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能祛湿
按摩穴位能祛湿
1、丰隆穴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丰隆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所以说,梅雨季节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湿的作用非常不错。
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2、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我们可以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也可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10分钟。
穴位按摩祛痘
日常正确洗脸和按摩助你远离痤疮
往往脸上长有痤疮的人大都是油性肌肤,而油性皮肤需要常常清洁,我们洗脸的时候也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另外,长有痤疮的人还可以选择按摩的方式来治疗痘痘,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以23℃左右的温水将脸拍湿,取适量洗面乳在手掌中搓揉,待出现泡沫后,轻轻地涂抹于脸上,以中指和无名指轻柔地按摩,再尽快以冷水将泡沫冲洗干净。
日常正确洗脸
2、洗面乳最好只在早晚使用,白天用中性香皂即可。
3、不要用热水洗脸,更不要用热气蒸脸,否则会使皮脂腺大量分泌皮脂,加重痤疮病情。
4、洗脸后,让脸部自然干燥,不要急着抹化妆水、乳液等护肤品,否则会堵塞毛囊、汗腺、皮脂腺,易使痤疮加重或复发。痤疮患者的脸部皮肤通常为油性皮肤,需要经常清洗,洗脸时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
痤疮患者的按摩法主要按摩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按摩足阳明胃经,能调节胃肠功能,而按摩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减少性激素的产生,配合按摩对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按摩方法如下
(1)用双手手掌在背部脊柱两侧进行推按,自上而下,反复操作3~5次,并点按肺俞穴和胃俞穴各21次。
痤疮患者的按摩法
(2)沿下肢外侧,用手掌自上而下反复按揉3~5次,并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21次,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3)在小腿内侧用手掌自上而下按揉3~5次,要求动作轻快,然后点按三阴交穴、涌泉穴各21次。
(4)沿足部足阳明胃经,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按10次,并在足三里穴按揉半分钟,以感觉发胀为宜。
(5)用手指从手腕至指端,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按5~10次。
(6)沿足太阳膀胱经,用手自上而下摩擦,并按揉该经络上的肺俞、胃俞、小肠俞、三焦俞。
(7)用手在足少阴肾经通行的范围由下而上轻快地摩擦
按摩穴位能减肥
中医减肥按摩的穴位
百会穴:饭前按摩可以减少食欲。
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瘦身作用: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身心的紧张与压力。饭前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清爽头脑,还能控制饮食用量,从而改善体质,减少脂肪的摄入。
颊车穴、天突穴:反复按摩可以打造瓜子脸。
位置:沿着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你就会发现一处是凹陷的,这个位置就是颊车穴。而天突穴位于锁骨的凹陷处。
瘦身作用:由于压力和熬夜等各种原因,有时候我们会出现两腮浮肿,脸部轮廓不明显的情况,这时只要我们按摩颊车穴15分钟,再用冰水敷脸,脸部的浮肿就会消失。
假如你是天生的babyface,也不用失望。按摩天突穴可以加快淋巴的循环速度和脸部肌肉的运动速度,长期坚持按摩,脸不知不知就变小了。
出现白头发怎么办
按摩太溪穴,让头发乌黑亮丽
按摩穴位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见的方法,而且按摩穴位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对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利。
脚踝的太溪穴(属肾经)是重要穴位,能支配头发的营养成分,用手指轻按此穴,可促进女性激素的分泌,使头发亮丽而富有弹性。用拇指静按2分钟,重复3次即可。
足部踩踏法,治疗早白和脱发
赤足直接踩踏高低不平的路面或物体,如卵石路、健身地毯、健身拖鞋,或赤足踩踏健身球(或高尔夫球)前后来回滚动,以刺激足底。长期坚持有助于防治白发、脱发。
按摩五大穴位有效祛湿
百会穴按摩方法
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大椎穴按摩方法
我们将头低下来,然后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这时候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一直到感觉到发热就好了。
神阙穴按摩方法
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涌泉穴按摩方法
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阴陵泉穴按摩方法
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艾灸5个穴位能祛湿
1.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我们都很常听,它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坚持艾灸足三里10-15分钟可以快速祛湿。
2.丰隆穴:这个穴位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相对鼓起的位置,每天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3.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坚持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可以祛痰祛湿,并解除下肢水肿问题。
4.关元穴:关元穴有助养生保健,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坚持对这个穴位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艾灸10-15分钟可帮助祛湿。
5.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痰湿体质的按摩祛湿穴位
1、丰隆穴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丰隆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所以说,梅雨季节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湿的作用非常不错。
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2、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我们可以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也可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10分钟。
3、阴陵泉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10分钟以上即可。
缓解痛经的穴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每个穴位总是对身体的器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通过穴位按摩或者是穴位针灸,总是能很好解决一些病症,只是每个穴位都有其针对性,那什么穴位能够很好的缓解痛经穴位呢?其实按照医学资料所示,能够缓解痛经的穴位主要是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等。针对不同的穴位,按摩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个穴位的具体按摩方法,我们接下来也会做出详细的介绍,而按摩穴位缓解病痛则是要求手法准确,不然的话也算是白费功夫。
按摩穴位能促进身高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增高
头颈部增高穴位:印堂、上星、百会、率骨、风池、大椎。
胸腹部增高穴位:膻中、中脘、气海。
腿部的增高穴位: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三阴交、解溪、侠溪、涌泉。
怎么按摩穴位可以增高
1、点按印堂穴
位置:两眉毛连线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默地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一共36次。
以下所有穴位,除率谷、风池、膝眼外,都用此方法。
2、点按上星穴
位置:头正中线,前发际往后1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上星穴上,按摩方法和按摩印堂穴一样。
3、点按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二耳尖连线之交点。
方法:我们将右手的拇指或者中指按压在头顶百会穴上面,按摩的方法其实和按摩印堂穴是一样的。
4、点按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两率谷穴上,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或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前揉9次,向后揉9次,再向前揉9次,再向后揉9次,共36次。
5、点按风池穴
位置:颈后,枕后粗隆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风池穴上,其余4指放在后头部。两拇指同时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数9下,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外揉9次,向里揉9次,再向外揉9次,再向里揉9次,共36次。
艾灸减肥方法图解 艾灸至阳穴纤细四肢
至阳为督脉阳气隆盛之处,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筋缩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故名至阳。艾灸该穴位能祛湿散热,从而让阳气更好的推动气血运行,使身体四肢都能纤细协调。
脾虚弱怎么调理 按摩调节
按摩穴位,能调节身体,例如,按摩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能调中理气,疏导经络,脾胃不畅的人,按摩足三里,能很好的调节。
冬季预防心绞痛 按摩穴位心安康
进入冬季后,由于寒冷的刺激,往往容易加重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中医认为,“心气失和”是心绞痛发作的内在原因。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张昶博士介绍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在心绞痛发作期按摩能迅速缓解症状,在缓解期按摩能减少发作频率。
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
张昶博士介绍,经常按摩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能起到补益心气、镇静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不仅能用于心绞痛的急救,也能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5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福建莆田出差。在火车上巧遇一老人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当即服用了速效救心丸,但症状不见缓解,且晕倒在地。经乘务员介绍,我为其进行治疗。当时选取了心包经的络穴——内关,经点按5分钟后,患者逐渐清醒,胸痛症状缓解。次日清晨,患者安全下车。” 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博士张昶介绍说,“在后来的临床工作中,但凡遇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我均为其介绍利用按摩内关穴来保健防治心脏病,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眼睛疲劳按摩哪里 每天3次消除眼睛疲劳
按摩穴位力度应适中,每天早中晚各按摩一次,每次花5分钟按摩穴位,能够快速有效刺激眼部周围肌肉、神经,达到增加血液循环、舒缓放松,消除眼睛疲劳的作用。
冬季按摩穴位能排毒
穴位排毒法:
一、天枢穴
身体正常的循环机能有所改变,“毒素”便会沉积在体内,导致宿便堆积甚至便秘。天枢穴与胃肠道联系紧密,对调节肠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按摩此养生穴位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让“毒素沉积”造成的面色黯沉、顽固色斑全部说再见!
具体位置:在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二、合谷穴
体内毒素的沉积,会造成正常生理机能被扰乱,影响新陈代谢的运作。经常按压合谷穴,能够使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的疾患减轻或消除,实现排出体内堆积毒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按压合谷穴简单快捷,不管是何地何地都能来个健康穴疗!
具体位置: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交点的位置。
按压方法:指压时朝小指方向用力,用双手拇指交替按压两手的穴位20次。按摩方法: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此排毒养生穴位50-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三、曲池穴
曲池穴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密切关联,因为人体日常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按压曲池穴,可以帮你在日常繁重的工作闲暇排毒减压。
具体位置:位于手肘内侧弯曲的位置,将手肘内弯时用拇指按压此处凹陷处,能感觉到微微的疼痛。
按压方法:用拇指略微用力按压此排毒养生穴位,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