
1、当归牡砺治脂肪肝
【功能主治】祛痰化湿,活血消脂。主治脂肪肝。
【偏方组成】当归须60克,牡砺粉60克,白芥子50克,莱菔子50克,白茯苓150克,川楝子30克,山楂150克,三七20克,何首乌80克,丹参50克,蒲黄60克,决明子150克,芦荟30克,水蛭30克,泽泻150克,麦芽60克,肉桂30克,炒白术150克,陈皮50克。
【用法用量】诸药粉碎为末,过筛,水泛为丸如小绿豆大,每次服5克,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前后,化验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观察对比。必要时以1/5量作煎剂,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以加速疗效。
【加减】胁痛甚者,加青皮30克,赤芍10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0克;乙肝病毒携带者,加虎杖、白花蛇舌草各100克。
2、山楂泽泻治脂肪肝
【功能主治】主治脂肪肝。
【偏方组成】生山楂、泽泻各20~30克,丹参、生何首乌、草决明、黄精、虎杖各15~20克,白芍、醋柴胡各10~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若恶心者,加法半夏10克;若腹胀者,加炒莱菔子15克;若吐酸水者,减山楂剂量,加乌贼骨2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脂肪肝患者40例,经用药1~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2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
3、玉米须麦芽治脂肪肝
【功能主治】降脂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治脂肪肝。
【偏方组成】玉米须、麦芽、丹参、茯苓各30克,生山楂、何首乌、赤芍、当归、白术各15克,丹皮、青皮、陈皮、柴胡、黄芩、甘草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50例,用药2~5个疗程,其中治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辅助治疗肝硬化的3款粥膳
茵陈红枣五味粥
材料:茵陈10克,红枣10个,五味子5克。
做法:茵陈10克用纱布包好入炖杯,加水80毫升,煎25分钟,去茵陈,留汁液。大米100克、茵陈药液、红枣10个(去核)、五味子5克同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后改文火炖40分钟。
功能:滋养肝肾,益气生津。主治肝硬化。
香佛莱眼粥
做法:香椽、佛手各9克,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香椽、佛手水煎,滤汁去渣,入炒莱菔子(研末)。粳米及适量水,共煮粥。每天可做晚餐服用。
功能:主治肝硬化,表现为气臌者。
三仁粥
材料:郁李仁、薏苡仁各30克,冬瓜仁20克。
做法:以上食材一起加适量水煎30分钟,去渣取汁,入粳米100克同煮粥,米烂粥成。
功能:利水消肿,润肠通便。主治老年肝硬化,症见腹大胀满,脘腹痞胀,水肿。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腹部胀满,嗳气吐酸,胃中嘈杂不舒,不思饮食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沉香化滞丸:本品由神曲、麦芽、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陈皮、藿香、莪术等组成。具有消食开胃、行气消胀、和胃止呕的功能。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每次服6~9克,日服2次。
3.开胸顺气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木香、青皮、乌药、枳实、厚朴、大黄、槟榔、甘草等组成。具有消食、行气、泻下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等。每次服6克,日服1~2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燥湿健脾类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本品由苍术、厚朴、陈皮、香附、砂仁、甘草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消胀的功能。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腹胀,食少,便溏,身重,乏力以及舌苔厚腻等。每次服6克,日服2次。
2.香砂枳术丸:由香附、砂仁、枳实、白术等组成。具有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能。适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闷,食少,呕吐,便溏,身重,乏力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腹胀吃什么中成药好?——行气和胃类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本品由木香、香附、砂仁、青皮、苍术、厚朴、陈皮、枳壳、槟榔、生姜、甘草等组成。具有行气和胃、疏肝燥湿的功能。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闷疼痛,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越鞠丸:本品由香附、苍术、神曲、川芎、栀子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以及燥湿、消食、活血、清热等功能。主要用于肝胃气滞,兼有湿滞、食积,脘腹胀闷,两肋及胃脘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饮食无味,呕吐酸水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