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磷酸肌酸激酶是什么

磷酸肌酸激酶是什么

磷酸肌酸激酶是什么呢?这个东西在身体里面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许多人都对这个有比较大的疑问,因为我们基本上在生活中是接触不到这个叫做磷酸肌酸激酶的东西的,更不可能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下面就针对磷酸肌酸激酶这种东西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肌酸磷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的一种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

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肌酸磷酸肌酶是一种酶,并证实主要存在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而胃肠道、子宫、肾和膀胱只有微量的浓度。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说明组织中有细胞坏死,这些酶有两个组成部分,肌肉部分和脑部分。血浆中证实有3种同功酶,BB-CPK、MM-CPK和MB-CPK。MB-CPK主要存在心肌组织中,可用免疫学或电泳测定的方法测得结果。

建议酸磷酸激酶(CPK)过高,说明的心血管不好,需要注意身体了。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磷酸肌酸激酶这种东西是存在于我们身体里面的一种类似激素的物质,而且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作用的,只有当人体出现了一些炎症的时候才会让这种疾病在磷酸肌酸激酶上有一定的反应。所以,大家要对这个东西了解一下。

心肌酶谱正常值是什么

CK(正常值242mmol/L)。CK?MB(正常值13mmol/L)CtnI(正常值<0.1ng/ml临床意义1CK—MB升高常被当作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很有价值,CK—MB大幅度增加往往提示心肌梗塞面积大,谷草转氨酶(正常值0-31IU/L),a羟丁酸脱氨酶 90一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一170 mmol/L LDH (乳酸脱氢酶) 40一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一20 ,你看化验单就是,每个医院可能不太一样

顶后较差。2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手术后均可出现CK-BB增高。3肌肉损伤及肌肉注射时CK同工酶CK—MM增高,故血清CK—MM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怎么看

心肌酶谱是血液中检测到的心肌细胞中的酶,由于心肌细胞的损伤 可以导致血浆中心肌酶的含量升高,通过血清学的检查是可以测出的,测出的酶就是心肌酶,心肌酶检查主要是看有无心肌缺血。

一般而言,心肌酶谱主要包括五项检查: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

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与各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或测定条件不关,必须确立本实验室的比值。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鹿血的营养价值 增强体液免疫

特别是鹿血中还含有Y-球蛋白,胱氨酸、赖氨酸,与心脏机能相关的磷酸肌酸激酶、覆酶等。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工的鲜鹿血粉含水量不超过1%,其蛋白质含量达96%以上,食用可以促进体液免疫的强度。

小孩心肌酶标准值多少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很多医院的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婴幼儿明显高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所以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并不一定就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又较多,建议您可以带宝宝到专业的儿童心血管科就诊。

鹿血酒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心血管疾病

鹿血中含有与心脏能密切相关的磷酸肌酸激酶,3-羟丁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辅酶,含量是人正常生理值的7-10倍,通过对鹿血要用的本草考证及其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发现鹿血及其相关制品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故鹿血酒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心肌酶正常值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

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与各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或测定条件不关,必须确立本实验室的比值。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心肌酶谱五项的正常值是多少

心肌酶谱五项的正常值是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4、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要注意有无感染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也可以导致这些症状。速效救心丸一般针对的是冠心病所引起的供血不足症状。建议到医院先做个心电图看看,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还是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已明确病因,便于治疗。

相关推荐

心肌酶高严重吗

心肌酶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心肌酶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所以心肌酶高可能心肌炎导致的。

手掌肌肉萎缩对人体的危害

危害一: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数为远端型。伴肌力减退,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权磷酸激酶最为敏感。肌电图特征性改变为出现短时限多相电位。 危害二: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对称,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肌束颤动,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肌电图见肌纤维震颤电位或高波

心肌酶谱异常怎么办

心肌酶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同工酶,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价值。 心肌酶谱异常后要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①肌酸磷酸激酶(CK):显著升高,数十倍至数百倍于正常值。在疾病早期甚至无症状期即可出现显著升高。 ②肌电图:提示为肌源性损害。 ③肌肉活检:提示肌营养不良样改变,肌纤维大小不一,脂肪结缔组织增生,可见肌纤维坏死和再生,肌活检标本中可见散在嗜酸性肥大肌纤维,缺乏炎症细胞浸润。Dystroph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反应。 ④DMD基因检查:DMD基因人类比较庞大的基因之一,包括79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缺失、重复和点突变等。大约65%的Duchenne 肌营养不良和大约85%的Beck

心肌酶谱五项什么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心肌酶谱五项什么。 1、乳酸脱氢酶LDH: LDH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和肺中为最多。这些组织中的LDH的活力比血清中高得多,所以当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即释放血而使其他血液中的活力升高,常用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2、谷草转氨酶AST: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主要在心、肝、骨骼肌、肾、胰、脾、肺、RBC中。其中以心肌细胞含量最丰富,AST在心肌中含量最多,所以在急性心梗6~12h升高,

大腿肌肉萎缩有哪些表现

1、其它:中枢性肌萎缩一般伴反射亢进或病理反射。缺血性肌萎缩多因各种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肌肉缺血和无菌性坏死而致。废用性肌萎缩则与长期不运动有关。且多为可逆性。 2、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对称,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肌束颤动,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肌电图见肌纤维震颤电位或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活检见肌肉萎缩变薄。 3、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

肌营养不良的各项检查

(一) 血清酶测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诊断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亦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 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在活动性肌病中,尤其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病人中,可显著升高达1000至数千单位。 2、血清肌红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 20岁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为119.00,20岁以上男性为84.30,女性为77.5

了解什么肌肉萎缩

1、神经源性肌肉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肉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见,对称或不对称,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肌束颤动,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肌电图见肌纤维震颤电位或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活检见肌肉萎缩变薄。镜下呈束性萎缩改变。 2、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肉萎缩,少为远端型。伴肌力减退,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权磷

血脂康胶囊的不良反应

1、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副作用轻微而短暂。 2、本品常见不良反应为肠胃道不适,如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 3、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可逆性升高。 4、罕见乏力、口干、头晕、头痛、肌痛、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尿道刺激症状。

什么心肌酶谱

心肌酶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检查心肌酶主要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