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和半枝莲的区别
半边莲和半枝莲的区别
1、半边莲:功能利尿消肿.常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还具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治疗疔疮、无名肿毒及蛇虫咬伤。民间有“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之说。消费品蛇咬伤具有良好解毒作用。还可用于治胃癌、直肠癌等。
2、半枝莲: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浩热毒、蛇咬伤、疮肿、肿痛、背痛及咽喉肿痛等,也用于癌肿。还具化瘀利尿之功.用治跌打损伤、赤痢、血淋、湿热小便不利、肝硬腹水等。
二、半边莲和半枝莲的具体区别
1、半边莲
【来源】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或新鲜全草。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小肠、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解,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肺经。既善清解蛇毒与热毒,为治毒蛇咬伤与热毒疮痈之要药。又能利水消肿,治大腹水肿可投。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毒蛇咬伤,蜂蝎刺蜇。
(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尿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干品10~2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清利,故水肿兼虚者慎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或入丸散。
2、半枝莲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或新鲜全草。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能行散,苦寒清泄,入肺、肝、。肾经。既清解热毒与蛇毒,又散瘀凉血而止血,还清热利水而通淋消肿,尤善治毒蛇咬伤、疮肿与癌肿。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癌肿。
(2)跌打损伤,吐血衄血。
(3)大腹水肿,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干品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散瘀血,故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半支莲的配伍应用
1.配鱼腥草:半枝莲、鱼腥草同具清热解毒之功效,但半枝莲解毒散瘀、鱼腥草善解毒排脓,二药合用,清热、解毒、散瘀、排脓作用增强,为治疗肺痈之良药。
2.配红花:均能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二药合用其功效增强,常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关节痛、经闭等。
3.配红枣:半枝莲能解毒、红枣能养血补中,二药合用能解肝毒,补肝血,故为治疗肝病之良方。
4.配三七:半枝莲、三七其功效均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二药合用其作用大增,故常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5.配半夏:半枝莲、半夏均能消痞、化瘀、散结,二药相须为用,疗效增强,常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梅核气、胸脘痞闷等。
6.配半边莲:半枝莲、半边莲,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能。半枝莲长于散瘀止痛,半边莲长于利水消肿,二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散瘀消肿,常用于肿毒、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癌肿等。
卵巢癌可以用什么中药治愈吗
偏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60克,橘核、昆布、桃仁、地龙各15克,土鳖虫、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莪术、党参各12克,红花3克,生苡仁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舒肝理气,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桃仁、莪术、红花活血化瘀;昆布、土鳖虫化痰软坚;川楝子、小茴香、橘核舒肝理气、通络止痛;地龙、搜风通络止痛;党参、苡仁益气健脾,故对于肝郁气滞、痰瘀毒邪互结所致的卵巢癌具有一定的疗效。
【主治】卵巢癌。
偏方:
[组成] 化瘤丸(牛黄、麝香,血竭,硇砂、轻粉,冬虫夏草、朱砂、全虫、蜈蚣、乳香、没药、白芷、金银花、连翘、生栀子、白术、半枝莲、蟾酥、雄黄)。
[制用法] 均用化瘤丸(上药制成丸剂)3g/次,2次/日。气滞血瘀型者,加金铃子散和失笑散加减;痰瘀凝结型者,用开郁二陈汤加减。视证加用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凤尾草、蒲公英、紫草、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当归、沙参、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阿胶。连服1~2年,3~5年内每年再服3个月。其中19例加西医化疗。于化疗开始前2~3日至化疗结束,用黄芪 20g,西洋参、玄参、生地黄、沙参、麦冬、黄芩、蒲公英、连翘各10g,女贞子15g。每日1剂,水煎服。出现消化道反应者,加半夏、陈皮、砂仁、云苓、白术、旋覆花、赭石,竹茹、丁香、郁金;血象降 低者,加阿胶,当归、熟地黄、旱莲草、穿山甲、海马。
[疗效] 以中药为主治疗晚期卵巢癌44例,有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存活1年以内10例,1~3年15例,3~5年12例,5年以上7例。
胃癌的偏方
[方一]
菱粉30克,粳米50克。粳米淘洗干净,如常法煮粥,待米熟时,调入菱粉,用小火烧至粥成,每日2次。
本方益肠胃,解内热,防癌肿。可用于年老体虚,慢性泄泻,胃肠道癌者食用。
[方二]
白花蛇舌草120克,煨莪术、煨三棱、赤芍各9克,代赭石粉、海藻、昆布、制鳖甲各15克,旋复花9克(包煎),夏枯草60克,白茅根30克,蜂蜜6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方三]
焦楂曲、焦麦芽各9克,煅瓦楞30克,制内金6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陈皮、广木香、生枳实各9克,丹参15克,桃仁12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海带、海藻各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方四]
生党参15克,茯苓12克,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生白芍12克,炒当归、广郁金各10克,醋青皮9克,炒莪术、京三棱各10克,绿萼梅6克,香谷芽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五]
旋复花(包)、半夏、炙甘草各10克,代赭石(先煎)、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20克,姜汁、梨汁、甘蔗汁、韭菜汁、牛乳各10毫升,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各30克,煅瓦楞(先煎)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半枝莲最常见的几种配方
1、治吐血,咯血:鲜半枝莲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密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治尿道炎,小便血尿疼痛:鲜半枝莲一两,洗净,煎汤,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热性血痢:半枝莲二两,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4、治痢疾:鲜半枝莲三至五两,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肝炎:鲜半枝莲五钱,红枣5个,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胃气痛:干半枝莲一两,和猪肚或鸡一只(去头及脚尖,内脏)。水,酒各半炖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7、治咽喉肿痛:鲜半枝莲八钱,鲜马鞭草八钱,食盐少许,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8、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半枝莲,鹿茸草,一枝黄花各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肺脓疡:半枝莲,鱼腥草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10、治蛇头疔,淋巴腺炎:鲜半枝莲一至二两,调食盐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1、治淋巴结核:半枝莲二两,水煎服。或半枝莲,水龙骨各一两,加廋猪肉适量,煮熟,吃肉和汤。
12、治背痈:鲜半枝莲根捣烂外敷。要留出白头,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两,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脓。排脓后,用根捣汁滴入孔内,并用纱布包扎,一天换二次。
13、治癌症:半枝莲,蛇葡萄根各一两,藤梨根四两,水杨梅根二两,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药)。
14、治跌打损伤:半枝莲捣烂,同酒糟煮热敷(广西药植图志)。
15、治一切毒蛇咬伤:半枝莲,洗净捣烂,绞汁,调黄酒少许温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16、治毒蛇咬伤:鲜半枝莲,观音草各一至二两,鲜半边莲,鲜一包叶各四至八两。水煎服。另取上述鲜草洗净后加食盐少许,捣烂取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白花蛇舌草的配伍应用
1.配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同具清热、解毒、消痈之功效。白花蛇舌草还长于燥湿、解蛇毒;败酱草味辛,能行血、祛瘀、止痛。故二药合用,清热解毒、消痈、燥湿、止痛之力更强,可用于痈肿、湿疹、蛇伤、疔疮、热淋、癌肿等。
2.配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同具清热、解蛇毒之功效,故二药配伍,可用于毒蛇咬伤。
3.配车前子:白花蛇舌草苦寒能解毒利尿,车前子甘寒滑利能利水通淋,二药配伍应用,利尿作用更强,并能清热、解毒、祛湿,可用于热淋、湿热淋、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4.配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均性寒之品,白茅根长于凉血止血,白花蛇舌草长于清热解毒,二药配伍,可用于各种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及痈疽疮毒等。
5.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解毒力强,半枝莲能解毒、散瘀、消痈、止痛,二药配伍,近年来用于各种癌症,有一定疗效。
中药治肝癌
对肝癌有一定疗效作用的中草药有:
(1)清热解毒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蛇舌草)、苦参(苦参片、野槐)、龙葵(老鸭眼睛草)、牛草(犀黄、西黄)、菝葜(金刚藤、铁刺铃)、大蓟、草河车(红蚤休、拳参)、蛇莓(蛇果草)、紫草(紫草根)、墓头回(脚汗草)、漏芦(狼头花)。
(2)活血化瘀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八角莲(鬼臼、独叶一枝花)、水蛭(蚂蝗)、水红花子(荭草、家辣蓼、酒药草)、石见穿(紫参)、地鳖虫(廑虫)、王不留行(留行子)。
(3)除痰散结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夏枯草(灯笼头)、牡蛎、海藻(海萝)、穿山甲(山甲片)。
(4)利水渗湿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石打穿(黄毛耳草)、半边莲(半边花)、扛板归(河白草)、泽漆(猫儿眼睛草)。
(5)扶正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龟版(乌龟壳)、核桃树皮(胡桃枝)、棉花根(密根、土黄芪)、黄芪、人参。
(6)消肿止痛类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蟾蜍(癞蛤蟆)、铁树叶(苏铁、凤尾蕉)。(7)其它治疗肝癌的中草药有:乌头、六方藤(昆明山海棠)、竹菌、巴豆、两面针(两背针、山椒)、甜瓜蒂。
治疗卵巢癌的偏方
偏方1
组成:化瘤丸(牛黄、麝香,血竭,硇砂、轻粉,冬虫夏草、朱砂、全虫、蜈蚣、乳香、没药、白芷、金银花、连翘、生栀子、白术、半枝莲、蟾酥、雄黄)。
制用法:均用化瘤丸(上药制成丸剂)3g/次,2次/日。气滞血瘀型者,加金铃子散和失笑散加减;痰瘀凝结型者,用开郁二陈汤加减。视证加用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凤尾草、蒲公英、紫草、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当归、沙参、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阿胶。连服1~2年,3~5年内每年再服3个月。其中19例加西医化疗。于化疗开始前2~3日至化疗结束,用黄芪20g,西洋参、玄参、生地黄、沙参、麦冬、黄芩、蒲公英、连翘各10g,女贞子15g。每日1剂,水煎服。出现消化道反应者,加半夏、陈皮、砂仁、云苓、白术、旋覆花、赭石,竹茹、丁香、郁金;血象降低者,加阿胶,当归、熟地黄、旱莲草、穿山甲、海马。
疗效:以中药为主治疗晚期卵巢癌44例,有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存活1年以内10例,1~3年15例,3~5年12例,5年以上7例。
偏方2
组成:人参6g,生黄芪、制黄精、半枝莲各30g,全当归、茯苓、肉苁蓉、菟丝子、蛇莓、蟾蜍皮、阿胶(烊化)各10g,白花蛇舌草15g。
加减:咳嗽咳血者,加川贝母,枇杷叶、白及;腹水者,加大腹皮、车前子;疼痛者,加罂粟壳。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用噻(口替)派或顺铂化疗,腹腔及静脉给药。
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19例,治疗后生存1~2年2例,3年5例,4年2例,5年5例,6年以上5例。
中医怎样治疗肝癌
1.气滞血瘀型
主证:胸闷腹胀,纳呆乏力,两胁窜痛或肿痛,肚腹结块,推之不移,舌淡红或暗红或边有瘀斑,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健脾。
方药:小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郁金、莪术、陈皮、大黄、赤芍,炒白术、制鳖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岩柏等。
2.脾虚湿困型
主证:神疲乏力,纳呆消瘦,腹胀腹满,胁痛肢楚,足肿,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濡。
治则:益气健脾化湿,佐以疏肝活血、软坚化痰。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或太子参)、白术,茯苓、白扁豆、红藤、菝葜、生龙牡各,八月札、大腹皮、炙鳖甲、地龙,姜半夏等。
3.肝胆湿热型
主证:黄疸日深,经久不退,色晦暗,面黎黑,发热胁痛,恶心纳差,口苦干,小便短赤,舌红或绛,苔黄糙或焦黄,脉弦或滑数。
治则:清利肝胆湿热,佐以活血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茵陈、金钱草、半枝莲、半边莲、败酱草、生苡仁、红藤各,山栀,大黄,黄芩、郁金、八月札等。
4.肝肾阴虚型
主证:烦热口干,低热盗汗,形体消瘦,肌肉酸痛,小便短赤,吐血便血,或腹水经久不退,舌红少苔或光剥有裂纹,脉弦数或细涩。
治则:滋阴柔肝养血,佐以软坚。
方药:滋水清肝饮合兰豆枫楮汤加减。生地、茯苓、白芍,山萸肉、当归、丹皮、泽泻、泽兰、路路通、楮实子、柴胡、山栀各,鳖甲、龟板等。
5.症状不显著型
主证: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腹部包块,或轻微乏力、纳差、腹胀等,舌淡红,苔薄白,脉平。
治则:健脾益气,软坚化痰。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生牡蛎、红藤、野葡萄藤等。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各20克,草鞋跟、雷公根、玉米须各15克,王不留行、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周。
【肝脓肿】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肺痈】皂角刺9克,广地丁、蒲公英、芦根、白芨各15克,鱼腥草30克,桔梗、苡仁、古山龙、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3次服。
【冠心病】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升参、穿破石、八角莲各15克,五指毛桃根、黄花倒水莲各20克,川楝、延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大肠癌】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白花蛇舌草、龙葵、白英、半枝莲、半边莲、凤尾草、土茯苓、蒲公英、八角莲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皂角刺的等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治疗皮肤脓肿的中药方剂中,皂角刺是主要用药成分。在皮肤脓肿未溃破时用皂角刺治疗,可以快速消除皮肤脓肿,而脓肿溃破之后,用皂角刺治疗,则可以快速促进伤口愈合,效果非常明显。
什么中药减少卵巢癌细胞
方一 :板蓝根,海藻,水红花子,川楝子,元胡,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半边莲,半枝莲,虎杖,昆布,山栀子。症状明显,腹水不严重时服用。
方二:用当归20克,延胡索15克,香附12克,川芎、赤芍、蒲黄、炒五灵脂、乌药各10克,小茴香、干姜各6克,官桂3克。上方每日1剂,水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月经期不停药。
方三:旱莲草,车前草,冬葵子,通草,大腹皮,泽泻,紫花地丁,蒲公英,忍冬藤,半边莲,虎杖,龙葵,草河车,细木通。腹水明显,肾功能衰竭时用。
方四:用粉丹皮、炮山甲各12克,云茯苓、赤芍、白芍、桃仁、炒当归、紫丹参、煨莪术、炒谷、麦芽各10克,杜红花、炙甘草各5克,川桂枝4克,朱灯芯2扎。上方每日1剂,加水煎,分2次口服。
凤尾草的功效
凤尾草(三把叉、井口边草、金鸡尾)
[药物] 为植物凤尾蕨科凤尾草Pteris multirfida poir.的全草。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四季可采,洗净,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药化] 含黄酮类、甾醇、氨其酸、内酯、酚类及鞣质。
[药理] (1)在动物体内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等均有抑制作用。 (2)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体外实验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
[药性] 苦、寒。归肝、胃、肺、大肠、膀胱经。
[药效] 败毒抗癌、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胃癌 凤尾草30克,地芩、忽木各20克,当归、沙牛虫(末)、胎盘各10克 共研细末,每服9克,日3服。能使肿块缩小,出血停止,消化道症状缓解。
直肠癌 凤尾草、黄药子各30克,水杨梅根、野葡萄根、蚤休、半枝莲、半边莲各15克,藤梨根60克 水煎,早、晚分服,日1剂。能使泻痢停止,肿瘤逐渐消失。
绒毛膜癌 凤尾草、水杨梅根60克,向日葵盘1枚,均用鲜品,水煎服,日1剂。连续服用,能使阴道流血停止,子宫及其附件无异常,尿妊娠试验转为阴性。
肺癌 凤尾草、半枝莲各30克,忽木、地茄子各15克 水煎服。继续服用,能使咳嗽、血痰、胸痛等症状停止,X线复查阴影消失。
(2)消热除湿,用于湿热炎症:急性肝炎 凤尾草、酢浆草、连线草各30克 水煎服。亦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血热尿血 凤尾草30克,小蓟15克 水煎2次分服。
[药量] 煎剂:15~30克(鲜品倍量)。散剂:3~9克。外用:适量。
治疗肿瘤中草药秘方
1.各种癌:(1)半枝莲30g,藤梨根30g,凤尾草、半边莲、黄毛耳草各15g,龙葵15g,蛇葡萄藤15g,水煎服。(2)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20g,猕猴桃根20g,龙葵15g,莪术15g,棉花根15g,水煎服。
2. 多种癌症:(1)半枝莲2份,山豆根、蜂房露、山慈姑各1份,共研成细末,制成绿豆大小丸剂,每服15丸,每日2-3次,饭后服。 (2)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40g,白英、半边莲、猪殃殃各30g,水煎服。本方对直肠癌、胃癌、食道癌、宫颈癌效果较好。
3. 各种肿瘤:仙鹤草、败酱草各50g,水煎服。
4. 各种癌症:过路黄、土茯苓各30g,水煎服。
5. 各种癌症:(1)龙葵30g,半枝莲10g,紫草15g,每日二次煎服,可试治于恶性葡萄胎,子宫绒毛膜癌、卵巢癌、肺癌、纤维肉瘤等。(2)龙葵30g,白英15g,蛇莓10g,半枝莲30g,水煎服。(3)治消化系统癌:用龙葵500g,白英500g,蛇莓250g,分十天煎服。或用鲜龙葵60g,白英30g,黄药子30g,水煎服。
6. 各种癌症:小蓟全草,水煎服。
7. 各种癌症:白花蛇舌草250g,地龙、蜈蚣、蜂房、蒲公英、板兰根、全蝎、蛇蜕各30g,共研细末,炼成丸,每丸重6g,每日服2丸
8. 多种癌症:紫金牛15g,水煎服。
9. 多种癌症:鲜垂盆草30-120g,洗净捣汁服;或干品15-30g,水煎服;或鲜草捣敷患处。
10. 多种癌症:老鹳草叶、茎10g,加水200毫升,煎服。
11. 多种癌症:苍耳(茎叶、果实均可)10g,水煎服,日服1剂,分3次服。
12. 多种癌症:香茶菜叶、茎10g,水煎服。
13. 多种癌症:卷柏15-60g,加瘦猪肉或红枣数个煎服。每日1剂,连服一至数月
14. 多种癌症:韭菜子3g,水煎服。
15. 癌肿:取菝葜根块250-500g浸入3000-5000毫升水中,一小时后,用文火煎煮3小时去渣,加放肥肉30-60g再煎一小时,约得药汁500毫升,于一天内多次饮服。适用于胃癌、食道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其中以胃癌和食道癌效果好,具有增进食欲、减少呕吐、疏通狭窄食管,以及利尿消肿、增强体力,提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和一定的止痛安眠作用。
16. 抗癌三草汤: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30g,水煎服,治腺癌。
17. 试治癌症:棉花根、半枝莲各60g,广东石仙桃20g、香茶菜20g,龙葵15g,白花蛇舌草30g,天龙2条,加水久煎,代茶频服,每日至少分6次服。持续服半年以上,治胃癌、食道癌有一定疗效。
18. 癌性疼痛:莪术、露蜂房、蛇莓、白英、龙葵、白花蛇舌草,敷阿是穴、神阙穴。肺癌加膻中,肝癌加肝俞、章门,胃癌加中脘;肾癌加命门、肾俞;肠癌加天枢。每二天换药1次,12次为1疗程。
19. 舌癌:半边莲、半枝莲、白茅根各30g,煎浓汁含漱,可缓解症状。
20. 舌癌:法半夏12g,茯苓 、陈皮、贝母各9g,制川乌、制草乌各4.5g,元参、生牡蛎各15g,水煎服,日服1剂。
21. 舌癌: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连翘各24g,茯苓15g,苍术、陈皮、半夏、莪术、香附各9g,赤芍15g,焦山楂12g,水煎服,局部外敷冰硼散。
皂角刺的功效
皂角刺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是应用在治疗皮肤病上面,可以起到拔毒,祛邪风,排毒祛脓的作用。皂角刺属于一种价廉物美的中药材,在我国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广泛的种植。
【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各20克,草鞋跟、雷公根、玉米须各15克,王不留行、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周。
【肝脓肿】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肺痈】皂角刺9克,广地丁、蒲公英、芦根、白芨各15克,鱼腥草30克,桔梗、苡仁、古山龙、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3次服。
【冠心病】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升参、穿破石、八角莲各15克,五指毛桃根、黄花倒水莲各20克,川楝、延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大肠癌】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白花蛇舌草、龙葵、白英、半枝莲、半边莲、凤尾草、土茯苓、蒲公英、八角莲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皂角刺的等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治疗皮肤脓肿的中药方剂中,皂角刺是主要用药成分。在皮肤脓肿未溃破时用皂角刺治疗,可以快速消除皮肤脓肿,而脓肿溃破之后,用皂角刺治疗,则可以快速促进伤口愈合,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