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粽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分情况而定。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粽子,这个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分具体的情况而定,首先要知道粽子是由糯米制成的,属于一种主食,糖尿病患者食用之后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避免导致人体血糖升高,其次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吃馅料复杂的粽子,材料复杂的粽子一般热量也高,不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还有就是吃粽子时不要去蘸取白糖以及蜂蜜等食物,要是满足以上情况,那么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粽子的,否则则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粽子。
车厘子糖尿病能吃吗 车厘子糖尿病人能吃吗
车厘子糖尿病人能吃。
糖尿病人并不是不能吃甜的东西,糖尿病人每天都有热量的要求,车车厘子能够补充糖尿病人日常所需热量,而且还具有有防衰老、养颜美容和促消化的功效,只要能能控制好每天的量,糖尿病病人是完全可以吃车厘子的。
桃子糖尿病人能吃吗
能吃。
糖尿病患者适量吃些桃子对防治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不吃
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蜜豆粽、甜粽子、鲜肉棕等不适合多吃。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但是记住选择个头小、不油不甜的粽子,像杂粮棕比较适合。吃粽子的同时,多吃些绿叶蔬菜,再配合一些瘦肉、豆制品等还是可以的呢。
桃子糖尿病人能吃吗 糖尿病人吃桃子要注意什么
1、血糖过高或血糖不稳定时忌吃桃子。
2、肠胃虚弱及小孩不宜多吃 桃子。
3、吃桃子之前要将桃子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将毛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
柚子糖怎么炒出糖霜 柚子糖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不建议吃。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柚子糖是用柚子皮和糖以2:1的比例制作的,糖分含量非常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很容易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引起一系列的代谢问题甚至并发症发生,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糖尿病人吃柚子糖的。
橘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可以吃。
橘子性平,味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具有和胃利尿,润肺化痰,抑制血压升高,心脏兴奋等功效,还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糖尿病人吃橘子可以预防并发症。
粽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
粽子主要是由糯米添加一些辅料制成的,它的粘性比较大,而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食用过量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情况,导致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
糯米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以及淀粉,制成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胃肠道病患者食用之后会增加其消化酶的负荷,从而刺激其胃酸分泌,导致患有慢性胃炎以及食道炎者避免加重或者复发,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粽子的种类比较多,有肉粽、以及蛋黄粽,而这些粽子的油脂以及胆固醇含量比较高,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食用之后容易加重其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胀气等不适症状,诱发或者加重病情,所以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一般是不建议吃粽子的。
茄子糖尿病人能吃吗
能吃。
茄子的含糖量不高,糖尿病人适量吃茄子对降血糖有很大的帮助。
李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李子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吃。
李子能帮助糖尿病人消渴,并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因此,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李子的。但吃法有讲究,宜两餐之间食用,每次控制在5颗左右。李子虽然含糖量很低,但是也不适合过量的食用。
柿子糖尿病人能吃吗
柿子的含糖量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大部分是属于果糖,进入到体内之后会迅速地转为葡萄糖,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在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建议食用的。
而如果血糖控制稳定的话,也可以适当地吃一些,但建议最好是放在两餐正餐之间食用,而且也要适当地减少接下来的主食摄入量。
什么人不能吃粽子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心脑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过于油腻以及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
当然,除了以上五种人不能多吃粽子外,其他人若食后感到胃部不适,也应立即停止食用。专家建议,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粽子,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另外,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茶水可帮助吞咽和消化。
包粽子绳子用缝衣服的线行吗 吃粽子的食用禁忌
1、肠胃有问题的人:粽子富有黏性,不易消化,在胃里时间过长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及消化有问题的人吃了后容易引起病症加重。
2、糖尿病患者:粽子的升血糖指数是87,属于高GI值食物,食用后血糖容易快速上升,不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
3、老人及小孩:老人及小孩的肠胃不好,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进食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尽量少吃或不吃,吃的时候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
李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糖尿病人吃李子的注意事项
当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并发症控制良好,这是所有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水果的先决条件。
水果一般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吃,这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专家提醒,糖友最好不要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糖尿病人每天进食水果的量是固定的,专家建议,每天进食的水果可以分开两次吃,比如上、下午各吃100克,这样既能防止血糖波动过大,也能给糖友解解馋。
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吗
这是在营养卫教时,许多糖尿病人共同的疑问。
为什么糖尿病人吃了粽子后血糖较易升高呢?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糖呢?
淀粉的特性
首先,粽子的主要成份就是糯米,糯米比一般白米支链淀粉较多、黏性较大,同体积时糯米的份量较多。另外,烹调时间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速度,如粥比白饭容易消化,比较会影响血糖的稳定,粽子煮得愈久,其糯米糊化程度愈高,容易影响血糖的稳定。
此外,食物纤维的含量也会影响血糖,如含粗纤维的全谷类,会比精制的白米在胃中停留的时间长,因此血糖较平稳,五谷粽与一般肉粽相比,糖尿病人较适合食用五谷粽。
其他成份含量
传统肉粽大约200公克,除了糖类外,尚含大约1两肉与1汤匙油脂及少量的蔬菜,而粽子纤维量不够,容易使血糖起伏。
另外一般豆沙粽、水晶粽内馅均加入蔗糖,会影响血糖。若要吃,建议自己动手包,内馅方面以代糖取代,来降低糖(糖)的含量。
蘸酱
粽子额外加的蘸酱也要特别注意,如甜辣酱每10公克(约半汤匙)就含有3公克糖,再加上淋酱时通常不会用汤匙来控制份量。因此不知不觉就会摄取过多的糖份。
酱油每1毫升有63毫克的钠,有高血压的人也应注意用量。粳粽一般会沾果糖或糖浆,最好以沾代糖来取代甜味。
糖类的摄取量
举例来说,一个约200公克的传统肉粽,约提供45公克糖类(相当于一碗八分满白饭);粳粽未沾糖时一个约50公克,提供30公克糖类(相当于半碗白饭),以糯米粉或在来米粉做成的粿粽,一个平均100公克,约提供30公克糖类(相当于半碗白饭);豆沙粽1个大约200公克,提供将近100公克糖类(包含额外加入的砂糖,相当于1碗半的白饭)。
吃巧多变化
吃粽的小技巧,在于内馅避免摄取过多油脂及胆固醇,所以若自家包的粽子,可以将原本的咸蛋黄、肥猪肉、花生替代成蒟蒻、栗子、萝卜乾、竹笋、香菇、瘦肉,以五谷米或紫米取代原本的糯米并将包粽子的米量减少。
若原本包入60公克糯米可改包入40公克糯米,来减少油脂、份量及增加膳食纤维,可以更玲瓏可口。
北部粽是将糯米用油炒过再蒸,相对南部粽油含量会多10~15公克油脂,所以糖尿病人吃肉粽应选择南部粽较佳,因油脂“相对”较少,但一粒南部肉粽有1汤匙油,还是建议一天以一次,一次以一粒为主。
由于粽子主要是由五谷类食物做成,还是易造成血糖上升及胃肠不适、胀气等胃肠问题;尤其是老年人,胃肠蠕动机能更不好,更有此类问题,所以糖尿病人应注意摄取量。
另外,每颗减糖水晶粽大约1/3碗饭的糖类。如平常饭吃1碗,吃1颗低糖水晶粽后,当餐的白饭就应少吃1/3碗。