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并发症会一直咳嗽吗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手足口病并发症会一直咳嗽吗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和伴有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可完全康复。

但伴有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可能会遗留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小脑功能障碍、神经发育迟缓、吞咽困难等后遗症,极少数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死亡。

备注: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手足口病发烧38度以上怎么办 手足口病发烧的特点

手足口病发热一般不高,多数在38度左右。发热一般是手足口病首先出现的症状,要早于皮疹1-2天,同时还会伴有轻度的流感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等。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发热可持续4-5天,有严重并发症患儿可出现突然高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得了手足口病会怎么样 什么是手足口病

首先,手足口病是儿童特有的传染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传染能力比较强,如果出现手足口病,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并且治疗期间需要隔离,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口服抗病毒的药物治疗,也可以注射抗病毒的药物治疗。

其次,手足口病患儿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否则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家长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能够降低疾病,给患儿身体造成的伤害。

最后,大家要做好防治手足口病的措施,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并且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吃不干净的食物,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源,并且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平时要勤给孩子换洗衣服。

手足口病先从哪里开始 怎样判断孩子手口足病

观察孩子看是否有:

(1)手足口臀四部位有疱疹

手足口病除了手足口有疱疹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以及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不过这些疱疹多半在数天后干涸、消退,无痕迹,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2)有感冒发烧现象

手足口病还会发生类似感冒发烧的现象,通常临床上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发烧温度38.5度左右,一般以温水擦浴、多喝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若高烧持续不退,就预示着手足口病可能向重症发展了,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3)口里有溃疡

在口腔黏膜出现分散状的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患者会表现口痛、不思饮食、流口水等症状。

(4)其他并发症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患者,可能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疼等症状,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如果患者在学校或生活环境周围有接触过手足口病,并伴有上述病症表现的,如: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说明患者得了手足口病。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如果宝宝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甚至抗拒进食或喝水,婴儿频繁吐奶、大量流口水、手抠嘴巴等举动,我们要提高警惕宝宝是否患上了手足口病。

如果你看到孩子有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且嘴里长满疱疹,口腔黏膜有白斑溃疡,那么建议您赶紧送小孩去医院检查,这时,医生往往会给开单要求小孩验血,检查血常规。如果白细胞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细胞高出许多,就会诊断小孩患上了手足口病。

到医院可能需要检查宝宝的粪便,若粪便中检测到具体是哪种手足口病病毒呈阳性,那就说明是哪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复发症状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法定报告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该病也因此得名。通常手足口病并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病程为7-10天。个别手足口病病人死亡的原因是并发症。

多数手足口病病人起病比较急,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症状,多在38℃。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使患儿流涎或拒食。部分病人早期还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同时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如患儿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另外,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体出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时就要特别注意,这通常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以3岁以内患儿多见。

一般来说,孩子每天要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同时增加优质蛋白质来达到营养摄入的全面性,为预防疾病提供身体方面的保证。

手足口病复发症状是什么?手足口病的表现症状已经进行了介绍,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的一些情况的话,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的送孩子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避免很多的不必要的麻烦,更可以减轻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5岁以下的儿童有必要打。

目前手足口病的疫苗只有EV71疫苗才施行注射,而此种疫苗是自费的,也就是患者自愿注射原则,而且这种疫苗仅对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能起到防治作用,对其他手足口病的病毒无防治作用,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建议家长要打预防针。

因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而且这种病毒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病情严重。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往往会导致死亡,因此接种手足口病的预防针很有必要。

另外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总共注射费也就400元,一般家庭都能出得起,用这400元钱,换取孩子一个健康,做到万无一失。

专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护理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疫苗有没有用

手足口病疫苗有用

目前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就有20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A16)为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目前,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EV71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往往会导致死亡。因此此次接种此类手足口病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爆发流行的根本手段。

手足口怎么判断已经减轻自愈了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之后会有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症状,同时,宝宝还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宝宝退烧、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等情况都可以视为手足口病减轻的表现。

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手足口病是否完全康复主要看皮疹、疱疹的情况,通常身体部位以及口腔中的皮疹、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最终皮损部位恢复了,再加上宝宝的食欲恢复、精力旺盛,则说明手足口病已经康复,这时候手足口病也不再具有传染性了。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肠病毒。可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

孩子感染肠病毒后,症状轻重不一,有很多没有症状,有些宝宝则有发热或类似一般感冒的症状。当然有时候会引起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足口部位的疱疹、疱疹性咽喉炎。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不重,但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主要是因为有些患儿发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心肌炎等,这些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关键。

手足口病的危害是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是一种慢性肠胃疾病,慢慢的危害着手足口病的身体,所以手足口病患者一定要慎重对待自身疾病,针对自身手足口病病因做好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最后祝广大患者早日康复。

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有潜伏期,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天到夏天这段时间。1-4岁的孩子,最容易被感染。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因此一个夏天,孩子也有可能被感染2次。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

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小孩手足口病咳嗽吗

小孩手足口病可能会咳嗽,因为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抵抗力低下,容易着凉引起感冒或支气管发炎,继而出现咳嗽的并发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可在家隔离观察,多喝水,妈妈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症状较为严重要及时送医治疗。

手足口病发烧的特点有哪些

手足口病发烧的特点

手足口病发热一般不高,多数在38度左右。发热一般是手足口病首先出现的症状,要早于皮疹1-2天,同时还会伴有轻度的流感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等。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发热可持续4-5天,有严重并发症患儿可出现突然高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手足口怎么判断已经减轻自愈了

1.手足口病减轻的表现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之后会有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症状,同时,宝宝还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宝宝退烧、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等情况都可以视为手足口病减轻的表现。

2.手足口病康复的表现

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手足口病是否完全康复主要看皮疹、疱疹的情况,通常身体部位以及口腔中的皮疹、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最终皮损部位恢复了,再加上宝宝的食欲恢复、精力旺盛,则说明手足口病已经康复,这时候手足口病也不再具有传染性了。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引起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引起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确实引起并发症,但是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疗便可康复。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 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天,如不及时疗,可致命,不过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1.退烧 手足口病患者首先经历较长时间的发烧,发烧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避免因发烧而出现并发症,在退烧之后,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就减弱很多,标志着逐渐开始好转了。 2.疱疹消退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等,令患者非常痛苦,而如果这些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则说明手足口病快要好了。 3.食欲增加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之后,由于发烧、口腔中长水疱等原因,食欲下降很明显,而宝宝的食欲慢慢增加了,则说明疾病快好了。

接触手足口病多久发病 哪些人群和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容易被传染

另外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被传染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抗病力不强,一般若是直接接触了手足口病的患儿的,被传染的几率可达80%,家长需密切观察留意是否有发病症状,并及时就医诊。 工作经常提不起劲,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休息一段时间后你的精力又缓解,可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了,说明自身免疫力低下,这类人群容易被传染。 感冒成了你的家常便饭,天气稍微变冷、变凉,来不及加衣服你就打喷嚏,而且感冒后要经历好长一段时间才好,这类人群也说明自身抵抗力低下

预防手足口病的误区

误区一:手足口病防不胜防 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防止手足口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如果是在病毒流行期,最好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洗手。对于患儿家庭,当孩子伴有高烧、皮疹等并发症,则须送医院疗;没有并发症的患儿,可以采用家庭隔离的办法,在家休息,多喝开水,一般10天就痊愈。 误区二:去年得过今年就免疫了 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很多,一次得病后,孩子对引起此次感染的病毒产生一定的抵抗力,但不代表对所有病毒都有用,因此很可再次感染。 误区三:回家要亲小宝贝 亲吻孩子是父母表

宝宝手足口病后指甲脱落怎么回事

1、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脱甲症 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手上有疱疹,这些疱疹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菌,如果宝宝不小心把这些疱疹抓破了,就可带来继发的细菌感染,若是手指被感染上病菌,就容易引发脱甲症,造成宝宝指甲脱落的现象。 2、手足口病后的并发症 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后,身体疾病受到病毒侵害,其指甲也遭殃,在患病期手足局部的炎症导致与甲生成密切相关的甲母质损伤,引起甲母质功的暂时性抑制,当甲母质的抑制功较重时,导致甲生成障碍而出现甲脱落。目前普遍认为脱甲病是手足口病的一种远期并发症。

手足口病疫苗有没有用

目前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就有20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A16)为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目前,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EV71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不得到及时救,往往导致死亡。因此此次接种此类手足口病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爆发流行的根本手段。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有必要打,理由有3点: 可引起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有20多种,但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另外之所以这对这种病毒研制疫苗,而不是针对其它病毒,是因为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80%的重症病例和93%的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我们注射了手足口病疫苗,就最好的预防EV71型病毒。 “手足口疫苗”虽然只预防EV71的感染,不够预防其它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但是普通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多半自愈,让医生和家长们胆战心惊的是重症的手足口病。如果大家都够注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原因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常常在集体内如幼儿园、小学等大规模暴发。为有效手足口病,家长首先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CoxA组的16、4、5、7、9、10 型,CoxB组的2、5、13 型,以及EV 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为Cox Al6及EV 71型,有的报导埃可病毒及CoxB组某些型也可引起,但仍没获得到进一步证实。 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 警惕:手足口病咳嗽重症表现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的患儿出现以下呼吸系统表现的,说明很可手足口病并发肺水肿的重症现象,如: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症状的,此时并且比较严重,家长要紧急就医,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做相关的检查疗。

手足口病并发症一直咳嗽

一直咳嗽。 因手足口病并发症引起的咳嗽并不一直咳嗽,通常经过疗多半在2周左右痊愈,如果患儿出现一直咳嗽的情况,可此时已经感染肺部发炎,不仅仅是呼吸道感染的问题,家长及时就医,诊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