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常见口疮中医治疗方法
2种常见口疮中医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心脾蕴热、虚火上炎所导致的口腔溃疡最为常见,下面我们来看看这2种常见口腔溃疡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病程非常的长,容易反反复复,对于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伤害都是比较大的。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的位置出现反复的溃疡以及局部灼热、疼痛的情况,对于日常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影响很大。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说说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有哪些,是否能够彻底的根除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
中医上讲口腔溃疡称之为口疮或者是口糜,虽然说症状出现在嘴巴之中,但是和体内的内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方面认为,口腔中脾在口中开窍,而心则是在舌头之中,肾则是连接着舌头,两颊以及牙龈部分则是属于胃部以及大肠的,任督二脉也有有经络在口腔以及嘴唇、舌头之中。
日常生活中如果忧思过度或是抽烟喝酒,以及饮食方面过于油腻,那么很容易导致心脾位置、肺部、胃部以及肝胆位置出现积热的情况,最终导致口疮疾病的出现。除此之外,如故是一些上了年纪以及身体比较弱的患者,那么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导致中焦枢纽不能够正常的工作,这样上下的气机就不能够连通,心火旺盛,这也会导致出现口疮,但这属于虚症。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
中医方面治疗口疮,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分清楚属于虚症还是实证,然后在对脏腑位置进行辨证,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临床试验发现,一般情况下心脾蕴热、虚火上炎所导致的口腔溃疡最为常见,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第一:心脾蕴热证口疮
这种口腔溃疡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舌头或者是牙龈位置以及两颊位置出现口疮,并且反复发作,溃疡的位置表面覆盖了一层黄苔中间部位凹陷,口臭热痛,患者还会出现心烦气躁的情况,小便也变得赤短以及便秘。如果出现以上的这些症状,那么就可以断定为心脾蕴热的情况了,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最好要服用一些清热泻火的食材,推荐使用泄心疗疮汤。
泄心疗疮汤:黄岑、黄连、大黄、赤芍、白芍、莲子心、生甘草、虎杖、炒栀子
除了服用汤药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休息,少抽烟、少喝酒。日常生活中还应该适当的多喝一些水、蔬菜以及水果,这样才能够保持大便、小便通畅,内热才能够更好的排泄出体外,这样口疮的情况自然而然就获得了治疗。
第二:虚火上炎证口疮
这种情况的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溃疡的情况反反复复不断的发作,导致患者疼痛不堪。患者的溃疡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苔,四周稍稍的突出而中间则是凹陷,患者表现为气短乏力,脸颊位置出现红色,同时还伴随有口干不渴以及小便赤短的情况。这中症状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肝肾不足所导致虚火旺盛的情况。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中医辨证治疗应该从养阴生津以及滋阴降火方面着手,滋阴疗疮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滋阴疗疮汤:生地、熟地、北沙参、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麦冬、当归、生黄芪
患有口腔溃的日常保健
1.口疮的情况大多都是由于火热所引起的,但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清楚虚实。如果是年轻人患有这种疾病,同时还伴随有剧痛感觉火烧火燎,同时还伴随有小便黄色,那么就是属于实热实火的情况;如果是年老体弱者出现了口疮,并且溃疡伴随隐隐作痛,心情烦躁津液也变少了,那么就是属于虚热虚火,在治疗的时候应该选择清降虚火的方法。
2.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进行整体的治疗之外,局部的治疗效果也很好,有些时候还能够两种方法相结合提高疗效。可以使用一些六神丸以及西黄清醒丸等等,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溃疡的情况回复正常。
3.例如黄芪、甘草等等常见重要都是具有很好的治疗口疮的功效,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如果出现了口腔溃疡的情况,那么服用这些药物能够令身体快速的恢复健康。
4.想要治疗口腔溃疡,那么保持大便通畅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所在。除了使用药物进行疏导之外,还应该少抽烟、少喝酒、少吃一些辛辣油炸的食物,这样二便才会通常。
便秘痤疮中医治疗
生香蕉的涩味来自于香蕉中含有的大量的鞣酸。当香蕉成熟之后,虽然已尝不出涩味了,但鞣酸的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可以将粪便结成干硬的粪便,从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过香蕉之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可发生明显的便秘。
从中医的角度看,饮食不节,气机不畅,宿食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体内毒气难以及时排出体外,毒气湿热积久上蒸于肺,发于颜面则形成痤疮,并易感染。而经常服用泻药会使大肠产生依赖性,降低自身的排便功能,恶性循环,形成依赖性便秘。老中医除开清利湿热导滞的汤药外,又嘱咐王小姐做到4件事:1.多喝水---每日清晨1杯,白天4杯,晚上1杯,2.多纤维素食---多吃蔬菜、番薯、玉米等,不吃油炸辛辣食品,3.多活动---睡前和晨起揉腹约3分钟,作收缩提肛2分钟。4.不熬夜。
中医治疗休克的四种常见方法
休克是常见的危重症状,临床上根据休克的病因不同可将其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中医认为多属“脱证”的范畴,中医运用针刺疗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有不错的效果。
下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休克的四种常见方法:
1、针刺疗法:以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为主,配以素髎、少冲、少泽、十宣。先刺人中、内关、涌泉,施泻法,强刺激,间歇捻转5分钟,足三里直刺,施捻转补法。若效果不明显,可加用配穴1~2个,均用强刺激泻法,或十宣点刺放血。
2、电针疗法:电针:取足三里、合谷、涌泉。电压为 10~15v,频率为106~120次左右,轻者一支电针一个穴位,重者两个电针两个穴位。或者取人中、素髎或加内关、涌泉,轻者取单穴,重者取 2~3穴,电压6~9伏,频率100~200次。
3、耳针疗法:耳针:取肾上腺、皮质下、心等,两耳交替取穴,间歇留针1~2小时。或者取下屏尖、升压点、脑、心、甲状腺、激素点、神门、肺、肝、下脚端。其中以下屏尖、升压点、脑、心为主,两耳交叉取穴,留针1~2小时,效果不佳,可配合其他穴。
4、灸法:用艾条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每次15分钟。
痔疮中医治疗方法
一、熏洗法
配方一
原料:芒硝150克,明矾15克。
制用法:将上药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开水将药冲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热气熏蒸肛门,待水温下降后,再用药水洗涤患处并坐浴到盆中,直至水凉为止,每日熏洗2—3次。
功效:主治外痔。
配方二
原料:马齿苋、甘草、五倍子、防风各10克,枳壳、侧柏叶、当归各12克,芒硝30克,川芎15克,红花6克。
制用法:将除芒硝外的上述各味药研为细末,装入小布袋中备用。使用时将药袋和芒硝放入盆中,加入开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钟。然后患者坐浴熏洗患处20分钟。此方每天1剂,每剂熏洗2次,早晚各1次。第二次使用此药液时,只需将药液加温即可。患处经熏洗后,应涂上少量马应龙痔疮膏。此法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炎性混合痔、嵌顿痔、血栓痔等。
配方三
原料:地骨皮60克,升麻9克,桃仁12克,槐花60克,地榆60克,野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五倍子3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趁热熏洗肛门数十分钟,每日2—3次,可连续使用1周。
功效:可治疗各种类型的外痔。
配方四
原料:皮硝30克、艾叶30克、莲蓬壳4只。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后倒入盆中,先熏后洗,每日熏洗2次。此药液可反复使用2天。此法可连续使用数日。
功效:主治内外痔。
配方五
原料: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荆芥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用此药水熏洗患处或坐浴。每日熏洗1—2次。
功效:主治内外混合痔。
二、敷贴法
配方一
原料:儿茶15克,炙轻粉7.5克,龙骨10克,冰片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然后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主治患痔疮时间短且无肛瘘的患者。
配方二
原料:煅田螺30克,煅咸橄榄核3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敷于患处。
配方三
原料:冰片、大黄、黄柏各等份。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研成细末(冰片后下),装在密闭的瓶中。用时,取出适量药粉,加水调成糊状涂于肛门,再用纱布敷在肛门上,并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药2—3次。换药前可用温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清洗肛门。
功效:治疗各种痔疮。
配方四
原料:云南白药适量。
制用法:先用温水将肛门及肛周洗净,然后取适量白酒与适量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敷于病变处,每天2次。
功效:治疗各种痔疮。
三、涂擦法
配方一
原料:大田螺数个,龙脑冰片3克。
制用法:将田螺洗净,用小刀挑开螺盖,放入适量冰片,并用刀尖在螺肉和冰片上捣戳数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螺肉会化成液体。取此液体涂于患处。
配方二
原料:红砒(火煅)1克,乌梅(火煅)3克,枯矾3克,辰砂2克,牛黄2克,冰片1克。
制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装在密闭的瓶中备用。用时将药末取出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敷1—2次。敷3—4日病症即可痊愈。此方药有毒,切防误入口中。敷药后,若患处流黄水并发痛,即不可再敷。
配方三
原料:活河蚌1只,黄连粉0.5克,冰片少许。
制用法:将河蚌撬开,掺入黄连粉及冰片,放入碗中。待其流出蚌水后,用鸡毛蘸此药水涂于患处。每日可涂搽数次。此法适用于治疗痔疮肿痛偏于湿热蕴结型的患者。
痤疮中医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1、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型多见于长期的慢性痤疮患者。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大黄蛰虫散,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适量。
2、热毒型以脓疱、丘疹为主。治:宜清热解毒。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知母、白芷、赤芍、连翘、生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
3、血瘀痰涎型以结节、囊肿为主。治宜活血化痰散结。用桃仁、制半夏、丹参、象贝母、红花、川芎、牡蛎、蒲公英、银花、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
4、肺胃热盛型以红斑、丘疹为主。口渴,多饮。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泄肺胃。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生地、生石膏、知母、茵陈、栀子、蝉衣、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若脓疱多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皮脂多加苡仁、生白术。结节囊肿加夏枯草、浙贝。水煎服。
5、用生地2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lO克,桑白皮15克,黄芩8克,白花蛇舌草15克,丹参20克,甘草10克,益母草15克,熟地15克,元胡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秋季如何预防青春痘 什么是青春痘
青春痘,俗名粉刺,痘痘,暗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医学上统称痤疮,中医古代又称面疮,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面部,本病好发于青年男女,尤其是油性皮肤者,固有“青春痘”之称,秋季预防青春痘主要有以下几点。
口腔溃疡能喝西洋参吗
阴虚火旺型可以喝。
口腔溃疡中医称作“口疮”或“口糜”,分为上焦火盛、心火炽盛、胃火上攻、脾胃虚弱、阴虚火旺五种症型,其中阴虚火旺型常见口疮时作、色白不红、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宜采用滋阴降火的疗法。
西洋参性凉、味微苦,有补气滋阴、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亏虚、虚热烦倦、口干咽燥等,因此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可以喝西洋参。
羊肉汤能放绿豆吗 绿豆羊肉汤吃了有什么好处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根据中医原则,在治疗上应以甘温补脾胃为主,辅以甘寒清解热毒之邪。羊肉其气味甘温,专入脾;生姜温中散寒;大枣为安中之药,以增强补益脾胃之功;绿豆取其甘寒,既滋脾胃又能解久病内蕴热毒之邪。合而用之而收全功。
2种治疗阳痿的中医疗法
1、命门火衰
本症多因性交过颇,或长期手淫导致精气虚寒,命门火衰,多有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夜尿频繁而短少症状。可选用三鞭酒,功效补益肝肾,养血兴阳。
做法:取牛鞭50g、羊鞭25g、狗鞭25g切成薄片,清水洗净,50~60℃低温干燥,将蜈蚣18g、当归60g、白芍60g、天花粉60g、甘草60g粉碎成粗粉,置浸泡缸内;另取冰糖适量溶于适量白酒中,加入上述缸内,密闭,浸泡45~60天,取上清液并使成1000ml,静置,滤过,分装,即得。
2、惊恐伤肾
本症多因胆怯多疑、素体虚弱,性交时逢大惊卒恐所致,多见精神苦闷、心悸失眠、噩梦丛生等症状。治疗要注意益肾宁神。可选用针灸疗法、
做法:中极穴针尖向下斜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次髎以65°角朝向耻骨联合深刺,力求针感向前阴传导。
天疱疮中医治疗怎么治疗
一、天疱疮的内服疗法
1、心脾湿热型
【证见】 皮疹以大疱为主,糜烂面大,渗液较多,常并有粘膜损害(多见于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尤其是急性发作期)。常伴有身热,心烦,口渴,纳呆,疲倦乏力,口舌糜烂,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2、脾虚湿盛型
【证见】 水疱、大疱较稀疏,间有新水疱出现,糜烂面淡红不鲜,渗液较多,并见黄褐色较厚痂皮或乳头状增殖(多见于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之慢性期)。常伴有面色发白或萎黄,胃纳不佳,体倦乏力,大便溏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健脾渗湿。
3、阴伤津耗型
【证见】 皮疹以红斑、鳞屑、结痂为主,渗液不多(多见于落叶型和红斑型天疱疮)。伴有口干咽燥,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大便干结。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细涩。
【治法】 养阴生津润燥。
二、天疱疮的外治疗法
1、皮疹泛发,糜烂面积比较大,渗液较多者,可用金银花、地榆、苦参、九里明、黄柏各120克,煎水作温水药浴。
2、渗液减少后或原来渗液不多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黄连素锌氧油。
3、渗液很少或基本无渗液者,可外扑石珍散。
4、大面积糜烂者,有条件宜采用暴露疗法。其方法是:小心清洁皮损后,将患者暴露于空气清洁的隔离室的无菌床上,保持室温在25-28%:,并可在皮损上用药,医护人员必须注意无菌操作。
5、口腔糜烂者,可用银花、甘草水含漱,再用西瓜霜、喉风散或青黛散外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