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盆腔炎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一、概念
(一)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 atory disease , pid)是妇女的最常见、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定义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pid可局限于某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pid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如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二)国内对盆腔炎的认识
以往《妇产科学》教材把盆腔炎症分为急性盆腔炎与慢性盆腔炎。国内教科书描述急性盆腔炎的表现为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查体下腹部压痛或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宫颈举痛, 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描述则是全身炎症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痠痛;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呈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或片状增厚、压痛。第7 版《妇产科学》教材的盆腔炎性疾病主要指急性盆腔炎,未再阐述慢性盆腔炎。
(三)国外对盆腔炎的认识
从定义上讲,盆腔炎是一种急性炎症过程,慢性盆腔炎这一概念的使用通常是不恰当的,所以慢性盆腔炎指的是急性过程的后遗症,也即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sequelae of pid)。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广泛,有临床症状明显的轻度到重度的患者,也有“无症状”或“非典型”盆腔炎患者。wolner-hanssen提出“无症状”“不典型”“隐性”盆腔炎的概念[1]。这种盆腔炎并不是患者无症状或亚临床感染,只是这些妇女未察觉自身症状[2],从而未就诊或未被诊断出盆腔炎。
(四)反复发作性pid
反复发作性pid目前被归类于pid后遗症。根据国外的一些文献报道及临床观察,我认为反复发作的盆腔炎也属于pid的范畴而不应归属于pid的后遗症。这是因为曾患过pid的女性再次发作的盆腔炎症, 病灶细菌培养结果显示, 实际是再次的盆腔感染。另外, stds所致pid的女性在临床治疗后再次暴露于这些微生物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再次感染导致pid的发生。还有,延误治疗、不规范的治疗均可使病灶内的微生物造成潜伏感染,形成“无症状”的pid。多项资料显示反复发作性的pid正是pid后遗症的重要原因。
(五)盆腔炎后遗症
盆腔炎患者短期后遗症有肝周围炎(菲-柯氏综合征)、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罕见的死亡。长期后遗症包括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pid后遗症与pid是否能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有关,与“无症状”或“隐性”pid有关,更与pid的发作次数有关。国外文献报道有临床表现的pid症状发作2天内治疗的患者无一例发生不孕。另有报道症状发作3天以后治疗者较3天以内治疗者发生不孕症的概率高(19.7%:8.3%)。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的概念及诊断比较模糊, 国内以往诊断的慢性盆腔炎, 可能包括不典型或隐匿性pid及反复发作性pid, 也可能包括pid后遗症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果继续延续国内对慢性盆腔炎的概念,可能会继续导致对一大部分pid的误诊及延误治疗,从而导致pid后遗症的发生。
二、病原学
pid是病原微生物由下生殖道上行感染至上生殖道所致,偶有经淋巴系统、血循环或邻近器官直接蔓延。从pid患者体内检出的微生物可分为两大类:内源性来自于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感染,也可以仅为厌氧菌感染,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约2/3的病例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外源性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pid的主要性传播微生物。生殖器支原体的致病作用还不清楚。
三、pid的危险因素
pi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行为、避孕措施、阴道冲洗等。
(一)年龄与pid的发病率成反比。性活跃期的24岁以下的女性患pid的危险性是25-29岁女性的3倍,但其发生后遗症如不孕的概率较高龄组低。
(二)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ds)的高患病率导致了pid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bv)是pi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性行为与增加患pid的危险性有关。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性行为次数频繁、短期内多个性伴侣、月经期性行为。
(四)避孕方法的选择与pid的关系。放置宫内节育器者pid及其后遗症的发病危险性升高2-9倍。wto报道,带环者较使用其它避孕措施或未避孕者发生急性输卵管炎的危险性升高2-4倍。合理使用避孕套能降低stds、pid及其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的危险性。口服避孕药能使有临床症状的pid发病危险性下降40%-60%。口服避孕药改变了宫颈粘液阻碍了阴道和宫颈微生物向上生殖道的侵袭;口服避孕药后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缩短了微生物侵入子宫和输卵管的“窗口期”。svensson等报道,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将来在受孕方面的预后比使用其它方法避孕的女性要好。
(五)阴道的阴道冲洗增加pid及异位妊娠的危险性。阴道冲洗改变了酸碱度及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导致某些微生物占优势或易患细菌性阴道病,使pid的危险性升高。阴道冲洗可使微生物向上生殖道侵袭,增加了上生殖道感染的危险性。
(六)患有pid的女性最可能在月经来潮7天内症状发作。吸烟、嗜酒、滥用违禁药品与pid的发生有关。
到底什么是盆腔炎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及时发生也常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性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未及时治疗盆腔炎会影响受孕吗
目前西医对盆腔炎性疾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由于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多为淋病奈瑟菌、衣原体以及需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故抗生素应涵盖以上病原体,选择广谱抗生素以及联合用药。中医治疗时,则根据患者证候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盆腔炎如果不经过及时、彻底的治疗可以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之一的异位妊娠。
急性盆腔炎后遗症
急性盆腔炎性后遗症的主要病理表现是组织的破坏,广泛的粘连、增生,以及斑痕的形成,从而导致了临床上常见的输卵管的堵塞,形成包块,以及输卵管伞端的闭锁,造成了输卵管的积水。
中医认为,急性盆腔炎性后遗症常见原因是由于气滞血瘀、湿热瘀阻,以及寒湿凝滞造成的。
表现
急性盆腔炎性后遗症一般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孕: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
2.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是正常妇女的810倍。
3.慢性盆腔痛:炎症形成的粘连、瘢痕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约20%急性盆腔炎发作后遗留慢性盆腔痛。慢性盆腔痛常发生在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后的4~8周。
4.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由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机能减退,若患者仍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急性盆腔炎的再次感染导致反复发作。有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病史者,约25%将再次发作。
治疗
但对于急性盆腔炎性后遗症,效果不尽如人意,中药以辨证论治为主,结合多种外治方法,临床效果较好。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医师程慕溪指出,中药治疗急性盆腔炎性后遗症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药物,常用的有金鸡胶囊,它的主要成分是金樱根,鸡血藤,两面针等,主要功能是活血,补血、行血、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作用对治疗急性盆腔炎性后遗症效果显著。
预防措施
①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②及时、正确诊断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③注意卫生,避免不正确的卫生习惯,经期禁止性生活。
④一旦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时到医院就诊。
⑤在48小时内作出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治疗,将明显降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慢性盆腔炎的表现
慢性盆腔炎若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即慢性盆腔炎。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导致:①输卵管阻塞、增粗;②输卵管卵巢粘连形成输卵管卵巢肿块;③若输卵管伞端闭锁、被浆液性渗出物代替形成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④盆腔结缔组织表现为主、骶韧带增生、变厚,若病变广泛,可使子宫固定。临床表现为:
1、不孕: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
2、异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是正常女性的8-10倍。
3、慢性盆腔痛:炎症形成的粘连、瘢痕以及盆腔底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4、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由于盆腔炎性疾病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功能减退,若患者仍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再次感染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者,约25%将再次发作。
治疗盆腔炎过程中会出现哪些误区
疾病诊断过度
正确的诊断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先驱问题,盆腔炎性疾病由于其发病部位深藏于盆腔,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且不容易采集,症状、体征轻重不一,使其诊断不如其他炎症性疾病明确,从而导致这类疾病在治疗上的不规范。比较突出的常见问题是超声检查有“盆腔积液”,医生就给予了“盆腔炎”诊断,并予抗生素的输液治疗。但在妇女的生理周期中,经常会有一些可能会出现盆腔积液的情况,而如不伴有其他盆腔炎性疾病的特征,并不能因此而诊断并进行抗炎治疗。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发布的盆腔炎性疾病的诊疗指南中,提出了盆腔炎性疾病诊断的最低标准和附加条件,应该严格遵守这一指南,进行临床诊断。
抗生素应用过度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抗生素进行康感染治疗为主,但是并不意味着抗生素用的越高级、越贵越好。合理使用恰当的抗生素,是积极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减少副反应的关键。在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指南中给出了推荐药物的治疗方案。对于盆腔炎的患者除了依据医生经验、患者情况给药外,应该及时进行病原体的培养和药敏检查,给予最敏感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总之,盆腔炎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对患者生活有较大影响,治疗过程中以缓解患者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治疗中要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心理指导、药物、手术和其他相关方法,做到明确病因、正确治疗。合理正确的应用抗生素及避免治疗误区是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首要原则。
盆腔炎的原因
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
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可为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感染,性活动、下生殖道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性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等都可引起本病。
1、年龄:据资料显示,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发年龄为15-25岁。年轻妇女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频繁性活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黏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
2、性活动: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3、下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衣原体性子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5、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
盆腔炎性疾病可为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感染,性活动、下生殖道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性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等都可引起本病。
1、年龄:据资料显示,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发年龄为15-25岁。年轻妇女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频繁性活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黏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
2、性活动: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3、下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衣原体性子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5、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低收入群体不注意性卫生保健,阴道冲洗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率高。
6、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7、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导致急性发作。
盆腔炎患者能练习瑜伽吗
这是可以的,瑜珈治疗盆腔炎不但有效果,而且瑜伽替位法中很多动作有苗条身材、保护内脏及柔软肌肉、增加弹性的功效。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及时发生也常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性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盆腔炎确实是女性很常见的一个疾病的,就是因为得了盆腔炎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的,盆腔炎能练瑜伽吗,瑜伽确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健身方式,练习瑜伽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的,盆腔炎患者练习瑜伽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