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如何分型的
晕厥是如何分型的
晕厥常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诸多因素中,某些因素将占主导地位。故一般可分为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代谢性晕厥等,还有部分晕厥无法查到原因。
同样是晕厥,有的患者非常安全,甚至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就能完全恢复,而有的患者必须立即得到紧急救治并去医院,否则有生命危险。在所有的晕厥中,反射性晕厥的发生率最高,但危险性最小,与反射性晕厥相关的晕厥有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晕厥、咳嗽晕厥、排尿性晕厥及情境性晕厥(如悲痛、恐惧、打针、看见流血、献血时发生的晕厥等)等。而心源性晕厥的危险性最大,患者有发生猝死的可能,需要立即得到专业急救人员的治疗。
晕厥临床症状及特点
“晕厥的特点为发生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完全回复的意识丧失,即所谓‘来得快,去得快’。患者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多在30秒钟之内。按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指导中心的专家介绍道。
1、前期(先兆晕厥)患者常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汗、视物模糊等前驱症状;
2、发作期患者发生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就地跌倒等,部分患者可有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和大小便失禁等;
3、恢复期患者意识恢复,部分患者可有嗜睡、头晕、恶心、胸闷、胸痛、出汗、疲乏等。
救护专家提醒大家:当发生先兆晕厥时千万不能强迫自己站立,应立即主动降低体位,这样就能缓解因重力作用导致的脑供血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晕厥的发生。由于患者体位的降低,即使发生了意识丧失而摔倒,也不容易造成严重摔伤。还应注意,在长时间卧位、坐位或蹲位时千万不要猛然起立,尤其是老年人和服用降压药物的人,否则就容易发生晕厥。此外还应提高身体素质,坚持运动,锻炼身体,就能有效地预防晕厥。
突然胸痛是什么原因
晕厥(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对晕厥病人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意识丧失。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
猝死的前兆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晕厥是如何产生的
1、血管舒缩障碍 其中主要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及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较少见的有排尿性晕厥和咳嗽性晕厥等。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侯爱洁
血管迷走性晕厥最为常见,约占58.4%,多见于年青体质较弱的女性,往往有诱因,如疼痛、情绪紧张、恐惧、天气闷热、疲劳、空腹等。另一特点是往往在站立或坐位时发生,很少发生于卧位。晕厥发生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心跳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但恢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
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发生于患者采取直立位或持久站立时,由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导致脑部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
2、心原性晕厥 这一类晕厥最严重,系心脏病时心输出量减少或心脏停搏所致,其原因可由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排血受阻、心肌缺血等引起。晕厥可在任何体位突然发生,通常为数秒钟至数分钟,可伴有癫痫样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面色苍白,心搏与脉搏消失。一旦发生心原性晕厥,应立即抢救,行心脏按摩。
3、脑原性晕厥 由于脑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过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最常见的就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频繁的发作往往预示着较严重的脑梗塞将发生。应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4、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重度贪血及换气过度综合征所致也可造成晕厥。
放心医苑网小编:晕厥原因很多,血管舒缩障碍往往无危险性,而心原性晕厥最为凶险。出现晕厥必须到医院急诊,医生经过询问病史及查体后根据不同情况可能要作心电图、心脏超声、头颅ct、血糖、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可能还进行有创电生理检查。
晕厥有哪些典型症状
晕厥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前驱期、晕厥期和恢复期三类型,具体如下:
一、前驱期
自主神经症状明显,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上腹不适、瞳孔扩大、疲乏、头晕、耳鸣、打哈欠和视物模糊等,因肌张力减低而身体摇摆,此期经时数秒,如此时患者立即坐下或躺下,则症状逐渐消退,否则很快意识丧失而进入下一期。
二、晕厥期
意识丧失及全身肌张力消失而倒下,患者脉搏细微、血压常降低、呼吸变浅、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腱反射消失、肢端冷,可有尿失禁,此期经时数秒至几分钟,意识逐渐恢复而进入下一期,如意识丧失时间长达数十秒,可发生小的面部及肢体肌阵挛性抽动。
三、恢复期
1、患者逐渐清醒,仍面色苍白、出汗、全身软弱,可有恶心、过度换气,但无意识模糊及头痛,休息数十分钟可完全恢复。如刚清醒就很快立起,可再次晕倒,发病后不会留下神经及躯体的后遗症。
2、有的发作可无前驱不适,一发病就意识丧失而跌倒,容易造成外伤。
3、前驱期脑电图见脑波频率减慢及波幅增高;晕厥期为普遍2~3Hz慢活动;恢复期脑波逐渐转为正常。
导致晕厥的4种原因
晕倒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大脑处于一时性缺血而发生突然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医学上称为“晕厥”。正常人在特殊情况下发生晕厥,这是生理现象。但如果一个人经常晕倒或老年人出现过晕厥,就可能是病理性晕厥,必须到医院检查。导致晕厥的常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血管迷走性晕厥。这种最为常见,多发于年轻人,往往发作时有固定的诱因,如排尿、咳嗽、疼痛、情绪紧张、恐惧、天气闷热、剧烈运动、空腹等。晕厥有时发作前无任何症状,会很快恢复,无后遗症,有时会出现血压和/或心率减慢,这种晕厥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大部分人通过特殊锻炼可以治愈,少数需要用药物或心脏起搏器治疗。
心源性晕厥。是指由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或暂停而致的晕厥,多由于心律失常和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动过缓或停搏引起,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晕厥。器质性心脏病,比如急性心梗、心脏黏液瘤、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等均可引起晕厥。心源性晕厥常见于老年人,持续时间较长,病情凶险,有心脏疾患的老年人应和心血管专科医师沟通治疗,必要时应用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仪等。
脑性晕厥。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的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常见原因有短暂脑缺血、脑干性晕厥、大动脉炎等。预防措施为,防止脑血管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痉挛,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或长期卧床者。表现为体位的突然改变后,出现眼前发黑晕厥等。预防措施为,站立时要缓慢或扶物而起,不宜久蹲。
总之,晕厥原因很多,血管迷走性最常见,心源性晕厥最凶险。发作时应将晕厥者放置于仰卧位或下肢抬高位,可增加脑血流量。松解领口,头转向一侧。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头颅CT、血糖、倾斜试验等检查,确定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再发。
晕厥的分类
1、心原性晕厥:是由于以及疾病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或排血暂停,导致脑部缺血而发生的晕厥。中老年人往往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或冠心病,倘若过度劳累或兴奋,或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后,由于心肌缺氧可诱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部暂缺血而发生晕厥。特别是在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时,更容易引起晕厥。
2、脑原性晕厥: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肾炎、妊娠中毒症等疾病时,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强烈收缩,痉挛和脑水肿,导致脑缺氧而发生晕厥。此时,患者常伴有抽搐,甚至有暂时的肢体麻木或瘫痪,医学上称为“高血压脑病”。患有脑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如果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者血栓形成,会常常因为头部位置的转动而发生晕厥。
3、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突然改变体位,如平卧时突然从床上坐起,或久蹲而突然站起,也容易发生晕厥。这是因为平卧时血管紧张度较低,血压偏低,尚能满足脑部的血液供应。而当体位突然改变时,血管紧张度来不及调整,加上重力影响,会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头昏、眩晕、眼花、眼前发等晕厥症状。
4、血管神经性晕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青年女性。情绪紧张、气候闷热、局部疼痛、疲劳、恐惧、饥饿等均可诱发。因为这些诱因能反射性地引起患者全身小血管的广泛扩张,使回流到以及的血液减少,心脏血输出量也相应减少,因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而发生晕厥。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1.心悸: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过快伴有心前区不适,特别是中老年人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心悸且伴有心前区不适,则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信号;
2.气短:
在轻微的体力劳动或上楼时,即感到气促,夜间不能平卧而无其它原因,则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3.胸痛:
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反复出现劳累后胸骨局限性闷胀感,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以缓解,则应注意是否为心绞痛;
4.晕厥: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如突然出现晕厥且伴有心动过缓、心律率乱等表现,则应高度怀疑冠心病的可能。
主动脉瓣狭窄有哪些典型症状
(1)左心室代偿期
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可多年无症状。尸解发现约5%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而突然猝死。
(2)左心室失代偿期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特征性症状有心绞痛、晕厥和心力衰竭。
①心绞痛
主动脉瓣狭窄出现心绞痛,常提示瓣口面积小于0.8cm2,与冠心病心绞痛不易区别。主动脉瓣狭窄产生心绞痛原因可能与心肌肥厚所致需氧量增加和冠脉流量相对减少所致供氧不足,从而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据统计不论有无心绞痛,约50%的40岁以上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并存冠心病。
②晕厥
常在劳动后或突然从平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出现眼前发黑或短暂意识丧失。其产生可能与心绞痛发生机制相同,即心肌氧需求增加时心肌供氧则降低。劳力性晕厥是由于劳力使外周血管扩张,但心排血量无相应增加。直立性晕厥是由于突然站立时心排血量无法增加所致。有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时亦可出现晕厥,即小剂量硝酸酯可引起外周静脉明显舒张,而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使心脏前负荷下降,当剂量增加时,外周阻力性小动脉也出现舒张,致使左心室后负荷亦下降,但心排血量无相应增加,导致脑循环供血不足。此外,心肌缺血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也可导致晕厥或猝死。有晕厥或心绞痛患者平均存活2~5年。
主动脉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1.心绞痛:
主动脉瓣狭窄出现心绞痛,常提示瓣口面积小于0.8cm2,与冠心病心绞痛不易区别。主动脉瓣狭窄产生心绞痛原因可能与心肌肥厚所致需氧量增加和冠脉流量相对减少所致供氧不足,从而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据统计不论有无心绞痛,约50%的40岁以上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并存冠心病。
2.晕厥:
常在劳动后或突然从平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出现眼前发黑或短暂意识丧失。其产生可能与心绞痛发生机制相同,即心肌氧需求增加时心肌供氧则降低。劳力性晕厥是由于劳力使外周血管扩张,但心排血量无相应增加。直立性晕厥是由于突然站立时心排血量无法增加所致。有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时亦可出现晕厥。即小剂量硝酸酯可引起外周静脉明显舒张,而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使心脏前负荷下降;当剂量增加时,外周阻力性小动脉也出现舒张,致使左心室后负荷亦下降,但心排血量无相应增加,导致脑循环供血不足。此外,心肌缺血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也可导致晕厥或猝死。有晕厥或心绞痛患者平均存活2~5年。
3.左心衰竭:
从早期劳力性呼吸困难,进而发展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早期心衰可能与左心舒张功能障碍有关;晚期则与收缩功能障碍有关。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心衰患者的寿命预计不超过2年。
4.心性猝死:
可作和主动脉瓣狭窄首发症状,亦可有反复心绞痛或晕厥发作史,猝死原因多为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