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的饮食调节和运动调节
糖友的饮食调节和运动调节
1.饮食调节
进食不仅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同于正常人,但也不是吃得越少越好,因为进食量过少,不但不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
正确的糖尿病饮食计划是要求糖尿病患者饮食定量,以保证人体的基本代谢及日常活动所需能量。这种饮食计划包括进食一定量的食物,保持各种食物成分一定的比例,每天定时定量进食。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求为:
(1)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的含量较高;
(2)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的含量要低;
(3)尽量少加糖和盐;
(4)每次进餐的间隔时间基本相等;
(5)食物的品种应多样化;
(6)宜多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如荞麦、燕麦、豆类和蔬菜等。
糖尿病患者应在糖尿病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应以淀粉类食物(米、面、地瓜、土豆、山药等)作为主食,宜多吃些蔬菜、瓜果,限量少吃糖、油脂、动物脂肪,根据需要适量进食奶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一般来说,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
简便地安排日常饮食:
(1)普通膳食:适用于体重大致正常,一般状况较好的患者。每日主食,休息者4-5两;轻体力劳动者5两;中度体力劳动者6两。动物性蛋白食品约3-5两。油1-2勺。蔬菜1-1.5公斤。
(2)低热量饮食:适用于肥胖者。主食量及副食按上述减少10%以上,同时加强体育疗法。
(3)高蛋白饮食:适用于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有消耗性疾病者。主食比普通膳食增加10%以上,动物性蛋白食物增加20%以上。
糖尿病患者应在糖尿病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掌握自身的饮食调节规律,在日常生活和节假日,同样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2.运动调节
经常运动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运动能使血糖降低、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过高的血脂、减肥、降低高血压、锻炼心肺功能、防止骨质疏松,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原因有:
(1)糖尿病控制较差、有急性并发症和严重慢性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2)应在体检后依据全身情况,选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3)注意运动中的低血糖问题。
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后数小时内可能出现低血糖现象,可在运动前吃少量碳水化合物,如一块面包、二块淡饼干等,否则必须在进食后2小时内完成运动。当然,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在运动时,甚至在平时都应带一些糖或糖果,以便出现低血糖时使用。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除跑步、打球、跳舞等以外,散步和家务劳动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因为同样消耗了能量,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每日应坚持运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以心率达到每分钟(170减年龄)次为宜。
肺心病饮食调节
饮食调节——少吃甜食、低盐饮食
食用过多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生成,加重缺氧。应多吃优质蛋白,补充适量脂肪。低盐饮食,但也不能不吃盐,否则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可以适当多吃蘑菇、柑橘、西红柿等。
肺心病食疗方
猪肚杏仁煎——适合胸闷气短喘咳者
做法:猪肚1个,洗净后装入500克杏仁,在炒锅内用食醋煮熟。吃猪肚,取出杏仁焙干粉碎,每次服6克,一日两次。
茶叶粳米粥——适合肺心病患者
做法:取茶叶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煮茶叶取浓汁约100毫升,去渣、入粳米、白糖,再加水400毫升,同煮为粥。每日2次,温热食。黄芪红枣茶——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做法:黄芪15克,加红枣15~20个,煎汤代茶饮。用茶水漱口可保持口咽清洁,也能减少感染。
调节内分泌的运动
调节内分泌的运动
在所有荷尔蒙中,对女性影响最大的就是女性荷尔蒙,它主要由孕激素和雌激素构成。女性荷尔蒙正常的分泌能维持女性身体健康,还能孕育新的生命。“它如果发生故障,不但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和生殖障碍,还会使女人情绪不稳定,体重突然暴升或暴跌等。
20%-30%妇科患者为荷尔蒙失调。内分泌问题、妇科炎症、妇科肿瘤这三大类疾病囊括了妇科门诊患者主要的问诊范畴,其中内分泌问题占据妇科看病总体人群的20%~30%。女人漫长一生都受内分泌所“左右”,所以调整其正常分泌几乎是一辈子的“工作”。 专家解释,所谓内分泌发生问题其实是“荷尔蒙出现障碍”,荷尔蒙又称激素,是人体分泌系统调节身体平衡的激素总称。人体内有千百种不同的荷尔蒙,如雌激素、胰岛素等,分布在全身内,帮助人体器官之间协调,对生长发育、生殖等起到调节作用。它不但主导了女性月经周期,更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因此,荷尔蒙失调会导致百病丛生。
调节内分泌运动
月经期(月经开始至结束)
女性身体特点:
此阶段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的阶段,外在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较差、体能较弱等。
运动指导:
宜静不宜动,宜慢不宜快。陈志辽表示,此时期女性情绪不佳具有生理上的“物质基础”,可适当通过小幅度运动散心。
如果此阶段仍需坚持锻炼,最好选择瑜伽、散步、太极等轻柔、缓慢、运动强度不大的项目进行,避免选择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和耗时长、高强度的训练。
卵泡期(月经结束日至往后十天左右时间)
女性身体特点:
此阶段被称为“卵泡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将缓慢爬升恢复,所以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都处于高水平期,所以比较适合进行强度稍大的运动训练。
运动指导:
专家表示,如果女性自身有打网球、骑车、长跑、游泳等爱好,或是需要实现瘦身减肥等目标,都可集中选择在此时间段进行强化训练,此阶段为每月消耗人体热量的“黄金期”,也是健身收效最好的阶段。
排卵期(月经前14天至月经来潮日)
女性身体特点:
此阶段女性体内雌激素逐渐攀升直至最高峰,然后在排卵后期,即快靠近月经来潮时又逐渐回落。所以排卵前期仍可以持续进行高强度运动锻炼,后期则慢慢减小运动强度、缩短锻炼时间。
运动指导:
专家认为,此阶段前期仍可实施大消耗量的健身项目,接近月经来潮的几日则可改换为平缓的运动类型,如早操、慢跑等,陈志辽表示,如果排卵后期依然坚持强体能训练,女性可能出现体重增加和水肿等现象。
糖友要警惕低血糖的4个时刻
糖友要警惕低血糖的4个关键时间
1、清晨运动时。糖尿病人适当运动有助于血糖的降低,但运动过度,就会造成低血糖。尤其是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前可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切忌空腹运动。
2、服用降糖药时。胰岛素和磺脲类的降糖药若使用过量,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对于1型糖尿病人来说,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使低血糖更易发生。因此用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添加剂量。
3、吃过饭后。有的糖尿病人营养搭配不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于单一,导致饭后1-2小时血糖骤升骤降,造成大的血糖波动。因此糖友饮食要吃混合餐,使营养均衡发展。
4、夜晚睡觉时。很多糖友在半夜都会发生夜间低血糖,这与睡前的血糖监测息息相关。若睡前血糖值低于6、5,最好加喝一杯牛奶,以防止夜晚能量消耗过快。
生活妙招巧除上班族健康隐患
1、定期体检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颈椎正侧位拍片、腰椎正侧位拍片、眼科检查、血糖、血脂、血压、心功能检查等。
2、强制休息
面对电脑两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可起身活动头颈、四肢,目视远方。避免熬夜,尽量减少过多的应酬。
3、调整坐姿
眼睛与显示器中心点应呈10到15度下视角,保持同一坐姿的时间不宜太长。
4、饮食调节
饮食结构应以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不饱和脂肪酸、高碘食物为主,多饮茶,上午一杯绿茶,下午一杯菊花茶,疲劳时一杯枸杞茶,夜间一杯决明茶。
5、运动调节
经常活动手腕、头颈部、腰部,每周至少一次户外运动。 运动项目的选择应量力而行、因人而异。
脾虚饮食调节
1、饮食调节
在现实生活中10个胖子有9个可能就是体质虚弱者,他们所谓的虚弱,主要体现在脾虚,就是脾胃失调。这种人到了冬天最怕寒冷,到了夏天,又怕炎热,主要就是新陈代谢不好,调节脾虚,预防肥胖,在食物上要多注意。可以吃一些莲藕,白萝卜,山药,这些食物都能够做到调节脾胃,防治脾虚的作用。
2、穴位治疗
治疗脾虚还有一种好方法,在家中自己就可以自行治疗。这就是穴位治疗法,在人的膝盖下有一个穴位叫足三里,这个穴位对调节脾胃,有着很好的作用。用两个拇指找准足三里使劲按下去,如果感觉到痛,那就要多按几次,平时按40次左右,如果疼的话可以连续按5组40次。这个穴位经常按摩,会治疗脾虚。
3、调理脾胃
情绪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脾胃,很多人情绪不好就会导致腹部胀了,消化不良,导致脾胃失调。脾胃还需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很多酸辣,油腻,干硬,或者是粘性比较大的食物,脾胃都不好消化,经常吃会加重脾胃负担,能够造成脾虚。
脾虚会导致肥胖吗?脾虚确实会导致肥胖,脾胃不好,到蠕动就慢,消化液分泌也会减少,这样新陈代谢推迟,就会引起脂肪的堆积,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除了要注意饮食方面还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肠胃蠕动加强,增加改善血液循环,这样才能够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使脾胃正常。
久坐一族这样养生
1、定期体检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颈椎正侧位拍片、腰椎正侧位拍片、眼科检查、颅颈多普勒、心功能检查等。
2、强制休息
面对电脑两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可起身活动头颈、四肢,目视远方。
3、调整坐姿
眼睛与显示器中心点应呈10到15度下视角,保持同一坐姿的时间不宜太长。
4、饮食调节
饮食结构应以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不饱和脂肪酸、高碘食物为主,多饮茶,上午一杯绿茶,下午一杯菊花茶,疲劳时一杯枸杞茶,夜间一杯决明茶。
5、运动调节
经常活动手腕、头颈部、腰部,每周至少一次户外运动。
什么运动调节心情 单车
每当我们骑车时,总会经过漂亮的风景,看到一幕幕美景能使心情能更很美好以及更加愉悦。
骑单车时,我们会分泌一种贺尔蒙,这种荷尔蒙会使我们心胸开朗、精神愉快。骑单车的这项运动还可以压缩血管,使血液循环加速后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所以骑车后你会觉得头脑清楚、思绪变清晰。
剧烈运动后须饮食调节补充
在剧烈运动后,会消耗较大的体力和能量,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及机体糖元和肝糖元被大量消耗,此时体内缺乏的是糖类能量物质,而不是蛋白质。
人体中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消耗率可达98%,远远高于肉类蛋白质的消耗率。肉类的食物虽然可以补充人体中的蛋白质,但无法补充消耗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进食肉类食物并不能快速地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目的。
运动后该怎样合理饮食?剧烈运动后应摄入一些含糖的食物和含糖饮料,这样有利于人体快速地吸收和利用;还可以摄入一些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米饭、米粥等,这些食物经过代谢可转化成为机体所需的葡萄糖。
此外,可以在运动前采取一些减轻疲劳的措施,比如摄入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馒头、米饭、米粥等,还有富含维生素B1与维生素B2的动物肝脏、豆类、牛奶等,这些食物可以减轻因强运动量给人体带来的疲劳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