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减肥方法图解 艾灸承扶保持臀部线条流畅

艾灸减肥方法图解 艾灸承扶保持臀部线条流畅

承扶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气化,水湿气化上行于天部,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固话的脾土物质质干坚硬,能很好的承托并组织随膀胱经经水流失的脾土,故名承扶,艾灸承扶能保持臀部线条流畅饱满,使下半身线条优美漂亮。

瘦手臂艾灸哪里

艾灸相关穴位,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可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平衡,促进肠胃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瘦手臂的功效。艾灸瘦手臂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艾灸肩髃

肩髃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即在屈肘抬臂时,在肩关节上端有两个凹陷,其中强的小凹陷就是肩髃所在的地方。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肩髃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5-20分钟,亦可采用隔姜灸,隔姜灸的效果比温和灸更加明显。

艾灸功效:肩髃是手阳明大肠经与阳跷脉的交会穴,艾灸肩髃,不仅能增强手臂的血液循环,去除赘肉,还能补充大肠经气血,从而增强大肠消化传导功能,防止宿便堆积。

艾灸曲池

曲池位于肘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屈肘成直角时,在肘弯横纹尽头筋骨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曲池所在位置,距离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灸治5-10分钟。

艾灸功效:曲池为手大肠经脉的合穴,艾灸曲池能清胃肠热,通络活血,还能使整个手臂纤长漂亮。

艾灸孔最

孔最位于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即把手臂前伸,手掌向上,从肘横纹(尺泽)直对腕横纹脉搏跳动处(太渊)下行5寸处。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孔最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灸治5-15分钟。

艾灸功效:孔最为手太阴肺经的郄穴,艾灸孔最能通过刺激肺经增强肺的功能,从而保持全身之气的正常运行,保证臂部气血运行有毒,使手臂线条保持优美流畅。

咳嗽艾灸哪个穴位呢

艾灸取穴: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疾病包起来艾灸,这就叫“包围战”,患处艾灸十分重要。

艾灸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您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您可以和这个网友一样,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一般治疗气管炎,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您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你不灸要强很多。

艾灸方法:选取好的艾条,记住治疗气管疾病不能用次的艾条,差的艾条里面杂质很多会对气管产生二次伤害。那么好的艾条也会有烟,但是他的杂质少,艾烟就不会很呛。如果您为了治疗气管炎,怕烟,还想艾灸,那么您也可以选择无烟艾灸棒,这个艾条也一样会有作用的。

艾灸瘦手臂灸哪里 艾灸孔最

孔最位于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即把手臂前伸,手掌向上,从肘横纹(尺泽)直对腕横纹脉搏跳动处(太渊)下行5寸处。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孔最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灸治5-15分钟。

艾灸功效:孔最为手太阴肺经的郄穴,艾灸孔最能通过刺激肺经增强肺的功能,从而保持全身之气的正常运行,保证臂部气血运行有毒,使手臂线条保持优美流畅。

艾灸减肥肚子方法是什么

艾灸是运用经络原理,针对一些穴位进行温和施灸,达到减脂塑形的目的。艾灸减肥的方法:回悬: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处,平行左右移动,或者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悬定:又叫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的地方进行熏灸,注意位置固定不要移动,使施灸的位置局部有温热感,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

雀啄: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就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3厘米,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灸时应注意艾灰的掉落,避免烫伤皮肤。施灸的穴位有: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的中脘、脐下三寸的关元、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的居髎。

其实,艾灸减肥是很值得推荐的。这主要是因目前有一些人在通过吃减肥药进行减肥。但是很多减肥药里面含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比如说含有抑制神经兴奋的成分,或者是含有容易导致腹泻的成分。通过吃减肥药不是绿色健康的减肥方法,而艾灸没有副作用,适合用作减肥。

滑膜炎要怎样才能治好呢

1、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2、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艾灸疗法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本草纲目》记载 “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活血”。中医利用艾灸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有一定疗效。该疗法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家长学会了可在家施用。

材料

艾条(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用无烟艾条更好)数支;盛有约300毫升水的杯子或碗1个(用来抖落艾灰)。

取穴

主穴 阿是穴(即病变部位用手按压时感觉有明显酸麻、疼痛处)。

配穴 可在与病变对应的部位或病变周围部位取穴,如环跳穴(侧卧屈腿,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骰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指尖所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

针灸的分类

毫针刺法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温针疗法,埋线疗法。

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艾灸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现代刺法灸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的穴位是哪里

灸乳根穴

【取穴方法】:乳根穴位于乳房下缘,第5.6肋骨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从乳头向下约1.5寸(2横指宽)处就是乳根穴。

【功效】:燥化脾湿。

灸阿是穴

【取穴方法】:在病变局部找到的痛点,即压痛点,或在增长肿块上取两个穴。

【功效】:缓解疼痛。

灸膻中穴

【取穴方法】: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功效】: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

乳腺增生艾灸建议推荐用好质量的艾条,现在艾条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虚标比例或者以次充好的,想用好的艾条确实很困难的。如果你不知道哪家艾条好,笔者建议试试香怡艾条吧,可以淘宝上找一下,他们家东西不掺假不虚标艾绒比例的,不过因为他们家口碑很好,所以很多模仿或者盗用他们家标题,但是出售的确不是真正的香怡艾条。想用真正的香怡艾条,可以打开淘宝,之后搜索“5161718”,之后点击搜索即可直达他们家店铺了,他们家艾条如下图所示:

灸肩井穴

【取穴方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左右各一。

《百症赋》云:“肩井乳痛而极效。”女患有乳腺增生病时在该穴处有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且与此处施灸后诸多相应症状可随之减轻,证明肩井穴具有舒导肝胆郁结之气的作用。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灸肝俞穴

【取穴方法】: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灸阳陵泉穴

【取穴方法】: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1寸(大拇指横宽)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顺着膝盖往外下方约大拇指横宽的地方,会摸到一个圆骨突起的地方,在它的前下方有一个凹陷处就是阳陵泉穴。

【功效】:行气解郁。

灸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此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功效】:调理气血

“扶正、祛毒、化瘤”是艾灸的具体治疗之道。艾灸直接地作用于乳房增生细胞和乳腺肿瘤细胞进行软化消散,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生活提示:

1,首先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

2,应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有减少雌激素过量可能,故宜清淡饮食。

3,宜多食含有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

4,积极治疗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子宫及卵巢炎症;避免人工流产,保持性生活和谐。

5,对于有乳房胀痛肿块者,宜经医生检查,并学会自我乳房检查法,进行自我保健。

6,对于不能排除癌变的患者,应反复至医院检查,必要时做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脾胃虚寒按摩哪些穴位

穴位按摩法: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穴位按摩法: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穴位按摩法: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穴位艾灸法: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穴位艾灸法: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相关推荐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

宝宝脾胃不好可以按摩穴位调理吗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

艾灸治疗湿疹的方法介绍

艾灸治疗湿疹的方法介绍 湿疹是一种皮肤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医生根据病情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

针灸有多少种分类

毫针刺法 穴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他刺法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温针疗法,埋线疗法。 梅花针疗法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艾灸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

艾灸小腹的功效

1、艾灸小腹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艾灸腹部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2、艾灸小腹利于减肥 因为艾灸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艾灸,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3、艾灸小腹有助睡眠 艾灸腹部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艾灸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

针灸后可以游泳吗 针灸可以什么穴位

风门灸适宜于青年人体质较弱,常患感冒者。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邪的功效。温和灸:用艾条对准双侧风门穴熏灸各20-30分钟,隔日一次。隔姜灸:在感冒流行期间,采用黄豆大艾炷施隔姜灸,每次5-10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潮红为度,隔日一次。 足三里灸是中老年人保健灸的要穴。具有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温和灸:点燃艾条,于足三里穴上距皮肤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20-3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晕为度。 神阙灸老年人阳气不足、真元虚惫者尤宜之。具有复苏

艾灸对肠胃有好处吗

调理肠胃应该选择以下穴位进行艾灸艾灸胃俞-和胃健脾助消化 胃俞是胃的背俞穴,是胃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胃俞,能和胃健脾,理中降逆,调整胃功能,防止胃功能的偏盛偏衰,维护胃的正常受纳与通降,从而保证消化吸收的顺利进行。 取穴: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方法:正坐或俯卧位,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每次灸5-8分钟,自行灸治时,可以选用艾灸盒辅助灸。 艾灸丰隆-化痰湿除肥胖 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艾灸丰隆能调和胃气,使胃的通

艾灸哪里可以减肥 单纯性肥胖艾灸调理

取穴:大椎,腰阳关,中皖,居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艾灸该穴位,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改善血热及血液粘稠症,对肥胖人群可以改善血液粘稠,血脂偏高的症状。 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艾灸该穴位可调理女性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臀部过于肥大等现象。 中皖: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肥胖现象,还可以治疗胃痛,胃酸,呕吐等症。 居髎穴:位于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处,艾灸该穴位对臀部和大腿部深层脂肪代谢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肌纤维

这四类人不宜艾灸

这四种人不适合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艾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

脚趾按摩养生方法

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