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肝胃不和证

什么是肝胃不和证

【概念】肝胃不和证是指由于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表现以脘胁胀痛为主的证候。又称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本证以胸胁、胃脘胀痛,或窜痛,呃逆嗳气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胃脘、胁肋胀满疼痛,或为窜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或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善太息,食纳减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带数。

胃不好有哪些表现

1.1、肝胃不和证症状

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治法:疏肝和胃;

1.2、肝胃湿热证症状

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治法:清化湿热;

1.3、胃终端淤血证症状

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按时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

1.4、脾胃虚弱证症状

胃脘胀痛痞满,饥时痛甚,喜暖,按时感到舒服,面色苍白,神疲,头晕,舌质淡,唇有齿痕,脉细。治法:健脾和肾;

1.5、胃阴不足证症状

胃脘隐隐作痛或灼热不适,嘈杂似饥,口干食少,大便干硬,脉多细数。治法:益胃养阴。

慢性胃炎的食疗6方法

一、生姜大枣粥

生姜3片,大枣15枚,粳米50克,同煮粥食之。

适于脾胃虚寒证。

二、扁豆佛手粥

扁豆100克,佛手3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之。适于肝胃不和证。

三、山药苡仁猪肚汤

山药30克,薏苡仁50克,猪肚100克,料酒10毫升,葱、姜、盐、味精适量。先将猪肚、薏苡仁同煮30分钟,再放入余料煮15分钟,最后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四、公英羊肚汤

蒲公英100克,羊肚1只,生姜5片,葱1段,料酒15毫升,盐、胡椒粉适量。羊肚、葱、姜、料酒炖煮50分钟,再放蒲公英等余料煮16分钟食用。

五、养胃莲子粥

莲子30克,山药30克,薏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大枣20枚,粳米100克。同煮粥食之。

六、生姜杨梅山楂饮

生姜5片,杨梅50克,山楂50克。切细水泡1小时,再加红糖适量,共煮30分钟即可饮用。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有很多,饮食治疗消化性溃疡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那么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一:吴茱萸粥:

原料:吴茱萸1~3 g,粳米30~50 g,葱白少许。

制法:将吴茱萸焙干,研为末。粳米煮粥,熟后加吴茱萸末与葱白和匀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宜肝胃不和证。

服法:3次/d,空腹食之,3~5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二:金橘饮

原料:金橘100~200 g,豆蔻10~2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金橘加水适量,用中火煮5分钟,加入豆蔻、白糖,用小火略煮片刻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宜肝胃不和证。

服法:1剂/d,代茶饮,3~5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三:梅花粥

原料:粳米30~50 g,梅花3~5 g,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粳米、白糖加水煮成粥,再放入梅花,文火稍煮成稠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宜肝胃不和证。

服法: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3~5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四:白及粥

原料:糯米50~100 g,白及10~15 g,红枣5~10枚,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白及晒干,研为细末备用。再将糯米、红枣、蜂蜜加水煮成粥,调白及粉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稠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补益脾胃。适宜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服法:2次/d,温热服,5~10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五:羊肉姜桂汤

原料:羊肉300~500 g,生姜、肉桂、小茴香、盐各少许。

制法:先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文火炖1小时,再加入生姜、肉桂、小茴香,共炖20分钟,放盐少许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补益脾胃。适宜脾胃虚寒证。

服法:1~3剂/周。每剂分3次服,连服2~3周。

消化性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以上就是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复合型胃溃疡怎么治疗

辨证分型治疗:

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9g、积实6g、小白芍12g、陈皮9g、制半夏9g、元胡9g、乌贼骨18g、生甘草5g。

脾胃湿热证,治以清热化湿,方用小陷胸汤加减:黄莲6g (或黄芩9g)姜半夏9g、土茯苓15g、白术9g、陈皮9g、木香9g、佩兰9g、桃仁4g。

气滞血瘀证治以祛瘀止痛,方用失笑散加减:蒲黄9g、赤芍9g、元胡9g、川楝子9g、乌贼骨15g、侧柏叶12g、三七3g(分二次冲服)、阿胶9g、灶心土30g、生甘草6g。

脾胃虚寒证治以温胃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芪15g、桂枝9g、白芍12g、干姜9g、炙甘草9g、大枣四个、元胡9g、金铃子9g、吴茱萸9g、白术12g、茯苓15g。

胃部不舒服有哪些常见症状

1、肝胃不和证症状

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

治法:疏肝和胃。

2、肝胃湿热证症状

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

治法:清化湿热。

香橼的注意事项 疏肝理气

食用香橼还能起到一定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那些肝胃不和所引起的恶心呃逆,或者是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胸闷脘痞,呕吐时作等症状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即可行气疏肝,又能利膈止呕、理气止痛。

肝胃不和辨证施治

1、内治法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

若胃脘痛甚者,加玄胡、木香、川楝;若嗳气频作,加旋复花、沉香;若肝郁化热而见泛酸嘈杂者,加左金丸;若气滞血瘀而见刺痛拒按者,加蒲黄、五灵脂、丹参;若气郁痰阻者,加旋复花、代赭石、生姜;若兼口苦,便秘者,加大黄、枳实;若气郁化火伤津之干呕,舌红少津者,加麦冬、太子参。若肝气郁滞日久化热而导致肝胃郁热者,可用化肝煎加减治疗。

2、外治法

(1)外敷 生姜、胡椒适量研末,酒调,外敷脐、腹部,适用于胃脘痛甚者。

(2)针灸疗法 ①针刺取内关、期门、中脘、太冲等穴,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②耳针取胃、肝、皮质下,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

胃部不舒服有哪些常见症状

1、肝胃不和证症状

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

治法:疏肝和胃。

2、肝胃湿热证症状

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

治法:清化湿热。

3、胃终端淤血证症状

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按时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4、脾胃虚弱证症状

胃脘胀痛痞满,饥时痛甚,喜暖,按时感到舒服,面色苍白,神疲,头晕,舌质淡,唇有齿痕,脉细。

治法:健脾和肾。

在临床医学上肠胃不适有哪些症状表现

1、肝胃不和证症状: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治法:疏肝和胃;

2、肝胃湿热证症状: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治法:清化湿热;

3、胃终端淤血证症状: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按时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

4、脾胃虚弱证症状:胃脘胀痛痞满,饥时痛甚,喜暖,按时感到舒服,面色苍白,神疲,头晕,舌质淡,唇有齿痕,脉细。治法:健脾和肾;

5、胃阴不足证症状:胃脘隐隐作痛或灼热不适,嘈杂似饥,口干食少,大便干硬,脉多细数。治法:益胃养阴。

胃部不舒服有哪些表现

中医治疗胃病的原则,应以辨证分型治疗为主,每一个证有一个基本原则,可因人而异,随证加减。

1、肝胃不和证症状: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治法:疏肝和胃;

2、肝胃湿热证症状: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治法:清化湿热;

3、胃终端淤血证症状: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按时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

4、脾胃虚弱证症状:胃脘胀痛痞满,饥时痛甚,喜暖,按时感到舒服,面色苍白,神疲,头晕,舌质淡,唇有齿痕,脉细。治法:健脾和肾;

5、胃阴不足证症状:胃脘隐隐作痛或灼热不适,嘈杂似饥,口干食少,大便干硬,脉多细数。治法:益胃养阴。

相关推荐

胃吃东西就难受怎么办呢

胃病很多肠胃疾病的统称,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食道返流等,这些都会导致我们出现有肠胃不适的症状。但由于对各种肠胃道疾病的分辨不清,因此很多人经常因为盲目服药而导致疾病更加严重。因此专家提醒,在出现胃难受的时候必须要去医院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中医治疗胃病的原则,应以辨证分型治疗为主,每一个证有一个基本原则,可因人而异,随证加减。 1、肝胃不和证症状 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证。 治法:

脾胃不和的症状

脾胃不和我们常常会出现的一种症状表现,而引起脾胃不和的原因也比较多的。脾胃不和的症状有哪些,这也我们都关注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它的症状,才能对它进行及时的治疗。 1、食欲减退、烦躁哭闹,易感冒发烧。 2、脾系症状,有口气、腹胀、大便或干或稀。 3、面色萎黄发花、眼白有蓝斑。 4、夜眠欠安、脑袋出汗,爱趴着睡、睡时眼睛漏缝 5、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厚腻,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 6、皮肤粗糙、干燥、黯淡、皱纹、色素沉积甚至出现斑丘疹,一旦出现亚健康状态,治疗上调和脾胃,同样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脾胃功能

炒麦芽的功效与作用 疏肝解郁

炒麦芽能疏肝解郁,用于调理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导致脘腹痛,胸肋疼等,可与其他疏肝理气药物同用。

脾胃不和的表现

脾胃不和的症状: 1、食欲减退、烦躁哭闹,易感冒发烧。 2、脾系症状,有口气、腹胀、大便或干或稀。 3、面色萎黄发花、眼白有蓝斑。 4、夜眠欠安、脑袋出汗,爱趴着睡、睡时眼睛漏缝。 5、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厚腻,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 6、皮肤粗糙、干燥、黯淡、皱纹、色素沉积甚至出现斑丘疹,一旦出现亚健康状态,治疗上调和脾胃,同样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脾胃功能失调,临床以食欲减退,食后腹胀为主要表现的证。 常见于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泄泻、便秘,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疾病。

老年人经常感觉胃疼怎么治疗好

1、肝胃热盛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泻肝清胃、行气止痛。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2、肝胃不和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畅而作痛,舌苔多薄白,脉沉弦。疏肝理气、和中缓急。柴胡疏肝散加减。 3、湿热中阻证:胃脘疼痛,身热不扬,身体困重,口苦而腻,纳呆,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行气止痛。清中汤加减。 4、食滞胃肠证:胃疼,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或

肾萎缩的偏方

偏方一 独活22g~30g,寄生15g~30g,牛膝20g~30g,防风13g~30g,细辛5g~15g,己参28g~30g,杜仲14g~30g,秦芄26g~30g,红芍23g~30g,宁波肾病医院,该回20g~25g,红太阳肾病医院怎么乱疗狼疮性肾炎的方式_6059,熟地黄15g~30g,苦草10g~30g,生姜8g~20g,川芎18g~25g,茯苓20g~30g。煎熬服用。 偏方二 每天早6-8时前喝一碗大枣小米粥和生姜红糖鸡蛋汤。【生姜带皮煎】 2.应该保证一日三餐吃热、吃饱、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

慢性胃炎胸痛该怎么办

肝胃郁热证 常见症状:胃脘胀闷,口苦口干有异味,大便偏干,胃痛心烦,舌黄厚腻,年轻人脸上易长痤疮。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食物和烟酒、浓茶,少吃方便快餐、肉类和煎炸之品,多食银耳羹、鲫鱼糯米粥等。每天吃适量蔬菜水果,如苦瓜、黄瓜、丝瓜、荸荠等清热泻火通便食物。 脾胃不和证 常见症状:进餐后胃中饱满,打嗝泛酸,腹胀,食欲差。 饮食调理:犯病期间可喝些白萝卜汤,或将萝卜切细丝加花椒、大茴香炒炖,至软烂食用;对于胃酸分泌过多者,应禁食肉汤,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胸腹胀满、嗝声不断者,可选用橘皮1

口苦口酸都预示着什么

口苦——小心胆结石 如果口苦的同时伴有尿液特别黄,要考虑肝火上炎。这个时候要多吃一些苦瓜降肝火。如果在口苦的时候伴有右肋饱胀,而且在多吃油腻食物后加剧,要考虑有胆石症。 口酸——消化不良 口酸往往肝胃不和、肝气上逆的一种表现。患者往往有乏力、情绪低落、食欲低下和消化不良症状。此时要健脾疏肝。 口甜——糖尿病来袭 嘴巴发甜,往往脾内有积热的表现。这提示我们,要尽快地多吃青菜,少吃肉类和脂肪,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熬夜。如果口甜的时候伴发多饮、多尿,则要警惕糖尿病。

木蝴蝶有哪些作用 疏肝和胃

木蝴蝶一种既能入胃经又能入干净的中药材,它能保护人类的多个内脏,而且能疏肝和胃,对人类因肝胃不和以及肝气不舒,导致了腹部疼痛和肝胃气痛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需要时把它腌成细末后用白酒送服能让患者的疼痛很快减轻。

嘴巴有异味怎么回事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篇》中记载: “胆液泄,则口苦。” 《素问·痿论》 中也提到: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也就说,口中发苦多为热证,火热之邪内侵的表现,尤其肝胆火旺、胆气上逆。热症患者除口苦外,还会有口干舌燥、苔黄、喜冷饮、尿少色深、大便干燥等症状。 口中发酸,西医认为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常见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中医则认为口中发酸的病根在于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致使肝液上溢、胃酸过多。 如果只偶尔感到口酸,多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饮食过晕,不用担心。如果经常口酸,并且伴有舌苔厚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