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感染后治疗
链球菌感染后治疗
一经发现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将发病猪只转至护理栏。
良好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护理栏应保持温暖并铺有垫料。每隔4~6小时用软管向患猪嘴中滴水,或者用细软管轻轻插入直肠,或经翼形阀门插入直肠进行补液。
第一天肌肉注射青霉素2~3次。
第一天采用速效青霉素,之后改为长效青霉素。对本病来说,治疗时间至关重要。
如果猪场当中本病发病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可采用一下措施作预防性用药:
确定疾病常常爆发的时间,在此之前2~3天投药。
预防性用药可采用下列药物饮水添加:青霉素V、四环素、合成青霉素(尤其是羟氨苄青霉素)或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
从断奶到断奶后六周期间通过饲料进行预防性用药。可采用青霉素V每吨添加300克。也可采用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
仔猪断奶时注射长效青霉素。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如何预防
随着生活方式、居住条件改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然而对于确定链球菌感染者需立即开始抗链球菌感染治疗,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而言可能要持续注射苄星青霉素以预防复发。
链球菌感染传染吗
链球菌在痰、渗出物及动物排泄物中可生存数周,在尘埃中无日光照射时可生存数日,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从水、尘埃、乳汁、健康人的鼻咽部、人及动物粪便中皆可检出。 链球菌的分类至今尚未统一,目前常将链球菌属按溶血能力分为甲型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β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γ型溶血性链球菌3类,甲型链球菌致病力弱,为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丙型链球菌为口腔、鼻咽部及肠道的正常菌群,通常为非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链球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菌。这一分类法简单,临床使用方便。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根据其细胞壁中特异性抗原多糖体的不同,分为A~H、K~T共18个族;又根据其表面蛋白质M、K、T、S抗原的不同,将各族细菌分为若干个血清型。对人类有致病力者90%为A族,A族链球菌又称化脓性链球菌,B、C、D、G族也偶致病。 D族和O族链球菌和唾液型链球菌、轻型链球菌和粪链球菌肠链球菌等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致病因子。根据对氧需要与否分为需氧链球菌、厌氧链球菌、兼性厌氧链球菌。厌氧链球菌常寄居于口腔、肠道及阴道中。此类细菌型别繁多,人体曾感染过某型细菌后产生的抵抗力,对其他型细菌并无作用,故链球菌感染可发生多次。 链球菌致病除与人体防御能力的降低、变态反应的发生、感染细菌的数量有关外,细菌对自然界的抵抗力,特别是与其所产生的毒素及酶的关系更为密切。 溶血素包括溶血素D、S能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及血小板,对细胞及细胞内溶酶体膜均有作用。溶血素O作用于细胞膜的胆固醇,而心脏细胞含胆固醇较多,故溶血素O对心脏有特异毒性作用。溶血素S则常作用于肾小球、关节内膜等处含有较多磷脂质的细胞膜,引起炎症。 红疹毒素由噬菌体介导产生,可致皮肤发生红色皮疹,使表皮坏死脱落,还有致热作用及增强心脏、关节囊内膜、肾小球变态反应的作用。链激酶又名溶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及阻止血浆凝固;透明质酸酶又名扩散因子,可溶解组织间的透明质酸;脱氧核糖核酸酶能分解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使脓液粘稠度下降;这些酶的作用均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因而增加了细菌对人体的侵袭作用。
淋球菌感染治疗注意事项
(1)淋球菌耐药:根据近年来我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的资料,我国淋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及四环素的染色体耐药较为普遍,许多城市和地区检出(PPNG)。质粒介导的TRNG亦呈上升趋势。青霉素和四环素目前已不作为治疗淋病的推荐药物。此外,耐喹诺酮淋球菌已在我国出现,且耐药菌株比率逐年增高,许多地区耐喹诺酮淋球菌的比率高达80%以上,在这些地区不应选用该类药治疗淋病。对喹诺酮耐药性不清楚的地区,在给患者应用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时,需密切随防,观察疗效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治疗失败。
(2)混合感染: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常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在男性约占20%,女性约占40%)。因此,推荐对成人淋病患者常规进行衣原体筛查或同时加用治疗衣原体的药物。如可选用多西环素100mg/次,2次/d,口服,连用10天,或阿奇霉素1g,顿服。
(3)性伴治疗:淋病为可治愈的性病,但人体对淋球菌感染无有效的特异性免疫,易重复感染是其特点之一。性伴未进行治疗往往是导致淋病复发或再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确诊为淋球菌感染的全部患者应进行性伴追踪。对有症状尿道感染男性患者近2周内接触的性伴均应进行检查和治疗,对其他部位感染或无症状患者应追踪近3个月内的性伴。
(4)有合并症淋病的治疗:无合并症肛门生殖器淋球菌感染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感染可进一步蔓延导致局部或系统性并发症。男性最常见的合并症为附睾炎,女性最常见的合并症为盆腔炎症性疾病(PID)及前庭大腺炎。对有合并症淋病的治疗除疗程要足够(10天)外,还应考虑到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如合并衣原体或(和)厌氧菌感染,治疗方案应包括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生素。
(5)随访:对接受正规治疗,没有再接触新性伴或未治疗的性伴,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而达到临床痊愈的患者,不必常规做病原学检查进行判愈。有下列情况时应做淋球菌培养检查:以前有治疗失败史;对抗生素耐药;未遵医嘱治疗;咽部或直肠淋球菌感染;接触未经治疗的性伴;怀疑非培养试验结果为假阳性;妊娠期感染;并发盆腔炎症性疾病或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儿童患者。病原学检查宜在停药1周后进行。
链球菌感染的饮食注意事项
中间型链球菌感染的饮食注意:
一般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在饮食上禁辛辣、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海鲜。少吃豆制品、牛羊肉、蘑菇等菌类植物.宜选择的优质蛋白饮食,例如淡水 鱼、鸡肉、瘦肉、排骨、鸡蛋等均可。病人宜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为宜。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吃生冷食物。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患者宜吃:
1、芦荟丁: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能杀灭多种真菌、霉菌、细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灭病原体的发育繁殖。每天100-200克为宜。
2、鸽子:鸽子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钙磷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200-300克为宜,每周3-4次为佳。
3、牛奶:牛奶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300-500毫升为宜,热饮为佳。
患者忌吃:
1、鲤鱼:鲤鱼是属于腥发的食物,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炎症感染加重,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清凉的食物。
2、奶油:奶油富含有大量的油脂,容易滋养细菌,导致炎症感染加重,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低脂的食物。
3、花椒:花椒是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肠粘膜,导致肠道充血,水肿,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宜吃清淡的食物。
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的饮食注意:
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可以每天喝一杯酸奶。酸奶中含有的双歧杆菌不仅可以减轻抗生素的副作用,还能促进消化。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多吃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黄豆、瘦肉、绿叶蔬菜等,缓解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在临床上一般会出现血尿、水肿及消化道症状等。分为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脓皮病、肺炎等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主要通过休息及抗菌药物的治疗。为了方便大家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有更加具体的了解,下面就为大家做下详细的介绍。 链球菌感染有的只根据其临床表现即可确诊,如丹毒;有的则需对感染部位分泌物及血液进行细菌培养方可确诊;检测细菌毒素及酶等抗原物质致使患者产生的相关抗体,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酶等血清学检查对诊断甚有帮助。 链球菌感染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予以输液等对症治疗。最重要的是立即给以足量的抗菌药物,可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对新生儿脑膜炎患者,大剂量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应用疗效均较好。无论选用哪种药物,疗程不应少于10天。 链球菌咽炎和猩红热患者一般于2周内明显好转,即使没有给予治疗。然而,在年幼儿童抗生素能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和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如风湿热。亦能有助预防细菌扩散感染中耳、鼻窦、乳突及其他的人。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抗生素常用口服青霉素V,应在症状出现后尽早开始。 其他的链球菌感染如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和心内膜炎病情很严重,链球菌感染的治疗要求静注青霉素,有时还要与其他抗生素一起应用。A组链球菌常能被青霉素清除,某些D组链球菌特别是肠球菌对青霉素和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尚无可靠的抗生素用于多数肠球菌株的治疗。 许多症状如发热、头痛和咽痛可用药物以减轻疼痛镇痛和发热退热药如醋氨酚扑热息痛。链球菌感染患者无需卧床休息和隔离,然而,家庭成员和朋友中有类似症状或已有链球菌引起的并发症者则有被感染的危险。
如何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又名肺炎球菌、肺炎双球菌。其除了可引起肺炎外,还可导致中耳炎、菌血症及脑膜炎。脑膜炎可能会造成听力障碍、痉挛、智力障碍等后遗症。肺炎链球菌主要感染儿童和老人。在儿童中,2岁以下者更容易患严重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肺炎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发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但可能非常迅速恶化成脑膜炎等,给治疗增加难度。此外,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和流行,也给治疗带来了困难,所以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般措施可预防肺炎链球菌肺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根据其年龄、发育状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要积极防治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因其与肺炎的发生及治疗效果均有较密切的关系。孩子要多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应保证居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由于细菌常经由飞沫传播,在家人或周围儿童患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要尽量让小儿少与他们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入秋后天气渐渐转凉,更应注意预防肺炎链球菌肺炎。
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是特异性预防措施。最常用的是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7)。虽然pcv7在各个年龄段都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其注册使用的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小于2岁儿童接种需要在2、4、6月龄和12~15月龄各接种1剂;2~5岁且具有患严重肺炎链球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儿童(如镰状红细胞并脾脏损伤或无脾、艾滋并慢性心肺疾病,或具有影响免疫功能的其他疾病的患儿)也需要接种,接种的次数取决于儿童的年龄。
小儿风湿热治疗注意事项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各种措施,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帮助。
小儿风湿热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
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
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
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