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什么茶具好
泡茶用什么茶具好
现在市面上,备受大家喜欢的茶品,当时绿茶,红茶,花草茶,水果茶...根据不同的茶品,选择不同的泡茶用具,要泡好一壶好茶,必先利其器,这样才能突出茶品特色,突出茶香,也更为讲究,更为怡神,也就不会废了一包好茶。
工具/原料
铁观音----白瓷茶具/青瓷茶具
毛尖----功夫茶具/玻璃茶杯
红茶----紫砂茶具/红茶茶泡器
普洱----紫砂茶具/飘逸杯
花草茶----玻璃茶具/陶瓷杯
水果茶----玻璃茶具/陶瓷杯
方法/步骤
铁观音----白瓷茶具/青瓷茶具
铁观音是绿茶类中,最受欢迎的一类茶品,以其味香,回甘,口感醇厚,茶汤翠绿,想要突出铁观音,选择白瓷亦或是青瓷茶具,都能很好的突出这类绿茶的特点。
毛尖----功夫茶具/玻璃茶杯
毛尖条索圆滑紧细,有光泽,茶汤碧绿明亮,味道清香,口感甘醇,不管是居家用功夫茶具泡茶,还是用玻璃茶具泡茶,都是很好的突出毛尖的完美口感。
红茶----紫砂茶具/红茶茶泡器
红茶同属备受青睐的茶品之一,其中当属大红袍,祁门红茶最为名声远扬,由于红茶和热水接触时间不宜过久,为此想要泡一壶好红茶,陶瓷茶具、紫砂茶具、红茶茶泡器、都是不错的选择。
普洱----紫砂茶具/飘逸杯
由于普洱的浓度大,为此在选择茶具时候最好选择腹大的壶,这样能有效避免茶汤过浓,紫砂质感可以很好锁住普洱的茶香,且紫砂保温性好,不至于茶汤过早冷却。
花草茶----玻璃茶具/陶瓷杯
花草中,带着各种别样的芬芳,喝花草茶成为时下爱茶人士的休闲娱乐首选,花草茶选择可煮的玻璃茶具最佳,让花草茶置于玻璃茶壶中,用文火慢煮,小杯慢品,别有一份风味。
水果茶----玻璃茶具/陶瓷杯
水果茶,不仅同样是时下不错的茶品之一,不仅味美,更有水果的甘甜,当然同时食用水果茶中的果肉,也是不错的选择,为此选择大玻璃茶壶烹制水果茶,再用玻璃杯饮用,是最佳搭配。
注意事项
以上有你需要的答案吗?欢迎留言,小井将不断完善每一条经验,共享生活点滴!
泡一壶好茶,搭配适合的茶具尤为重要!
花茶用什么茶具泡好
平日里泡茶其实并没有很大的讲究,用玻璃杯或者瓷杯冲泡皆可,最适宜的是用透明精致的玻璃壶和玻璃小杯,用沸水冲泡,可以看到整个泡茶的过程,提高花茶的欣赏价值。
如果是喜欢品花茶者,也可根据花茶茶坯的不同来冲泡,讲究一些花茶的味道也会不同,高档一点的茶坯用玻璃杯泡,中档的则用瓷杯冲泡,如果低档茶则可选用瓷壶。
铁观音茶的泡法
铁观音茶的泡法:
冲泡艺术
对于冲泡艺术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理趣并存的程序,讲究形神兼备。茶的冲泡程序可分为:备茶、赏茶、置茶、冲泡、奉茶、品茶、续水、收具。
铁观音最好用盖碗的陶瓷茶具冲泡,尽量用纯净水,每次冲泡都要沸水为佳,第一道水洗茶和暖杯,第二道水十五秒至三十秒为香,到第五道后浸泡时间稍加延长。
最好不超过七道茶水,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无明显茶香后属茶渣,虽有味实无保健之效,铁观音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为好茶独有。
茶叶冲泡:
1.百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观音入宫(落茶):把铁观音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4.春风拂面(乱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7.鉴赏汤色(看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8.吕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唯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注意事项:
1、泡铁观音需要水温达到100度
2、水温与时间的控制,冲水淋壶后壶上水干为茶熟。
3、每泡的时间延长控制
(1)茶叶用量:
首先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據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
(3)时间 :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據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
冲泡次数
所谓:一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喝铁观音最好用功夫茶具,三四好友聚在一起,品茗聊天。注意第一次泡茶的水不喝,倒掉洗杯。泡茶是不要闷茶,不
然会有涩味。不管什么茶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茶叶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
从其营养成分(茶叶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冲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冲泡时约15%;第三次冲泡后,基本全部浸出。
从茶香气和滋味:
一泡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
通过以上介绍,对铁观音茶的泡法也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对这类茶泡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对这类茶泡制的时候,也是要适量进行,不宜泡的太多,这样使得喝的时候,能够品尝到茶的独特。
黑茶应该怎么喝
黑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饮”。当地有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在日本被誉为“瘦身茶”,在韩国被称为“美容茶”,在现代是中国人的“健康之饮”,为全世界人民喜爱。
品质较好的安化黑茶外观条索紧卷、圆直,叶质较嫩,色泽黑润;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新制安化黑茶茶味浓烈,有霸气,涩后回甘;而陈年安化黑茶陈香醇和,汤色透亮,滋味圆润,同一壶茶泡上数十道而汤色无改。
如今的茶具通常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盅等饮茶用具。
除以上常用泡茶器皿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放茶壶用的茶船;沾水用的茶巾;切茶用的茶刀;放置茶杯用的茶盘和茶托等等。
安化黑茶一般宜用紫砂器具、景德镇瓷器冲泡,如果没有,也可用其它的容器替代。
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讲究活、甘、清、轻。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如山泉水、江河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氯化物的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纯净水不含有任何杂质,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杂味,鲜醇爽口。
每次茶叶用量多少,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而定;其次,还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和年龄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
饮用安化黑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先用热水冲洗茶叶,除去茶的尘垢和冷气,这样,烹出的茶水味道甘美。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冲泡安化黑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一般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因为黑茶中的芳香物质,只能在水温较高时挥发,如果泡茶水温不到"位",就无法泡出一杯芳香可口的黑茶。
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一般讲,品饮安化黑茶,冲泡时间宜短,一般约2分钟左右,冲泡黑茶的次数可达5-7次,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冲泡时最好先倒少量开水,浸没茶叶,再加满至七八成,便可趁热饮用,当喝至杯中剩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二次冲泡,继续喝至三分之一茶汤时,再冲泡第三次,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又由于品饮安化黑茶多用小型紫砂壶,用茶量较多,冲泡时间较短,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从第二泡开始渐渐增加15-30秒的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茶具有色、香、味、形方面的品质特征,喝安化黑茶要趁热,一般当茶汤的温度在50左右时,这样的汤温是品尝滋味的最佳时机。还能充分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和发挥茶的功效,提高饮茶的价值。
如果一杯黑茶泡好了不及时饮用,茶的香气会由于时间放长了而逸失殆尽,茶的汤色和滋味也随着时间延长而加深和走味。所以安化黑茶最好现泡现饮。
晚上喝黑茶暖胃助消化。晚上8:30左右喝茶的话,有利于人体免疫系统的修补和恢复,同时有利再造细胞,对于健康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晚上喝茶会影响到睡眠,那么可以喝黑茶,因为黑茶性质较温纯,即使晚上喝也不会影响睡眠质量。人在三餐后,身体会积聚一些肥腻之物在消化系统内,晚饭之后喝黑茶可帮助分解积聚的脂肪,既暖胃又帮助消化。一般喝黑茶选择湖南安化黑茶是比较正宗的。
白茶的泡法
白茶是我国茶品种的珍品,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甘醇,浓香四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白茶的泡法吧。
白茶冲泡流程
备具:首先要准备好泡茶的用具,包括茶壶、茶杯、茶匙、茶巾等
洗具:将烧好的热水倒入茶具中,对茶具进行温热一遍,是茶具均匀受热,然后将水倒掉
置茶:用茶匙将适量白茶茶叶放入茶杯中。
洗茶:往茶杯中倒入开水,然后用茶盖刮去茶沫,然后将洗茶水倒掉,洗茶的过程不宜太长。
泡茶:往茶杯中倒入开水,盖上杯盖冲泡几分钟后即可完成
分茶品饮:将泡好的茶水倒入到公道杯中,然后分置到小杯中进行品饮。
上述的过程就是白茶的冲泡过程,泡茶可以多泡几次,茶叶差不多可以泡八次左右。
保温杯不适宜泡茶
很多人喜欢放一个保温杯在办公室,抽屉里随时备着茶叶,一上班就开始用保温杯泡茶喝,喝到下班茶都还是温热的,认为这样很有口感,还认为这样茶水可以长时间保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茶叶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饮料,其中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单宁、茶色素等,又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果用保温杯泡茶,茶叶长时间浸泡于高温水中,就像温火煎煮一样,茶多酚、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使茶水颜色浓重、有苦涩味。
同时,由于一直保持很高的水温,茶中的芳香油会很快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这样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减少了茶香,还使有害物质增多。此外,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长时间高温浸泡会使其损失过多,从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
另外,还有些人用搪瓷茶具泡茶,这也是不妥的。搪瓷茶具用久了容易产生磨损,使铁皮露出,金属成分会随着茶而溶解,使茶水色泽发黄并失去原味,而且,搪瓷茶具散热、传热快,茶香也易散发。因此,不宜用保温杯和搪瓷茶具泡茶,如果想喝热茶,可以用紫砂壶或陶瓷茶具冲泡,茶泡好了以后,再倒入保温杯中。
用保温杯喝茶好吗
用普通茶具冲泡茶水时,大量的有益物质迅速溶解在水中,使茶汤产生一种芳香气味和恰到好处的爽口苦味。而用保温杯泡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被闷在保温杯子里,茶香不好挥发;而茶叶中的鞣酸、茶碱大量溢出,也使茶汤过浓、苦涩味增加,喝起来口感不会太好。
茶叶本就不宜长时间浸泡。茶叶中维生素C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长时间高温浸泡会大大加速有益物质流失,从而降低了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长时间在杯子中泡都会积累一层脏脏的茶垢,经常用保温杯泡茶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积上一层脏脏的茶垢,而且还不易清洗。
泡茶的学问
泡菜不是简单地沏茶,从选茶业到茶水的砌出,每个环节都是极有学问的。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保温杯能泡茶吗 保温杯为什么不能泡茶
当用普通茶具冲泡茶水时,大量的有益物质迅速溶解在水中,使茶汤产生一种芳香气味和恰到好处的爽口苦味。
用保温杯泡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溢出,茶单浸出过多,使得茶汤色浓,味苦。
茶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茶多酚作为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抵御放射性物质的侵害,而长时间的高温浸泡会使茶多酚的损失率大大提高。
茶叶中维生素C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长时间高温浸泡会大大加速有益物质流失,从而降低了茶叶的保健功能。
因此,不宜用保温杯泡茶。
铁观音的冲泡方法
泡茶看似容易,将茶置于壶内,注热水,待片刻,再倒出来,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来,铁观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动作,就可得好茶汤!然而,静心观茶、识茶,钻研茶的特质,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在上述文字记载之外,实际泡茶过程中,以及面对不同茶叶和茶器时更仔细分辨,才得好茶汤滋味。安溪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1 白鹤沐浴 (洗 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 观音入宫 (落 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 悬壶高冲 (冲 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4 春风拂面 (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 关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 韩信点兵 (点 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7 鉴尝汤色 (看 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8 品啜甘霖 (喝 茶):乘热细缀,先闻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闻,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福建安溪铁观音和台湾木栅铁观音在制茶过程中,所呈现的条索外观,成茶后的烘焙度不同,在茶汤表现上也互见特色,表现在泡法上更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