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光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承光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承光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3横指,再旁开2横指处即是。
承光穴属膀胱经,位于头部,其经气上达巅顶,入络于脑,下通鼻目,故本穴有疏风泻热,清头明目,醒脑安神的作用,可用于风热上犯,干扰清空或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头痛,目眩,呕吐,烦心,视物不清,鼻塞多涕;本穴还有醒脑的作用,用于癫痫。
有鼻炎怎么按摩
慢性鼻炎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按摩方法:方法一:拇指沿着印堂到神庭连线上来回推5-次左右,力量均匀适中。
方法二:食指、中指按压百会穴1-2分钟。
方法三:食指、中指按压承光穴1-2分钟。
方法四:两拇指罗纹面紧贴在两攒竹穴上,做抹按至太阳穴。
方法五:拇指揉按少商穴1分钟。
承光穴的定位在哪里
承光的准确位置找法
承光穴在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旁开1.5寸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先取百会,在百会与前发际之连线中点,再旁开1.5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再旁开1.5寸,按压有酸胀感。
承光的作用主治
按摩承光具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窍的作用,对头痛,目眩,鼻塞,热病具有特殊的疗效,能使疾患的症状得到改善;长期坚持按压还能够对面部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等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和调理作用。
承光自我取穴按摩方法
1.左手的四指并拢,拇指翘起。
2.将小指放在前发际正中处,找出食指的指腹位置,并以此为基点。
3.再把左手中指与食指并拢,中指的指腹放在基点处,食指的指尖所在位置即是承光穴。
4.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另外一侧的穴位,用食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左右穴位每次按压1-3分钟。
按摩通天有什么用 通天穴穴名解析
通,通达的意思;天,指天部。“通天”的意思是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的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到达本穴后,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而得名。
承光的准确位置图 承光穴养生按摩方法
用食指指腹按摩承光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放松身心,缓解身体乏力,烦躁等不适症状。
承满的准确位置图 承满穴功效作用
功效:理气降逆,和胃消胀。
主治:胃痛,呕吐,上气喘逆,胁下坚痛,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腹泻等。
作用机制:该穴属胃经,居上腹部,内应脾胃,具有理气降逆,和胃消胀,调理肠腑之功。上可治呕治喘,中可消胀止痛,下可调肠止泻,可用于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患。
注意:承满深部为肝之下缘及胃腑,过饱时不宜进行针刺;对肝脾肿大和胃溃疡者,针刺方向宜向下斜刺,不得进入腹腔,以免损伤重要脏器。
缓解头疼的按摩手法 点按头顶
按摩者两手拇指自前发际向后交替点按头部前后正中线(督脉),然后两手同时点按督脉1,3,5,7,9厘米处的侧线,每条线点按3-5遍,对于巅顶痛的被按摩者应在百会,四神聪,前顶,囟会,承光穴等穴位处着力点揉,对于偏头疼的被按摩者应重点点按距正中线6-9厘米的区域,在按摩时被按摩者局部有酸胀舒适之感。
鼻炎按摩治疗方法 单纯性鼻炎怎么按摩
方法一:拇指沿着印堂到神庭连线上来回推5-次左右,力量均匀适中;
方法二:食指、中指按压百会穴1-2分钟;
方法三:食指、中指按压承光穴1-2分钟;
方法四:两拇指罗纹面紧贴在两攒竹穴上,做抹按至太阳穴;
方法五:拇指揉按少商穴1分钟;
治疗老花眼可以常拍头按摩
治疗老花眼的方法很多,可以常做一些拍头的动作,大家都知道如果经常的拍头的话,肯定是有利于缓解病症的,尤其是得了老花眼之后的患者,身心都会有一些伤害,经常拍头针对能够促进健康,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的。
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看近处都会有困难,严重的还会有眼干涩、眩晕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老花眼。常拍头部的承光穴,能够缓解老花眼的不适。
两干多年前,祖国医学就认为老花眼是由于五脏六腑的自然衰老,脏腑精气不能上输以濡养目瞳所致。承光穴使头顶传来的凉、湿、水气进一步受热胀散,当承光受到刺激,会使气血进入眼部,捎除老花眼的不适。
以中指与鼻靠齐,四指并拢,往上插入头发中,中指根部顶住前发际时,小指尖、食指第一指节所对应的部位,就是两边的承光穴。先搓热两手,以两手心对准两侧承光,按一定节奏拍击,节奏以连续2次或3次为宜,持续1~2分钟,15天后眼睛会有舒适感,长期坚持可改善老花眼。
揉搓头皮 头部有很多能使眼睛明亮的穴位,用双手抱头,揉搓头皮各处,能使头脑清醒,眼睛明亮。也可用击鼓法,即用双手指腹敲打头部各处。
导引吐纳 腰背挺直,用鼻子吸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紧闭双眼,再用口向上慢慢吐气。这样做不但能使双眼明亮,还能抑制流泪。
如果经常的拍头的话,真的是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老花眼的,很多中老年人因为看东西会出现一些视力的问题,关乎老花眼可以预防,就应该常做一些拍头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按摩,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治疗老花眼http://www.vodjk.com/laoshi/161012/8109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