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该如何饮食
冻疮该如何饮食
冻疮的饮食注意事项。冻疮饮食原则:宜食温热、活血、通络之品,如猪肉、狗肉、牛肉、羊肉等。调料中可常用肉桂、茴香、花椒、肉蔻等温热佐料。
冻疮的饮食注意事项。注意加强营养,补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在热能的供给上要高于正常。
冻疮的饮食注意事项。冻疮食疗验方:
(1)冬瓜皮、茄子根加水煎汤外洗局部。
(2)山楂60克,烤熟捣烂去核外敷患处,每日2次。
(3)白萝卜切片,烘热,唾前涂擦患部,至皮肤发红为度,连续至愈。上三方用于冻疮未溃时。
(4)冻疮已溃方。将蜂蜜摊敷在消毒纱布上,涂敷患处。
(5)猪油3份、蜂蜜7份,调匀外搽患处。
(6)将适量醋煮热,趁热湿敷,每日2~3次。
(7)用刚宰后猪的血趁热洗患处。
(8)麻雀脑捣烂,涂于患处。
(9)辣椒数只,煎汤,趁热洗,或鲜红辣椒30克,洗净切碎(不去籽),用95%酒精100毫升浸泡5~7天后搽患处,适于初发未溃冻疮。
冻疮的饮食注意事项。冻疮饮食禁忌:忌食性寒凉之食物,如梨子、甘蔗等生冷果品,以及生冷蔬菜。
冻疮的饮食调养
冻疮多是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寒凝血瘀而致。常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方法。轻度冻疮是在室温下按摩一段时间,使冻伤部位自然复温,然后再使用血管扩张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冻疮还可通过饮食或方药调理或治疗。
方药常常选用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细辛、通草、甘草各6克,大枣8枚)煎服。使阳气通、寒气散、气血通畅,则冻疮痊愈。
除内服中药外,外用红灵酒(当归、肉桂各60克,红花、川椒、干姜各30克,细辛、樟脑各15克,用95%的酒精1000毫升浸泡7天,外搽)或辣椒酊(鲜红辣椒3~5只放入75%酒精或是高度白酒250毫升内,浸泡7天),有较好疗效。新发冻疮未溃破者,还可以用麝香止痛膏贴患处,也可用红花油、活络油等外搽。若冻疮瘙痒,不能用手搔抓,以免破溃感染。
平时可多食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生姜、胡椒、肉桂等热性食物,另外,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对预防和治疗冻疮有较好疗效。久服可补血活血、温阳益气、强身健体。还可用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次。
冻疮的饮食调理
一、当受冻的部位皮肤苍白有麻木感,微肿或瘙痒、疼痛,伴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可选用下列方法:
熟附煨姜狗肉煲
材料:熟附片6克,生姜100克(煨熟切片),桂枝3克,狗肉200克,佐料适量。
制作:先将狗肉用油微炒,待皮色转黄,加水适量,以武火烧开后,放入熟附片、桂枝、生姜,改用文火把狗肉熬烂,调味即可食用。
杜仲枸杞丹参雀肉汤
材料:麻雀4只,杜仲9克,枸杞15克,菟丝子10克,丹参15克,葱、姜、蒜、黄酒等佐料适量。
制作:将麻雀宰杀干净,把杜仲、枸杞、菟丝子、丹参放入麻雀腹中,将麻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半小时,去药,加葱、姜、蒜、黄酒、食盐,再用小火煮片刻,即可。不过此方孕妇慎用。
归地赤芍红烧羊肉
材料:羊肉2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赤芍10克,黄酒、葱、蒜等调料适量。
制作:首先将羊肉洗干净切块,当归、生地、赤芍洗干净后放入纱布袋中扎口,干姜切片。再将羊肉、干姜、纱布袋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用文火煎1小时,后去掉纱布袋,再用武火煮沸,加黄酒、葱、蒜等调料后食用。
二、受冻部位明显肿胀,初起皮色苍白或灰白,继之发紫,瘙痒或疼痛,素体虚弱,入冬受冻而发的病人,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归芪威灵仙炖母鸡
材料:母鸡一只(去毛,内脏洗净),黄芪、当归各15克,威灵仙10克,食盐、葱、姜、蒜、黄酒适量。
制作:将黄芪、当归、威灵仙装入母鸡腹腔内,同葱、姜、蒜、黄酒、食盐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以文火炖煨,熟烂即可食用,分3~4次服完,每天1~2次,连服7~10天。
此外,还可配合一些简单的外洗方法:
1、生姜30克,白附子3克,桂皮15克,白萝卜1个,共煎熏洗患处,每日2~3次。
2、萝卜皮煎水,加少量硫磺,熏洗患处。
3、辣椒水、花椒水揉搓,泡洗患处。
4、芒硝、黄柏适量,其比例按未溃破者芒硝与黄柏的比例为2比1,已溃破者,芒硝与黄柏的比例为1比2。两药共研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冷开水疗效欠佳)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破溃者用药比例,将黄柏水煎,熔化芒硝外洗患处,6~10天一个疗程效果较好。
另外,还可外用冻疮膏等处理,冻疮已经溃破者,按溃疡处理,不过,病情严重者,应该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冻疮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1)应该吃些温热活血、通络的食物,如猪肉、狗肉、牛肉、羊肉、桂圆、大枣、茴香、花椒等。
(2)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在能量的供给上要高于正常水平,多吃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冻疮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温差水泡法防冻疮
取一盆15"C的水和一盆45"C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反复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冻疮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冻疮的饮食禁忌
不要吃性寒的食物,如雪梨、甘蔗、绿豆、鸭肉、兔肉、螃蟹、蛤蜊、田螺、莲子、百合、菠菜、黄瓜、丝瓜、藕等。
冻疮的饮食宜忌
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于寒冷潮湿而导致的一种局部的皮肤炎症损害。通常伴有明显的瘙痒,在温暖环境里这种痒会变得更明显。病程缓慢,可达数月之久,常常要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才会痊愈,而下一个冬天很有可能还会复发。
冻疮是指人体的手、脚、耳、鼻等部位受低温和潮湿的影响而出现紫斑、水肿、炎症等反应的一种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损伤。其发病与平素气血衰弱、耐寒力差及寒冷侵袭有关。本病患者应注意下面的饮食宜忌。
1、饮食宜
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发汗,以促进血液循环。
2、饮食忌
在温暖的环境可以让病人少量的酒,并促进血液循环和扩张周围血管。但冷战的环境,不应该饮酒,以便不增加身体热量损失。
冻疮该如何有效预防
注意保暖穿着暖和是最简单的预防冻疮的方法,穿保暖的衣服,外出的时候可以戴围巾,手套,帽子,避免裸露部位的皮肤受到寒风的袭击,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的习惯这样都可以防止冻疮的发病。多用冷水洗脸
在天气转冷之前一定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洗后要及时擦干并涂抹护肤霜、药用甘油、凡士林软膏等。这样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多喝热水
多喝热水能够促进皮肤和身体的血液循环更畅通,热水给全身输送热量,达到很好的保暖的效果,给身体驱走寒气。进行温补
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性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也可吃热性祛寒食品,如胡椒、生姜等,也会起到一定的御寒效果。
在寒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易受冻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护肤品,以保护皮肤,减少热量散失。注意手脚清洁
细菌滋生也是造成冻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老百姓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勤洗手和每日用温水泡脚洗脚,清洁工作做好了,冻疮不易发生。温水泡脚
临睡前用温水泡脚,一开始用暖暖的温水,再慢慢加入热水,泡15-20分钟;如果没有这个适应过程,脚一下子从冷空气转移到热水中,血管瞬间扩张,反而会加重症状。防止潮湿,保持干燥
在家里做家务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可以用热水保持手的温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擦干,因为潮湿是对冻疮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冻疮的一个诱因。经常活动
冬季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加血液循环,但勿在户外玩耍时间过长,也不要玩久坐不动的游戏。同时还应注意鞋袜的大小要松紧适宜,不要过紧、过小,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日常可做局部按摩
如手部的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摩擦,使其发热,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其次是大腿的按摩,坐床上,腿伸直,两手紧抱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摩擦大腿根,一下一上为一次,两种局部按摩是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