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退烧的常用方法 错误理念不可信
儿童退烧的常用方法 错误理念不可信
退烧方法一:捂捂发汗就能好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发热是受凉引起,赶快多穿两件衣服或者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宝宝发热是否捂出汗就好了?其实这样的做法要视情况而定。专家指出,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可给孩子适当保暖,多捂捂;如果孩子身体发烫,就要脱掉一两件衣服来散热,捂得太多,会导致热散不出去,令体温更高,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等现象。
退烧方法二:蛤蟆肚皮乱舞助退烧
曾有媒体报道,一个心急的奶奶为了帮孙子迅速退烧,竟然用绳子吊着癞蛤蟆在孙子身上乱跳半个小时,但事与愿违,非但没降温,反倒吓坏了孙子。蛤蟆降温不靠谱,虽然癞蛤蟆是两栖动物,生活在阴凉处,体温较低,将其放在肚皮、头皮等位置,就等同于用湿毛巾物理降温一样。但癞蛤蟆身上携带的物质可能会导致人体过敏,长期接触后还容易引发宝宝皮肤感染。
退烧方法三:用冷水擦浴能退烧
有些家长觉得宝宝发热浑身滚烫,用冷水一擦身就能以冷制热,达到中和的效果,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发烧的孩子洗温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给宝宝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退烧方法四:一发烧就吃退烧药
小宝宝一发烧,家长就心急如焚,到医院后马上要求医生开退烧药,或者直接到药店买退烧药给宝宝吃。他们觉得,如果不吃退烧药,宝宝持续发烧会烧坏脑。事实上,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不能使用退烧药,6个月以上的宝宝才可以用退烧药。此外,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医生建议先物理降温,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
退烧方法五: 黄豆水神奇降温
有家长用了这样的退烧偏方:用黄豆、绿豆、黑豆、白芸豆一起煎服,称退烧效果比打针吃药更显著。从理论上讲,大量喝热水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排汗,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喝黄豆水退烧的实质很可能是喝了大量水的功效。从中医角度看,黄豆性平,主要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一般用于脾胃虚弱水肿等疾病,并没有治疗咳嗽和退热的作用。
宝宝退烧避免3大误区
相信为人父母的你们最害怕的就是宝宝生病了吧,一旦宝宝有身体不适的状况出现,作为家长是非常焦虑的!儿童发烧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进入秋季之后!你们儿童发烧怎么办吗,有什么好的办法是可以帮助宝宝退烧的吗?生活中儿童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呢?
孩子发烧怎么办? 不要用错退烧方法
宝宝发烧是成长的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状况!你们知道宝宝发烧的原因吗,其中主要因为:宝宝容易接触细菌,儿童的抵抗力较差和抗病菌能力没有成年人好!那么宝宝如果发烧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发烧生病了就乱了阵脚,一定要避免下面的误区哦!
误区一:发烧先捂捂
发烧的宝宝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摸上去手脚冰凉,这时候,家长往往误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继而给宝宝捂得厚实些,但是儿童汗腺不发达,往往越捂越热,还容易造成脱水。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应解开孩子的衣服来散热,保证充足的水分,多给患儿喝水以助散热,以免脱水。
误区二:擦酒精降温
在医生和一些家长实施的退热措施中,往往采取的物理降温的手段之一就是用30%左右的酒精擦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在发烧时(38℃~41℃)用酒精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生理的发烧调节机制,不仅无效,且可能使患儿发生颤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不主张用酒精擦浴进行退热处理。
误区三:发烧不能洗澡、吹空调和风扇
有些老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扇,否则容易受寒加重病情,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证实。
误区三:发烧立马退烧
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不必处理。应密切观察,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嗜睡、食欲极差、严重咳嗽或呼吸费劲,则需要引起重视。
如果孩子的温度升得不是很高,精神状态还可以,不要盲目轻易退热,因为这样做或许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
此外,从医学专业人士角度来说,感觉孩子发热,前24小时不一定要去医院。但需要注意的是,24小时内孩子有过激的一些行为,比如剧烈的咳嗽,嗜睡、呕吐、腹泻等这些严重的症状时要立即去医院。
厌学危害大吗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具体来说,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厌学的行为。厌学的专业称谓“学习动力障碍”,是由于孩子没有需求、动机错误、对学习不感兴趣,使得孩子在学习上信念错误,动摇和歪曲。那么厌学对儿童身发展的具体危害影响如下:
1、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形成恶性循环
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儿童青少年,缺乏学习的兴趣,但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又不得不固守在教室,学习成绩当然不好,更会因此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就会更加讨厌学习。
2、影响人际关系
厌学儿童学习成绩不好,难免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学校中很常见的现象就是,老师会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贴标签,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到一起。从此,孩子更容易自暴自弃,索性和与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伙伴混在一起。由于报复心理,会出现叛逆、搞恶作剧、欺负弱小同学等行为,严重影响其正常人际交往。
3、危害自信、自尊
厌学儿童通常不是不想好好学习,而是缺乏学习的自信,不良的学习成绩更加使他们丧失信心。严重者会因此而退学,但是厌学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远不只如此。学习上的受挫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成年后,这些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在爱情、人际关系方面更会因此而受挫。
专家介绍,很多家长因为学习孩子学习成绩长期不好前来就诊,但是没有意识到厌学不仅是一个学习问题,在厌学的背后影藏的或许是一个严重的家庭问题,或许是一影响孩子一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隐患,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比较严重的厌学心理,最好找心理专家及时调整。
育儿经照搬照套
1儿童小磕小碰没关系错!
小孩一旦出现小磕小碰,只要没有伤筋动骨,很多家长就不着急担心。他们认为,谁都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小孩不应该太娇惯。这种说法有其道理,但往往会导致家长对儿童伤害的不重视。专家指出,这样害处也很大。
“知道美国小孩最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吗?儿童伤害。现在国内,儿童伤害已经成为儿童致死、致残的第四大因素。前三位分别是感染、肿瘤和先天性疾病。我估计在国内儿童伤害的影响还会扩大和上升。”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医院的急诊科,接诊的儿童伤害病例都在不断上升。
导致儿童伤害的原因有很多,车祸、小玩具、电器等等,世界在儿童眼里是未知的,儿童对世界是好奇的,是一直在探索的。专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 多事物都会造成儿童伤害。“我接诊过一名小患者,被很多家医院诊断为肺炎,但按肺炎治疗一直不见效。最后我通过给他照CT,才发现是这名小患者不知什么时 候肺部误吸入一只钢笔帽。取出钢笔帽后小患者痊愈。如果没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2孩子咳嗽需镇咳错!
有些家长平时很关注小孩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小孩咳嗽就很着急。有育儿经指出,小孩咳嗽要及时治疗,先把咳嗽压回去,这就是所谓的镇咳。其实,这也不是正确的育儿经。
专家认为,咳嗽是小孩常见疾病之一。很多咳嗽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更不需要服用镇咳药。“什么时候才吃药?这要看咳嗽对小孩身体影响程度。”专家解释 说,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其实儿童咳嗽,有时是将炎症、痰排出体内,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就和吐痰一个道理。只有小孩持续咳嗽,且已经影响到他们生活质量的情 况下,像夜里咳不停,才需要服药止咳。“并且,服药也不是镇咳,而是为了祛痰、驱咳。痰驱走了,咳也就走了。而镇咳只是简单压制,很不利于小孩子康复。”
针对现在市面上有些含可卡因成分的止咳药,专家提醒家长朋友,在选购时千万看清药物成分,千万不要选购这类药物给小孩吃。
3孩子感冒就输液退烧错!
很多小孩子一感冒,家长就带小孩去医院要求医生输液治疗。他们认为小孩一输液,发烧的就能退烧,感冒的就能快速痊愈。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对小孩的健康发育没好处。
专家解释说,一般的感冒发烧,并不需要输液治疗。但是,婴幼儿抵抗能力差,小孩在没有基础病史的情况下感冒发烧,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原因有三。一是, 感冒发烧这类疾病都有自身发展规律,一般一周左右就会痊愈,药物干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建议小孩一旦发烧感冒,应该适当增加休息、多饮水、口服用药,这样 更符合小孩自身的生理要求,而不是输液治疗;二是,感冒发烧,是小孩自身抵抗力在与疾病作对抗,有利于增强小孩的抵抗力,输液治疗,特别是使用抗生素,反 而会导致抵抗力低下和产生耐药,不利于以后疾病的治疗;三是,输液本身是一种有风险的治疗手段,输液本身并不能达到退烧的目的,另外因药物直接进入血液, 一旦出现过敏等反应后果就比较严重,得不偿失。
4儿童没必要总上医院错!
儿童生病后该不该去医院,社会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认为不应该多去,认为多去医院容易引起儿童疾病的过度治疗,会使儿童产生耐药性和恐惧感, 并且导致儿童过于娇气,更容易生大病。一种观点认为,有病就应该到医院细致咨询、检查和诊断。在这个问题上,专家同意第二种观点,即儿童有病应及时看医 生。
“和儿童有关的疾病好多好多,我们作为专门的儿科医生都有判断失误的可能,更何况没有医学知识、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呢?”专家反 问。他建议,医院可以常去,一旦发现儿童身体出现疾病征兆,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咨询,以免对延误病情。“作为医生,特别是儿科医生,在开处方、做检查时都会 比较慎重,很少会产生过度治疗。相反,作为家长,儿童出现健康问题后,不及时向医生咨询,想当然地处理或治疗,往往会给孩子一生都带来危害。”
最后,专家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健康问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盲目地相信所谓的育儿经和过来人的经验。因为这些育儿经和经验,往往都有一定的普 遍性,可为很多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有意义的指导,但每个小孩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具有共性的东西有时候并不适应自家小孩。对待自家小孩,应该熟悉掌握他 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有选择性地利用育儿经,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健康问题上,拿不准主意时,最好去看专门的儿科医生,他们的意见才是相对权威的。”
5儿童可以用大人的药错!
有些家长一直认为,小孩可以用大人的药,只要按比例递减就可以了。其实,这也是错误的。专家指出,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并不少,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专门给小孩用的药品种不多,有些患病小孩迫不得已使用了大人的药,并没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疾病却很快就痊愈了。
“在庆大霉素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听从医生建议,将这个药用给小孩,结果当时没问题,慢慢的小孩有了耳聋的症状;再比如现在医院牙科收治了很多有四环素 牙的年轻人,就是他们小时候服用或注射过四环素导致的。”专家告诉记者,儿童用药和大人用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很多只适合大人的药也会对 小孩身体健康造成坏影响,只是现在还未被证实而已。“儿童用药有其标准,也有其试验过程,没有经过长期临床试验的药物,绝对不能出儿童剂型,就是这个道 理。”
“小孩子不到万不得已情况下,千万不能随意使用成人药。”专家最后强调说。
爱心tips: 如何照搬育儿经验里面喂养方法,小孩可能会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后果很严重。年轻的父母而更应该把经验与小儿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结出适合宝宝的育儿方式。
儿童退烧药的分类
水剂。水剂较温和,比较适合宝宝使用。普遍常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阿斯匹灵锭剂退烧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不宜使用。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对小一点的宝宝来说比较方便。但反覆刺激肛门,容易造成宝宝腹泻。
退烧药和退烧针。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混合用,宝宝小,用量不好控制,单独使用比较安全。退烧药不可多服或将药量增加。而退烧针相对幼小的宝宝来说是不安全的,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孩子。
退烧药的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有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有不同的副作用。从以上对6种儿童退烧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有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退烧药的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有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有不同的副作用。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从以上对6种儿童退烧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有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有些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首选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如美林)。由于这些药物都配制为水果口味,易于为婴幼儿接受。而退热药物的服用也有讲究,以前多为体温超过38.5℃时服用,而现在的观点认为:为了发挥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每日服用4次(即每隔4~6小时服用1次)更加合理,同时孩子的体温也控制得更趋于平稳。
宝宝发烧其实首推物理降温。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给他枕冰袋、洗温水澡、擦擦酒精,还要尽量多喝水。晚上,父母精力不够,就要使用药物降温。如果孩子有高热惊厥史,则要尽早用药。
儿童发烧用药四大原则
儿童发烧用药四大原则
医生表示儿童发烧要慎用退烧药,体温38.5℃以下不需用药。到底儿童发烧是不是该用药,如何用药,有没有什么准则呢?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表示,儿童用退烧药要慎重,不能盲目用药,儿童发烧用药至少要遵循以下4点:
儿童发烧用药遵循四原则
一首先,孩子腋下温度如果在38.5℃以下,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是没有必要用药的,可以试试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
二其次,如果是普通发热建议只用1种药。可首选安全性高的退烧药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布洛芬有较强的退烧作用,会导致大量出汗,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者,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三此外,当只需要服2到3次退烧药症状就能缓解时,用一种药就好了。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会增大治疗的难度。退烧药起效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0.5-2小时内见效。
四最后,高烧不退需要交替使用退烧药时注意时间。退烧药大约需要2小时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如果2小时后体温仍然维持在38.5℃以上,可以理解为其中的一种药还不能有效退烧,这时可以试试和另一种药交替使用。
99药剂师温馨提示很多家长因为太着急小孩烧一直不退,于是用酒精擦皮肤的方式辅助退烧,这个方法是错误的,酒精会损坏人的皮肤黏膜,尤其是小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